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数学课程纲要
2014考研英语二-神医这样看病
六年级数学课程纲要
编写者:潘庚辉
单 位:狼城岗镇南韦小学
时 间:
2011-09
1 8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六年级数学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必修
教学材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潘庚辉
授课对象:狼城岗镇南韦小学六年级
课程目标: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
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
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
正确计算圆的 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
和旋转设计简单
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
关百分数的简单 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
有效性
,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
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2
8
课程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实验
稿)》的要求,采用人
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
应用等。
其中
,属于数与代数有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和第五单元
百分数;第一单元位置和第四单元圆
属于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第六单元
统计——扇形统计图属于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第七单元数学广
角——鸡
兔同笼属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相关知识;数学综合应用有两个:1、确定起跑线;
2、合
理存款。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 位置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位置,它包含
运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的方法和
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
运用“上”、“下”、“前”、“后”、“左”、“右”
以及“第几排第几座”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
面位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
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
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
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
br>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
容,以丰富练习形式,
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
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
容单独安排。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
br>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
3 8
求。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
理解计算的意义。同时也不再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
的叙述及解决问题
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
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
多的空间。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
本单元是在学生
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
步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解
决问题;比的意义与基本
性质,求比值一化简比,以及比的应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比较系统
大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系统学习,为后
面学习百分数和比
例提供了基础。
教学重点:
1、分数除法的计算
2、解决求单位“1”的问题
3、比的认识和比的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发现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第四单元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圆,在这个单元中,教材安排了“圆的认识” 、“圆的
周长和面积”
三个具体的内容,这三个内容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
计算,以及圆的初步
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
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
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
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
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
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
事
4 8
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
绘制简单统计图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第五单元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数可表示一 个具体得数
量,也表示一个数是另
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即分率,而百分数只表示分数中一
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中百分只几的情况。所
以整个单元知识与分数知
识密不可分百分数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种子发芽率、<
br>产品合格率等。期间还孕伏着概率。统计思想,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之一。
教学重点:
1、理解百分数意义
2、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
3、使学生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的解答有关百分数的
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有关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第六单元 从前面介绍的统计的整体编排情况来看,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
要是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
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原义务教材是
作为选学内容,考虑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标
准》把它作为必学内
容,本套教材将它安排在本单元。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
计图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
作用。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第七单元
本单元教学用替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替”即替代,“换”则更换,替
5 8
换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特点。
教学重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第八单元
通过总复习,将分
数四则运算加以系统整理,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
方法和其他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全面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
1、分数
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倒数的意义、比的知识、百分数的意义
及纳税、利率等有关知识
2、圆的有关知识,会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1、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并能读懂扇形统计图能从中获取必要
的信息
2、巩固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问题教学。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
(二)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动。
2、讲授与训练:精讲主要知识,精炼主要内容,并认真批改,掌握学情,调整教
学。
(三)课时安排:
共60课时左右。
(四)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堂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提问、交流、操作、考试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拓展练习:主要通过校本作业,谈话等途径实现。
课程评价:
6 8
(一)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平时实践操作测评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评价方式:
(1)实践操作测评
在学习过第一单元位置和第四单元圆后,对学生进
行实践操作测评。测评
过程如下:教师根据县教研室下发的实践测评内容,制作成课件,和印制测评单,先对各数学小组的组长进行测评和培训,再对班里其余学生进行测评。
(2)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1)85分以上为优秀;(2)70—84
为良好;
(3)60—69为及格(4)60分以下为不及格;
附课时安排:
第1课时
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第2课时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3课时分数乘整数 第4课时分数乘分数
第5课时练习二
第6课时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第7课时练习三
第8课时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第9课时练习四
第10课时解决问题——求稍复杂的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第11课时练习五
第12课时倒数的认识 第13课时整理复习
第14课时练习七
第15课时分数除以整数
第16课时分数除以分数 第17课时练习八
第18课时分数的混合运算 第19课时练习九
第20课时解决问题——求单位“1”的问题
第21课时解决问题——复杂的求单位“1”的问题
第22课时练习十
第23课时比的意义 第24课时比的基本性质
第25课时练习十一 第26 比的应用
第27课时练习十二
第28课时整理复习 第29课时练习十三 第30课时认识圆
第31课时轴对称 第32课时练习十四 第33课时圆的周长
7
8
第34课时练习十五 第35课时圆的面积
第36课时练习十六
第37课时整理复习 第38课时练习十七、确定起跑线
第39课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第40课时练习十八
第41课时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第42课时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第43课时练习十九 第44课时求百分率的问题
第45课时练习二十 第46课时解决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第47课时练习二十一
第48课时解决比单位“1”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第49课时练习二十二 第50课时折扣 第51课时纳税
第52课时练习二十三 第53课时整理复习
第54课时练习二十四
第55课时扇形统计图
第56课时合理存款 第57课时“鸡兔同笼”问题
第58课时分数乘法 第59课时分数除法
第60课时百分数
第61课时空间与图形、统计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