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每课一练(课堂同步)试题 全册
英雄联盟排位段位-我懂了她
6.1.1 认识负数
【
学案
】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过程】
一、 自主探究
(一)、试着用数学方式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
①
六(2)班上学期转来3人,本学期转走2人。
②
放心商店,二月份盈利3000元,三月份亏损1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
3千克,小华轻了 1千克。
①转来3人表示为:
,转走2人,表示为: 。
②盈利3000元表示为:
,亏损1200元表示为: 。
③重了 3千克表示为:
, 轻了 1千克表示为: 。
(二)、 根据例1的信息填写
下表,并说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思考:-3℃和3℃有什么不同?
0℃表示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0”是正数,还是负数?
二、达标练习
1、“做一做”第2题,请学生独立思考,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入相应的圈中。
1
2、练习一第1题。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C,记作 °C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C,记作 °C
三、拓展练习
某食品厂生产的120克袋装方便面外包装印有“(120±5)克”的字样。小明购买一袋这<
br>样的方便面,称一下发现117克,请问厂家有没有欺骗行为?为什么?
【学习评价】
自评
附答案:
☆ ☆ ☆ 师评
1、“做一做”第2题,请学生独立思考,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入相应的圈中。
2、练习一第1题。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C,记作 +126 °C °C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C,记作 -150 °C
三、拓展练习
某食品厂生产的120克袋装方便面外包装印有“(120±5)克”的字样。小明购买一袋这
2
样的方便面,称一下发现117克,请问厂家有没有欺骗行为?为什么?
答; (120±
5)克,最重是125克,最轻是115克,117克在115克和125克之间,是合
格的,所以,厂
家没有欺骗行为。
6.1.2 用数轴表示负数
【
学案
】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
2.认识数轴和数轴上的数的排列规则,能够在数轴上正确表示出正数、负数。
【学习过程】
二、 知识铺垫
1. 读出下面各数,说一说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3.6 + 0 -5.5 -
+100 -90
2. 请你作记录。
(1)如果小华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那么他家这个月水、电、
煤气支出300元应记作( )元。
(2)如果电梯上升15层记作+15层,那么它下降6层应记作( )层。
(3)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3,那么失了2个球应记作( )。
3.
下面的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三、 自主探究
1、
上图中的四个同学以大树为起点,分别向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走。如何在一条直线上
表示它们行走的
距离和方向呢?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1、动动手: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学生独立动手完成)
第一步:画直线:
3
第二步:在直线上用正、负数来简明的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
2、你能试着在数轴上表示小数-1.5 吗?
三、达标练习
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四、拓展练习
如果把一个人先向东走5
m记作+5m,那么这个人又走了-4m是什么意思?这时他距离出
发点有多远?在直线上表示出来。
【学习评价】
自评
附答案:
☆ ☆ ☆ 师评
一、知识铺垫
1. 3.6 , + , +100 是正数,
-8 ,-5.5,-
,-90是负数。
2.
请你作记录。
(1)如果小华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那么他家这个月水、电、
煤气支出300元应记作( +300 )元。
(2)如果电梯上升15层记作+15层,那么它下降6层应记作( -6 )层。
4
(3)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3,那么失了2个球应记作(
+2 )。
3. 下面的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1 2 2.5 3
四、拓展练习
4.
-5 -4 -3 -2 -1 0
+1 +2 +3 +4 +5
又走了-4m,是以+5为起点向西走了4m ,所以应是在+1处。
6.2.1
折扣(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理解打折的含义,明白折扣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2.
会找折扣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有关折扣问题。
3.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某商场进行春节促销活动,原价200元的裤子现在降价10%销售,问现价多
少元?
1、分析题意,找出单位“1”
( )表示单位“1”的量,
2、分析题目,找出等量关系:
( )× %=( )
3、列式解答。
二、自主探究
1.
什么叫折扣?
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 ”。
2.
几折表示什么?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 ),也就是百分之( )
5
比如:九折就是:十分之( ),或( )%
表示( )是( )的( )%。
3.
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思考:
(1)八五折表示什么含义?
(2)分析题意,尝试列式解答
4. 爸爸买了一个随声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自学提示:(1)九折表示什么含义?
(2)要求比原价便宜多少钱,得先求出什么?
(3)尝试列式解答。
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三、达标练习
1. 填空。
(1)一件商品打五折表示现价相当于(
)的十分之( ),百分之( )
(2) 六折表示百分之(
),也就是( )%
(3) 一件衣服现在打八五折销售,现价相当于( )的(
)%
2. 一种原价200元的商品打八折售价,现在售价多少元?
3.一台电脑的原价是6000元,现在按原价的九折出售,则降价了多少元?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6
【参考答案】
1.
(1)原价,五,五十
(2)六十,60
(3) 原价,85
2.
一种原价200元的商品打八折售价,现在售价多少元?
200×80%=160(元)
答:现在售价160元 。
3.方法1: 6000×90%=5400(元)
方法2: 6000×( 1-90% ) =600(元)
6000-5400=600(元)
答:降价了600元.
6.2.2 成数(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理解成数的含义,掌握成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2.
会找有关成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答方法。
3.
体会成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七折=
10
= % 八五折=
10
= %
3
10
= %
9
10
= %
二、自主探究
1.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通称“几成”
2.会把成数改写成分数、百分数
成数 分数
百分数
二成
三成五
3. 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这里的“三成”表示什么?
7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这里的两成表示什么?
8
4、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1)审题并理解题意:
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2)找出数量关系式。
(3)尝试列式解答。
三、达标练习
1.把下面的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五成(
) 七成五( )
十成(
) 六成五( )
2.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成数。
30%( )
45%( )
80%(
) 10%( )
3.某地居民
年人均收入6000元,今年年人均收入比去年增加了二成,,今年年人均收入多少元?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参考答案】
一、
7
10
,70%;
8.5
10
,85%;30%,90%
三、1.
50%,75%,10%,65%
2. 三成,四成五,八成,一成
9
3.方法1:
6000×20%=1200(元) 方法2: 6000×( 1+20% )
=7200(元)
6000+1200=7200(元)
答:今年年人均收入7200元.
答:今年年人均收入7200元.
6.2.3
税率(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等与税收相关概念的含义,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
2. 探索、归纳、总结解决税收有关问题的方法
3.
体会税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纳税、应纳税额、税率
(1)纳税:
税收主要分为:
(2)应纳税额:
(3)税率:( )与各种收入的(
)叫做税率
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22%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10
2.自学例题2
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
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
税约多少万元?
(1)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A、30万元是什么?
B、营业额的5%”是什么意思?
(2)找出单位1和等量关系
单位1:
等量关系:
(3)尝试列式解答
三、达标练习
1. ( )与( )的比率叫税率
2. 应纳税款=( )× (
)
3. 烧鸡店平均每月的营业额为2万元,按规定缴纳5%的营业税,一年应缴税多少元?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11
【参考答案】
一、
1. 100×5%
2. 50×10%
3. 1000×8%
4. 50×20%
三、
1.
应纳税额,收入
2. 收入,税率
3. 2万元×5%=1000元
答:一年应缴税1000元.
6.2.4利率(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2. 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3. 学会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只列式不计算
10000的3.5%是多少?
5000元的4%是多少?
35万元的2.4%是多少?
2、陪爸爸妈妈到银行存(取)一次款,了解储蓄的有关知识。
二、自主探究
1、了解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 )、( )和(
)等方式。
2、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本金:
利息:
利率:
3、利息的计算。
(1)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
( )×( )× ( )
(2)解决问题
12
2012年8月,王奶奶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王奶奶把钱存银行两年后可以取出多少钱?
①认真审题
5000元钱是什么?
两年后取出的钱由几部分组成?
连本带息取回的钱 = ( )+( )
②尝试列式计算
三、达标练习
1.存入银行的钱叫做(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 );单位时间内利
息与本金的(
)叫做利率。
2.利息=( )×( )× (
)
3.
爸爸把30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三年。按4.25%的年利率算,到期爸爸一共可以取回多少元钱?
【学习评价】
自评
【参考答案】
一、
1.1000×3.25%
20000×4%
35万×2.4%
三、
1. 本金,利息,比率
2. 利息=( 本金 )×( 利率 )× (
存期)
3. 30000+30000×4.25%×3=33825(元)
答:到期爸爸一共可以取回33825元。
☆ ☆ ☆ 师评
6.2.5百分数解决问题(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爸爸想买一件原价400元的上衣,五折之后这条上衣多少钱?
13
2.妈妈这个月工资由原来的4500元涨了一成五,妈妈现在工资是多少?
3.
爸爸的月工资是6500,扣除3500个人免税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他应缴
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4.小明将压岁钱1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年利率为3.
25%。到期支取时,小明一共能取回多少
钱?
二、自主探究
自学例5
: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
销售。妈
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1、认真审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
①A商场打五折销售是什么意思?
②
“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230可以减多少50元?
2、归纳整理解题思路
(1)在A商场买:
(2)在B商场买:
3、列式计算
A商场:
B商场:
三、达标练习
刘老师打算从网上书店买50本《科技博览》。有两个书店都搞促销活动
A店打八折优惠;
B店满100减30元
两书店《科技博览》每本标价都是12元。
(1)在A、B两个店买,各应付多少钱?
14
(2)选择哪个店更省钱?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15
【参考答案】
一、
1.400×50%=200(元)
2.4500×( 1+15% )=5175(元)
3.(6500-3500)×3%=90(元)
4.1000×3.25%×3=1097.5(元)
三、
A店:12×80%×50=480(元)
B店:12×50=600元
600÷100=6
30×6=180(元)
600-180=420(元)
480>420
选B店
6.2.6生活与百分数(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设计合理存款方案的活动,
帮助学生进一步熱练地学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提高利用百分数解决同题的能力,感
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存入银行的钱叫做(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
);单位时间内利息与本
金的( )叫做利率。
2.利息=(
)×( )× ( )
二、自主探究
(一)活动1
:调查最新的利率,了解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
1、调查方法
问父母长辈、上网搜索、到银行采访工作人员等
2、展示调查到的信息
学生小组内交流,准备班展。(最新利率,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
16
3、活动总结
(二)活动2:合理理财
李阿姨准备给
儿子存2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银行给李阿姨提供了三种类型的理财方式:普通储
蓄存款、教育储蓄
存款和购买国债,请帮李阿姨算一算哪种方法收益最大?
1、调查、收集数据
通过采访银行工作人员、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最新银行储蓄利率和教育储蓄、国债等相关信息。
2、整理数据,设计存款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设计方案并计算各种理财方式的收益,可以使用计算器。
(1)普通储蓄存款
(2)教育储蓄存款和购买国债
三、达标练习
爷爷有5万元钱,有两种理财方式供他选择:一种是买3年期国债,年利率4.
76%;另一种是先存银
行两年,到期后连本带息再存一年(两年的年利率为3.75%,一年的年利率
为3.25%).那种理财方式收益
更大?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17
【参考答案】
一、
1.存入银行的钱叫做( 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 利息
);单位时间内利息与本金的
(比率 )叫做利率。
2.利息=( 本金 )×( 利率
)× ( 存期 )
三、
第一种:
50000×4.76%×3=7140(元)
第二种:
50000×3.75%×2=3750(元)
(50000+3750)×3.25%=1746.88(元)
3750+1746.88=5496.88(元)
7140元>5496.88元
答:第一种理财方式收益更大。
6.3.1 圆柱的认识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画、剪、比、量等活动掌握圆柱的特征。
2.知
道
圆柱的底面和侧面之间关系,能根据关系解决简单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
长方体、正方体:这是我们已
经研究过的立体图形,谁还记得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
特征?我们是怎样研究的?
2.
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二、自主探究
1.感受生活中的圆柱。
2.说一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柱。
18
3.观察圆柱的组成。并在右图中标出名部分名称
圆柱组成:
4.
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想一想,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我的发现:
5、一个圆柱形纸盒,把它的侧面沿高剪开,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我的发现:
这个图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4.总结圆柱的特征。
三、达标练习
1.填空题。
(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 ),它们是( )的圆形;周围的面叫做(
);圆柱两个底
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一个圆柱有( )条高。
(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的一条边固定贴在一根木棒上,然后快速转动,得到一个( )。
(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是12.56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
是
( )厘米,高是( ) 厘米。
19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边长是9.42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厘
米,高是( ) 厘米。
2、判断
(1)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
)
(2)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会得到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 )
(3)同一个圆柱底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
(4)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
得到一个 长
方形。 (
)
(5) 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
,得到一个
正方形。 (
)
(6)
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 )
四、拓展练习
3、折一折,想一想,能得到什么图形,填在括号里。
【学习评价】
自评
答案:
1、(1)底面 相等 侧面 高 无数
(2)圆柱体
☆ ☆ ☆ 师评
20
(3)12.56厘米 3厘米
(4)9.42厘米 9.42厘米
2、× √ √ × √ ×
3、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6.3.2 圆柱的表面积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探索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
2、通过对已有知识的迁移,利用转化思想探索新知识。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圆的周长怎么计算?圆的面积怎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用字母表示)
2. 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用字母表示)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
二、自主探究
1.你知道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部分?
21
<
br>2.如果把一个圆柱
的侧面沿高剪开,可以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圆柱的底面周长相当于这个图形的
哪里?
3.由此可以想到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4.根据圆柱表面积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写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5.用字母表示出圆柱表面积?
。
6、你能应用乘法分配律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化简吗?
三、达标练习
1.填空题。
(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 ), 圆柱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等于(
)的周
长,宽等于圆柱的( )。
(2)圆柱的表面积包括( )和(
)组成的。
2.把符合要求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圆柱的侧面积等于( )乘以高。
A、底面积 B、底面周长 C、底面半径
(2)把一个直径为 4 厘米,高为 5
厘米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割成两个半圆柱,表面
22
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算式是:
A、3.14×4×5×2 B、4×5
C、4×5×2
3、求下面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6m,高是0.5m。
4、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一个圆柱形,轮宽2,直径1.2m,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米
?
四、拓展练习
5、一个圆柱形铁皮水桶(无盖),高12dm,底面直径是高的
铁皮?
【学习评价】
自评
答案:
3
。做这个水桶大约要用多少
4
☆ ☆ ☆ 师评
1、(1)长方形 底面 高
(2)两个底面面积 侧面积
2、B C
3、 0.8m²
4、
7.536
m²
5、桶底的直径 =12×
3
=9(cm)
4
23
底的铁皮
(9÷2)²×3.14
=63.585(平方厘米)
桶身的铁皮
12×9×3.14
=339.12((平方厘米)
做这个水桶大约要用的铁皮
63.585+339.12 =402.705平方厘米。
6.3.3 圆柱的表面积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
算公式解决问
题。
2、理解“进一法”,会用进一法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观察图,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部分?
2. 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3. 根据圆柱表面积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写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4
二、自主探究
1、自己学习课本22页例题4。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30cm,帽顶直径20
cm,
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面料?
(得数保留整十数。)
(1
)求用多少面料,就是求什么?
(2)“没有底”的帽子如果展开,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3)请写出解答过程:
(4)“得数保留整十数”,应该用什么方法保留?为什么?
三、达标练习
1.填空题。
(1)圆柱的( )面积加上(
)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把一个底面积是15.7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
(
)平方厘米。
(3)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筒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 )。
(4)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烟囱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
(5)计算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
2. 修建一个圆柱形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米,深2米,在池的内壁和下底面抹上水泥。
抹水
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5
3、广告公司做了一个底面直径1.5m,高2.5m的圆柱形灯箱。可以张贴多大面积的海报?
4、一顶帽子上面是圆柱形,用黑布做;帽檐部分是一个圆
环,用红布做。这顶帽子,哪
种颜色的布用得多?(如右图)
四、拓展练习
5、林叔叔做了一个圆柱形的灯笼(如图)。上下底面的
中间分别留出了78.5cm²的口,
他用了多少彩纸?
【学习评价】
自评
答案:
1、(1)两个底面 侧面
(2)31.4
(3)表面积
(4)侧面积
(5)一个底面和侧面
2、 底面面积:πr²=3.14×(3÷2)²=7.065m²
底面周长:πR=3.14×3=9.42m ( R为直径)
☆ ☆ ☆
师评
26
内壁面积=底面周长×深度=9.42×2=18.84m²
抹水泥部分的面积:7.065+18.84=25.905cm²
3、3.14×1.5×2.5=11.775(平方米)
4、
黑布:S=3.14x20x6+3.14x10x10=690.8平方厘米
红布:S=3.14x20²-3.14x10²=942平方厘米所以,红布多。
5、侧面积:3.14×20=62.8(cm) 62.8×30=1884(cm²)
底面积:3.14×(20÷2)²=314(cm²)314×2=628(cm²)
表面积:1884+628-78.5×2=2355(cm²)
答:他用了2355cm²彩纸.
6.3.4 圆柱的体积(2页)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经历探究和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的过程。
2.
知道并能记住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3.
初步理解长方体与圆柱体底面和高各部分间的对应关系。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
什么叫物体的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2.
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1.
右图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
。
2.右图
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长方体的长是3.14厘米,宽是4厘
米,高是6
厘米。。猜一猜,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
3.
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的?
27
4.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1)从右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我的发现:
(2)从圆柱到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我的发现:
(3)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高有什么关系?
我的发现:
(4)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是:底面积乘高,由此你会想到,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
什么?
三、达标练习
一、填空(每题10分)
1.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
)。
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 ),高等于圆柱的(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
( )乘( ),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 )乘( )。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80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体积是( )平方厘米。
3.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1平方厘米,底面积是7平方厘米,高是( )厘米。
4.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25平方厘米,高是0.4分米,体积是( )平方厘米。
二、判断(每题5分)
1.把一个圆柱截成两个小圆柱,它的表面积和体积都增加了。(
)
2.如果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那么他们的高也相等。( )
3.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体积扩大2倍。( )
三、实践应用。
回顾了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如果推导圆柱的体积,你有什么启发?
28
1.李家庄挖了一口圆柱形水井,地面以下的井深
10m,底面直径为1m。挖出的土有多
少立方米?
四、拓展练习
一个圆柱形粮囤,从里面量得底面半径是1.5m,
每立方
米玉米约重750kg,这个粮囤能装多少吨玉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高2m。如果
米?
答案:
1、(1)长方体 底面积 高 底面积 高
底面积 高
(2)400
(3)3
(4)100
2、×××
3、7.85立方米
4、10.5975吨
6.3.5
圆柱的体积(2页)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解决容积的相关问题。
29
2.能根据实践情况用“去尾法”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
什么叫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哪些?
2.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
二、自主探究
1.
下图的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数据是从杯子里面测量得到的。)
。
(1)
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2)题目中为什么要告诉“数据是从杯子里面测量得到的。”?
(3)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请试着解答。
(5)通过解答,你有什么收获?
30
三、达标练习
1、填空
(1)一个圆柱体,底面积是12平方分米,高6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2)一个圆柱体积是84立方厘米,底面积21平方厘米,高是( )。
(3)已知圆柱形浴桶里底面半径是3米,高4米,它的底面积是(
),容积是
( )立方米。
2、判断(每题5分)
(1)
圆柱体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越大。( )
(2)
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体积越大。 ( )
(3)
圆柱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相等。 ( )
(4)
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相等。 ( )
3.小明和妈妈出去游
玩,带了一个圆柱形保温杯,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8cm,高是15cm。
如果两人游玩期间要喝1L水
,带这杯水够喝吗?
4.
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一个高为4.5分米,
体积为81立方分米。另一个高为3
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5.
把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一圆柱体,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
少立方厘米?
四、拓展练习
6.在直径0.8米的水管中,水流速度是每秒2米, 那么1分钟流过的水有多少立方米?
31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答案:
1、(1)72 (2)4 (3)28.26平方米 113.04
2、×××√
3、保温杯的底面积:3.14×(8÷2)
=
3.14×4
= 3.14×16
= 50.24 (cm
2
)
保温杯的容积:50.24×15
=753.6 (cm³)
=0.7536(L)
答:因为0.7536小于1,所以带这杯水不够喝。
4、81÷4.5×3=54(立方分米)
5、半径=6÷2=3分米
体积:3.14×3²×6=169.56(立方分米)
6、1分钟=60秒
3.14×(0.8÷2)
2
×2×60
=3.14×0.16×120
=60.288(立方米)
答:这个水管1分钟可以流过60.288立方米的水。
32
6.3.6 问题解决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不完整的圆柱体容器的容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思考、分析
,结合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体验数学思想和数学研
究的方法;
3、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
圆柱的体积怎么计算?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
2. 现在有
水果、西红柿、大小不同的石头铁块。想要计算这些物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办法?
3、我们所用的方法在数学上叫什么?
二、自主探究
1.如右图,这是一个盛了一些水的瓶子,怎么样算出
这个瓶子的容积?
2.
这个瓶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可以直接利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容积吗?你有
什么想法?
3. 瓶子的容积包括哪几部分?
4、如果把瓶子倒置后,你有什么发现?
5、要计算出瓶子的容积,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33
5、如果给你如右图的数学信息,你能算也瓶子的容积吗?
8cm
6、倒置前(
)的形状是圆柱,倒置后( )的形状是圆柱,这两个圆柱的体
积之和就是(
)。
7、思考:倒置前后,瓶子里的水和空气的体积有变化吗?
8、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三、达标练习
1.填空题。
(1)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25cm²,高4cm,体积是( )立方厘米。
(2)
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边长6.28cm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
米。
2. 一瓶装满的矿泉水,小明喝了一些,把瓶盖拧紧后倒置放平。无水部分高10cm,内
直
径是6cm。小明喝了多少水?
3、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的底面直径是10
cm,把一块完全浸在这个容器中的水里的铁块
取出后,水面下降2cm。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4、学校要在教学区和操场之间修一道围墙,原计划用土石35m³
。后来多开了一个厚度
为25cm的月亮门,减少了土石的用量。现在用了多少立方米的土石?
34
四、拓展练习
5、一种电热水炉的水龙头的内直径是1.2厘米,打开水龙头
后甩流出的速度
是20厘米/秒,一个容积为1L的保温壶,50秒能装满吗?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答案:
1、(1)100(2)19.7192
2、282.6ml
3、157立方厘米
4、34.215立方米
5、 1.2÷2=0.6厘米,内半径
3.14×0.6²×20=22.608立方厘米,每秒钟流出的水量
22.608×50=1130.4立方厘米
1130.4立方厘米=1.1304立方分米=1.1304升
50秒时间能流出1.1304升水
1.1304>1,所以,50秒能装满
6.3.7圆锥的认识
【
学案
】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35
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学习过程】
一、 知识铺垫
1、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2、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锥形的?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自主探究
1、圆锥的认识
(1)观察和摆弄圆锥模型后,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圆锥有几个曲面,几个
顶点和几个面是圆的,等
等。
(2)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__________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4)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_。(并在上图中标出)
2、小结
圆锥的特征:
3、测量圆锥的高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
形。
5、虚拟的圆锥
(1)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将三角形
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
成什么形状?
(2)操作发现转动出来的是
。
三、达标练习
(一)基本练习
1、课本32页的“做一做”
指出下面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判断
(1)圆锥有无数条高(
)
(2)圆锥的底面是一个椭圆( )
36
(3)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
(4)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上任意一点的连线叫做圆锥的高( )
(二)综合练习
3、将下面图形分类,说说每类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四、拓展练习
3、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以8厘米的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
),这个图形的高是(
cm,底面直径是( )cm.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附答案:
三、达标练习
(一)基本练习
1、课本32页的“做一做”
指出下面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判断
(1)圆锥有无数条高( × )
(2)圆锥的底面是一个椭圆( ×
)
(3)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 )
(4)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上任意一点的连线叫做圆锥的高( × )
(二)综合练习
3、将下面图形分类,说说每类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
37
四、拓展练习
4、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以8厘米的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可以
得到一个(圆锥形),这个图形的高是
(8 )cm,底面直径是( 16 )cm.
6.3.8圆锥的体积 【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圆锥的体积计算
难点:理解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二、自主探究
1、思考:要研究圆锥的体积需要转化成已学过的物体体积来计算,你认为转化成哪一种物体最合适?
2、猜测: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3、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把圆柱装满一共倒了几次?这说明了什么?
4、结论。
我们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5、试着用字母表示出它们的关系:
圆锥的体积用字母可以怎样表示 ?
V=13 _____
6、能尝试着解答P3
4例3吗?(先解答,再与书上的答案对一对),并思考:计算圆锥的体积需要哪些
38
已知条件。
三、达标练习
(一)基本练习
1、求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积是30平方厘米,高6厘米。
(2)底面半径是1dm,高12dm
(3)底面周长12.56cm,高6cm.
(二)综合练习 2、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m,高是2.5m。用这堆沙在10m宽的公路上铺2cm厚的路
面,能
铺多少米?
四、拓展练习
3、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4dm,圆锥的高
是多少?
【学习评价】
自评
附答案:
三、达标练习
(一)基本练习
1、(1)13×30×6=60(cm³)
(2)13×(3.14×1²)×12=12.56(dm³)
(3)
13×〔3.14×(12.56÷3.14÷2〕²)×6=25.12(cm³)
(二)综合练习
2
☆ ☆ ☆ 师评
39
2、
四、拓展练习
3、4×3=12(dm)
答:圆锥的高是12dm.
6.3.9 整理和复习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会
说出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
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2.
在练习中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
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自主探究
1.圆柱的知识有哪些?请整理出知识结构图?
整理要求:(1)重点突出,简洁有条理。
(2)能体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40
2.圆锥的知识有哪些?请整理出知识结构图?
整理要求:(1)重点突出,简洁有条理。
(2)能体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3.填写下面的表格,想一想圆柱与圆锥的区别和联系。
4、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底面积×高,如果把这个拼成的
长方体底面摆放不同,
长、宽、高不同,你还会总结出哪些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我的发现:
三、达标练习
1.填空题。
(1)圆柱有( )条高;圆锥有(
)条高。
(2)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
)剪开,展开后会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
于圆柱的(
),它的宽等于圆柱的( )。
41
(3)有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cm,高是5cm, 它的侧面积是( ) ,
表面积是
( ) , 体积是( )。
(4)已知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它们的底面半径之比是1:2,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
(5)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的和是64dm³ ,圆柱的体积是(
),圆
锥的体积是( )。
2、判断。
(1)底面是两个完全相等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的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 )
(2)用一个直径是10cm的圆和一个弧长为10cm的扇形正好可以围成一个圆锥。 (
)
(3)圆柱和圆锥都有无数条高。
( )
3、选择。
(1)圆柱的侧面展开不可能是( )。
A、长方形 B 梯形、 C 、正方形 D、平行四边形
(2)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沿高展开得到一个边长4dm的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
(
)平方分米。
A.16 B.50.24
C.100.48
4. 一个圆锥形沙滩,底面积是28.26平方米,高是2.5米。用这堆沙在1
0m宽的公路上铺上
2cm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四、拓展练习
5、一支120ml的牙膏管口的直径为5mm,李叔叔每天刷两次牙,每次挤出的牙膏长度是2cm。
这支牙膏最多能用多少天?(得数保留整数)
【学习评价】
自评
答案:
☆ ☆ ☆ 师评
1、 (1))无数 1 (2)高 底面周长 高 (3)62.8cm²
87.92cm²
42
62.8cm³
(4))1:4 (5)48 dm³ 16 dm³
2、 ××√
3、 B
A
4、 圆锥型沙堆体积:
13×28.26×2.5=23.55(立方米)
路的厚度:
2厘米=0.02(米)
路的长度:
23.55÷0.02÷10=117.75(米)
5、
120毫升=120(厘米³)
5÷2=2.5(毫米)=0.25(厘米)
(3.14×0.25²×2)×2=0.785(厘米³ )
120÷0.785≈153(天)
答;最多能用153天
6.4.1
比例的意义(2页)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探索新知。
3.在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
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31
12:16= :=
4.5:2.7= 10:16
48
二、自主探究
1.阅读课本第40页的内容。
(1)写出操场上和教室里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并求出它们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操场上的国旗: : =
教室里的国旗: : =
通过计算,我的发现:
(2)比例的意义是什么?他有几种书写形式,请举例说明。
1、什么是比?
43
(3)在上面的三幅国旗的尺寸中,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找一找,写一写。
2.
结合例子,说一说组成比例的条件有哪些?怎样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
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
例”的意
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三、达标练习
1.填空
(1)表示( )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他们的( )是不是相等。
(3)4:6和8:12,他们的比值都是( ),组成的比例可以写成(
),
也可以写成( )。
(4)12的因数有(
),选
出其中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2.把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来。
3211
:和15:8
7 :和20:
4547
1216
和
3.5:2和2:3.5
15
20
四、拓展练习
3.写比例。
用0.5、0.1、7、35四个数组成不同的比例,你能写几个?
【学习评价】
自评
答案:
三、达标练习
1.填空
☆ ☆ ☆
师评
44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他们的( 比值 )是不是相等。
(3)4:6和8:12,他们的比值都是(
48
)。
612
2
),组成的比例可以写成( 4:6=8:12
),
3
也可以写成(
(4)12的因数有(1,2,3,4,6,12
),选出其中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2:3=4:6)。
2.把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来。
3
4
:
2
5
和15:8
7 :
1
4
和20:
1
7
(能)
3
4
:
2
5
=15:8
(不能)
12
15
和
16
20
3.5:2和2:3.5
(能)
12
15
=
16
20
(不能)
四、拓展练习
3.写比例。
用0.5、0.1、7、35四个数组成不同的比例,你能写几个?
0.1:0.5=7:35 0.5: 0.1=35: 7 0.1: 7
=0.5:35 7: 0.1=35:0.5
6.4.2
比例的基本性质(2页)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外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学习中养成勇于探索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0.5:0.25和0.2:0.4
11
5
:
2
和5:2
355
4
:
8
和
8
:
3
4
0.2:
4
5
和1:4
二、自主探究
1.自学课本,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翻开教材第41页,以2:3等于4:6为例说一说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45
(2)自己再写一个比例,并改写成分数的形式,说一说怎样找分数形式比例的各部分名
称。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计算刚才两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向的积。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再举几个比例,算一算,验证一下其它比例有没有这样的规律?
(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
如果用a、b、c、d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或
ac
,那么比例的
基本性质可以
bd
表示为
:
3. 你有几种方法判断14:21和6:9能否组成比例?
三、达标练习
1.填空。
(1)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 = 10 ∶6 6∶3 = 8∶5
(2)把下面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并找出它的外项和内项。
6 : 10 = 9
: 15 0.2 : 2.5 = 4 : 50
(3)说说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 )的积等于两个( )的积。
(4)想一想: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除了应用比例的( ),还可以利用
(
)。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20,其中一个内项是4,另一个内项是( )。
(6)如果4 :a = b : 5,那么ab=( )。
2.判断题。
(1)在比例里,内项的积除以外项的积,商等于1。( )
(2)8 ∶2和1∶
4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四、拓展练习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各比能否组成比例,把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来。
2311
8∶15和∶ ∶7和∶20
5447
4.53
和 16∶20和12∶15
34.5
46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答案:
三、达标练习
1.填空。
(1)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 = 10 ∶6 6∶3 = 8∶5
4.5和6是外项,2.7和10是内项 6和5是外项,3和8是内项
(2)把下面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并找出它的外项和内项。
6 : 10 = 9
: 15 0.2 : 2.5 = 4 : 50
690.24
10152.550
(6和15是外项,10和9是内项)
(0.2和50是外项,2.5和4是内项)
(3)说说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 外项
)的积等于两个( 内项 )的积。
(4)想一想: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除了应用比例的(意义
),还可以利用(比例的
基本性质 )。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20,其中一个内项是4,另一个内项是( 5 )。
(6)如果4 :a = b : 5,那么ab=( 20 )。
2.判断题。
(1)在比例里,内项的积除以外项的积,商等于1。( √ )
(2)8 ∶2和1∶
4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
四、拓展练习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各比能否组成比例,把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来。
2311
8∶15和∶ ∶7和∶20
5447
23
能 8∶15=∶ 不能
54
4.53
和
16∶20和12∶15
34.5
不能
能 16∶20=12∶15
47
6.4.3 解比例(2页)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什么叫比例?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2.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说明原因。
18:20和7.2:8
100:0.2和10:0.002
1
11
3
:
1
4和
6
:
8
5
9
8
和
20
3.填一填。(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1)
1.6
10
2.4
=
15
1.6×(
)=( )×( )
(2)5:
10
3
=2.4:1.6
5×( )=( )×( )
(3)8×0.1=1×
4
5
8:( )=( ):(
)
二、自主探究
1.自学解比例的含义。(自学课本42页的内容)
(1)比例中共有几个项?有什么关系?
(2)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能不能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3)什么是解比例:
2.学习例2,探究解比例的方法。
(1)阅读课本第42页例题2,你找到的比例是:
,
其中 是未知项,可以设它为X。
(2)列出含有X的比例,并自主探究解决方法。
48
(3)小结,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比例的,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3.学习例3,总结解比例的方法。
阅读课本第42页例题3,自己试做,并思考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解比例的方法:
。
三、达标练习
1.填空
(1)把10:8=15:12改写成( )×(
)=( )×( )
(2)把4×X=0.8×0.25改写成( ):( )=( ):( )
(3)求( )叫解比例,根据是( )。
2.解比例:
(1)
x
1.3
7021
= (2)=
(3)0.4:x=1.2:2
x
5
8
26
四、拓展练习
3.张鹏的实际身高与照片中身高的比是45:2,她在照片中高6.5米,张鹏的实际身高多少厘
米
?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答案:
三、达标练习
1.填空
(1)把10:8=15:12改写成(10 )×( 12)=(8 )×(15 )
(2)把4×X=0.8×0.25改写成(X ):(0.8 )=(0.25 ):(4 )
(3)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解比例,根据是(比例的根本性质 )。
2.解比例:
(1)
x
1.3
7021
= (2)=
(3)0.4:x=1.2:2
x
5
8
26
2
50
X=0.4 X=
3
3
49
X=
四、拓展练习
3
.张鹏的实际身高与照片中身高的比是45:2,她在照片中高6.5米,张鹏的实际身高多少厘
米?
解:设张鹏的实际身高X厘米。
X:6.5=45:2
X=146.25
答:张鹏的实际身高146.25厘米.
6.4.4
正比例(2页)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
4.圆柱的体积=( )○( )
二、自主探究
1.预习例1。
(1)自己看课本,对照39页上图,完成下表。
数量m 1 2
3 4 5 6 7 8 …
总价元 3.5 …
(2)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中有哪两种量?
②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③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3)我的发现:
(4)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什么叫做正比例关系?
50
(5)用字母表示正比例关系是怎样的?
(6)生活中还有那些成正比例的量?(举一个例子)
2、预习例2回答以下问题:
(1)在下面的表格纸上,根据45页统计表中的数据,描出数
量和相对应总价的点,顺次连
接后,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2)完成课本中46页的问题。
3.
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要把握那几点?(请举例说明)
三、达标练习
1.填一填,说一说。
(1)每箱木瓜的个数一定,运来木瓜的箱数和木瓜总个数如下表。
箱数箱
总个数个
4
32
8
64
16
32
① 把表格填写完整,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②
说一说箱数和总个数的变化情况。
③ 这里
是一定的,也就是总个数和箱数的 一定。所以总个数和箱数成
比例。
(2)看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所看天数的情况如下表。
每天看的页数 4
所看天数 80
8
40
10
32
16
20
① 把表格填写完整,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② 这里
一定。
http:w 1 .com
③ 每天看的页数与所看天数成
比例关系。
四、拓展练习
2.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1)洗衣粉的单价一定,买洗衣粉的数量和总价。
(2)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
(3)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4) 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答案:
三、达标练习
1.填一填,说一说。
(1)每箱木瓜的个数一定,运来木瓜的箱数和木瓜总个数如下表。
51
箱数箱
总个数个
4
32
8
64
16
128
32
256
①把表格填写完整,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②说一说箱数和总个数的变化情况。
③这里 每箱木瓜的个数 是一定的,也就是总个数和箱数的 比值
一定。所以总个数和
箱数成 正 比例。
(4)征订《小学生导刊》,征订的份数与应付的钱数如下表。
征订份数份 50 40
1200
30
900
20
600
10
300 应付的钱数元 1500
① 请你把表格补充完整。
② 这里
每份《小学生导刊》的单价 一定。
ht
③ 征订的份数与应付的钱数成 正
比例。
④ 四、拓展练习
2.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1)洗衣粉的单价一定,买洗衣粉的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2) 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不成正比例,因为身高和体重不是相关联的量)
(3)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4) 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不成正比例,被减数-减数=差(不是比值一定))
6.4.5 反比例(2页)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过程,发现规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正比例的意义是什么?
2、判定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1)底面积一定,圆柱的体积和高。
(2)路程和时间。
(3)判定两种量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1.阅读课本第47页的例2,认识反比例。
52
请完成实验,仔细观察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
杯子的底面cm
2
10 15 20 30 60 …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
(1)想一想底面积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2)算出底面积和高度的积,这个乘积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3)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什么叫做反比例关系?
(4)我们用x和y来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你能把反比例关系用式子
表
示出来:
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举出例子。
3.比较一下正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关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它们填在表中。
相同点
不同点
三、达标练习
1.从甲地到乙地,所走的速度和时间如下表。
速度千米时 180
时间时
(2)这里
是一定的,速度和时间成
比例
。
2.小华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如下表。
已看页数
剩下页数
(2)这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为什么?
四、拓展练习
正比例
反比例
120
6
90
8
60
12
45
16 4
(1)说说速度和时间的变化情况。
20
180
50
150
100
100
120
80
150
50
(1)说说已看页数和剩下页数的变化情况。
53
3.判断下面各题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烧煤的天数。
(2)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3)小红做15道口算题,做对的题数和做错的题数。
【学习评价】
自评
答案:
三、达标练习
速度千米时 180
时间时 4
☆ ☆ ☆ 师评
1.从甲地到乙地,所走的速度和时间如下表。
120
6
90
8
60
12
45
16
(1) 说说速度和时间的变化情况。
汽车行驶的速度逐渐变小,用的时间就越多。
(2)这里
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路程)
是一定的,速度和时间成
反
比例
。
2.小华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如下表。
已看页数
剩下页数
20
180
50
150
100
100
120
80
150
50
(1)
说说已看页数和剩下页数的变化情况。
已看的页数越多,剩下的页数就越少。
(2)
这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为什么?
这里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和一定,不是乘积一定,所以不成反比例。
四、拓展练习
3.判断下面各题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
量和烧煤的天数。(成反比例,每天的烧煤量×烧煤的天数
=煤的总量(一定))
(2)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
(3
)小红做15道口算题,做对的题数和做错的题数。(这里做对的题数+做错的题数=小红
做的总题数(
一定),是和一定,不是乘积一定,所以不成反比例。)
54
6.4.6
比例尺(2页)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在实际问题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学会求比例尺,能够把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正确转换。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什么叫解比例?
2.填空。
30米 =( )厘米 15千米=( )米
3千米 = ( )厘米 5000毫米= ( )米
3.解比例。
5111
x
=
4
60
x =
20
二、自主探究
1.自主学习(课本53页),了解比例尺的意义。
2.通过预习,结合问题汇报自己的收获。
(1)什么叫做比例尺?
(2)学习比例尺有什么用?
(3)比例尺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尺”一样吗?
(4)比例尺的文字表达式是怎样的?
(5)平时生活中见过的比例尺有几类?
3.说一说在比例尺1:100000000 和 0 180
360km所表示的意义:
4.思考课本53页图中2:1表示什么?
5. 你能把线段比例尺化成数学比例尺吗?怎样化?
55
6.自主学习(课本53页例1),说一说自己的做法。
三、达标练习
1.说出下面比例尺的意义。
(1)一个机器零件平面图的比例尺是4:1。
(2)学校篮球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 0
10米。
2.填空。
(1)一幅地图,图上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说明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
上距离的( )倍,图上1厘米表示地面上的实际距离是( )米。
3.判断。
(1)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 )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米。 ( )
(3)实际距离一定大于图上距离。 ( )
(4)比例尺的后项一定比前项大。 ( )
四、
拓展练习
4.一幅地图,图上10cm,表示实际20km的距离。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答案:
三、达标练习
1.说出下面比例尺的意义。
(1)一个机器零件平面图的比例尺是4:1。
表示图上4厘米的长度相当于零件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学校篮球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
0 10米。
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10米的实际距离。
2.填空。
(1)一幅地图,图上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
(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说明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1
),实际
距离是图
30000
上距离的(30000)倍,图上1厘米表示地面上的实际距离是(300
)米。
3.判断。
(1)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 ×
)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米。 ( × )
56
(3)实际距离一定大于图上距离。 (
× )
(4)比例尺的后项一定比前项大。 ( × )
五、 拓展练习
4.一幅地图,图上10cm,表示实际20km的距离。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0千米=2000000厘米
10:2000000=1:100000
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
6.4.7比例的应用例2(2页)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2.能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在一幅地图上扬州到南京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100千米,计算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3.说一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1:45000
(2)比例尺80:1
(3)比例尺
0 10
20㎞
二、自主探究
1.自主探究例2。
(1)阅读课本第54页的例题2,说一说从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
① 1号线的图上长度是 ㎝;
②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
所求问题: 。
(2)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写出比例尺的关系式。
(3)设地铁1号线的实际长度为ⅹ时应使用哪个长度单位较合适?( )
(4)按照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个比例怎么解?独立完成:(提示:注意单位换算)。
(5)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求出答案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呢?
57
2.
比较几种算法,这些方法中,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
3.小结,知道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的方法有哪些?
三、达标练习
1.填空。
(1)在一张精密零件图纸上(比例尺为5:1),量的零件长40毫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
(2)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相距5cm,实际距离是( )。
2.完成表格。
3厘米
3厘米
2厘米
0 30 60 90 km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12千米
比例尺
1:200000
1:900000
四、拓展练习
3.在比例尺是1:
20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座大桥的长度是7.2厘米。这座大桥的实际长度
是多少米?
【学习评价】
自评
答案:
三、达标练习
1.填空。
(1)在一张精密零件图纸上(比例尺为5:1),量的零件长40毫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8
毫米 ).
(2) 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相距5cm,实际距离是(150km)。
2.完成表格。
☆ ☆ ☆ 师评
0 30 60 90 km
58
图上距离
3厘米
3厘米
2厘米
实际距离
12千米
6千米
18千米
比例尺
1:400000
1:200000
1:900000
四、拓展练习
3.在比例尺是1:20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座大桥的长度是7.2厘米。这座大桥的实际长度是多少米?
解:设这座大桥的实际长度是X米。
7.2:X=1:2000
X=7.2×2000
X=14400
14400厘米=144米
答:这座大桥的实际长度是144米。
6.4.8
比例的应用例3(2页)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会灵活的运用比例尺绘制简单的平面图,体会比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巩固比例尺知识,能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尺?
( ):(
)=( )或
图上距离
( )
=(
)
2.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8厘米,A、B两城
实际相
距多少千米?
二、自主探究
1.探究如何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举例。
北京到天津的距离
约是120千米,如果画在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它的图上距离
是多少?
(1)根据上节课探究根据比例尺和图上举例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试一试,算一算。
(2)我的方法有:
59
2.自学P55例3。
(1)想一想小明、小亮、小红家到学校的平面图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2)我根据比例尺算出小明、小亮、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
(3)我画的小明、小亮、小红家到学校的平面图如下:
(4)我的思考,画平面图应注意那几点?
三、达标练习
1.填空。
(1)在一个花园小区的平面设计图中,用4厘米的线段
表示实际距离80米。这张图纸的比
例尺是( )。
(2)实际距离80km,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应画( )cm。
(3)某城市中承电商厦距离邮政局2.5千米,把它画在
的城市平面图上,
应画( )厘米。
2.选择。
(1)学校操场长100米,宽60米,在练习本上画图,选用比例尺( )比较合适。
A、1:200 B、1:2 C、1:20
D、1:2000
(2)用图上距离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1:4000厘米 B、5:20000 C、1:4000
D、5:200
四、拓展练习
动手操作。
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取整厘米数),并从下面选一个合适的比例尺,将平面图画出来。
A、8:1 B、1:10 C、1:100
D、1:2
数学书封面实际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选择比例尺(
)。
数学书封面图上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书本封面平面图:
【学习评价】
自评
0 500 1000 1500米
☆ ☆ ☆ 师评
60
答案:
三、达标练习
1.填空。
(1)在一
个花园小区的平面设计图中,用4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80米。这张图纸的比
例尺是(1:2000
)。
(2)实际距离80km,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应画( 2
)cm。
(3)某城市中承电商厦距离邮政局2.5千米,把它画在
的城市平面图上,
应画(5 )厘米。
2.选择。
(1)学校操场长100米,宽60米,在练习本上画图,选用比例尺( D )比较合适。
A、1:200 B、1:2 C、1:20
D、1:2000
(2)用图上距离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C )。
A、1:4000厘米 B、5:20000 C、1:4000
D、5:200
四、拓展练习
动手操作。
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取整厘米数),并从下面选一个合适的比例尺,将平面图画出来。
A、8:1 B、1:10 C、1:100
D、1:2
数学书封面实际的长是( 11 )厘米,宽是(8 )厘米,选择比例尺(
D )。
数学书封面图上的长是( 5.5 )厘米,宽是( 4 )厘米。
书本封面平面图:(略)
0 500
1000 1500米
6.4.9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1.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体会图形的相似性。
2.掌握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甲圆的半径是2厘米,乙圆的直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直径比是(
),大圆和小
圆的周长比是( )。
2.一块长方形地,长与宽的比是6:5。按1
:1000的比例尺画在图上,其周长是22厘米,
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二、新课探究
(一)观察右图
(1)你见过下面的这些现象吗?
61
(2)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
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二)
按2∶1画出下面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1)思考:2:1是什么意思
(2)试着画一画。
(三)想一想:你是怎样画的?
一看:看原图各边占几格;
二算:计算按一定的比把图形放大后得到的新图形的各边占几格;
三画:按计算后得到的新图形的边长画出新图形。
(四)按1:2画出下面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三、尝试练习
1.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长是(
),宽是( ),
面积是( )。
2.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按1:4缩小后,得到的图形的边长是( ),周长是(
)。
3.按3:1画出下面的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参考答案。
三、尝试练习
1.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长是(
15厘米),宽
是( 9厘米 ),面积是( 135平方厘米 )。
2.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按1:4缩小后,得到的图形的边长是( 2厘米
),周长是
(8厘米 )。
62
6.4.10用正比例解决问题(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复习
判断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
①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②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二、新课探究
(一)
1.认真读题,你能从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2.试着做一做吧。
3.其实,我们还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1)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
和用水量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
水量的比值相等。
(2)根据“两家的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这个数量关系例解答。
(3)把下面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总结一下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吧。
三、尝试练习
1.夏明看一本故事书,6天看了96页,照这样计算,看完一本272页的书需要多少天?
2.买20本《格林童话》花了130元。如果再买50本,需要多少钱?
63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参考答案。
三、尝试练习
1.夏明看一本故事书,6天看了96页,照这样计算,看完一本272页的书需要多少天?
解:设看完一本272页的书需要x天。
96272
=
6x
X=17
答:看完一本272页的书需要17天.
2.买20本《格林童话》花了130元。如果再买50本,需要多少钱?
解:设需要x元钱。
130
x
=
20
50
X=325
答:需要325元。
6.4.11用反比例解决问题(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复习
判断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
①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②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二、新课探究
一个办公室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
用电25千
瓦时。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一)
1.认真读题,你能从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2.试着做一做吧。
3.其实,我们还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1)当总的用电量一定的时
候,用电时间与单位时间内的用电量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
平均每天的用电量和用电天数的乘积一定
。
(2)根据“平均每天的用电量和用电天数的乘积一定”这个数量关系例解答。
64
(3)把下面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x天。
25x=100×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总结一下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吧。
三、尝试练习
1.一项工程,15个工人24天可以完成,如果想要18天完成,需要多少个工人?
2.运动会上,六年级同学表演体操,每行站25人,共站
了16行。变换队形后,每行站20人,
可以站多少行?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参考答案。
三、尝试练习
1.一项工程,15个工人24天可以完成,如果想要18天完成,需要多少个工人?
解:设需要x个工人。
18x=15×24
X=20
答:需要20个工人。
2.运动会上,六年级同学表演体操,每行站25人,共站了16行。
变换队形后,每行站20人,
可以站多少行?
解:设可以站x行。
20x=25×16
X=20
答:可以站20行。
6.4.12《比例》整理与复习(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关比例的知识,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65
【学习过程】
一、自主整理
请你根据整理指导把知识整理一下。
整理指导:
1.本单元都学了哪些内容?请你把它们整理出来,是大家能一目了然。
2.你认为哪些内容较难、易混、易出错?请你把它们列出来,并分清楚。
3.你还有什么问题?
请围绕这些问题,看教材、作业本等,先自己进行整理归纳,并进行记录。
二、形成网络
请你想一想
这些知识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能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把
它们表示出来吗?
三、尝试练习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度数比是1:5,则这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2.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周长是120米,已知长与宽的比是2:1.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参考答案。
三、尝试练习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度数比是1:5,则这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90÷(1+5)=15°
15×1=15°
66
15×5=75°
答: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15°、75°。
2.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周长是120米,已知长与宽的比是2:1.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2+1)×2=6
120÷6=20
长 20×2=40(米)宽
20×1=20(米)
面积 40×20=800(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800平方米。
6.4.13 自行车里的数学(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1.综合运用圆、比例、排列组合等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数学问题。
2.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
解释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获得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新课探究
(一)找一辆普通自行车,测量出以下数据。
前齿轮数 后齿轮数
车轮半径
这辆自行车登一圈能走多远呢?
1.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一试,并把结果记录在下面。
2.我们还可以用学过的比例知识来解决。
(1)想一想:前后齿轮的齿数和它们的转数有什么关系?
(2)登一圈走得路程=车轮的周长×
前齿轮的齿数
后齿轮的齿数
3.算一算:你家里的这辆自行车登一圈能走多远?
(二)
67
二、尝试练习
1
.一辆自行车前齿轮齿数为26个,后齿轮齿数为16个,车轮半径为33cm。你能算出蹬一圈,
它能
走多远吗?
2.有一种自行车的前齿轮有51个齿,后齿轮有17个
齿,自行车登一圈能走94.2dm.这种自
行车的车轮直径是多少?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参考答案。
1.一辆自行车前齿轮齿数为26个
,后齿轮齿数为16个,车轮半径为33cm。你能算出蹬一圈,
它能走多远吗?
26
2×3.14×33×=336.765cm
16
2.有一种自行车的前齿轮有51个齿,后齿轮有17个齿,自行车登一圈能走94.2dm.这种自
行车的车轮直径是多少?
51
94.2÷÷3.14=10dm
17
6.5.1鸽巢问题(一)(学案)
68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理解简单的鸽巢问
题及鸽巢问题的一般形式,采用操作的方法进行枚举及假设法探究“鸽
巢问题”。
【学习过程】
一、探究例1
(一)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2支铅笔。为什么?
1.试着在下面画一画。
2.结合画图的过程解释其中的道理。
(二)1.
把5支笔放进4个盒子,总有一个盒子要放进几支笔?
2.把6支笔放进5个盒子里呢?
3.你有什么发现?
二、探究例2.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为什么?
1.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究。
2.如果有8本书、9本书呢?
3.你有什么发现?
三、尝试练习
1.7个小矮人住进6个房间,总有一个房间至少住进2个小矮人,为什么?
2.15只小鸟飞进10个鸟巢,总有一个鸟巢里至少飞进几只小鸟?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69
参考答案。
三、尝试练习
1.7个小矮人住进6个房间,总有一个房间至少住进2个小矮人,为什么?
7÷6=1......1
1+1=2(个)
2.15只小鸟飞进10个鸟巢,总有一个鸟巢里至少飞进几只小鸟?
15÷10=1......5
1+1=2(只)
6.5.2鸽巢问题(二)(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在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的基础上,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探究例3
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
球?
1.猜一猜: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2.找个盒子,在家里摸一摸看一看,并把每次摸出的结果记录在下面。
3.根据记录,你有什么发现?
二、建立联系。
1.想一想:
a.“摸球问题”与“鸽巢问题”有怎样的联系?
b.应该把什么看成“鸽巢”?有几个“鸽巢”?要分放的东西是什么?
2.整理
红蓝两种颜色---2个鸽巢
要摸出的球---分放的物体
根据鸽巢原理(一),
只要分放的物体比鸽巢数多,就能保证一定有一个鸽巢中至少有2个物
体,,因此要从2种颜色的球中保
证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3个球。
三、尝试练习
1.将四中不同颜色的卡
片各5张放入同一个箱子里,从中至少抽几张,才能保证一定有两张
颜色相同的卡片?
70
2.有7个山地
自行车代表队参加比赛,每个代表队有5人,至少抽几人,才能保证有2人来
自同一代表队?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参考答案。
三、尝试练习
1.将四中不同颜色的卡片各5张放入同一个箱子里,从中至少抽几张,才能保
证一定有两张
颜色相同的卡片?
卡片有4种颜色,最不理想的情况下,抽4张,每种颜色抽
到一张,再抽第5张,无论
抽到什么颜色都能保证一定有2张颜色相同。
2.有7个山地自行车代表队参加比赛,每个代表队有5人,至少抽几人,才能保证有2人来
自同一代表队?
有7个代表队,最不理想的情况下,抽7人,均来自不同的代表队,再抽1人
,无论是
哪个代表队的,都能保证有2人来自同一代表队。
6.6.1 数的认识整理复习
【
学案
】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等概念的意义,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在整理复习中形成知识网络,掌握复习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学习过程】
四、 合作探究
(一)课前研究学习:
课前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并想一想每个数的具体含义。
71
(二)、自主分类:
独立分类:
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哪些数?如果把学过的数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
(三)小组讨论:
分数和小数的关系,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二、达标练习
(一)填空
1.一个数由4个十,3个一,2个0.01和8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 )。
2.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6.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3.把一根长3米的彩带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占这根彩带的( ),每段长(
)
米。
4.小明向东走20米,记作﹢20米,那么他向西走50米应记作( )。
(二)判断
1.李师傅生产了200个齿轮,个个合格,合格率是200%。
( )
2.一个数的因数都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
)
3.大于0的数是正数,小于0的数是负数。 ( )
4.去掉0.38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原数就增加100倍。 ( )
5.因为0.5和0.50相等,所以它们的计数单位也是相同的。 ( )
三、拓展练习
用给出的数填空,使下面这段话清楚地表达一件合理、完整的事,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12.5 100 6 40 8 60
72
张老师带( )元去买( )本书,每本书的定价为(
)元,实际按
( )折的折扣买了这些书,花了( )元,找回( )元。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附答案:
达标练习:
(一)填空
1)43.028
2) 6.04 5.95
3)
1
5
0.6 4)-50
(二)判断
1) X 2)
X 3) √ 4)√ 5) X
拓展练习:
张老师带( 100 )元去买( 6 )本书,每本书的定价为(12.5
)元,实际按(
折的折扣买了这些书,花了( 60 )元,找回( 40 )元。
6.6.2四则运算(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正确、合理地进行整数、小数、
分数的四则
运算。
2、掌握四则运算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解决有关的数
学问题。
3、养成合理运算的自觉性及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
我们学过了哪些运算?请写出来。
二、自主探究
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
整数 小数 分数
8 )
73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2、 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整数 小数 分数
加减法
乘法
除法
3、四则运算中如果有0或1参与运算,有哪些特殊情况?
加法:a+a= a+0=
减法:a-a= a-0=
乘法:a×a = a×0= a×1=
除法:a÷a= 0÷a= a÷1= 1÷a=
4、观察下列算式,说说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及验算方法。
25+31=56 1.8+2.4=4.2 25×4=100 12.5×8=100
56-25=31
4.2-1.8=2.4 100÷25=4
100÷12.5=8
56-31=25 4.2-2.4=1.8
100÷4=25 100÷8=12.5
5、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完成下列等式。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些关系吗?
74
6、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7、巩固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先想一想需要注意些什么。
74.03-3.88
28.5×1.2 2.22÷10+5.71 12.5×18-123
4
-2
1
3
1
54
10
7
5
3
+
6
4
×
3
÷5
6
×
9
÷
3
+
3
三、达标练习
1、口算:
3.2+1.68= 2.8×0.4= 14-7.4=
1.92÷0.04=
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624÷56 <
br>5
6
×
4
5
7
8
-
4
7<
br>4.5×5.02
四、拓展练习
(1)根据43×79=3397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3×0.79= 0.43×7.9=430×79=
4.3×790=
33.97÷0.79= 339.7÷43=
33970÷79= 3397÷7.9=
(2)在○里填上“﹥”、“﹤”或“=”
2.532○2.532÷0.1
12
5
6
○12
5
6
62×10%
○ 62÷10%
【学习评价】
自评
☆☆☆ 师评
75
附【练习题答案】
1、口算:
3.2+1.68= 4.88 2.8×0.4=1.12 14-7.4=6.6
1.92÷0.04=48
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624÷56=29
54
5
6
×
7
=
7
-
4
7
= 4.5×5.02=22.59
拓展练习
1、根据43×79=3397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3×0.79=33.97 0.43×7.9=3.397 430×79=33970
4.3×790=3397
33.97÷0.79=43 339.7÷43=7.9
33970÷79=430 3397÷7.9=430
2、在○里填上“﹥”、“﹤”或“=”
2.532<2.532÷0.1
12
55
6
<12
6
62×10% <
62÷10%
6.6.3简便运算(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计算简便。
2
3
【学习过程】
一、整理运算定律
1
名称 举例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76
减法性质
除法性质
二、巩固运算定律。
1、观察分析下面的计算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48+79+52 =48+52+79。运用了()定律。
(2)79+48+52
=79+(48+52)运用了()定律。
(3) 48+79+52
=79+(48+52)运用了()定律和()定律。
(4)25×78×4 =
78×(25×4)运用()定律和()定律。
(5)(16 -)× = 16
×-×运用了()定律。
(6)46×12 +12 ×54 =12 ×(46 +
54)运用了()定律。
2、把简算类型与相应的算式连起来
连加① + -
连减② 46+25+56+75连乘③789 -156
-44连除④25×78×4加减混合⑤988 ÷25 ÷4
3、判断应用运算定律的对错,如果错了,改正过来。
(1)(43+27)×4=43×4
+27×4(2)(700+1)×68=700×68+68(3)25×(40+4)=25×40+4×2
5(4)65+(78
+35)=78+(65+35)(5)63×8+37×8=(63+37)×
8
4、计算下面各题。
2.5×12.5×4×8 4×+4×
24×(++)125×64
(1)48+79+52
=48+52+79。运用了()定律。
28.6+43.7+51.4+56.3
25×
(1)48+79+52 =48+52+79(2)79+48+52
=79+(48+52。运用了()定律。)运用了()定律。
三、达标练习
(2)79+(3) 48+79+52 =79+48+52
=79+((4848+52+52)运用了()定律。)运用了()定律和()定律。
1、用简便方法计算
(3) 48+79+52 =79+(4)25×78×4 =
78×((25×48+524)运用()定律和()定律。)运用了()定律和()定律。
4800-3135-865 56×125 125×(8+4)
69×99+69 25×(4×29) 601+1999
(4)25×(5)(16 78×-)×4 = 78× ( 25× =
164)运用()定律和()定律。×-×运用了()定律。
17×4+8×4
99×56 2.59+46.8+7.41+53.2 8×15×1.25×6
31×128-28×31
(6)46×12 +12 ×54 =12 ×(46 +
54)运用了()定律。
(5)(16 -)× = 16 ×-×运用了()定律。
2、
在○里填上“>”、“<”或“=”。1.46×0.99○1.46
54÷0.18○54 0.57×1○0.57
(6)46×12 +12
×54 =12 ×(46 + 54)运用了()定律。
7.6×1.01○7.6
4.8÷1.5○4.8 35÷0.1○35×10
3、不用计算,写出结果:
(1)由48×32=1536,可知480×3.2=(),
0.48×3.2=()。(2)由21.45÷15=1.43,可知2.145÷1.5=( ),
214.5÷0.15=()。
(3)1.9×0.27的积有()位小数。(4)9.12÷2.4的商的最高位是在()位上。
4、根据结果,在算式里点上小数点:
19×12=2.28 45÷15=0.3
14×45=0.63 87÷25=0.348四、拓展练习
1、观察分析下面的计算运用了什么规律?
77
92.5×9.9+9.25×1=9.25×99+9.25×1300÷125=(30
0×8)÷(125×8)
2、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 25×48
【学习评价】
自评
附:【练习题答案】
☆☆☆ 师评
(一)(二)整理和巩固运算定律答案见课件
(三)1、用简便方法计算
4800-3135-865=80056×125=7000
125×(8+4)=1500
69×99+69=6969
25×(4×29)=2900601+1999 =2600
17×4+8×4 =100
101×56 =5656 2.59+46.8+7.41+53.2=110
8×15×1.25×6 =900 31×128-28×31=3100
2、在○里填上“>”、“<”或“=”。2.46×0.99<2.46 54÷0.68>54
0.57×1=0.57
0.79×1.01>0.799.8÷1.5<9.8
35÷0.1=35×10
3、不用计算,写出结果:
(1)由48×32=1536,可知480×3.2=( 1536 ),
0.48×3.2=( 1.536
)。(2)由21.45÷15=1.43,可知2.145÷1.5=
( 1.43
),
214.5÷0.15=(0.143 )。
(3)1.9×0.27的积有(三)位小数。(4)9.12÷2.4的商的最高位是在(个)位上。
4、根据结果,在算式里点上小数点:
1.9×1.2=2.28 4.5÷15=0.3
1.4×4.5=0.63 8.7÷25=0.348四、拓展练习
观察分析下面的计算运用了什么规律?
92.5×9.9+9.25×1=9.25×99+9.25×1
积不变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300÷125=(300×8)÷(125×8)
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
同的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
25×48
方法一:25×48
=25×(40+8)=25×40+25×8=1000+200=1200方法二:25×48=25×(6
×8)=6×(25×8)=6
×200=1200方法三:25×48=25×(50-2)=25×
50-25×2=1250-50=1200方法四:25×48=(25×4)×(48
÷4)=10
0×12=1200
6.6.4 估算(2页)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78
1.举例说明估算的意义。
2.举例说明估算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
1.
7.99×9.99与80比,哪个大?
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方法?哪种方法最快捷?
13
2. +比1大吗?这个问题怎么用估算解决?
25
3.
妈妈带100元去书
店买书,她买了两本文学书,每本20.6元,又花39.6元买了一本
汉语词典,之后,妈妈还想买一
本家庭菜谱,有两本菜谱供选择:薄本的13.7元,厚本的23.8
元。请帮妈妈估算一下,这时她的
钱够买哪一本?
4.总结:常用的估算策略有哪些?
三、达标练习
1、填空
(1)、《现代汉语词典》有1836页,大约是(
)页。
(2)、一棵大树高18米,可以说这大树约高( )米。
2、估算下列各题
79
804-103≈ 202×38≈ 599+204≈
89×92 ≈ 1502÷30≈ 196÷10≈
3、最大的一位数与394的积大约是多少?估算结果与准确值相差多少?
四、拓展练习
4、红光小学多媒体教室一共有l8排,每排有22个座位。如果3
50名师生来听课,够
坐吗?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答案:
1、(1)1800
(2)20
2、700 8000 800
8100 50 20
3、4000 454
4、18×22≈400(个) 答:够了。
6.6.5 解决问题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通过回顾整理理解、掌握运用算术法解决有关问题的一般步骤,形成应用
意识。
2.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形成良好的评价与反思意识。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
五年级有学生136人,其中
5
8
是女生,女生有多少人?
2.
如果是一道复杂应用题我们又该怎样入手呢?有哪些步骤方法?
80
二、自主探究
1. 出示学习例题10。
六年级举行“
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
1
4
。
两个班班共交了多少件作品?
2.
这个题目的已知信息和问题各是什么?
3.
分析数量关系,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请写出来。
4.
要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应该怎么算呢?
5.请写出解答过程。
6.
如何进行检验?
7、常见的数量关系有哪些?请最少写出五个。
8、观察这些数量关系,哪几个有什么共同点,试着总结一个数学模型。
81
三、达标练习
1.选一选。
(1)合唱队有男队员28名,
女队员有多少名?列式是28+12,横线上应补充
的条件是( )。
A、比女队员多12人 B、比女队员少12人 C、女队员比男队员少12人
(
2)有两筐苹果,共重35kg,从第一筐中拿出
1
kg放入第二筐,则两筐苹果同样重,原<
br>2
来第一框有苹果多少千克?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35÷2+
111
B、(35+)÷2
C、35÷2+×2
222
(3)某校五年级有学生96名,是六年级学生人数的1.5倍,
六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名学生
?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96×1.5-96
B、96÷1.5 C、96-96÷1.5
(4)甲、乙两辆汽车分别
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3时后在距离中点30km处相
遇,求两车速度的差正确列式是(
)。
A、30÷3 B、30÷2÷3 C、30×2÷3
2. 学生夏令营组织远足,原计划3小时走完11.25千米;实际2.5小时走完原定路程。实际<
br>比原计划平均每小时多走多少千米?
四、拓展练习
3.小红家客厅的顶灯需要换灯泡。一只灯泡距离地面2.6m,爸爸身高1.8m,小红搬了一
个高0.6m的凳子。爸爸能换成灯泡吗?
【学习评价】
答案:
自评
☆ ☆ ☆ 师评
82
1、B C C C
2、
11.25÷2.5-11.25÷3
=4.5-3.75
=0.75(千米小时)
答:实际比原计划每小时多走0.75千米。
3、1.8+0.6=2.4(m)
2.6-2.4=0.2(m) 胳膊的长度一定比0.2m长,所以爸爸能换成灯
泡。
6.6.6 式与方程(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作用,会用字母表示
数量及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
算公式等。加深对方程的意义的理解,会解简易方程、解决实际问
题。
【学习过程】
一、回顾知识 构建网络
1.想一想:在式与方程这部分知
识,我们只要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两大部分,其中又
分别有哪些知识点呢?
2.画一画:请你用思维导图或其他形式将知识点整理后写在下面。
二、重点复习,应用提高。
1.想一想: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做一做:一个长方形的宽是a米,长是宽的4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
平方米。
2.想一想: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
x0.8
做一做:x+2.4x=6 =
5
102.5
3.想一想:在应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哪些步骤?
做一做:北京故宫外围有一条护城河,长是3800m,长比宽的73倍还多4m。护城河的宽是
多少米
?
三、尝试练习
1.甲是a,比乙数少2,甲乙两数的和是(
)。
2.张老师买了3个足球,每个足球x元,她付给售货员300元,那么“3x”表示(
),
83
“300-3x”表示(
)。
3.解方程 28.4+x=64.7 39.2÷x=1.4
1
4.洋洋正在读一本书,已经读了90页,还剩下 没读。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3
【学习评价】
师
☆ ☆ ☆
自评
评
参考答案。
三、尝试练习
1.甲是a,比乙数少2,甲乙两数的和是( 2a+2 )。
2.张老师买了3个足球,每个足球x元,她付给售货员300元,那么“3x”表示(
3
个足球的价钱 ),“300-3x”表示( 找回的钱数 )。
3.解方程 28.4+x=64.7 39.2÷x=1.4
X=36.3 x=28
1
4.洋洋正在读一本书,已经读了90页,还剩下没读。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3
解:设这本书一共x页
1
X-x=90
3
X=135
答:这本书一共135页。
6.6.7 比和比例(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进一步理解比和比
例的含义及性质,会化简比和求比值,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
义并进行判断。
【学习过程】
一、回顾知识 构建网络
1.想一想:在比和比例这部分知识中有哪些知识点呢?
2.画一画:请你用思维导图或其他形式将知识点整理后写在下面。
二、重点复习,应用提高。
1.想一想: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分别是什么?
做一做:
84
(1)把2.1:0.9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2)解比例 20:x=4:3
2.想一想:怎样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做一做:
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请指出成什么比例?
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②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③订《少年报》的数量和所需钱数。
④小明从家到学校,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⑤圆的周长和半径。
⑥圆的面积和半径。
三、尝试练习
1.某班有15名女生和25名男生,男同学和全班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女生比男生少
( )%.
1
1
2.甲乙走同一段路,甲用小时,乙用,甲乙两人的速度之比是( )。
5
4
3.解比例 x:8=4.5:3.6
4.一个长方
体的所有棱长之和是192cm,长、宽、高的比是5:4:3。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学习评价】
师
☆ ☆ ☆
自评
评
参考答案。
尝试练习:
1.某班有15名女生和25名男生,男同学和全班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5:8
),女生比男
生少( 40 )%.
1
1
2.甲乙走同一段路,甲用小时,乙用,甲乙两人的速度之比是( 5:4
)。
5
4
3.解比例 x:8=4.5:3.6
X=10
4.一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是192cm,长、宽、高的比是5:4:3。这
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192÷4÷(5+4+3)=4cm
(4×5)×(4×4)×(4×3)=3840(cm²)
6.6.8 平面图形的认识(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85
【学习目标】
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
认识,并且掌握对各种平面图形的分类的方法;掌握线、角、
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的主要特征。【
学习过程】
一、回顾知识 构建网络
1.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画一画:请你用思维导图或其他形式将知识点整理后写在下面。
二、重点复习,应用提高。
1.想一想:直线、射线和线段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在同
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怎
样的位置关系?
做一做:(1)过一点可以画(
)条射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2)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 )条。
2.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关于角的知识?
做一做:钟面上分针走一圈,时针转过的角度是(
)°。
3.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关于三角形的知识?
做一做: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0°,它的顶角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2)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2cm、3cm、5cm、7cm,选择(
)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
三角形。
A 2、3、5 B 2、3、7
C 3、5、7
4.想一想:关于四边形和圆,我们学过哪些知识?
做一做:
(1)圆心决定圆的( ),半径决定圆的( )。
(2)等腰梯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
圆有( )条对称轴。
三、尝试练习
1.
在天然气主管道两侧的A、B两个小区各接一条管道与主管道连通,怎样接管道
最节省?
在图中画出来。
2.
过B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
3. 填空:
⑴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 )条线段。其中( )最短。
⑵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
⑶周角的
111
是( )°,直角的是( )°,平角的是(
)°。
446
86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参考答案。
尝试练习:
1.
在天然气主管道两侧的A、B两个小区各接一
条管道与主管道连通,怎样接管道最节省?
在图中画出来。 【略】
2.
过B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略】
A
3. 填空:
⑴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 无数条 )条线段。其中( 垂直线段 )最短。
⑵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垂直 ),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平行
)。
111
⑶周角的
4
是( 90
)°,直角的
4
是( 22.5 )°,平角的
6
是( 30
)°。
6.6.9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掌握平面图形的周
长和面积的含义。明白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已
学过的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
算公式。
【学习过程】
一、回顾知识 构建网络
1.想一想: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2.画一画:请你用思维导图或其他形式将知识点整理后写在下面。
二、重点复习,应用提高。
1.想一想: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
87
是多少?
做一做:
判断。半径是2cm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2.想一想: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周长和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做一做: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4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面积是(
);与它等底等高的
三角形面积是( ).
(2)一个梯形,上底是3.4厘米,下底是4.8厘米,高是2.7厘米,则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
(3)圆的直径是8厘米,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三、尝试练习
1.
一个时钟的时针长10厘米,一昼夜这时针走了( )厘米。
2. 用一根铁丝围成正方形、长方形、正三角形和圆,那么面积最大的是(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正三角形 D、圆
3.
李大伯家
用55米长的竹篱笆在一块靠墙的空地上围了一个花圃(如图),这个花圃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米?
4.
一块三角形菜地的面积是0.25公顷,菜地的底为125米,高是多少米?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参考答案。
三、尝试练习
1.
一个时钟的时针长10厘米,一昼夜这时针走了( 1507.2 )厘米。
2.
用一根铁丝围成正方形、长方形、正三角形和圆,那么面积最大的是( D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正三角形 D、圆
3.
李大伯家
用55米长的竹篱笆在一块靠墙的空地上围了一个花圃(如图),这个花圃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米?
(55-20)×20÷2=350(平方米)
88
4.
一块三角形菜地的面积是0.25公顷,菜地的底为125米,高是多少米?
0.25公顷=2500平方米
2500×2÷125=40米
6.6.10
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表面积和体积(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2.掌握所学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2、你能对这些学过的立体图形进行分类吗?
二、自主探究
1、回顾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立体图形 面 棱 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长方体
正方体
89
2、回顾圆柱圆锥的特点
立体图形
圆柱
圆锥
底 面
侧 面
高
3、回顾立体图形的计算公式
立体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 柱
圆 锥
表面积计算公式
————————
体积计算公式
思考: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达标练习 <
br>一个圆柱形粮囤,量得底面周长6.28m,高是4m,每立方米小麦约重650kg。这个粮囤大约能装
上麦
多少千克?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90
【参考答案】
一、
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2、你能对这些学过的立体图形进行分类吗?
二、1、
2、
3、
91
三、6.28÷3.14÷2=1(m)
3.14×1×1×4×650=8164
(kg)
6.6.11 图形的运动
(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
、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
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我们学过哪些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
1、观察下面图形,每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常见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数量
线段( ) 等腰梯形( ) 角( )
环形( )
等边三角形
圆( )
( ) 扇形( )
92
等腰三角形(
)
长方形( ) 半圆( ) 正方形( )
3、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哪些运动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形状?
4、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
不同点
三、达标练习
1、我们学过的图形的运动方式有:轴对称、( )( )、图形的放大与(
)。
2、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半圆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3、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把是的画出对称轴。
4、按要求画一画
(1)画出图中的长方形按1∶2缩小后的图形。
(2)画出图中的梯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93
94
【参考答案】
一、
我们学过的图形的运动方式有:轴对称、平移、旋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
1.旋转,旋转,平移,平移。
2.
2.
3、
三、
1、我们学过的图形的运动方式有:轴对称、(
平移 )( 旋转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
2、等边三角形有(3 )条对称轴,半圆有(
1)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3、
95
4、
6.6.12
图形与位置(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能
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
际距离的换算。
2.
增强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我们学过的表示方位的词有( )、( )、( )、(
)、( )、( )、( )、
( )
2、以学校为中心,可以根据某个地方相对学校的( )和(
)确定该地方的位置。
二、自主探究
用数对表示下列地点的位置
96
银行( , ) 邮局( , )
公园( , )
医院( , ) 超市( , )
思考: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达标练习
1、小明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 3 , 4 )来表示,( 3 , 4
)中的“3”表示第3列,则“4”表示( ),
小刚在教室里的位置是( 4 ,
3 ),则小红坐在第( )列第( )行。
2、用数对表示出ABCD的位置。
A ( , ) B ( , )
C (
, ) D ( , )
3、看图回答问题。
(1)体育馆在钟楼的( )偏( )( )度的方向上,距离是( )米。
(2)新华书店在钟楼的( )偏( )( )度的方向上,距离是( )米。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97
【参考答案】
一、
1、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方向和距离
二、
银行( 0,4) 邮局( 1 ,1 ) 公园(4 ,4)
医院(4
,1) 超市(3 ,0 )
三、
1、在第4行,4列,3行
2、 A
( 1 ,2 ) B ( 3 , 2 )
C ( 3 , 4 ) D (
1 ,4 )
3、
(1)体育馆在钟楼的(北)偏(西)( 25
)度的方向上,距离是( 900 )米。
(2)新华书店在钟楼的( 南 )偏(西 )( 10
)度的方向上,距离是( 300 )米。
6.6.13 统计与概率(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会进行简单统计。
2.
掌握把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我们学过的统计表有( )统计表和(
)统计表。
2.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和(
)统计图。
二、自主探究
1、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对比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特
98
点
作
用
2、你能设计一张调查表,了解我们班同学的个人情况吗?
三、达标练习
1. 常见的统计图有 、
、 。其中 统计图表示数量的
多少;
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统计图仅表示部分
和总数的关系。
2. 看统计图完成问题。
(1)这是( )统计图。
(2)连环画占总数的( )%,科技书占(
)%.
(3)已知故事书810册,那么连环画有多少册?
(4)表示故事书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99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