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案完整版

别妄想泡我
648次浏览
2020年12月11日 01: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胃酸过多吃什么-客户服务培训

2020年12月11日发(作者:汪龙)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
法教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2 小数除法

课题一:小数除以整数(一)教学内容:教 科书第16页例1和相应的“做一
做”,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
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计算下面各题。
┌115÷5=(

23×5=(
)—│
?└115÷23=(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145÷15= 416÷32= 1380÷15=
二、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
看王鹏就坚持每 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
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千米,平均每周 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
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 生: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千

(2) 还可以列竖式计算。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
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
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 怎样算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
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 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
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
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6
÷15
五、课堂小结(略)
六、课堂作业
练习三的第1、2题


课后小记:






课题二:小数除以整数(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16~17页的例2、 例3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练习四的第4~8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
习的迁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1)÷4 (2)÷15
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
独立完成。
二、 新课
1、教学例2.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观察被除数与
除 数有什么特点(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问:“被除数的整数部 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在竖式中
应该怎样写商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 ,也就是商的个位
上写“0”,用0来占位。)
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做完后,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教学例3。师先让学生 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请同学们 想一想。
引导学生说出: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
性质,在6的 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
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
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
4、教师: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引 导学生总结小
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
除,商 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教师: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
5、做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堂作业
课后小记:



课题三: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2、 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 培养学生细心做题的好习惯。
复习旧知
1.把下列各数的小数点去掉,原数扩大了多少倍

2、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怎样怎样变化
4、 把扩大1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要扩大1000倍呢
5、 学生填写括号里的数:
被除数 15 150 ( )
除数 5 50 500
商 ( ) ( ) 3
学生小结运用了什么规律(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学生做÷5=
然后改题:÷猜一猜得数是多少为什么
二、新授:
1、 出示例5
(1)教师:图上有那些信息根据信息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2) 问: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
算。)
(3)问:怎样转化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把讨论的意见写在纸上,让一个
组的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边展示边讲解, 讲解后问台下的学生
“你们对我们讨论的结果有什么意见”台下的学生给台上的学生提建议,
从 而引发全班讨论.多让几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组的意见。


生讨论得出:把除数扩 大100倍变成85,被除数也要扩大100倍,
这样商不变。注意:原竖式中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 及被除数的小数点
划去。
2、出示例6:÷
这道题又该怎样改写成除数是整数的除 法呢请同学们运用上一题讨论的
方法进行改写,改写时注意比较一下,这道题和上一道题哪些地方相同哪
些地方不同
学生边讨论边改写,改写完后指名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展示自己改写后
的算式.并比较出两道题都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是它们的相同点;而
不同点表现在前一道题被除数和 除数的小数位数同样多,而这道题除数有
三位小数,而被除数只有两位小数.
教师:你们是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问题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在被除数的小数 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
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移不够 ,在小数
末尾添0。
小结:学生说一说学到了什么教师适当小结。
三、 巩固练习:
1、 书上第22页“做一做”
2、练习:判断并改错:
÷=8 ÷= ÷=
3、练习:书上24页的作业
课后小记:






课题四:商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的例7和“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2、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
掉.
二、新课
1.教学例6.
教师出示例6,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
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
位小数除的时候应 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
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
教师问:保留一位小数,应该等于多少表示计算到“角”。


教师要让学生 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
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 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
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2.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
不对.做完后,让 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
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 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
五入法”省略尾数.)
教师问:你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
1、 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81÷7 32÷42 ÷13
2、
课后小记:






课题五: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 P25
教学目标:
1、根据商不变性质,沟通 整小数的除法。
2、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书上的作业。


3、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观察P25 ,第8题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第一栏里的数 ,填出其它各栏里的数吗并说说依
据。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校正。
小结:根据商不 变性质,我们就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整数除法计算,一般只需
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师出示题。
根据324÷24= 填出下面各题的商。
÷24= ÷= ÷= ÷=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师:同学们能计算小数除法了,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第6题能解
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P25,第6题
二、重点练习,P25,第7题
你能提什么问题会解决吗
1、学生提问,教师板书。(可能有:①共有多少人(含教师),共 有多少
学生②每人车费(单程)是多少钱③每人至少应带多少钱…)
2、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相信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并能很好的解决
这些问题!
三、独立练习 P25 9 学生独立解答
四、挑战题 P26 思考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汇报。
课后小记:






课题六: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P26
教学目标:
1、会根据需要,求出商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数感和灵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取P26,第10题,48÷(保留一位小数) ÷7(保留两位小
数)审题。求商的近似 值的方法是什么(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
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舍。也可观察保留 位的余数与除
数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独立完成,请生板演。
二、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P26 10 剩余的题
2、独立完成P26 11 再全班交流,如何比较。
3、P26 13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如何处理结果
小结:根据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般保留整数。
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三、发展练习
1、P26 第12题
请学生说说是如何思考的肯定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2、教师根据日常教学情况进一步补充针对性的练习



课题七: 循环小数
教学内容:循环小数P27-P28


教学目标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
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 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
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
部分总是重复出现“ 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
分发表 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 ÷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
学生讨论 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
...........
者 除不尽)。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
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 … … … …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如…还可以写作、还可以写作,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 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
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 br>励学生质疑。


(…可能出现问题 ,师生共同辨析)
6、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适时抛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并板书,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 小数哪
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使学生明确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 ,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
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学生小结
三、巩固练习
全班练习:19÷11 ÷ ÷报名板演,说出商是什么小数,依据是什么
课后小记:






课题八: 循环小数练习

教学内容:循环小数(二)P30
教学目的:
1、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
2、能比较两个(含)循环小数的大小。
学具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1、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完成
全班练,指名板演,哪些题的商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2、进一步掌握循环小数的写法,完成。
你如何表示商(自己选择表示方法),全班交流校对。
3、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完成。先请学生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
完成。
三、深化练习。完成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
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1、 想到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
2、 2、 O ,只还原到第三位小数。
师小结:需要先观察,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 同。
四、独立练习 P30 4 5




课题九: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用计算器探索规律P29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
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
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 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今天,我 们还将利用计
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let’s go!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①商是循环小数 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你发现什么规律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 继续努力;希
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习 P31 7-9
课后小记:






课题十: 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
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出示例11)
1、先独立思考解答。
2、小组内交流,可以先算什么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说说不同的思路。再指名说说。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
2、完成P34 3
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考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
师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3、独立完成P34 1、2、4,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四、学生总结
课后小记:





课题十一: 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P33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 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
取商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你能帮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
她们遇到的问题吗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例题创设为实际情景)。
二、组织学生辩论,以辩明理。
1、出示例12
①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案,个、6个、7个)。
②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
流。
同学们 充分 发表意见,明确瓶数取整数,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装
油时,6个瓶 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
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①先独立思考。
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第17
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 结果少1。
3、生谈感受。
师小结:看来,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 题时,有时要
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多一点,有时要少一点。
4、生质疑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P33“做一做”
如何处理的结果为什么这样处理
2、P35 6、7 生独立解答,全班
课题十二: 解决问题(三)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三) 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完成P35 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二、巩固练习,判断这几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P34 5 如何处理结果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
自己发现不足校正。
4、P35 9 (先说出解题思路,再解答)同上
5、P35 10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6、小结,请学生说说感受。
三、拓展练习
教师可请学生编题,交换练习本解答。
课题十三: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P36-37
教学目标:
1、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循环小数的概念。
2、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忆,再现知识。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组内先说说整理后再在全班汇报,互相补充。


2、小数除法有哪些类型学生举例说说,你在解题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
方需要提醒大家
师根据本班情况,选择前面学习中易错题巩固。
3、什么是循环小数请举例说明如何将它保留一位、两位、三位小数
4、我们还了解了一些需要用小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P36
①学生独立作答,再小组讨论分析解答过程,请小组代表汇报。
②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自主选择,重点练习。
1、根据自己的实际,从课本P37 1-5中选择对自己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练
习。(学生自主选择,组内讨论交流)。
2、讨论分析,解答第6题
A、学生独立解答,交流
B、如果大部分学生有困难,可将此题分层提问 解答。先出示“商就是,求除
数”
再和原题比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得。
二、 总结
三、 注:教师留心学困生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可根据本班情况,配针
对性的练习进一步训练。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同-互联网的推广


班训大全-最炫民族风凤凰传奇


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不方便的真相


环境检测站-七个月宝宝食谱


森提纳克斯号-叶芃


假如我是孙悟空-下雪幽默句子


怎么用面包机做蛋糕-弟弟


纸家具-绽开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