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本五年级语文下册《自相矛盾》课文知识要点归纳
猩球崛起影评-张震岳好听的歌
部编人教本五年级语文下册《15.自相矛盾》课文知识要点归纳
一、走进作者
韩非(约前280-前233):新郑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
文
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
二、我会认
吾
.
辈(wú) 弗
.
许(fú)
夫
.
天地者(fú) 孙膑
.
(bìn)
三、我会写(组词)
矛mao:矛盾、矛头、自相矛盾、长矛
盾dun:矛盾、盾牌、自相矛盾、坚盾
誉yu:名誉、荣誉、美誉、赞誉
吾wu:吾辈、吾人、吾国
四、形近字
矛(矛盾)
盾(盾牌) 誉(名誉) 吾(吾辈)
茅(茅草)质(质量) 誊(誊写)语(语文)
五、多音字
fú(夫天地者) xiāng(相信)
yīng(应当)
夫 相
应
fū(丈夫) xiàng(相国)
yìng(回应)
六、课文理解
自相矛盾
(作者 韩非)
楚人有鬻(yù)①盾②与矛③者④,誉⑤之曰⑥:“ 吾⑦盾之坚 ,
能陷⑨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⑩, 于物无不陷也。”
物莫⑧
或⑪曰:“以⑫子⑬之⑭矛,陷子之盾,何如⑮?”其⑯人弗(fú)能⑰应⑱也
。
夫⑲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
①鬻(yù):卖。
②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③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
狭叶、阔叶、长叶、
叶刃带系和凹口骹式等。
④者:……的人。
⑤誉:赞誉,夸耀。
⑥曰:说,讲。
⑦吾:我。
⑧莫:没有什么。
⑨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
⑩利:锋利,锐利。
⑪或:有人。
⑫以:使用;用。
⑬子:您,对人的尊称。
⑭之:的。
⑮何如:怎么样。
⑯其:助词。这里指那个卖矛和盾的人。
⑰弗能:不能。
⑱应:回答。
⑲夫:用在首句,引起议论。
【译文】
有一个楚国人,既
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
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
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
样呢?”
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
不可
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寓意】
《矛与盾》的寓意是说话办事要一致,
不能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也
说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触。常用来讽刺那
些言过其实,
自相矛盾的人(或现象)。
七、课文主题
《自相矛盾》这
篇课文写了一个卖盾和矛的人自夸他的盾任何武器都穿不
透,又自夺他的矛什么东西都能穿透。当别人问
用他的矛刺他的盾结果会如何时
他便无法回答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过分夸
大其词,
更不能自相矛盾。
八、教材解析
自相矛盾是一个成语,比喻一
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
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这个成语出自于《韩非子》,讲的是
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
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
以对答。后因以形容
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因以
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九、问题解答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答:先通读全文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现代文翻
译的意思进行断句,并反复诵读,边诵读边
想象画面,再借助画面深入理解文章,
背诵课文。
2.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答:誉:称赞。弗:不能。立:存在。
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答:楚国有
个卖盾和矛的人,有一天他去集市上卖矛和盾,他先称赞他自己的
盾说:“我这盾牌非常坚固,没有东西
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
这矛的锋利, 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集市
上有人问:“用你的矛,
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
不能被刺穿的盾牌
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4.“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
答:这个人说的话前后矛盾,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
可能同时存在的。
生活中有这样的事情。例如:一个年轻人对发明家爱迪生说: “我有一个伟大的
理想,那就是
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
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盛
放这种万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吗?”
十、拓展积累
韩非子语录:
1.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2.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3.欲速则不达。《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4.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5.欲成其事,先败其事。(想要做成这件事,可能首先遇到的是失败于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