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 感叹句、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教师版
汪峰有哪些好听的歌-dibao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
课 题
感叹句、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1.能准确判断出什么是感叹句、什么是反问句;
年 级
升小六 学 科
教师姓名
语文
教学目标
2.掌握感叹句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3.掌握反问句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 日积月累
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 千里迢迢 肝胆相照 风雨无阻
坚贞不屈 赤胆忠心 全心全意
鞠躬尽瘁 扶危济困 赴汤蹈火 冲锋陷阵
程门立雪:从杨时和程颐的故事中概括出来的成语,一般用来形容尊师重道,恭敬求教。
◇
基础复习
(老师可根据需要,删减、留空给学生练习)
1.形近字
旬(中旬)
祭(祭奠) 挽(挽留)呻(呻吟) 舔(舔一口) 衰(衰弱) 洒(洒脱) 叨(念叨)
句(句子) 葵(葵花) 搀(搀扶)伸(伸手) 添(增添) 哀(悲哀) 酒(老酒)
叼(叼走)
淌(流淌) 摇(摇动) 跨(跨过)瞅(瞅一眼)杆(旗杆) 慌(慌忙)
峻(崇山峻岭)
躺(躺下) 谣(歌谣) 挎(挎包)揪(揪住) 竿(竹竿) 谎(说谎)
竣(竣工)
趟(一趟) 遥(遥远) 垮(冲垮)锹(铁锹) 秆(麦秆) 荒(荒地)
俊(俊俏)
2.近义词
担心(担忧) 休养(疗养) 刚强(坚强)忘怀(忘记)
焦急(焦虑) 崎岖(坎坷)
照料(照顾) 看守(看管) 温暖(温和)封锁(封闭) 特别(
格外) 收拾(整理)
弥漫(充满) 咆哮(怒吼)惊慌(惊惶) 拥戴(拥护) 艰巨(艰难)
请求(恳求)
放肆(放纵) 逼近(迫近) 祭奠(祭祀)发抖(颤抖) 干净(洁净)爽快(直爽)
第 1 页 共 15 页
3.反义词
干净(肮脏) 污染(净化) 奖励(惩罚)放弃(坚持) 严厉(慈祥) 饱满(干瘪)
增强(减弱) 低沉(响亮) 困难(容易)热烈(冷淡) 幸福(痛苦) 惊慌(镇静)
衰弱(强壮) 崎岖(平坦) 温暖(寒冷)坚定(动摇) 沙哑(清脆) 放肆(约束)
脆弱(坚强) 粗糙(细腻) 雪中送炭(雪上加霜) 刚强(脆弱、软弱)
◇ 上次课复习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撒细菌。(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2.小明说:“我长大了一定要做一名海军。”(改为转述句)
3.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改为陈述句)
4.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帮助他。(改为双重否定句)
5.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
改为双重否定句:
改成反问句:
改成感叹句:
参考答案:
1.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
细菌被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
2.小明说,他长大了一定要做一名海军。
3.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4.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去帮助他。
5.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不能说不是一种残忍。
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难道不是一种残忍?
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真是一种残忍啊!
第 2 页 共 15 页
1.读一读下列感叹句,指出句子表达了什么感情。
A. 表示喜悦
B.表示叹息 C. 表示惊讶 D.表示嘲笑
(1)哎!过去的事就别再提它了! (
)
(2)哎呀,你可吓死我了!( )
(3)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
(4)全长
1338 米的风火山隧道终于胜利贯通了!( )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课间活动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踢毽子。老
师先表演给我们看。毽子在她的脚上美妙地飞舞着。要
它高,它就高;要它低,它就低;要它停在肩上,
它就停在肩上。真是听话极了!
选自(《毽子变乖了》)
请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
br>参考答案:划线句子是感叹句,作用是加强语气、增强感情,表达出对老师能熟练地踢毽子的惊讶和
愉快的感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
把花圃修剪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
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
趣?
选自(《花钟》)
请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划线句子是反问句,因为句子是无疑而问。作用是加
强语气,更加强调这种用花组成的“时
钟”确实很有趣。
【学科问题】
按照句子的用途和语气,可以把句子分为四种: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不同句子的学习
是小
学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
考纲要求:
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中提出,引导学生体会感叹句、反问句等不同句型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学生问题】
第 3 页 共 15 页
1.心理发展:(注意:教师要根据上课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对学习的态度、思维方式、记忆力强弱、专注性、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等情况写在此处)
2.
学习风格分析:(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判断后勾选)
(1)学习风格属于:视觉型( )
听觉型( ) 动觉型( ) 混合型( )
(2)学习风格属于:场独立型( )场依存型( )
3. 认知准备
先行知识分析:
(1)不知道什么叫感叹句、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2)不会结合语境去分析。
(3)练习量不够,审题不认真。
4.
情感准备:(说明:教师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分析)
内部动机:学生已准备好学习
外部动机: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或列举恰当例子予以学生指导
学习目标:掌握感叹句、反问句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目标分解:
1.能准确判断出什么是感叹句、什么是反问句;
2.掌握感叹句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3.掌握反问句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感叹句
1.什么是感叹句。
感叹句:用来抒发强烈感情的句子,句尾一般用感叹号。感叹句表达的就
是强烈的情感,来引起
我们的注意,让我们去深思。
“这景色真是美极了!”、“太幼稚了!
”、“救命啊!”、“你太有才了!”等等,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会
遇到这样的句子,它简单而凝练,却能
够很恰当的表达出说话者的心情。
2.感叹句的特点与作用
由于感叹句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
,以及贴近生活的需要,我们可以将感叹句分为赞叹,欢快,悲
痛,忧愁,焦急,讥讽,惊讶,恐惧,憎
恶,斥责,委屈,警告,钦佩等种类。所以感叹句的作用,
就是表达、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
第 4 页 共 15 页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用了许多
的感叹句来增加感情,在描写王熙凤时就用了很多的感叹,体
现在人物对话之中。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几个
句子,都表达出了怎样的感情。
如:“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这句话表现出王熙凤对黛玉死了母亲的不幸感到惋惜,同情。
如:“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这句话表现出王熙凤对黛玉的赞叹,黛
玉的外貌标致,用了一个夸张的手法,也用了一个感叹句
来称赞林黛玉。
注意:感叹句和疑问句区别。
疑问句式具有疑问句调,表示提问的句子,句末通常带有疑问
语气词,诸如“吗、么、呢”。疑
问句是向对方提出问题希望对方得到对方的回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
使用到“吃饭没?”、“心情好
吗?”发出疑问是表示关心对方。而感叹句就不同,它不需要听话者回答
,只要感受到了说话者的高
低起伏的情绪,就行了,除了语气,语调,句式,标点符号的不同之外,感情
的不同依旧是最重要的。
二.反问句
1.什么是反问句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
,表达肯定的观点,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
(明知故问)。反问还是修辞手段
的一种。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
考。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
句。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如:你难道就这样下去吗?(用肯定式表示否定,意思是你不能这样下去。)
难道你认为没有这样一回事?(用否定式表示肯定,意思是认为有这样一回事。)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一用感叹号。
如:“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意思就是说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表示极度强调。
2.反问句的特点与作用
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
现得更加
鲜明、强烈。简而言之,就是突出、强调。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
感情色彩更为
鲜明。
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
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这么……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
第 5 页 共 15 页
吗……
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注意:反问和设问的区别。
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
示肯定
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
语气表明作
者自己的思想。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1.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例:难道蛋糕不好吃么?——强调蛋糕的好吃。
(1)难道我会不知道?
(2)难道我有这么笨吗?
(3)数学真的这么难么?
(4)那怎么是一样的呢?
(5)我们难道要浪费时间吗?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答案:
(1)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强调要珍惜时间。
(6)强调要保护环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心声(节选) 黄蓓佳
他从地上捡起讲义,又挑了一段往下念:“亲爱的爷爷,老爷家
里有挂着礼物的圣诞树的时候,
替我摘下一颗金色的胡桃,收藏在我的丝匣子里头。问奥尔迦伊格纳捷芙
娜小姐要,就说是给万卡
的……”
这么说,这个叫“奥尔迦”的女孩子一定跟万卡挺
要好了?京京以前也有个好朋友,叫妮儿,就
住在爷爷家对门。妮儿有一双特别黑特别黑的眼睛,一笑,
那双眼睛就眯缝起来,带着点狡猾的神气。
她总是领了京京去摘桑果吃,她会爬树,双手一扯一扯,爬得
飞快,跟猴子似的。她让京京在树下举
第 6 页 共 15 页
着篮子,她坐在树上一把一把摘下桑果,扔进篮子里。然后,他两人坐在
河边的水码头上,把脚丫子
浸在水里。痛痛快快地吃桑果,吃得嘴唇和牙齿黑紫黑紫的。 哦,多叫人怀念的事,跟万卡信里写的多像多像啊!京京甚至想像得出万卡写信时的心情,那种
期待
、盼望、急切的心情。要是老师准许他读一段课文,他一定能读好,一定的。A他真想大声地读
一段,用
上全部感情去读,这是个多好的故事!
他抬起头,往四面望了望。林子里静悄悄的,两只小蜜蜂在附近
嗡嗡地飞。他咽了一口唾沫,把
讲义举在面前,终于大声地从头念了起来:
“三个月前,九岁的男孩万卡茹科夫被送到鞋匠阿里亚兴这儿来做学徒……”
声音是
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B嗓子不好
的人,就只能躲
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
文中画线的A、B句子分别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A句感叹句,表达了京京渴望在课堂上读书的心情。
B句反问强烈地表达了京京内心的不满和痛苦,加强语气,发人深思。
【查漏补缺】
一.判断下面句子属于哪种句式。
陈述句
感叹句 反问句 祈使句
1.这棵小树已经长大了。 ( )
2.桂林的山水真美啊! ( )
3.难道你不知道? (
)
4.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
5.油库重地,请不要吸烟! ( )
6.达尔文是著名的生物学家。 ( )
答案:1.陈述句;2.感叹句;3.反问句;4.感叹句;5.祈使句;6.陈述句。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的生活很幸福。
改为感叹句:
2.卖火柴的小女孩真令人同情。
第 7 页 共 15 页
改成反问句:
3.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
吗?
改为陈述句:
答案:
1.我们的生活真幸福啊!
2.卖火柴的小女孩难道不令人同情么?
3.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是因为水土不同。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
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A你们看着我们
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
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
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
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B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你们看,光明就在
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
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
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选自《 最后一次演讲》
(1)画横线的AB句子属于什么问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2)“希特勒,墨索里尼,不
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将此句改为陈述句,并说明表达效果有什
么不同。
答案: (1)A句设问句,B句反问句。设问句读起来充满激情,富于号召力和感染力,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
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
更
鲜明、批判更有力量。
(2)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
改为陈述句后语气不如反问句语气坚决,而且表
达的感情没有那么强烈。
【知识总结】 1.感叹句是用来抒发某种强烈的感情(如喜悦、愤怒、惊讶或悲哀等)。其作用是可以加强语气,增
第 8 页 共 15 页
强感情。
2.反
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
用否定
形式表示肯定。反问的作用:可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发人深思,激发读
者感情,加
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1.读句子,体会感叹句所抒发的感情。
例:北京申奥成功了!(兴 奋)
(1)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 (
)
(2)老虎!快跑啊!( )
(3)不许讲话! ( )
(4)可恶,离我远点! ( )
(5)中国足球终于冲出了亚洲,真是不容易啊! ( )
答案:
(1)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惊讶)
(2)老虎!快跑啊!(害怕)
(3)不许讲话!(厌恶)
(4)可恶,离我远点!(厌恶)
(5)中国足球终于冲出了亚洲,真是不容易啊!(喜悦)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
藤上挂了
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
心里想,(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
地说:“(2)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
!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
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
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选自《我要的是葫芦》
请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2)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第 9 页 共 15 页
(3)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参考答案: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是一句感叹
句,表达了有几个虫子不用怕的意思,将人物忽视事物之间
联系的那种愚昧表现出来了,
表达了“我”不放在心上,毫不在意的感情。
(2)划线句子是一句感叹句,表达了“我”希望葫芦快点长大的心情。
(3)“叶子上的虫
还用治?”是一句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加强语气,强调了“我”
的自以为是、迂腐
愚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选自《坐井观天》
1.选择题。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意思一样的句子是:( )
A.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很远。
B.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2.请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答案:
1.选B。
2.
划线句表达了不用飞那么远的意思,使用反问句,表现出了青蛙的目光短浅。
【第一天作业】
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和感叹句。
例:陈述句:美丽的草原让人陶醉。
反问句:美丽的草原难道不让人陶醉吗?
感叹句:美丽的草原真让人陶醉啊!
第 10 页 共 15 页
(1)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2)这问题真难。
(3)雾中的景色很奇妙。
(4)你不会说感叹句和陈述句。
(5)种子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大的。
答案:
(1)反问句:难道今年小麦的长势不喜人么?
感叹句:今年小麦的长势真喜人啊!
(2)反问句:难道这问题不难么?
感叹句:这问题真难啊!
(3)反问句:难道雾中的景色不美妙么?
感叹句:雾中的景色太美妙了!
(4)反问句:难道你会说感叹句和反问句么?
感叹句:你竟然连感叹句和陈述句都不会说!
(5)反问句:难道种子的力量不是世界上最大的么?
感叹句:种子的力量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啊!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
人笑声,说: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
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
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
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
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
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
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
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
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
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
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
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
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
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
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
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
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
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
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
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
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
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
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
,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
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B竟忘记了老祖
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
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
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
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
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
第 11 页 共 15 页
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分别有什么样的表
达效果?
答案:A句为感叹句,表达了王熙凤的歉意之情,自己来迟了,但是话中又透着点喜悦,对于
客人的
到来很开心。
B句为感叹句,表达了王熙凤的自责之情,只顾着妹妹,忽略了老祖宗。
【第二天作业】
1.反问句是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请将下列句子按要求变
换句式,说明反问句的表
达效果。
(1)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变为陈述句:
表达效果:
(2)陈述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变为反问句:
表达效果:
答案:(1)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运用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2)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用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思考,语气也更加强烈。
【第七天作业】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
。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
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
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
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
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
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
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
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
人了。
选自《 最后一次演讲》
第 12
页 共 15 页
1.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分析其表达效果。
(1) 你们完了,快完了!
(2)
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答案:
(1)句式:感叹句。表达效果:加强语气,揭露了敌人的虚弱的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之情。 <
br>(2)句式:反问句。表达效果:加强语气,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强调了对反动派的蔑视之
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第十五天作业】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我们谁都
如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
想到它,谁又会
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中的
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
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
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
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怠倦,在对待自己的
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
失明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
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
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的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
只有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会
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
多好。黑暗将
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反问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表达了作者对一部
分人待生命如此怠倦、如此懒懒散散的心痛,
更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坎坷生命的一种不畏。
【第二十八天作业】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
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
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
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
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
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
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
,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
第 13 页 共 15 页
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
。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
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
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
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
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
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
叫得很好听。„„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
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 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
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
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
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
鸟笼望着,
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
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
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
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
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
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
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
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
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
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
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是一句感叹句,还独立成段,
更深一层地表达“我”对那天的暴怒感到自责,和对猫的愧疚
与怜爱。
第 14 页 共 15 页
教
学
反
思
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