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 6《陶罐和铁罐》陶罐和铁罐_人教版
秦始皇死前遗诏是让谁继承皇位-如何提高员工执行力
6 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奚落 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 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形象揭题(引入)
1.出示实物(或图片)的陶罐和铁罐,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2.同学们能告诉我这个是什么罐子?
3.这个呢?
4.谁能告诉我这两个罐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相同点:盛东西 不同点:陶
罐
易碎 永久 铁罐 坚固 氧化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过渡句)同学们真聪明,回答的很好。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国王的御厨里,发生
的一件和
陶罐﹑铁罐有关的寓言故事。请打开书本107页,看看这个寓言故事讲了什么?想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
理呢? (板书 27 陶罐和铁罐
21·cn·jy·com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事)
1.检查生字词:指生认读,小组读。
2.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是什么?谁能说说?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自由说)。
(过渡语)为了使同学们把课文说的清楚﹑明白,老师帮帮大家。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
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铁罐很傲慢 ,陶罐很
谦虚。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许多
年过去了,陶罐还是和原来那 样光洁 , 朴素,美观,并且变得很有
价值 ; 铁罐却连影子也
没找到。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
3.(过渡句)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陶罐又是什么态度呢
?我们一起用心读读1——9
自然段吧!(自由读,师:巡视)
①同学们读完了吧!谁能告诉我“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奚
落 讥刺
嘲笑 (用尖酸刻薄的话揭人短处,使人难堪)
(交流)平时谁奚落过
谁,谁又被谁奚落过,为什么被奚落呢?同学们能说说吗? (自由回答)
用“奚落”以
造句的形式说几句话(自由回答)。
②嗯,看来同学们对“奚落”这个行为很感兴趣!老
师就有疑问了,奚落别人这种行为是对
还是错呢?(思考)言归正传,让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
对错好吗?
21·世纪*教育网
4.同学们知道了“奚落”的意思,那么陶罐的“谦”字怎么写
呢?(音﹑形﹑意讲解,
用小黑板展示)
5.(过渡语)很好同学们学会了“陶”字怎么写,现在请大家标出课文的小节。
(分
节号)第一节1—9自然段 第二节第10—17自然段
(过渡语)同学们都将小节分好了,
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一至九自然段。
【来源:21cnj**m】
三﹑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重点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速读1——9自然段,思考文中的陶罐与铁罐分别留给你什么印象。 (读完了)
2.(师生交流)铁罐:傲慢 狂妄 自大
陶罐: 谦虚 忍让
不骄傲 不自卑
(过渡语)同学们是从哪里得出的结论呢?(陶罐与铁罐的对话)
(过渡语)那好我
们一起看看它们在御厨里的对话,它们共有几次对话呢?〈四次〉
(二) 出示对话,体会各自的态度
1那好我们先看看它们的第一次对话。
第一次对话
A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B铁罐:“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师:铁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
师:
铁罐根本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对陶罐直呼其名,(称为“陶罐子”,)说明它有没有礼
貌?
〈没有〉 A“傲慢”一词可以去掉吗?
不可以,“傲慢”是指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的意思。这里表现出铁罐对陶罐的挑衅,
显示出它的傲慢无礼。 B这句回答可以看出陶罐
怎样的性格特征?
可以看出陶罐说话不卑不亢,非常有礼貌,并且很谦和。
师:面对傲
慢无礼的铁罐,陶罐生气没有?〈没有〉 它不但没有生气,还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
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课文中也能找到表示陶罐态度的词〈很谦虚〉
2.(
过渡句)在这第一次对话中铁罐很傲慢,陶罐很谦虚,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第二次
对话
A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B铁
罐:“我确实不敢
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
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
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A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
铁罐看到陶罐非常谦和,更加蛮不讲理,尖酸刻薄了。 B“但”字可以去掉吗? 不可以,<
br>这是一个表示转折的词语,承认了“我”的确不如你铁罐坚硬,不敢碰你,但是,这并不意
味着“
我”惧怕你,去掉之后,这个意思就表达不出来了。 B陶罐的争辩表现了什么? 表
现了它谦虚而不
自卑,友善而不张扬。它不跟铁罐争锋相对的打嘴仗,而是向铁罐讲明道理,
可以看出陶罐的胸怀宽广。
(预设:当我们学到第4自然段时,铁罐的态度有变好吗?〈没
有〉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师:“轻蔑”不是一般的小看,是轻视,是十分的看不起,再
说课文还在“轻蔑”前加有“更
加”,可见 铁罐是非常的看不起陶罐,我们来看一下它们
的第三次对话
3.第三次对话 A铁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
吧,要
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B陶罐:“何必这
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师:陶罐继续争
辩下去
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铁罐不许陶罐和它相提并论,他气急败坏,生气极了,用书中
的一个词说,他——恼怒了。 A铁罐为什么会“恼怒”?
由于陶罐说得句句有理,铁罐
无以反驳,很丢面子,所以它恼羞成怒,说出这些蛮不讲理的话。
B“我们还是和睦相处
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反问句,表示强烈的语气,根本没什么可吵的,所以用“!”。
这段话还体现了陶罐的谦让和宽容。
师:谁能把6自然段铁罐说的话说的更好。(举手)
师:嗯,读得很好,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第四次对话吧!
2-1-c-n-j-y
4.第四次对话
A铁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
着瞧吧,总有一天,
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B陶罐: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①A从这里可
以看出铁罐这样的心态?
充分体现了铁罐只看到自己得长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蛮不讲
理的心态。
②B段导读:面对铁罐的无理取闹,陶罐克制自己没有跟它说下去,进一步体
现了陶罐的宽容﹑理智。
【出处:21教育名师】
(三)整体朗读,体悟语感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分别体会了陶罐和铁罐的态度,现在我来赛读它们的四处对话,
更加
深入的体会它们的态度。 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陶罐: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
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陶罐:“我确实不敢碰你
,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
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
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铁
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
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陶罐:“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
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铁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
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过渡句)铁罐就是这样的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回答)
师:总结,铁罐以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
而且铁罐长
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板书:奚落) 师:陶罐敢不敢和铁罐相
碰,〈不敢〉为什么?因
为它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面对铁罐
的奚落,陶罐的态度是一次次的忍让,
(板书:忍让)
21教育网
四﹑学习10——17自然段。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它们发生了争吵,
最后也不欢告终,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成了碎片?
而
铁罐是否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板
书:变化)
师:请同学们默读10——17自然段,并用“~”划出变
化的句子。
2.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陶罐:光亮﹑朴素﹑有价值)。
(铁罐:影子也没见到)。铁罐去哪了呢?随机讲解铁被氧化的原理。
(出示ppt)时间
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这句话起到了过渡作用,即为铁罐的消失埋下伏笔,
同时也让陶罐变得很有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版权所有:21教育】
3.身价百倍的陶罐有没有忘记铁罐?〈没有>
“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
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挖出来吧,它一定得受够了。”
师: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陶罐的品德
是怎么样?〈很善良,对铁罐友好。我们要向它学习,宽 厚待人。〉
4.师总结: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谁能告诉我,第一节描写了什么?
第二节
描写了什么?
(第一节通过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交代它们的性格特点。第二节写的
是历经世事变迁,陶罐
和铁罐被埋入尘土中,陶罐后来出土为文物,铁罐却化为尘土。)
五﹑明辨是非,品味含义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截然不同。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铁罐说
什么?对
陶罐说什么?
www-2-1-cnjy-com
2.你觉得铁罐像什么样的人?陶罐像什么样的人?
…
…
…
…
…
…
…
…
…
题
…
…
…
…
答
…
…
…
…
要
…
…
…
…
不
…
…
…
…
内
…
…
…
…
线
…
…
…
…
订
…
…
…
…
装
…
…
…
…
…
…
…
…
…
3.从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骄傲以及最后它们不同的结局中,联系生活实际谈一
谈,
你得到什么启示? 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
要谦虚,不要
骄傲。 不仅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
下场可悲„„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揭示寓意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拿自己
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要善于发现
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21*cnjy*com
六﹑课后作业,拓展思维
1.铁罐的长处是(
),短处( )。陶罐的长处( ),短处是(
)。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的词句。
3.小练笔:假如铁罐复活了,它们之间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续写《陶罐和铁罐》。
4.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控
(笔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共60分)
1.我会做到写字姿势正确,书写正确、美观。(5分)
2.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0分)
hú li chèn
shān fù zé pào mò xùn sù
sū xǐng jiǎn yàn
pàng lǘ chuàng jǔ xiū jiàn
3.我会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笼
.
罩(lóng
lǒng) 折
.
腾(zhē zhé) 松散
.
(sǎn sàn)
模
.
样(mó mú)
笼
.
子(lóng lǒng)
折
.
磨(zhē zhé) 散
.
步(sǎn sàn)
模
.
型(mó mú)
4.我知道要先比一比,再组词。(4分)
姓
名
班
级
_
_
_
_
_
_
_
_
_
_
_
座
位
号
娇( ) 辨( ) 厉( ) 密( )
骄( ) 辩( ) 历( ) 蜜( )
5.我会照样子,填一填。(6分)
(1)例:红彤彤(ABB式)
(2)例:依依不舍(AABC式)
(3)例:无边无际(ABAC式)
6.我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5分)
神奇 神秘
(1)美丽的玉女峰在我们面前揭开了她( )的面纱。
(2)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 )地来到了。
继续
连续 持续
(3)这场大雨已经( )一个星期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
(4)妹妹已经( )3次考全班第一了,妈妈奖励她一块手表。
(5)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一眼,又( )吃起来。
7.我会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闻:①听见。
②听见的事情,消息。 ③出名。 ④用鼻子嗅气味。
(1)妈妈正在看新闻。
( )
.
(2)你闻一闻,这是什么味道?
( )
.
(3)耳闻不如一见,桂林的山水真的令我陶醉。
( )
.
(4)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 )
.
8.我会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今天的语文课上,我首先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2)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改成拟人句)
(3)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改成转述句)
9.我会排序。(6分)
(
)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卡在绿草中,像蓝天上缀着的星星。
(
)小花园在教室的左边,长八米,宽四米。
(
)花园四周的道路上都长满了青草,好像铺了一层绿毯。
(
)它紧靠短墙,由一排横、两排竖的篱笆和这面短墙围起来。
(
)花园里的花是老师精心栽培的,有的长在地上,有的长在盆里,构成了一个
个图案。
(
)到了夏天,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绿叶,托着红的、黄的、蓝
的、白的各种各样的花儿,
美丽极了!
10.我会填空。(10分)
(1)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
,也那么大,也那
样蹲着, 地蹲着。可是
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2)“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斗
笠”指的是 。
(3)《我不能失信》一文的主人公是 ,在她身上我们学会了做人要
。
(4)《大林寺桃花》这首诗是
写的,诗的后两句为:“ ,
。”
二、阅读理解。(共15分)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小时候住在外婆家,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只见满
山坡盛开着黄
茸茸的野菊花,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黄色的花朵,好看极了。野菊花没
有开花的时候,人们常以为它们
是一棵棵小草。可到了秋天,一旦开花,它们就很美,
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们没有迷人的芬芳,更没
有富丽华贵的姿色。但它们的生命力
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腿上
擦破皮出血了
,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
我顿时觉得清清凉凉的,不几天
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炎止血的功能。新中
国成立前穷人家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
水洗外伤,可管用了。外婆又说,野
菊花还是一种中药,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居然这
么有用。
我回北方上学之前,一下子摘了不少野菊花带回家。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
泡茶喝。我喝过红枣茶、绿茶,可从来没喝过野菊花荼。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
沁人的清
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地无私地向人们奉
献。它们平凡、朴素,却又
那么顽强。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认真读短文,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给画线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①自然界
②不呆板 ③表示理所当然
A.一旦开花,它们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
( )
B.大自然真是神奇美妙。
( )
C.只要认真学习,自然会取得好成绩。
( )
3.用“
”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3分)
4.读了短文,你知道野菊花有哪些用途了吗?(4分)
A.
B. C. D.
5.人们需要学习野菊花的什么精神?(3分)
三、快乐习作。(共25分)
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完成了不少习作练习,有介绍植物的,有
介绍中华传统节日
的,有介绍身边有特色的人的,有写自己的实验过程的,也有写国宝大熊猫的,还展开
想象编了有趣的故事……学期即将结束,请你展示你最成功的一篇习作吧!
要求:(1)题目
自拟;(2)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3)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内容
具体,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一、2.狐狸 衬衫 负责 泡沫 迅速 苏醒 检验 胖驴 创举
修建
3.lǒng zhē sǎn mú lóng zhé sàn mó
4.娇嫩 骄傲 辨别 辩论 严厉 历史 秘密 蜜蜂
5.(1)亮晶晶
绿油油 (2)孜孜以求 念念有词 (3)自由自在 人来人往
6.(1)神秘
神奇 (2)持续 连续 继续
7.(1)② (2)④ (3)①
(4)③
8.(1)删去“首先”。
(2)示例: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在枝头跳起了欢快的
舞蹈。
(3)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9.6 1 5 2 3 4
10.(1)一模一样 很威武很镇静 一转眼 (2)比喻 戴着斗笠的孩子们
(3)宋庆龄 守信用 (4)白居易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二、1.野菊花 2.A.② B.① C.③
3.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人也需要
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 4.A.消炎止血
B.清热败火 C.治感冒 D.泡茶喝
5.朴素、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