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dnf女圣骑加点-高考加油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埭头中心小学 史敏捷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懂课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祥和而宁静的意境。
3.感受农家生活的快乐、惬意、悠闲、和谐,体会诗人对于安居乐业的无限向往。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懂课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祥和而宁静的意境,体会诗人对于安居乐业的无
限向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诗词比较。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历来
被称为“诗词国度”。从小到大我们学了许多诗词,谁
来背一首?同学们积累的古诗可真多!背出诗的韵
味。老师也带来一首——
2.出示高鼎《村居》
3.齐读。宋朝一位叫辛弃疾的大词人也用“村居”(板书)写了一首词。
4.请你来比较一下,诗和词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5.师结合生的回答讲解:(相机板书)
(1)
词牌名(词,原本是配乐歌
唱的诗。清平乐是词牌名,表示一种节奏。村居,
才是这首词的题目。)书写题目时中间空格,读时也要
停顿,教师示范,学生读。你仿
佛看到了什么?村居就是指乡村生活。
(2)词因字数不同,又叫长短句。
(3)词分为上下阕,朗读时,上下阕之间要停顿一下。
二、初读词
1.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2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每个字读正确!
3.
谁想做小词人,展示一下。什么要提醒他?
相机正音:
wēnɡ
ǎo wò bāo lián pénɡ
翁 媪 卧 剥 莲 蓬
相媚好(词语送回词句中)
翁是后鼻音,媪是一个生字,看字形我们就知道翁媪指的是——老爷爷、老奶奶。
指导“剥”的读音。剥 bao:去掉瓜果的皮、壳等;还可以剥——另一个读音——
“莲蓬”平时我们可以读成轻声,这里因为诗词押韵的需要读成pénɡ。
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读出词的节奏感。(谁来挑战?)
A声音响亮,字正腔圆,老师欣赏你。
B你真会读书,把上下片之间的停顿都读出来了。
C真不简单,居然把词的节
奏感也读出来了。老师带来一个法宝,读得时候,平的拉长,
竖的短促些!
D读得真好,播音员也不过如此!
4、加上手势,一起读!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村居”画面。
1.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预设A:(乡村)美景图 板书 用你的朗读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预设:B:(翁媪)交谈图 板书 你读!
预设:C:大儿锄豆图 板书
锄豆是什么意思?带我们去看看!
预设:D:中儿织笼图 板书
读!(劳作图)
预设:E:(小儿)剥莲图 用你的朗读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齐读,让我们把词中的景印在在心里。
四、三读课文,体味“村居”意境。
1
.
看着这些图
,用一个词语表达你的感受!诗人把你们所说的这些情感都浓缩成了
一个
字!那就是——醉!自由读词,围绕其中一幅图展开想象,描绘画面。仔细想想,
你认为诗人被什么陶醉
了?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A:美景图
(1)学生交流
评价:我仿佛身临其境,读!
(2)谁还想补充?看得出来你也被陶醉了,你读!
(3)谁也看到了乡村美景?你不仅看到了还闻到了!读!
(4)诗人被乡村的美景陶醉了,
你听!让我们在这潺潺的溪水声中再来读读这首词。(放
音乐,师生齐读)
预设B:交谈图 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学生交流,读!
(2)第一次读这句词可把我难住了,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拦路虎?
相机指导:吴音(变红):在古代,“吴”代表一个国家,
“音”,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口
音。吴音很轻柔。这词中,指的是江西上饶地区的方言。
“相媚好”(亲热地交谈)醉里(酒后微醉)
(3)谁接着聊这幅画面?评价:你看得真仔细!读!还有谁补充?你听到了他们的交谈。
(4)阳光明媚的午后,这对老夫妻坐在草屋下,还会交谈什么呢?指名多人说话
(5)此时,你想说词人被什么陶醉了——(恩爱、生活惬意、幸福)读出你的
体会!(2人)
(6)是啊,词人被其乐融融的一对老夫妻陶醉了。女生齐读。
预设C:劳作图
(1)生交流。读!
(2)谁来补充?孩子们真勤劳,读!谁也看到了劳作图?把你的夸赞读进词中
(3)词人被勤劳孝顺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陶醉了。男生齐读。
预设D:剥莲图
(1)生交流(a“卧”是什么意思?b你认为小儿是怎么卧的?)
(2)谁来补充这幅画面?评价:画面更生动了!接着聊!评价:你的想象力更丰富了!
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小儿?(调皮—读 自由自在—读 无忧无虑的—读……)
(3)是啊,这么天真、可爱就是词中的一个词——无赖
(4)词人被顽皮的小儿陶醉了,我们一起读!
3.是啊,醉不仅仅是喝醉,而是沉醉,沉醉在——(幸福的、安宁的、诗情画意的……)
4.让我们一起来陶醉一番,醉在乡村的美景中,醉在一家普通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之中。
五、对比诵读,读懂诗人内心。
1.这样的生活对于辛弃疾来说是最大的渴望。(补充资料)
看似居安的他却一直忧虑
着北方战场。他大部分的词都是英雄爱国诗。
(1)出示:《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这首词开篇就“醉”,这里面也有一个——醉字。诗人醉在什么?他有
一腔热血,
却报国无门!
2.我相信现在你再来读读课文,肯定会更懂辛弃疾,谁来说说他的
心声。(配清平乐
读)师评:这是一种陶醉——这更是一种向往。词人由看到一家人的安居乐业,想到了
天下:老百姓多么渴望过上和平安居的生活啊!词人多么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享受一下
一家人的
其乐融融。——(齐读村居)
此景、此情、此刻,让我们用我们的“吴侬软语”一起来吟诵这首词。(
配乐,师
生一起用吟诵词。)
板书:
美景图
清平乐 村居 醉 交谈图 安居乐业
向往 劳作图
剥莲图
《清平乐 村居》教学反思
《清
平乐村居》是辛弃疾笔下不多见的一首质朴、清新的田园词。表达了词人对和
平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学这
首词,我主要采用“诵读体悟”的方法,引领学生读出音律,
读出画面,读出情韵。
一、在诵读中感受节奏读出音律。
课始,从背诵耳熟能详的古诗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
韵律和节奏,为学生首
次接触“词”创造“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也为初读“词”提供借鉴的经验。在
和古
诗的比较发现中认识“词”之后,要求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尝试
按照以往诵读古诗的经验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律。
二、在诵读中展开联想读出画面。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词也是一样,“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这首词短短的46个
字,却展现了一幅幅鲜活生动的乡村生活图画。教学中,帮助学生把
文字转换成图画,使文字有声、有色
、有形,从而初步而整体地把握词的主要内容。
三、在诵读中激荡心灵读出情韵。
何让五年
级的学生能够体察这份情感呢?教学时,紧紧围绕一个“醉”字,通过诵
读品味,带领学生走进“村居”
,引导学生充分将词中图画通过体验、想象转化成语言
文字,表“情”达“意”。
这节课最大
的不足就是拖延课堂时间,孩子们的平行交流过多,比如在想象翁媪聊
天时,四组孩子都提到了互夸彼此
英俊美丽,我没有及时的引导,翁媪还会聊些什么呢?
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我想在日后的教
学中,我需要更加认真地思考,如何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