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天地人》公开课教案
赏析怎么写-521069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
一年级 上册
第一组
【教材分析】
这是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对韵
歌》《口耳目》《日月水火》5
篇识字课。要求认识本单元45个生字
(课文中40个,语文园地中5个),书写17个字和10个笔画
。教
材将识字编排在拼音学习的前面,关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
学生的学习心理。不仅
可以让学生体会汉字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发挥
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作用,根据汉字的读音有效突破拼读
难点,使
拼音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单元“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
是对学生进行
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
韵律美;《口
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
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
求;《日月水火》
展示了“日、月、水、火”等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
式展示了
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口语
交际”旨在引导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并按指
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从
而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与人合作的习惯。“语文园地一”有五项内容,
分
别是趣味识字、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快
乐读书吧”通过图画,让学生体会课外阅读的快乐,培养学生喜爱读<
br>书的习惯。
本单元在教学上有别于其他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借助听读和联系
生活经验来
学习汉字。教学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运用多种识字
方法和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汉字
音、形、义之间的联
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另外,还要结合入学教育中的“讲故事”
“听故
事”和本单元后的“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和大人一起读故
事,体验识字的价值。
【学习目标】
1.认识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和10个笔画。
2.学
习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象形字识字、看图识字、对对
子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初步了解汉字的文化
内涵,产生主动识字的
愿望。
3.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习惯。
5.学会清晰表达,爱护自己,尊敬别
人,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
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
6.学会用较慢的速度朗读、背诵课文。
7.了解课外阅读的途径,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和大家分享
课外阅读成果。
【重点难点】
1.会写17个字和10个笔画,认识40个生字。
2.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习惯
4.了解课外阅读的途径,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和大家分享
课外阅读成果。
【课时安排】总课时:14课时
《天地人》
1课时
《金木水火
土》
2课时
《口耳
目》
2课时
《日月水
火》
2课时
《对韵歌》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3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课时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
一年级 上册
1
天地人
【教材分析】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引导
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第一组3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3个主
要的事物“天地人”。“天”覆盖
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
以人为贵。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不<
br>仅反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
这六个生字是生活中常用的汉
字,要紧密联系生活来学习。
【课标表述】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1.通过谈话交流的形势,了解课堂常规和语文学习的要求。
2.通过听读、观察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人、
你、我、他”六个字。
3.通过儿歌、图文、对话等方法,积累“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
字相关的词语。
4.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难点: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评价方案】
1.通过同位互读的方式检查学生的生字认读情况,评价目标2;
(见评价单第一题)
2.通过口头组词的形势锻炼学生的组语能力,评价目标3;(见
评价单第二题)
3.通过齐读、小组读、分男女生读等方式,评价目标4。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诊断,激趣导入。(落实目标1)
(一)分别出示“我爱学语文”读书和写字的图画
,学生说说图
画告诉学语文有些什么内容(读书、写字),说说读书、写字的姿势
要求,并做一
做。
(二)出示讲故事、听故事图画,生说说学语文还有什么内容。
(三)小结:读书、写
字和讲故事、听故事都是学习语文的内容,
学习语文还有其他的内容,我们以后会逐步接触,但所有的这
些语文
学习内容都以其中一个活动为基础,这个活动就是“识字”(板书:
识字),我们认识了
字,才能顺利去做其他的学习语文的活动。今天,
我们就开始识字的学习,学习第一篇识字课文。
(四)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留心观看。(板书:1 天地人)
(五)学习读课题。(落实目标2)
1.出示任务:这个课题由3个字宝宝组成,同学们看
看这三个
字宝宝,有哪个字宝宝你会读,轻声读一读。
2.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
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如有学生不认识的,教师直
接范读带读。(相机出示字卡:天 地
人)
3.齐读课题:1 天地人
(六)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读课题,认识了3个生字宝宝
。接
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学习课文继续学习生字宝宝了。
二、集中识字,学习朗读(落实目标2)
(一)尝试读文,学习生字。
1.出示任
务:翻开课本**页,自己读读课文(提示课题下面的就
是课文。除了刚才已经会读的三个字宝宝外,自
己还会读哪个字宝宝,
就在哪个字宝宝下面点上小圆点(在“识字”上范写点上小圆点)。
2. 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如有学生不认识的,教师直
接范读带读。(相机出示字卡:你 我 他)
3.小结:这6个字宝宝,就是我们通过这篇课文
要能认读的字宝
宝了,课文下面用两条横线告诉我们,让我们把它们再读一遍吧。
4.看黑板字卡,齐读。
(二)音难字教学,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刚才我们
已经读准了课文的6个生字宝宝,下面请
你将课文读给同桌听,要把字的读音读准。同桌要留心听,如果
有哪
个字宝宝读不准,你就在哪个字宝宝下面画个三角形,同桌读完后告
诉他正
确的读音。
2. 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帮助同学读准的字。
预设:音难字:人、你、我。(相机进行音难字教学。)
3.学生再练习读准课文后,反馈指导读准课文。(落实目标2)
三、阅读感悟,朗读课文
(一)感悟“天、地、人”,朗读课文第一行。
1.(出示傅抱石国画后)出示任务:仔细看
看这幅图,想想这6
个生字宝宝的意思,同桌商量一下,从字卡里,选出符合这幅图意思
的3个
生字宝宝。
2.反馈指导:
预设:选出:天、地、人。(反馈订正后,读这三个生字。)
3.出示任务:同桌商量一下,想一想这3个生字宝宝可以摆在这
幅画的哪个地方,摆一摆。
4.反馈指导:
学生同桌学习后,指名四组到黑板前在傅抱石国画的小画上摆字卡,
订正。
5.小结
:同学们真聪明,能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了解了“天、
地、人”的意思。是啊,“天”在上,“地”在下
,“人”在中间。
我们“人”与“天、地”大自然共生共长,和谐发展。
6.通过范读,指导朗读“天 地 人”,提示注意每个字之间的
停顿。
7.“天、地、人”口头组词,进一步了解意思,朗读课文第一行。
(落实目标3)
①出示任务:(以“识字”这个词语为例,讲清组词方法要求后),
请同学们想一想,“天、地、人”在
你们的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
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②反馈指导:
A
.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
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
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
纠正。
B.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
头用词
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8.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
其实生
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有信心把课文第一
行读好吗?注意读好每个字之间的停顿。
9.指导学生朗读。(落实目标4)
(二)感悟“你、我、他”,朗读课文第二行。
1.出示任务:(刚才在组词语的过程中,同
学们很会说话。)请
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会用“你、我、他”说什么话呢?想清
楚了,
就拿起字卡,与同桌一个字卡说一句话。
2.反馈指导:
A.俩俩同桌一起反馈,引导在说话过程中,“你、我、他”用动
作指示。
B.注意引导说话完整,音量适中。
3.小结:通过说话,我们知道“你、我、他”分别指的是不同的
人。同学们真棒!
4.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行。(落实目标4)
A.出示任务:同学们刚才学习了朗读课文的第一
行了,现在请仿
照着这样的读法朗读第二行,行吗?
B.反馈指导:提示注意每个词之间的停顿。
(三)朗读整篇课文。(落实目标4)
自由练读——指名反馈——自由练读——齐读。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篇的
识字课文,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了6个
生字宝宝,学习了朗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各部分的名称作用,为以
后
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注意总结学生学习的课堂常规、守纪、读
书握笔等情况)
【板书设计】
1 《天地人》评价单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
我会读
同桌评价
你
地 天 我 他 人
二、我会组词
1.熟练认读生字☆
2.字音准确 ☆
1.每个生字能说出
一个词语 ☆
天(
) 地( ) 你
同桌评价 2.能说出两个或更
( )
多词语 ☆
3.发音标准☆
我( ) 他(
) 人
( )
每做到一项在星星上打“√”。
案例提供(整理)
济南市
制锦市街小学 王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