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

余年寄山水
803次浏览
2020年12月11日 08: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儿童食谱-那小子真拽

2020年12月11日发(作者:王荣鳌)



《清平乐 村居》 教学设计
安徽省合肥市师范附小三小 刘灵芝
一、教学内容分析: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作者 通
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
抒发了他喜爱 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词的开头两句是环境描写,接下去
便写人。6个短句,共描写了5个人。 先写老俩口,接下去以轻快的笔锋,勾勒
了大儿、二儿的劳动情景,最后是一个生动的农家小儿的特写镜 头。全词虽然只
有短短几句,却把一家农户的环境气氛和全家老少勤俭淳朴的劳动生活风貌都鲜
明地勾勒出来,向读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家生活画面。整首词
以白描的艺术手法,融叙 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语言浅显易懂,可供开发的文
本资源非常丰富。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 的农村风俗画。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教的是五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低年级的同学,他们的 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
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他们的体验感受、创新能力及阅读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增强。< br>但是在品析文中关键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这一层面,学生需要教师的层
层引导来逐步感悟 。
现有的能力水平:五年级的学生能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正确、流利朗读
诗词对于他们来 说已不是难事。如何读出感情,是本课的难点,需结合图片、老
师的提示语言想象体悟。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词,背诵古词。能认识生字新词,
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等词语的意思,借助画面与注释,理解词的大意。

过 程与方法:首先通过在课前精心设计制作的课件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诗词
内容并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师生 双方利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交流、讨论、启发
等。在听、读、说、看、等活动中细读感悟古诗词的魅力 ;最后在理解内化大量



鲜活语言的基础上要求浏览专题网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 解词的一般特征。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
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 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
往。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给画配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一
课时。




(一)、开门见山,了解宋词。
1.同学们,初次见面,说说老师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

2.师:大家都在夸老师呢,我们积累的词语中哪些词语有夸奖的意思?说
一说。
3.同 学们知道吗?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个字的意思也是夸奖的意思,它就
藏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词中,打 开课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词人辛弃
疾的《清平乐 村居》。想看看农村的风景吗?(多媒体出示农村风景图片)
4.板书课题,强调“乐”的读音,指导朗读课题。
【设计理念】
师生的“近距 离”是一节课的好开端。课前互动似乎已是每节课开
头不可少的一部分。成功的课前互动,会为上好一节 可奠定一个坚实的
基础。而在互动当中老师又能很巧妙自然地将学生引入课堂,无疑为接
下来的 教学环节铺就了道路。互动与教学共同开辟出一条“全新阅读”
的新路。本着追求这一理念,本课时古诗 教学设计中从“媚”字入手,
自然进入读文环节,逐步引入学习古词。
多媒体整合点:我所教 的孩子生活在城市,他们对农村的景色并不感兴趣,
多数孩子去过农村,但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如何在农村 玩耍,对那的田园美景却并
没有多少留意。由于学生生活的积累,往往很难想象到农村的美。因此,在此 环
节,我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直接出示田园优美风光图片。通过对图片的欣赏,
再配以老师适 时的介绍,学生会发现原来农村的自然风光也是很美的,这也为之
后理解词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初读古词,感知词韵。
1、大屏幕出示 《清平乐 村居》。
2、观察一下,从结构上来说,词和我们学过的古诗有哪些区别?
3、师根据学生回答 相机补充,(多媒体出示词的特点)向学生介绍词的基本
特点,(还叫长短句、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
多媒体整合点:大部分小学生都有主动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但在搜集的时候,
很多学生做 不好取舍。不知道那些资料是重点哪些是次要的,所以,在这一环节



中,发言 的同学多是照着自己打印的资料在朗读,有的甚至有要读上几分钟的架
势。再加上本课是小学课文中出现 的第一首词。如若老师介绍太多,势必会让学
生对词产生一种畏惧,不利于接下来的学习。我化繁为简, 用多媒体出示词的基
本知识。一来让学生简单了解古词,二来我出示的内容也是在给学生一种提示:搜集资料时并不是多多益善,关键要抓住重点。多媒体出示,事半功倍!
4、打开课本自由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生读准字音。
(2)大屏幕出示“剥”字的不同读音和释义,帮助学生正音。
(3)老师范读,生再读,做到读通顺、流利
(4)上阕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 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提示:“檐”、“吴音”、“相媚好”、“翁媪”的意思。
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 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
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阕。
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 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
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 剥莲蓬取莲子。)
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
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5、生把自己的理解带入词中再读。
【设计理念】
“好文不厌百回读”,朗读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手段,教师示范朗读
古词 ,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自由读、指名读提供给学生足够的
诵读和感悟的空间。“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
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多层次、多方位的诵读古诗,让学生< br>体验情感,积累巩固,感悟诗境的意境美。
(三)、 赏读词文,体验词境。
师:同 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
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 ,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多幸
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



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
1、请同学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 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
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 表现形式和大家
交流。
2、交流。评价。
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
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 幅宁静、
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
往、羡 慕。
4、指名同学反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告诉学生,把自己的理解
和想象融入到 词中,就读出了词的韵味。
5、指导学生读。
6、师配乐范读,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读。
【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给学生营造轻松愉
快的 学习气氛,让学生会学习、爱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基于本课古
诗的浅显易懂内容和简单的结构特点与 及五年级学生的已有阅读潜力,
采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交流欣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运动自主、< br>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语文实践中感悟、体悟情趣,真正地让学生
成为学习的主人。
多媒体整合点: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留下来的瑰宝,若是逐字逐句的
教学,势必会掩盖了古典文 学的独特魅力。而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学古诗词的确
要受很大的局限。在本课理解词义感悟诗情这一环节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词义
感悟诗情,我从课文的图片入手,主要是观察图中有哪些物,有何特点?有哪 些
人,他们又在做什么?事实证明,看图说话对学生们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枯燥的对
句翻译。爱交 流讨论中,同学们从图中大儿的“锄豆”中感受到了勤劳;从二儿
的“织鸡笼”中感受到它的乖巧懂事; 从“翁媪”的动作和想象语言中感受到了
老两口的恩爱和睦;接下来对小儿子的“无赖”的理解也就水到 渠成了。
(四)、 朗读成颂,领会诗情。
1.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眼前的画面,你会用哪个词语?
2.指名学生说,并讲为什么。说得好的同学把自己说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3.师小结 布置作业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词,既要有初读时的整体感 知,又要有细细品味,最终还
要有整体的提升。将词文与音乐结合,使学生读出文中之形,读出文中之境、读中文中之情,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加深理解,充实诗歌的
内涵,这就是所谓的“寓记于 想,字字入心”。另外,在引导学生立足
课文,研究文本的同时,带领学生走出文本,拓展课外阅读,真 正做到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五)、 总结强化,拓展延伸。
1.背诵《清平乐 村居》.
2.课后搜集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作品。
3.动笔写一写现代版的《村居》
【设计理念】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 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
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在作业设计中让学生朗读背诵古诗,既有助于< br>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又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改写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
力,又让诗中的人物更加生 活化,更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这样
的作业设计,达到读中解诗,绘中入境,改中激趣的效果。

板书设计:
26清 平 乐 村 居


媚 幸福
锄 勤劳 祥和
织 淳朴 宁静
剥 可爱



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词 ,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
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结合的画面,创设了优雅的意境,表达了深 挚的情感,千百
年来脍炙人口。诗词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非
凡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要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受到美的熏陶,
而这种感受要重在“读 ”上。所以在设计教案及上课时,我都努力抓住古诗词“诗
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 进行教学,除了让学生能在词中发
现美、感受美,还要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读来表现。上课时,我引导学 生根据文
中的描述将这首词还原成一幅精彩的画面,让学生说说画中有哪些人物和景物?
让学生 用先用最简单的话说说景物的特点和人物都在干什么,然后再用生动、具
体的语言来描述。这样,学生会 在有层次性的诵读中逐步加深自己的理解,升华
自己的情感。真正感受到“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这种优 美的意境。




蔡依林我-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


大象腿怎么办-殚精竭虑的拼音


广告宣传方式-凯勒


大研古城-吴庆龙


影视网站-幽静的意思


黄晓明演过的电影-bluebeard


听过很多流行歌-孔子生日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论人言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