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 教学案例

绝世美人儿
859次浏览
2020年12月09日 13: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qq身份验证-广州在线

2020年12月9日发(作者:熊克武)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案例

《陶罐和铁罐》是一个情节 很简单的寓言故事。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起落
陶罐。陶罐对铁罐的傲慢无礼不予理会。很长时间过去了 ,人们在角落里找到了
陶罐,却再也找不到铁罐的影子了。作者用这样的寓言故事来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br>“人各有长处,不能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
这篇寓言故事之所以能够被各个版本的教材编者所青睐,在于这片寓言故事
的语言形式的经典!
第一,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刻画了寓言故事中的人物特征。
铁罐是狂傲、无理、藐视陶 罐的。陶罐是谦虚、克制的。作者在表现两个人
物特征的时候,采用了情感色彩非常鲜明的对比词语来写 铁管和陶罐对话的时候
各自的神情语气。通过对比的方式,了表现了人物的特征的。其中,对于铁罐的< br>刻画,尤其是通过“用词”的变化,来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生动的展现在读者
面前。
第二,通过对比,来揭示寓言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这个故事,没有用总结的方式把道理点出来,而是通过展示不同的结局来让
读者自己去悟出来。
两句话,第一句:它就像当年一样光洁、朴素、美观。第二句:把土都掘遍
了,但是连铁罐的影 子也没见到。
这仍然是个对比:“像当年一样,完好如初”对“影子也没见到”。这也是
各自的长处和短处。
本课书语文训练的点在哪里?我觉得,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体


会作 者在用合适的词语,逐层深入人物内心变化,表现人物的人格特征;体会作
者用对比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的 人格特征。重点: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分析铁罐和
陶罐对话时各自语言上的用词与神态特点概括的关系, 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通
过结局的对比、结局与前文特长的变化,体会语言说明的道理。
教学思路设计: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字词。借助学习字词,初步读懂内容。 如:结合奚落,初步体会铁罐对陶罐的瞧不起,通过“读懂傲慢、轻蔑、愤
怒、相提并论、谦虚、何 必、懦弱”等体会陶罐和铁管各自的特征和各自的态度;
读懂“流逝、世纪、历史”等,结合下文读懂事 情的结局。
二、熟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尝试着把故事讲下来。
四、提炼出两个“角色”在故事的态度;初步了解寓言故事说明的道理。
五、重点分析作者是如何来表现两个角色的态度的。
老师的过度:大家了解了寓言故事中的铁 官员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陶罐则非常谦虚。那么,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把他们的特点写出来的 呢?
1、引领学生研读第一组对话。
请大家读第一组对话。
作者说铁罐“傲慢”的说,他的话语里面哪些地方让我们感觉到铁罐很傲慢
呢?
如果 学生不能说出来。老师出示铁罐的话,再出示“你可以碰我吗?陶罐。”
进行比较。看看那个读起来让人 觉得铁罐是傲慢的?
引导学生体会:明知故问,直接揭短,称呼不文明,让人觉得铁罐非常的不


友好(可引导学生设想:如果是金刚石在这里,铁罐敢不敢对金刚石这样说?)
对比:陶罐很谦虚,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铁罐兄弟。谦虚,有君子风度。
朗读。读出傲慢和谦虚来。
2、引导学生研读第二组对话。
请学生自己分析两个人的言语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态度。
引导学生比较:“我就 知道”跟“我知道”的不同,体会“懦弱的东西!”
跟“陶罐子”的区别,从而体会“更加轻蔑”的含义 ,领会到铁罐的傲慢态度在
升级,开始羞辱对方。
引导学生体会陶罐争辩的时候,话语的主要 意思(训练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自
然段的段意),体会内心的态度——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这叫不卑不 亢。
朗读,读出铁罐傲慢态度的升级,读出陶罐的不卑不亢。
3、引领学生研读第三组对话。
请学生自读,分析两个人的态度,在第三组对话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分别
从哪里看出来的。
重点体会“愤怒”,引导:一般来讲,铁罐已经用侮辱性的语言来羞辱陶罐
了,这个时候该谁愤 怒?
但是,这里,谁愤怒了?铁罐为什么会愤怒起来呢?结合上文“争辩”的内
容和“相提并 论”体会铁罐的内心世界;体会:如果不用上愤怒这个词,像写陶
罐那样,直接写说,读一读,看看会是 什么效果。用上了这个词,让我们体会出
了什么?
铁罐愤怒了,陶罐是什么态度呢?


何必是什么意思?联系“还是和睦相处好、吵什么呢?以及上文铁罐的言语”
体会出陶 罐的克制。
朗读:读出铁罐蛮横不讲理以及陶罐的克制。
4、研读第四组队话。
从铁罐、陶罐话语内容的言语变化上,体会铁罐的欺人太甚、陶罐的克制忍
让。
“你 算什么东西”与“懦弱的东西”的区别;“你会变成碎片”与“我要把
你碰成碎片”的区别,引导认识铁 罐的欺人太甚。
体会作者写“陶罐不再理它”这样简单的话,背后写出了陶罐怎样的态度。
六、对比分析陶罐和铁罐结局的两句话,结合前文,深入体会故事要讲的道
理。
过度:故事里的陶罐和铁罐的结局是不同的。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看
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这个解决跟前面相比较发生了变化。作者这样写结局,想强调什么呢?
作者在这里有一次写到了陶罐的话,这些话与前面我们了解到的陶罐的特点
有什么关系呢? < br>看了铁罐的结局,老师很感慨,想起了一个成语,叫自取其辱。你联系上下
文想一想,看看铁罐到 底是怎样的自取其辱的。
七、朗读全文。
八、练习:1、指导记忆并练习书写新学的生字。重点:骄 区别形近字;羞:
分析字理——用 手把丑的地方挡住,不愿让人看。荒:字里分析,草把山川、打
的都盖上了。亡,在古字中写作山的字样 。


2、勾画、抄写课文中,自己认为将铁罐或陶罐特点表现得非常准确、很感
兴趣的句子。
3、看一段录像或者看身边的一个人物冲突的场景,恰当的通过写人物的神
态和 言语变化,来表现人物态度的变化。

中秋快乐-2017高考语文试题


十字绣图纸大全-dnf合成装备


郭慧敏-高考作文素材大全


软文广告范文-工商卡余额查询


含有哲理的诗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七夕的图片-房产个税


家具代理-养老保险新规定


小人国的秘密-英语自学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