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追梦人日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统编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单元解读
一、要点解读
第四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人文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猫》《母鸡
》《白鹅》。
老舍先生在《猫》一文中,描写了不同时期猫的形象:猫长大时性格古怪,满月时十分可爱
。
围绕“古怪”和“可爱”,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了猫多组性格相对的特点。《母鸡》是老
舍先生的又一作品,作者以对母鸡情感态度变化为线索,描写了母鸡“负责、慈爱、勇敢、
辛苦”,塑造
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白鹅》语言质朴、幽默,丰子恺先生运用对比
和反语的表现方法,紧紧
围绕白鹅的“高傲”进行描写,好像一幅生动有趣的漫画。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
对动物的感情的。”统编教材每个单元的语
文要素,都是环环相扣的体系结构中的一环,因此要重视要素
之间的关联,理清目标序列。
表1
年级
四年级
(下册)
单元
一单元
四单元
一单元
五年级
四单元
(上册)
六单元
五年级
一单元
(下册)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课
程目标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
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
感受。” 第三学段的表述是“在
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
本表达方法。在交流
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从表1中以及《语文课程标准
》对第二、第三学段的要求可以看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
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主要放
在第二学段的四年级和第三学段进行学习与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注意体会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语文要素
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训练,重点放在第三学段。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基于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抓住关键语句,
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可见这一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并
不
是“零起点”。所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这种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方法的实
践
与运用。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将教学的重点指向体会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而第四单元
的语文要素,侧
重点是学习“如何表达”,要重点揣摩写作方法。
统编教材的使用要以“语文要素”为统领,树立整体
教学观。这种整体教学观不仅体现
在要清晰地了解语文要素纵向的发展脉络,还要了解单元内部之间的关
联,要统整每一课的
训练侧重点。“交流平台”,集中体现了本单元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在第四单元
的“交流
平台”中,指出了要学习作家运用“明贬实褒”的方法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还要鼓励学生将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在语言表达中能运用这种方法抒发情感。
单元中的三篇课文,也承担
着不同的任务。《猫》这篇课文,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
猫的喜爱之情,如把“小脚印”亲切地称为“
小梅花”。通过丰富的事例表面上说猫的缺点
“贪玩、胆小、冷漠”,实际上暗含着喜爱之情。在这课的
教学中,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正
话反说”的作用。《母鸡》一课,作者着重写了自己对母鸡由“厌”到
“敬”的情感态度变
化,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上,前后形成对
比的语
句,体会到前面的“抑”目的是为了突出后面的“扬”,前面的“讨厌”,更显得“敬佩”的可贵。《白鹅》这篇课文,作者从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细致地描摹了白鹅“高傲”
的特点
。描写步态和叫声时,和狗、鸭进行对比;写吃相时,称之为“鹅老爷”,着重描写
了人“侍候”鹅的场
面,妙趣横生的描述,幽默的表达,体现了反语在表达情感方面的独特
作用。教学时,教师要从单元整体
的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构建,分析确定这一课的教
学训练点在整个单元训练系统所处的位置及发挥
的作用。
本单元的习作是“我的动物朋友”。语文要素“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指
向表达。教材通过三个生活情境唤醒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从本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的
学习中走向
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教材中展示的三个情境,提示学生可以从小动
物的外形、生活习性,活
动特点进行介绍。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过如何写小动物的外
形。本次习作指导的重点应是试着说出
小动物的特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指导学生
将阅读课习得的方法,在习作中进行实践应用。
二、教学建议
1.老课文新思路
本单元编排的课文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老
课文,也是经典课文。通过对比课后
习题,不难发现统编语文教材把教学的重点指向课文
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所以
教学时,要把课后习题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活动,要注意习题设计
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以课
后习题为脚手架,促进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
2.增强文体意识
增强文体意识是使用好统编教材的着力点。学习不同的文体,教学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采取的
教学策略也不同。这一单元都是名家散文,散文内容易懂,因此教学的重点要落在品
味语言,体悟情感,
学习写作方法。教学的策略可以选择有感情朗读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
地朗读,如创设情境读,前后语句
对比读,想象画面朗读等,在有感情朗读中体会作家用词
的准确生动,感受文字背后蕴藏的美好情感,发
现作家表情达意的独特写法。
3.对比阅读促思维
本单元还编排了两个“阅读链接”,提供
了与课文内容相似或语言形式相似的《猫》《白
公鹅》。教材选编了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不同作家的同
一主题作品,语言材料非常丰富。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策略,在比较中感受语言的生动
性,发现作家表达的
独特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
4.读写结合重实践 <
br>统编语文教科书以“能力”为核心,构建了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培养体系。以“实践”为路
径,强
调学语文与用语文相结合,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本单元阅读方面的语文要素
和表达方面的语文要
素是紧密相关的,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阅读教学时,要加强语言文字
运用的练习,进行读写结合,为单
元习作进行铺垫。在《猫》这课的课后习题安排了小练笔
“体会这段话的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其他课的教学设计也可以运用读写结合的方
式,课文中学习表达,“小练笔”初步尝试运用表达。例如《
白鹅》的教学,学习了“明贬
实褒”的表达方法后,请学生挑选一个喜爱的小动物根据它的特点用明贬实
褒的方法写一两
句话。仿照《母鸡》先抑后扬的写法,写一写刚看到仙人掌丑陋的样子,和了解了它耐旱
特
点后态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