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应用题练习

巡山小妖精
676次浏览
2020年12月10日 21: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pantsuit-清明节祭文

2020年12月10日发(作者:蒲道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应用题练

1、把一根木头锯成6小段,每锯开一处需要花3分钟,
全部需要多少分钟?
2、公园的一条 路长42米,从一端开始,每隔7米摆一张石
凳,共要摆多少张石凳?如果在相邻两张石凳之间摆3盆菊
花,共要摆多少盆菊花?
3、一个正方形菜地边长25米,要在它的周围装上篱笆,每
隔5米需要打一根桩,四个顶点都要打,一共要准备多少根
木桩?
4、把一根木头截成4段需要1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头截成
8段需要多少分钟?
5 、明明与晶晶住在同一幢楼,相邻两层楼之间的楼梯数相
同,明明家住在四楼,每次回家要走48级台阶 ,晶晶家住
六楼,每次回家要走多少级台阶?
6、公园的环湖小路边有石凳20张,相邻石凳 间隔36米。
现在把石凳改换成木椅,使相邻木椅之间间隔24米,一共
要准备多少张木椅?
7、把20面小红旗插在正方形操场的四条边上,使每条边上
的小红旗一样多,每个顶点上也要 有一面,每边可插多少
面?
8、在一个正方形草地的四周种树,每边种8棵,每个顶点
第1页共3页


上各有一棵,每两棵树之间间隔5米。
(1)这个正方形草地的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2)这个正方形草地的边长是多少米?面积多少米?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 ,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
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
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从基
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
句,以及丰富的词语、 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
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9、张悦过生日,买了一个周长为50厘米的圆形蛋 糕,在它
的四周每隔5厘米插一根小蜡烛,需要多少根蜡烛?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 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
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
是让 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 并非有传授知
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
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
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 ”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
第2页共3页


近。看来,“先生”之 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
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 ,
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
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 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
模仿,才 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
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 教师
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
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 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
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
让他重复 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
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 边记,
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
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 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
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
儿学得 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
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10、在相距 120米的
两楼之间种树,每隔20米栽一棵,共栽多少棵?(想想实
际情况)
第3页共3页

周公解梦梦见狗死了-加官进爵是什么意思


债券融资-家常茄子


流行歌谱-肝火旺吃什么水果好


英语成语故事-贺秀莲


五一放假时间安排-钢结构防腐


开拓者们-湘西酸肉


本地连接受限制-民间艺术品


通俗歌曲-天泰滑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