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市场策划能力-移山倒海
龙源期刊网 http:
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白秀梅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第04期
从教以来我有幸第一次接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纯真的笑脸、稚嫩的声音让我感到激动、
兴奋。可是每一
次和他们接触都感觉自己要在一张崭新的白纸上作画,生怕自己弄脏了或者弄
坏了它。一年教学结束我想
把自己的感触记录下来和同行们交流,为以后奠定基础。
作为一名经验不足的教师我
首先研读了课标。《语文课程标准》对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提
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正确的写字姿势
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汉字有浓厚兴趣,主动识字
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默读的习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
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使用各类工具书的习惯。我认为一年
级学生首先应该从培养学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
以写字习惯的培养作为切
入口,老师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学生在学习中
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孩
子从模仿中学习,要求学生说普通话,自己就得带头
说普通话。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
的影响。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那自
己在黑板上的板书一定要规范、工整,且每一次让学生动笔写字
时都要提醒他们注意事项:如
坐的姿势,两腿并拢,放在桌下,腰挺直;握笔的姿势,要做到“三个一”
,即一寸、一拳、一
尺;每个笔画的占格、起笔和落笔位置观察清楚再动笔。从细节开始,持之以恒。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预习,既是心理准备
,
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预习是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孩子求知
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古人说得好,“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
自知。”读
书时要多想、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
们,对待学问必须
要有一种怀疑精神,不要“人云亦云”,一味盲从轻信。“有疑则进”,有求知
欲,则有兴趣,这样,孩
子们就会带着问题来上课,把主要精力放在不能理解的问题上,在听
课时就能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学习
兴趣更浓,成绩也就会更好。所以,我认为培养孩子们课
前预习的习惯尤为重要。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六七岁正是他们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
好奇的年纪。课
堂上,难免会有“吵闹”现象,会出现“我想……我要……我来……我还有……
我认为……”。这时,我
尽量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于是
学生都能自始至终情绪高昂地参与整
个教学过程,感受学习的快乐,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结
论,讲得有道理,都给以肯定。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我很重视的。每一位教过语文的老师都明白,学生的语文
素养不能单靠课
堂上老师的讲解就能形成,更大程度要靠学生日积月累的阅读。而低年级的识
字教学与学生的阅读是紧密
相关的。动员孩子们将自己喜欢读的书带来放在班上的“图书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