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备课
qq空间红包-养生粥食谱
单 元 备 课
任课教师
单元名称
教学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6个字,会写34个词语。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2、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古诗《绝句》。
3、能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
4、能仿照课文中的片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宁艳芸 年 级
三年级二班
第一单元 可爱的生灵
知识结构: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可爱
的生灵”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
三首》、《燕子》、《荷花》和《昆虫备忘录》4篇课文组
成,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
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
重点难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2)学习书面表达,
体会习作的乐趣。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
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学生分析:
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目标,对
学习语文有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语文学习活动。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
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
发言,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阅读方面,通过老师
的指导,学生能够带上自己的感情去阅读,去理
解,去体会。
教学建议:
本组教材中的几篇课文都很美,应引导学生多读,让学
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
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与积累结合起来。
课时划分:
《古诗三首》 3课时
《燕子》 2课时
《荷花》2课时
《昆虫备忘录》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1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
单 元 备 课
任课教师
单元名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
3、养成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查阅资料的习惯。
4、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做到大方端庄,不随便。
宁艳芸 年 级 三年级二班
第二单元 金秋时节
知识结构:
本单元
课文主要是围绕“金秋时节”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
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
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
妙与美丽;培养学生
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学会用查字典、借助注释、联系上下
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2)要抓住课文重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利用多媒体教
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
并学会在今后的
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
的学习基础。如,在阅读方面,学生都有了简单的
句型概念,认识了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知道阅读
课文时注意力要集中,边
读边思考等。在读课文方面,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做到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
甚至一部分学生还会读得很有感情,但是不排除有个别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会
出现读得不流利
,不通顺的情况。
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
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课时划分:
《古诗三首》 2课时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课时
《秋天的雨》2课时
《听听,秋的声音》 1课时
习作 1课时 语文园地 1课时
单 元
备 课
任课教师
单元名称
教学目标
1、认识41个字,读准
7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4个词。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对故事中的人物做出简单的评价。
3、能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4、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能体会故事中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
宁艳芸
年 级 三年级二班
第三单元 童话
知识结构:
本单元课文
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
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
》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
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
积极向上。
重点难点:
(1)感受童话中生动有趣的形象。教学时,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
人物鲜明
的形象,体会童话给予我们的启示。
(2)学会讲故事、演故事、编写童话故事。每篇童话都非常生动有趣,易于
把
握容
,学完后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最好会演一演故事。还要在了解童话的基础上,
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提示
词语来创编童话故事。
学生分析:
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目标,对学
习语文有一定的兴
趣,乐于参加各种语文学习活动。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
手发言,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阅读方面,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能够带
上自己的感情去阅读,
去理解,去体会。
教学建议:
1、对童话特点的认识要把握适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把高要求。
2、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3、要综合考虑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既要利用好教材
中提供的优秀通话,又
要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
课时划分:
《大青树下的小学》 2课时
《花的学校》 2课时
《不懂就要问》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1课时
《语文园地》 1课时
单 元 备 课
任课教师
单元名称
教学目标
1、认识31个字,读准5个多音字,会
写13个字,会写13个词语。能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一边
阅读一边预测,知道预测有不同的角度,预测要有一定得根据,预测
的内容跟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
不一样,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3、能将自己的预测和实际内容进行比较,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4、口语交际能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宁艳芸 年 级 三年级二班
第四单元 预测
知识结构:
本单元课文
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
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
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与美丽;培养学生
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学会用查字典、借助注释、联系上下
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2)要抓住课文重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利用多媒体教
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
并学会在今后的
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学生都有了简单
的句型概念,认识了陈述句、疑问
句、感叹句,知道阅读课文时注意力要集中,边读边思考等。在读课文
方面,大
部分的学生能够做到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甚至一部分学生还会读得很有感
情,但
是不排除有个别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会出现读得不流利,不通顺的情况。
教学建议:
1、注意教学目标层层推进,增强整组教学意识。
2、为了突显阅读策略的教学主线,课前不
要求预习,以确保课堂教学过程
中预测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3、要注意引导学
生切实掌握预测这一策略,感受阅读的趣味,体验学习的
快乐。
课时划分:
《古诗三首》 2课时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课时
《秋天的雨》2课时
《听听,秋的声音》 1课时
习作 1课时 语文园地 1课时
单 元 备 课
任课教师
单元名称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29个词。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2、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植物或场景及其变化。
4、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宁艳芸 年 级
三年级二班
第五单元 留心观察
知识结构: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观察”
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搭船的鸟》
《金色的草地》两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
故事,学会作者是
怎样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重点难点:
(
1)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事物的。本单元的两篇课文都安排了与观察有
关的内容。《搭船的鸟》要求
我们学习作者抓住翠鸟彩色的羽毛和身手的敏捷的
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的,《金色的草地》要求我们学习作
者细致地观察和描写,发
现蒲公英早上和傍晚会合拢,中午的时候会张开。张开的时候,遍地是金黄色。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析作者的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2)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学生分析:
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语文学习活动。大部
分学生学
习认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阅读方面,
通过
老师的指导,学生能够带上自己的感情去阅读,去理解,去体会。
教学建议:
1、本单元精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粗知大意即可,不需要逐字逐词
的理解。
2、要提前安排好观察活动,为习作积累材料。
课时划分:
《搭船的鸟》 2课时
《金色的草地》 1课时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1课时
习作例文
2课时
习作 1课时
单 元 备
课
任课教师
单元名称
教学目标
1、认识44个字,读准6个多
音字,会写51个字,会写62个词。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注释,想象
古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背诵
3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能用自己的话介绍文中的景物或场景。
4、能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宁艳芸 年 级 三年级二班
第六单元 祖国河山
知识结构:
本单
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
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
式的人文导语,饱含着对祖国的赞美和深情,配合表现壮美
景色的插图,能激发
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1)能结合注释,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能仔细观察
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主动运用平时
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学生分析:
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目标,
对学习语文有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语文学习活动。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
手发言,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阅读方面,通过老
师的指导,学生能够带上自己的感情去阅读,去
理解,去体会。
教学建议:
1、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地阅读,理解段落的意思。
2、本单元的习作与
阅读教学关联非常紧密,因此,要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
帮助学生领悟表达方法,相机指导学生口头表达、
小练笔,并在习作教学时,以
课文的典型段落引路,使学生有章可循、有例可依,降低习作难度。
课时划分:
《古诗三首》 3课时
《富饶的西沙群岛》 2课时
《海滨小城》 2课时
《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
习作《这儿真美》
2课时
语文园地 1课时
单 元
备 课
任课教师 宁艳芸 年 级 三年级二班
单元名称
教学目标
第七单元 我与自然
1、认识22个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9
个字,会写67个词。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图表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背诵《大自然的声音》第二、三自然段。
3、能围绕一句话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能围绕听过的一种声音写几句话。
4、能体会课文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知识结构:
本单元围绕“我
与自然”这一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语言各具特色,蕴含着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本单元的语文
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
累喜欢的语句”。课后题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
重点难点:
1、借助图表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背诵《大自然的声音》第二、三自然段。
2、能围绕一句话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能围绕听过的一种声音写几句话。
3、能体会课文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学生分析:
学生对学习语文
有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语文学习活动。大部分学生学
习认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按时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阅读方面,
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能够带上自己的感情去阅读,去理解,去体会
,去摘抄自
己喜欢的、精彩的语句。
教学建议:
1、要依托课后题,引
导学生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边学习边交流边小结。
不要刻意讲授“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知识
,以免限制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感受。
2、在教学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时,要注意两者内容的关联性,并将表
达与生活联系起来。
课时划分:
《大自然的声音》 2课时
《父亲、树林和鸟》 2课时
《带刺的朋友》 2课时
口语交际《 身边的小事》1课时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1课时
语文园地 1课时
单 元 备 课
任课教师
单元名称
教学目标
1、认识42个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28
个词。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司马光》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
话讲故事,初步感受文
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背诵《司马光》。
3、能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转换人称复述课
文片段。
4、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变化。
宁艳芸 年 级 三年级二班
第八单元 美好品质
知识结构:
本单元围绕“美好品质”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
课文,课文中的人,既有名人
也有普通儿童,既有古代的史学家也有近现代的革命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是“学
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从二年级开始就安排了默读的学习内容,
要求学
生尝试不出声不指读。本单元对默读提出进一步要求,即带着问题默读课
文。
重点难点: <
br>1、能借助注释理解《司马光》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初步感受文
言文的特点,简单说
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背诵《司马光》。
2、能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转换人称复述课
文片段。
3、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变化。
学生分析:
从二年级开始就安排了默读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尝试不出声不指读。学生
对学习语文有一定的
兴趣,乐于参加各种语文学习活动。在阅读方面,通过老师
的指导,学生能够带上自己的感情去阅读,去
理解,去体会,去摘抄自己喜欢的、
精彩的语句,学会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教学建议:
1、要重视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默读的效率,更好
地理解课文内容。
2、可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课文。
3、《司马光》一课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特
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不应追求逐字逐句的理解。
课时划分:
《司马光》
2课时 《掌声》 2课时 《灰雀》 2课时
《手术台就是阵地》 1课时
口语交际《 请教》1课时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1课时
语文园地 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