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回乡偶书》

绝世美人儿
948次浏览
2020年12月09日 03: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妈妈看好我的红嫁衣-围住小猫

2020年12月9日发(作者:屠呦呦)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客、何”2个生字,会写“音、客、何”3
个生字。
2、情感目标:理解领悟诗意,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古诗,背诵古诗。
3、能力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思乡之
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
面。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1、谈话、激发了兴趣 : 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你
愿意背给大家听吗?(学生自由背诵)
2、导入新课:同学们背 诵的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国诗歌
是文学宝库中一朵璀璨的明珠,徜徉在这艺术的河流中,我


们心旷神怡,今天就让唐代著名的诗人贺知章老爷爷带领我
们再一次走进古代诗歌中。
3、作者生平
贺知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这位老爷爷年轻的时候离开
了家乡去外地求 学,他克服困难用功读书,因此他的书读得
非常好。后来他到京城去当了大官。他和唐代的另外一位著< br>名的诗人李白是好朋友,两人常常在一起作诗,相处得十分
融洽。八十三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蹒跚 的步子,回到了家乡。
他回到村口会遇到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
偶书》就知道 了。(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偶”“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
(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书:写,偶书:
随便写的诗。)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回 到家乡,偶然遇
到一件事,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写下来。)
5、师:你真能干!那么诗人遇到了一件什么事呢?让
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去看一看。
二、自由读诗,初步感知。
1、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115页,自由地大声
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2、 师:老师发现你们读得可认真了,接下来同桌之间
互相读一读,比比谁的字音读得准。


3、 师:好了是吗?那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看你们是
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读 准了。(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来
试试?(2个)下面我请一位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谁行?
(1个) 我们一起来准确地读一读。
4、 师:小朋友们读得太棒了,这回老师要把生字宝宝< br>的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出他们吗?(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开火车读
5、 师:把 掌声送给这列小火车。接下来生字宝宝和他
们的朋友在一起了,谁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出示不带拼音< br>的词语)
6、 师:生字宝宝真想请它们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而我
们今天学的古诗里正有这个“客”字, 你找到了吗?(生:
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紧扣“客”字读诗
1、师:请再读读 这句诗,对这个“客”字你还有什么疑问
吗?(“客”是谁?贺知章。“客”从哪里来?板书“何来”“ 客”
来做什么?)
2、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提了不少好问题。老师也
来问你们 一个问题:诗句里的“客”也就是贺知章是指从外地
来这里做客的客人的吗?(板书“客?”)(生交流 :贺知章
不是做客的客人。)你从诗歌的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3、师:他从小离开了家乡,到老了才回来。这五十年的
时间里发生什么变化?
(生:乡音无改鬓毛衰)
4、师:“乡音”是什么意思?(家乡话)“鬓毛”呢?(头
发,胡须)
是呀,虽然家乡话没有改变,但贺知章爷爷已经——老
了,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诗?
5、师:“乡音的“乡”就是――(故乡,家乡的“乡”),
谁能用“家乡”来说一句话?{我 们的家乡在保亭,}如果将来
有一天你离开了家乡,你会想念家乡吗?(会!)那你明白
贺知章 爷爷为什么要回家乡看看了吗?(想家乡)板书
6、师:我们学校的周老师离开自己的家乡山东到我 们毛
岸教书,每当过节时不知周老师会不会想念自己的家乡?我
想请我们班的一位小朋友当小记 者采访一下周老师离开自
己家乡的心情,谁愿意去采访一下呢?(相机指导:采访时
要用上礼貌 用语)
7、谢谢周老师让我们能更深刻的体会到贺知章老爷爷的
心情,现在让我们一起带着思 念家乡的心情读第一句诗吧
(指导朗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8、师: 贺知章爷爷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到外地做官,到
八十多岁才回到家乡,整整五十年哪!他时时刻刻都在想 念
家乡的亲人,盼望着可以早日回家乡看看,现在终于盼到这


一天了,可家乡的 一切还和他记忆中的一样吗?(生:不一
样了,亲人没了。。。。。。)
9、师:是呀,如果你是贺知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生:
忧伤)
10、师:五十 年了,许多事情都已经改变了,难怪家乡
的小孩子会把我当作客人,笑着问我从哪里来?诗中哪两句说的是这个意思?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1、师:如果你是那些孩子,你会以怎样的心情问我呢?
(开心,快乐)
12、师 :那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无奈)为什么?
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诗歌吧(。指导朗读—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3、师:你们读得真投入!读出了自己的感悟,读出了
诗的韵味。周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
14、师:想把这首诗歌记在心中吗?那就试着背背吧。
指名背——分组背
三、串讲诗意,体会情感:
1、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
(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2、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思乡)


3、小结:是啊,“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
叶落归根”诗人少小 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
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 br>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
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 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
这首诗。
4、今天和同学们在同一间教室学习了这一首古诗,看到
同学们认真学习的样子,感觉到很高兴,也感谢贺知章让我
们读到这么好的思念家乡古诗,也谢谢同学 们能认真学习!
六、板书设计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小离老 回
音未变发已白 ( 思念家乡)
儿童不识
笑问 从何处来

1992年属相-腌咸鸡蛋的方法


青春校园剧电视剧大全-个人整改清单


包菜怎么炒-八年级上册数学书


f1上海站-爱是力量


国家专项计划-艾滋病人图片


团队名称大全-march是几月


高中数学论文题目-大盘鸡的家常做法


qq非主流头像-韩信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