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精品教案+同步习题
裸婚时代插曲-感动生命2
6 陶罐和铁罐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
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
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和不
软弱。
3.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学习 理解“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
正确看待人和
事物的方法;使学生懂得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
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
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课文有不少新词,如何让学生理
解
面。并初步体会同学间相处应该相互尊是一个难点;关于寓意的把握,怎样才
重、和睦相处,
遇到无事生非的人也应知道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的含义。
该尽量克制自己的言行。 [教学课时]
2课时
4. 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明白“人都[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有长处和短处
,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
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共事。”
的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
个故事,你们想听吗?从前,有个国王,在他的橱柜里有两
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想知道他们之间到底
发生了什么事吗?
2.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寓言,那就是第六课《陶罐和
铁罐》,(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
br>3.大家看大屏幕,老师把他们带来了。这是陶罐,这是铁罐,
你们知道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吗?
4.同学们发现了两只罐子的不同特点,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
察、爱动脑的孩子!今天,老师和
同学们一道去认识两只特
殊的罐子。
5.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国王御厨里的一个坚硬
的铁
罐和一个易碎的陶罐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
二、 初读课文,识字解词。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
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1.看拼音,写词语。
gāo ào
( )
2.屏幕出示词语,先在心里默读一遍,有不熟悉的在心里qiān ràng
记住它。 (
)
3.同学们,词语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下面我们就随着它们ruò xiǎo
一起走进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
4.打开书,我们分段读文,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
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师相机板书“奚落”)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
)
gǔ dài
( )
1.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归纳:国王的橱柜里有一只陶
罐和一只铁罐,铁罐仗
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
里挖出来依旧
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四、复习巩固,识字写字。
1.集中识字。
2.比一比,组词语。
骄( )桥( )
(1)认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课件出示文中要求会认的生捧( )棒( )
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文中的词语。 虚( )虑( )
(2)交流记忆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师小结:可以利用懦( )需( )
形声字特点来记,可以利用熟字来记。
(3)练习用这些生字扩展组词。
2.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
文中的词语。
(2)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
(3)引导分组观察:“骄、傲
、谦、懦、弱、捧、代、价”
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尘”是上下结构、上长下
短的字
。“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第三笔是横钩。
(4)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5)学生提出需要教师指导书写的字,教师范写学生提出
的字。(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有些字可以
通过和学过的形
近字比较加以区别和识记,比如:骄和桥、捧和棒、虚和虑、
懦和需、尘和尖、
价和介。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字的字
形和字义,再分析这些字和它们相似的生字相同点和不同
点,在区别形义的不同后记忆并书写。重点指导以下几个易
写错的字,如“谦”的右半部分的中间部分
不要少写一横;
“捧”右下部分不要多写一横,;“傲”中间部分的上部不要
少写一横。)
(6)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进行辅导。
(7)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
五、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尘( )尖( )
价( )介( )
1.检查生字新词。
2.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 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关键词,理解课文。 阅读课文
1.听1——9自然段的课文录音
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选段,完成练
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这九
个自习。
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
落它。)
2.理解“奚落”。
(1)同学们刚才在说的时候提到了一个词“奚落”,你认为奚
落是什么意思呢?(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
难堪。)
①“你敢碰我
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
问。
②“不敢,铁罐兄弟。”陶
(2)那么,文章中的“奚落”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联系罐谦虚地回
上
下文,来真正的理解“奚落”。
3.这几个自然段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学习2——9自然段,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
答。
③“我就知道
你不敢,懦弱
的东西!”铁
由读课文2——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描罐说
,带着更
写神态的词语用直线画出来。
5.铁罐第一次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课件出示: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加轻蔑的神
气。
④“我确实不
敢
碰你,但并
不是懦弱。”
(2)指名朗读第一行,说说听了他的朗读,你体会到什么?(铁陶罐
争辩说,
罐很傲慢。“傲慢”是什么意思?——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没有“我们生来就
礼貌。)
板书:傲慢
(3)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名读)
(
)盛
东西的, 并
(4)明明知道铁罐不敢碰他,却偏要抓住铁罐的弱点进行发问,(
)来
目的是?(嘲笑铁罐) 互相碰撞的。
(5)那通过铁罐这个表现,你认为奚落是什么意思
?(看不起说到盛东西,
别人,用难听的话说别人的缺点)
我不见得比你
(6)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铁罐不慌不忙,他是怎么回答的?差。再说……”
(指名读第二句。) ⑤“住嘴!”
(7)陶罐不但不生气,反而称铁罐为兄弟,这说明了什么
?(陶铁罐恼怒了,
罐谦虚友好。“谦虚”是什么意思?——虚心,不自满,肯接受“你怎么敢和
批评。)板书:谦虚 我相提并论!
(8)谁再来读读陶罐的话?(指名朗读。)同位分角色练习。
你等着吧,要
(9)鼓励学生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来表演读这一组对话。
(10)师小结:同
学们,你们读得这么好,首先抓住了重点提
示语,进一步理解读,然后加上表情和动作表演读。这下来我
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后面的三组对话。
6.学生自主学习后面的三次对话。
不了几天,你
就会破成碎
片,我却永远
在这里,什么
也不怕。” <
br>(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同桌合作练读后面的三次对话,注意1.在选段的第
圈出描写神态或心
情、重读的词语和标点,进一步理解读,然
后还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同桌合作表演读。
(2)同桌练读,老师巡视指导。
(3)学习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第二次对话: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
的神气。
“我确实不
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
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
我不
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①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②从他们读中你又体会到
了什么?(又一次体会到了铁罐的傲
慢。)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懦弱
轻蔑)这两个词语的意
④自然段括号
中填上恰当的
词。
2.不改变句子
原意,将第⑤
自然段画横线
的句子换一种
说法。
3. 第④自然
段
中省略号省
思是什么?(懦弱:软弱无能,不坚强。如:性格懦弱。轻蔑:略的内容是
轻视,不放在眼里。)
③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铁罐又是怎么回答的?(指名读第二
句。)
4. 铁罐和陶
罐都是用来__
同学们看,这有一个省略号,省略号说明了什么?(学生
自由交流说,陶罐没有说完的话。)
④谁再来读读陶罐的话?(指名朗读。)同位分角色练习。
⑤鼓励学生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来表演读这一组对话。
(4)学习第三次对话。
①
同学们,你们都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谁想跟老师一起
来读第三组对话。(大屏幕出示第三组对话)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
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
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
不怕。”
_______的。铁
罐的优点是__
________,缺
点是_______;
陶罐的优点是
_________,缺<
br>点是_______。
5. 选段中的
画线词是描写
神态动作的词
“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语。从描写铁
么可吵的呢!”
②老师读得怎么样?(不好)同学们都比老师会读书,谁来读
读。(指名读。)
③谁
来说说这段话中几个词语的意思?(恼怒:气恼,发怒。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
看待。和睦相
处:相处得好,不争吵。)
④谁再来读读陶罐的话?(指名朗读。)同位分角色练习。
⑤鼓励学生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来表演读这一组对话。
(5)学习第四次对话。
①
铁罐这么恼怒无理,而陶罐还是那样平静友好。铁罐由刚开
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恼怒,现在是——(生
:火冒三丈、恼
羞成怒……)
②指名生朗读第四次对话。
③同学们,铁罐一次又一次地用不好听地话说陶罐,这就是—
—(生:奚落。)
④谁来说说这段话中几个词语的意思?(羞耻:不光彩,不体
面。理会:理睬。)
⑤谁再来读读陶罐的话?(指名朗读。)同位分角色练习。
罐的词语可以
看出铁罐
;从描写
陶罐的词语中
可以看出陶
罐 。
⑥鼓励学生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来表演读这一组对话。
7.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分角色朗读1——9自然段。
8.谈话过渡:陶罐谦虚而不懦弱,它不
跟铁罐针锋相对,而是
向铁罐讲明道理,可以看出陶罐的胸怀非常宽阔,铁罐以为自
己很坚固,
就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据理力争,铁罐无以反驳,
所以它恼羞成怒,说出了那么多蛮不讲理的话。
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陶罐和铁罐的结果
又将如何呢?
9.学习10——17自然段。
(1)请学生默读课文10——17自然段,理解重点词语。
(流逝:
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覆灭:全部被消灭。覆盖:遮盖。渣滓:
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
东西。翻来覆去:本课指多次重复地。)
(2)想想陶罐和铁罐结果如何?
(3)学生交流汇报,出示相关句子。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
朴素,美观。
……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
的影子也没见到。
(4)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学生发言,全班
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光洁
朴素 美观 不复存在)
(5)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你喜欢谁呢?
为
什么?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
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
短处,要善于看到
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10.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总结课文,感情朗读。
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
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
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
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
别人的
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学生练习感情朗读。
六、作业:把故事讲给
弟弟妹妹听,告诉他们看问题要全面,
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 朴素 美观 不复存在
[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很有启发性的寓言,
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
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
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
人和事物的方法。本课的教
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
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
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
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
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三点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感
受,淡化纯粹的分
析,对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只
有这样,才会增强课堂教学的
效果。《陶罐和铁
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陶罐和铁罐两个事物在很
成一段时之间,二者之间发生
的故事,很有趣,
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如果单纯地采用
分析讲解的方法,学生学起来
定会觉得索然无
味,也使有趣的故事不可以成为一个整体。因此,
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学生的感
受。
让学生画一画,抓住“人物”的特点。阅读
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
罐
的话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
些话,
我同时让学生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
词语。学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轻蔑”的神气、
“
恼怒”这些词语;在理解这些词语之后,学生
再读句子,将铁罐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让学
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在
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
活动后,
我让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学生先选
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
物”的语
言、表情进行表演。教师还鼓励他们加
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
论是表演
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
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色,成了
他们的舞
台。
在上述画、说、演的基础上,我抓住时机出
示“思考练习”的问题: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
结
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我先引导学生对比陶
罐和铁罐最终的结局,学生能很快找出,铁罐
已
完全氧化,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而陶罐却依旧“光
洁、朴素、美观”。并说一说是不是喜欢陶
罐,
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学生有的说喜欢陶罐,因
为它外表光洁、朴素、美观;有的说喜欢陶
罐,
因为它已是很有价值的古董;有的说喜欢陶罐,
因为它谦虚,对人友好、善良。学生各抒己
见,
学习情绪高涨。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
理
解。问题的解决水到渠成。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高傲 谦让 弱小 古代
2.骄傲 大桥 捧着 木棒
虚心 考虑 懦弱 需要 尘土 尖尖 价格 介绍
第二课时
1.是 不是
2.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
3.陶罐的话
4. 盛东西 不易碎 易氧化
保存时间长 易碎、怕碰
5.骄傲 谦虚
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阅读指导
【内容简析】
北风与太阳是伊索寓言之一,故
事内容是北风与太阳举行一场比赛决定谁的
力量比较强,能让路过的旅人脱下斗篷。北风越是用力吹,旅
人就把自己包得越
紧。然而,当太阳温暖地照耀时,旅人因为闷热而不得不脱下斗篷。
【引发思考】
北风在自然界代表寒冷、令人发抖,在这则寓言里象征强势者的桀傲不驯,经常引起他人的反感;太阳则是一种温暖的象征,有明朗、正派的意味,是亲和、
有力量的勇者。北
风累得筋疲力尽,却不能让旅人脱掉大衣。太阳稍露身手,旅
人便情不自禁解衣摘帽。有些人总是企图用
暴力征服人,而他们却忘记了温和的
威力远远比暴力大。
【故事寓意】
北风与太阳
这篇寓言告诉了我们,劝说往往比强迫更为有效,待人处事不是
给人压力、给人逼迫,就能成功,就能获
胜,疾言厉色或者使用暴力,是无法令
人心服口服的,反而是要给人温暖、安详、以尊重、爱语,让人心
生欢喜、心悦
诚服,才是胜利者。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这节课去
年谷老师上过,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借鉴。所以我基本上就是
按照原有的教学思路,进行了适当的个
性化修改。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觉得以
下几点落实到位:
首先,
这篇课文的段落比较多,学生不容易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所以,我就
尝试让学生将整个故事分成两个场景
,并找出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这样课文的
重点内容即对话部分学生也能一下子就找到。在设计中,我自
己心里并没有底,
令我欣喜的是,孩子在初读之后就能找出故事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又通过默
读课文找出了相应的自然段。这样就理清了脉络,有利于学生对全篇课文内容的
把握。
其次
,通过多种形式品读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从而了解人物神态和性格。紧
紧抓住“奚落”这个词语,让学生
从铁罐对陶罐的明知故问中,悟出这就是铁罐
“奚落”陶罐,词语的意思自然而然就掌握了。并且通过品
读,学生还知道了铁
罐奚落陶罐的原因,教学重点和难点也迎刃而解。
不过,由于自身经验及准备不足,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遗憾:
首先,学生的情绪没有被充分调动
起来。可能是因为下午学生比较容易犯困,
也可能由于自己也有些紧张,一直绷得比较紧,从而影响了学
生,总之感觉学生
的情绪不如平时高涨,有些孩子始终不敢举手,我也没有及时启发、引导,课堂
气氛不是很热烈。
其次,指导朗读形式单一,流于形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是指导朗读
的重点。理想的状态是学生能够表现出人物对话时的动作和神态,而且每次对话
都有所区别。应该让个
别学生进行演练,从而有目的的进行指导,逐渐提高要求,
增加梯度。但是我基本上都让学生齐读,这样
看不出梯度的变化,只是泛泛而读。
总之,每一次公开课都是自我历练、不断提升的过程,就像这篇课
文的最后,
我送给孩子们的几句话: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期待着自己的课堂教学,也能够
在互
相学习中有更加成熟的表现。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
很有启发性的寓言,讲述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持
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
成了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
不复存在。教学重点为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
作和
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
要善于看到
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由于本文语言生动,贴近儿童实际,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学生自主阅读。因
<
br>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决定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做
适当的指导,引导
学生明白寓言中蕴涵的道理并受到教育。
我在上这课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在学习生字新词的基础上
朗读课文,要
求读正确读流利,在自由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朗读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
谁
、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虽然此时的感受是粗浅的,但是促进了学生在读中
理解,在读中感悟。绝大部
分学生都能说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自大和陶罐的谦虚、
善良和真诚。
在精构环节,围绕陶罐和
铁罐的四次对话,我在教学中采用范学式,先指导
学习第一次对话,然后总结学法,再让学生用这样的方
法去学习其他的对话。在
学习第一次对话时,我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关键词,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
,
并通过指导朗读,感悟人物性格特点,由此对人物的性格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
采取小组合作
的学习形式,由小组长组织进行学习。在小组充分学习基础上,进
行全班交流。让我欣喜的是学生不仅能
有感情地读出人物的不同神态不同性格特
点,有的小组甚至自告奋勇要为大家表演。
教学中存
在不足之处如下:精讲环节中,在总结学法的时候我没有起到很好
的指导作用,对细节之处没有讲得更清
楚,导至小组合讨论走形式,不知从何入
手进行学习。有些小组长在组织小组学习时,人员分配不够合理
,没有起到以点
带面的作用。这些方面的训练在平常还需加强。通过国培学习我能认识到自己不
足。要及时转变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
罐。埋在土里许多年
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
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
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
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
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
中,我抓住了以
下两点进行教学。
一、抓对话、重朗读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喜欢这一点文章。教学时,放手让
<
br>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
罐的。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
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
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可以看出铁罐
的自以为是,傲
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
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师生分角色朗读。在
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
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气生硬些,给
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
,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
之感。再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再请两位学生按课文中
所描述
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我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的
表演可以
说是绘声绘色,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都加深了
对“人物”的理解。
二、以对比、悟品格
在品析人物对话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品格。
教
学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
在这里铁罐
的可悲下场和陶罐不朽的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让学生领悟:
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记着曾经对自
己并不友好的铁罐,从中感受陶罐的善良。在
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从中受到了什么启
发?学生畅所欲言,
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上完课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教学语言、组织教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今后还要加强这方面
的锤炼。
6.陶罐和铁罐
一、我能拼得准,还能写得棒。
jiāo ào
qiān xū nuò ruò chén tǔ gǔ dài jià
zhí
二、一锤定音。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奚落(xī xì) 懦弱(nuò
rǔ) 羞耻(chǐ cǐ) 捧起(pěng
....
pěn)
掘开(jiē jué) 覆灭(fú fù) 处理(chǔ
chù) 宫殿(diàn
...
diǎn)
三、比一比,再组词。
掏( ) 喊( ) 植(
) 扑( ) 谎
( )
淘( ) 感(
) 值( ) 朴( ) 慌
( )
四、查一查。和你同桌一起填,查对了就可以给涂上喜欢的颜色。
“虚”应查大写字母(
),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
再查画。在字典里解释有“① 空 ②虚弱
③ 不真实的 在”谦虚“一词
里应取第 ( )种解释。在“心虚“里应取第(
)种解释。
五、读一读下面的词语,找到他们的解释。连一连。
奚落
轻视,不放在眼里。
朴素 人烟稀少,十分冷清。
荒凉 用尖刻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轻蔑
朴实,不浮夸,不虚假
六、写出下面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羞耻—( )
懦弱—( ) 傲慢
—( )
反义词:谦虚—( )
懦弱—( ) 美观
—( )
七、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东张西望( )①开,展开;②看,望;③陈设,铺排;④姓。
.
扬长避短( )①举起,升起;②飘动;③发挥,发扬;④传播。
.
八、我会选,还会填。
1.我能根据课文内容选一选 。
A.陶罐
B.铁罐
(1)结实耐用,但易生锈的是( )
(2)美观耐腐,但易破碎的是( )
2.傲慢的铁罐和(
)的陶罐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
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 ),正视自己的(
),相互尊重,和睦相
处。
九、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________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我确实不
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
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
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_______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
吧,要不了
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请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加上描写神态的词语。
2.“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中“相提并论”指( )
A.相处平安,不吵架。
B.把陶罐和铁罐放在一起比较。
3.铁罐认为自己________,陶罐一碰就会_______
_,所以觉得陶罐不
能和自己“相提并论”;而陶罐则认为它们生来就是________的,并不是来
________的,所以不想与铁罐争吵。
4.你想对傲慢的铁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
一、骄傲 谦虚 懦弱 尘土 古代 价值
二、xī nuò chǐ jué fù
chǔ
三、组词略
四、x 虍 2 ③ ①
五、
奚落 轻视,不放在眼里。
朴素
人烟稀少,十分冷清。
荒凉
用尖刻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轻蔑
朴实,不浮夸,不虚假
六、耻辱 软弱 骄傲 自满 坚强 丑陋
七、① ③
八、
1. B. A.
2.略
九、1.傲慢 谦虚 轻蔑 恼怒
2.B
3.坚硬 破碎 盛东西 互相碰撞
4.铁罐,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瞧不起别人,要看不到自己的不
足,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