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山东省高考分数线-国旗的设计者
可编辑
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精品文档
可编辑
第二单元《寓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3个生字,会写33个字,读准4个多音字,能够正确
读写16词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3、能将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4、阅读《陶罐和铁罐》及《狮子和鹿》积累表示人物神态的词
语,并根据词语体会性格特点,结合图画
将故事内容及道理简单落实
到书面。
本单元的重点是:能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能将图画
的意思写清楚。
教学准备课件、预习提纲
学案导学第二单元学案
同学们预习第二单元,先读一读导
读,了解寓言,能读懂寓言故
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能将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一、预习展示:
1、自读本单元课文3遍以上,达到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把课文读流利。
2、把本
单元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在课本上用
“△”标出文中多音字。用“○”圈出生字条里的
生字,拼一拼,读
一读,想办法记住它。用“”标出这些字在课文中的词语。(至少写
精品文档
可编辑
出三个以上猜字谜)
4、用“﹏﹏”标出所有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6、把本单元生字条的多音字整理下来
5、仔细观察本单元田字格里的生字,想想写的时候注意什么?
并在旁边组上四字词语。(写出你认为难
写的)
7、在课文中标出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在后边打上“?”。并
写下来。
8.课文主要内容及道理是什么?
《守株待兔》:
《陶罐和铁罐》:
《狮子和鹿》:
《池子与河流》:
二、细读文本
(一)《守株待兔》
1、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
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2、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谁在等兔子,为什么
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3、.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简单
写写吧。
精品文档
可编辑
(二)《陶罐和铁罐》
1、读课文,本课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2、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尝试画出表示人
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三)《狮子和鹿》
1.读熟课文完成填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丛林中,
一只漂亮的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______的身段和
_______的鹿角,抱怨______的腿。
而当凶猛的狮子扑来时,却是鹿
那_____救了他的命。
(四)《池子与河流》
1.借助课后生字表,自由朗读课文。并标出这首诗歌有多少个小
节。
2.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本课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
3.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在文
中标出用“⊿”标出)
三、总结延伸
选一则寓言故事,小组合作完成如下任务:1.故事讲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
2.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3.从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时间5教时
栏目设计预习提纲预习展示精讲点拨
创设情境出示课题
这个单元我们欣赏寓言故事,但是在欣赏寓言的过程中,我们要
精品文档
可编辑
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能将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1、自读单元导语,明确内容与要求
2、指名说说
3、揭题《守株待兔》,(1)
.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
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
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
动课堂积极性。】
(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
文寓言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
讲这个故事的。
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自学展示汇报交流
二、展示交流
1、本单元的四字词语:
2、.本单元易读错字。
(1)折颈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颈”,
应读三声。
(3)身为宋
国笑。出示:[wéi]1.做,行,做事2.当做,认做
3.变成4.被[wèi]1.替,给2.表
目的3.对,向。
(5)懦弱、轻蔑、奚落、朴素的读音
3.重点语句: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4.多音字:称、禁、撒、应
精品文档
可编辑
5.趣味识字。
6.易写错字。“冀”字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
羽翼、希冀。
6、指导书写:
(1)学生汇报书写方法
(2)教师指导:
着重分析指导
“株、待、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虚,
陶、罐的缶字书写要窄一些。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3).学生写字。
(4)评价反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书写书写较好的。
7、积累词语:
三、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能将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1、《守株待兔》,指名说说
2.同学们评价、补充、修改
3、复述《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池子与河流》主要
内容及蕴含的道理。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初读,读通读顺
1.提问守株待兔什么意思?株什么意思?
精品文档
可编辑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换偏
旁等方法来识记生
字。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
拓宽学生
知识宽度。】
二.深读,读懂意思
4.再读课文
(1)结合注释再读课文
(2)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
出示: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5.学习第一句
(1)谁在等兔子?
(2)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6.学习第二句
(1)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7.学习第三句
(1)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3)强调颈字读音,再读一读。
(4)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
8.学习第四句
精品文档
可编辑
(1)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2)“耒”字教学。
这句话里,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出示“耒”的图片,
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想一想你认识的字中,
哪个是以耒做偏旁的?(
随机板书耕耘)
观察字形,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你发现了以耒作部首的字
大多和什么有关?
【设计
意图:现在的学生对于“耒”这种工具较为陌生,通过耒
的图片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拉近课文与生活实际
的联系。同时通过耒
字演变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以耒做偏旁的字,拓宽了知识的宽度,
体现了
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
(3)耒的字意已经了解了,释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说的?(因
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4)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
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吃饭、不喝水,他——
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啦,谁来帮帮我?
农夫却——
寒风呼啸,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我们要冻死啦,谁来救救我?
这个农夫仍然——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断句,同时
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
(5)出示断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像这样读一读。
精品文档
可编辑
9.学习第五句
(1)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板书:收获)
(2)课文里怎么说的?
10.疏通课文
(1)让我们把这几句话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读一读。
(2)谁能试着像读第四句一样读出节奏感?(配音乐)
三.品读,读出寓意
11、写话表情,总结寓意
(1).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简单
写写吧。
老师也有两句话想送给他,(补充板书)谁来读一读。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2).兔子是经常撞在树桩上吗?所以还有一句话,想要送给农
夫,谁来读一读。
出示: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四.拓读,升华感悟
12.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生活中有无类似现象,你是如何做的?
课堂总结
拓展提升
一、总结方法:
一读,读通课文,二读,读懂意思,三读,读出寓意,四读,升
精品文档
可编辑
华感悟
二、学习《陶罐和铁罐》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词语画出来,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填空。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铁罐仗着坚硬
,常常()陶罐。若干
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而铁罐却()。
3.再读课文,画出对话
(1.)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
(2.)生找到对话画出来,读一读。
(3).将画出的对话多读几遍,尝试画出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
词语。
4.以读代讲总结寓意
1.齐读第10自然段,
精品文档
可编辑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1)齐读后点红“流逝”,
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
(2)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生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
(1)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2)连铁罐的影子都没见到。
3.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呢?
(1)陶罐,我想对你说
(2)铁罐,我想对你说
三、学习《狮子和鹿》
1、通读全文,了解段意
(1).出示句子: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
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
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
自己的美丽:
精品文档
可编辑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
的珊瑚!”
(2
).出示句子: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
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
头:“唉,这四条腿太细
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3).出示句子: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
灌木从中蹦来蹦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
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
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
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
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
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这三段话,就像是三幅画面,用三个词语给每幅画加上标题。
2.完成填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丛林中,一只漂亮的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______
的身段和
_______的鹿角,抱怨______的腿。而当凶猛的狮子扑来时,却是鹿
那_
____救了他的命。
3.教师小结:能抓住关键词语初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也
就初步读懂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难
度,学生往往是泛泛而谈,
抓不住重点,因此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或
联系上下文抓关键句的方法概括自然段的段意,然后把各自然段
的段
意串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这样就给学生降低了难度,使
精品文档
可编辑
他们很快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4、领悟寓意,升华主题
在生活中,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引出
精品文档
可编辑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习了本篇课文,知道了事物有它的
长处也有它的短处,一味欣赏长处而看不见短处,是不对的;因为它
的短处完全否定长处也是不对的,
我们要做到扬长避短,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
5.拓展寓言故事《朋友与熊》。
两个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一道上路。途中,突然遇到一头大熊,
其中的一个立即闪电般地抢
先爬上了树,躲了起来,而另一个眼见逃
生无望,便灵机一动马上躺倒在地上,紧紧地屏住呼吸,假装死
了。
据说,熊从来不吃死人。熊走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脸上嗅了嗅,转
身就走了。躲在树上的
人下来后,问熊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那人委
婉地回答说:
精品文档
可编辑
“熊告诉我,今后千万注意,别和那些不能共患难的朋友一起同
行。”
四.学习《池子与河流》
1.自由朗读课文。并标出这首诗歌有多少个小节。
2.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本课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
3.你从这首诗歌中懂得了什么道理?生活与学习中,我们又该怎
样做呢?
巩固落实第二单元限时作业
班级姓名
一、听写生字并组词
二、给选择下面的一个字编字谜
株、待、骄、傲、鹿、赏、匀
三、说一说如何学习寓言故事?
四、课外阅读
小马过河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
”
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
说:“那好啊,你把这半
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
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
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
多好啊!可是离家很远了。小马向
精品文档
可编辑
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
精品文档
可编辑
“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
能趟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
没小腿,能趟过去。”小马听
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吃惊地
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
说:“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
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
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他
:“怎么回来啦?”小马难
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妈妈说:“那
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呀!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
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
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
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
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
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小
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
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对岸。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
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1.照样子写一写。
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
______,请您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马过河》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5.守株待兔
精品文档
可编辑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6.陶罐和铁罐
陶罐铁罐
谦虚而不懦弱骄傲自大
7.狮子和鹿
鹿角美丽差点送命
鹿腿难看死里逃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8.池子与河流
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
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