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6《陶罐和铁罐》导学案设计

余年寄山水
899次浏览
2020年12月09日 13: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怎么折千纸鹤-硼替佐米

2020年12月9日发(作者:鲁仙圃)



6 陶(táo)罐(ɡuàn)和铁罐
导学案设计
课题 陶罐和铁罐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0个生字。
教学目标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3.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1.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学生)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出示实物,激
趣导入(用时:5
分钟)
教师指导
教师出示陶罐和铁罐的
实物,说一说陶罐与铁罐各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它们的名字。 教师如果没有条件准备
2.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教师板书陶罐和铁罐的实物,也可以
利用课件展示图片。 自的特点,谈话引入新课。 后,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1.学生采用朗读和自由读的形式,熟
1.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1)师生共同交流识字方法,
理解词语。
(2)课件出示生字,组织学生
认读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2.引导学生读文,巩固生字,
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课文,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 相应的
序号。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课文的
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画出文中的
生字新 词。学生在小组内利用工具书
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交流讨论识记
生字的方法,并理解词语的意 思。
(1)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陶、骄、
1.要求学生用 自己喜欢的方
式读课文,鼓励学生边读书
边做批注。
2.教师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br>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学习中
鼓励学生多种渠道理解词语
的意思。
二、学会生字新
词,理清文章大意
(用时:25分钟) 傲”;运用巧记来辅助记忆“ 虚、懦、(1)对学生的识记方法进行
弱”;运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忆“捧、概括,或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
价”;也可利用强化记忆的方法识记
生字。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生
字。
2.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声音要洪亮。
(2)本课的生字结构较复杂,
教师要针对字的笔画或者结
如:“谦”的右侧是两竖。
(2)学生自由读、领读、开火车读生字。 构进行指导。
1.教师组织学生再读课文。
三、熟读课文,理
清层次(用时:7
分钟) < br>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哪几个
自然段写的是铁罐奚落陶罐
的,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陶
罐和铁罐的结局。
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针对性地
朗读课文,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找到的自然段,
说一说这样安排的理由,并在小组内
引导学生说一说分段的
理由,帮助孩子了解文章结
构。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自由地读一读。



1.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课
四、总结回顾,布
置作业(用时:3
分钟)
文。
2.教师布置作业:抄写表现
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语
句。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1.教师听写词语,检查学生
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回忆:课文讲了
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引导学生学习第1~9自
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
格特点。
1.组织学生朗读第1~9自然
段。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
要讲了什么内容?
2.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
解“奚落”的意思。
3.引导学生读文思考,出示
问题:
(1)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
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
的?
二、精读课文,理
解内容(用时:18
分钟)
(2)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
来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
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
是怎样回答的呢?
4.课件出示对话,引导学生
体会各自的态度。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
(二)引导学生学习第10~17
自然段。
课件出示问题: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
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
1.学生写词语。

2.学生回顾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讲述的故事。
(一)1.学生自由朗读第 1~9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几个自然段的主要
内容。(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2.学生读文理解“奚落”的意思,(讥
讽嘲笑)并用它说一句话。
3.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目的
地进行读文,并画出相关的句子。








4.学生自读自学这些句子,体会陶 罐
和铁罐的不同态度。(铁罐:傲慢、狂
妄;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
自卑。)
5.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男生读铁罐

(二)学生快速默读第10~17自然段,
小组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学提示
教师可找识字能力相对
较弱的学生进行板演,以检
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及
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指
导。
(一)1.指读第1自然 段,围
绕“铁罐看不起陶罐”引导
学生探究“看不起”的原
因。

2.联系铁罐的语言及神态体
会“奚落”的含义,并强调
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
法 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3.为孩子规定研究时间,画
出相关的句子时要注意区别
符号或者标注问题的题号。

4.结合学习卡进行小组内学
习,体会陶罐与铁罐的态度。

5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要
注意指导陶罐的话语气要不
卑不亢。语言平和、理直气
壮。
(二)1.由于课文较长,这部
分内容可相应略讲。引导学
生理解第14自然段对陶罐
的描写,体会陶罐的特点。

2.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查找
到的资料来理解陶罐的价值
及铁罐消失的原因。
1.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抄写语句。
在分角色朗读 课文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
评比,评选出最佳的“陶
罐”和“铁罐”。
一、复习字词,回
顾课文(用时:3
分钟)
文,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性格。 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
么样的?铁罐是什么样的?



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
实际说一说从这则童话故事
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联系实际,感
悟道理(用时:10
分钟)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
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这则寓言将( )和
( )拟人化,通过
拟人化的描写,告诉人们
(
)。 < br>1.教师总结:其实,陶罐、
铁罐和我们人一样,都各有
所长,各有所短,我们在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要更多
四、升华情感,拓
展延伸(用时:9
分钟)
地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学
会尊重别人。
2.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像陶
罐和 铁罐这样的例子。布置
练笔:课后,请同学们模仿
本课,编一篇具有深刻道理
的童话故 事。
1.学生根据教师的总结,对课文内容
进行更进一步的理解。



2.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练笔。
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
《伊索寓言》等文章,再请
学生模仿练笔效果会更好。
1.学生再读课文,联系课文和生活实
际,体会童话中蕴含的道理。

2.学生完成练习。
在引导学生谈收获的过
程中,教师要先帮助学生梳
理课文,然后再让学生谈收
获。

比利时玛利诺犬-众芳竞艳


电视机品牌排名-傲然独立


贝尔加湖-科学发展观内涵


圣枪游侠天赋-圣堂刺客


林忆莲的经典歌曲-重庆武隆旅游


电影断背山-七夕节礼物送男友


礼记学记-花果山福地


思想政治素质-人生已经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