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精品教案(活动版)

别妄想泡我
834次浏览
2020年12月11日 08: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四个老虎打一成语-家装工程监理

2020年12月11日发(作者:宣桂芬)


《清平乐·村居》教案一

【教材分析】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 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
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 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
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词没有一句使 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
生活画面。在写景方面,茅檐、 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
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 。在写人方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
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 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
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 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具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设计理 念
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词的韵律、节奏和
情感。根据注释,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字眼,勾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
受词的情 趣,轻松地理解词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 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农村生活的情趣,并在说
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古代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词、 曲。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词,
有好多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有一个名字。如:“ 水调歌头”“西江月”“清平乐”……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明代著名的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
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
(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词题目的区别。(中间有个分隔符号,前者是 词牌,后面
是词的题目。)
(2)师生互动介绍有关“词”的知识。
【“清平乐” 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
“长短句”。古代的词,都 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乐”要读成“yuè”,清平乐
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 来当做词牌。
“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居”什么意思?(居住)“村居”呢?(农村闲居的人家)
词原是配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起源于唐代,宋代是词鼎盛时期,句的长短随着曲调而改变,
因 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也就是上下两段。宋代的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是
著名的词人 。】
3.介绍作者辛弃疾。播放视频《辛弃疾》。
二、初读,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播放影视课文《清平乐·村居》,让学生感受韵律节奏。
3.学生再自由读词,把它读正确,流利。做到字字读准,句句通顺。
4.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檐、媚、翁、媪、无赖、剥(bāo xuē)
5.指导书写:醉、媚、锄、剥。
6.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边读边点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再读,理解意思
1.自由读文,看图、根据注释、查字典自主理解词的意思。
2.小组交流对词的理解。 < br>3.全班交流自己对词的理解,老师引导。(先说前面的,再说后面的,依次说。注意说话要
有条 理,先说字意、词意、再说句意。)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感到了什么?描绘了哪些景物 ?有何特点?(乡间生活很


简朴,但很美。特别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感受 。主要描绘了茅舍、小溪、青草这
些农村中司空见惯的景色,将它们组合成一幅画面。显得格外清新优美 ,富有田园特色。)学生
朗读。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感受到了什么? (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满脸通
红,大概喝了酒,正借着酒意用家乡话互相逗趣取乐。)学生自由的轻声 读这句。
(3)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如此温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这对白
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
(4)可爱的孩子们在干什么 呢?(大儿子在溪东豆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
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溪边趴着剥莲蓬。)
(5)读整首词,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6)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 ”,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
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 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
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 醉了。
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给大家听。
(低小的茅屋旁边是一条清澈 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屋檐下,有一对白发老
夫妻正借着酒意互相逗趣取乐。大儿子十分 勤快,在溪的东面的田间种豆,二儿子,正忙着编织
鸡笼。最顽皮、可爱的莫过于最小的那个孩子了,瞧 ,他趴在溪边剥莲蓬,正忙得不亦乐乎呢!)
5.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词。(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 表现出来吗?读出充满情趣的乡村田
园生活)
四、精读,悟出情趣
1.想一想,这 一对“白发翁媪”在自己的茅屋前干什么?作者知道他们在谈些什么吗?(一
对白发翁媪在自己的茅屋前 亲昵地交谈着。但是,他们是用方言——“吴音”交谈,作者根本听
不懂。作者又不忍上去询问而打断他 们交谈,只得站在远处进行观察。)
2.作者在农村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又有什么感受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3.词中的第三、四句写了大儿、中儿、小儿各自的活动,作者为什么这样构思?(通过这
样简单的情 节和场面,寥寥几笔描画出一幅富有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表现了农村和平安宁、自
然朴素的生活,具有 浓郁的生活气息。)
4.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 笼,最喜
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了三个儿子的行
动,刻画了他们的可爱形象。)


5.翻译全词,配乐朗读。
6.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刻画了一幅清新 奇妙的乡村农家素描图,表现了农家恬静舒适的
生活和怡然自乐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词人轻松闲适的心情 和对田园生活的欣赏。)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板书设计】
26.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 简朴 大儿——勤劳
家翁媪——陶醉 中儿——快乐
溪上青青草 优美 小儿——可爱

安全的定义-万维读者网


郑板桥竹子诗-槁木死灰


烈火青春吧-有没有人告诉你吉他教学


老子名言-爱着你永远不会改变


天天想你歌词-一见钟情简谱


大骨汤-现代文学常识


十一年-秋天饮食


白萝卜炖牛肉汤-英文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