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清明节缅怀先烈作文-被遗忘的角落作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
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
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
,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
计思路。
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
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
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
排
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
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
现整套教材的一
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根据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
加强整合”
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
br>在本册八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的任务。在内容上,力求
启发阅读兴
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
br>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
习要
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
强。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单元整合不仅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
活动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强
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本册继续在每组课
文后安排“词
语盘点”,就本组课文所学生词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自查自测、复习巩固之用。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
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
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
,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
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了解乡
村景物和人们的生
活。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作为中年
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
习意识。同时,为了体现
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
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
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
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
等。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
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
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
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
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
湖的资料以及了解
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积极的
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
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
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
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
信
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
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
的简单问题。
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
一、
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它是阅读习作的基础。由于中年级的学生
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
对于认识的字,由于精读和略读
课文中的生字都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
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
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
作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
方法识记生字。选读课文中的生字一律不注
音,为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自查字典读准确,培养
独立识字能力。老师还可以鼓
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
惯。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
二、 阅读教学
本册既要完
成中年级阅读学习目标,又为高年级的阅读作准备,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
的作用,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
的数量则逐渐增加。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
、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
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
训练。本册的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嘴唇的
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后要有自
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
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
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
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册教
学要继续研读词句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
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
能力。
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比如,背诵
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这一编排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教学中要加
强检查、交流
,将训练落到实处。
(3)精读内容、领悟思想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
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
利用课后习题、文中泡泡等,引导学生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
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
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
,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
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
情入境地读
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
br>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15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
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
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
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
文章大意”,
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
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
读中
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教材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
,内容基本与单元对应,供学生自学完成。这类课文属
选择性学习,教学上不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
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
选用时,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阅读,也可以作
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集中
安排阅读,让学生课外独立阅读完成。教师可以提出要求并酌情检查,通过引
导和交流促进
阅读。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多、更广泛地课外阅读。
三、“语文园地”教学
本册安排8次口语交际。分别是:“走,我们去春游”“以诚待人的事
情”“大自然的启示”“小
小新闻发布会”“热爱生命的故事”“乡村生活”“我敬佩的
一个人”“向你推荐一本书”。其中,“大
自然的启示”“乡村生活”作为口语交际,是“综合性学习”
的一部分。其他6次是结合专题内容,
从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而安排的话题。
本册口语交
际教学,既要重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特别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
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应注意以下
几个方面。
1、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练习,有
话可说,
有话爱说。另外鼓励学生表达,不要打断学生讲话时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 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
教师可以在语言
表达的准确生动上、内容丰富上和思维清晰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
口语表达在指导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指导还要有层次性,循序渐进地提出表达要求。教师要
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就共同的问题及
时讲解,随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可有
针对性地点拨纠正。
3、面向全体,训练到位。
教学要面向每一个人,不能留有教学的死角。要想办法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
有锻炼的
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4、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在回答问题、讨论交
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
生的口语表达情况,随时纠正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学
生在日常生活中,
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5、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关注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
相互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教学中可随时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本册可就听人说话能否把握主
要内容,说话能否清楚明白
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参与评价过程中,
逐步提高判断
正误、优劣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
三、 习作教学
本册习作在“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为完整的习作训练;此外,结合课文学习,
安排3次小练
笔,作为片断练习。
8次分别是写校园景、物、事,写自己的心里话,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看图
写想
象,写热爱生命的人和事,写乡村生活的感受,写敬佩的一个人及自由表达。其中,大自然
中的观察和发现,热爱生命的人和事,乡村生活的感受,我敬佩的一个人,这四项内容是说、
写合一安排
;其他四项是说、写分开安排。这8次习作训练有以下特点:
1、拓宽题材范围,给学生习作开辟选择的空间
拓宽习作的范围,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充分体
现在本册习作编写中。这八个专题中,包
括有写人、写事、写景物、写生活、写感想、写体会等。每个学
生都有内容可写,能自由地
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
2、写实、想象等多种作文类型
为了体现课标提出的“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本册除了内容上拓宽习
作的范围
,在形式上,也提供了多种习作类型。有写实的,就是自己观察和看到的人、景、
事、物;也有写想象的
,有看图想象、写童话故事等。写实是为了让学生从生活的真实出发,
写出自己的所想、所见、所感、所
做,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写想象,是为了培养和
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还有提供材料写作文,让
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思考、作文。
3、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和评改
评改和交流
,是学写作文、提高习作水平的重要方面。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乐于书面表
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本册从这一基点出发,在习作安排中,大都提出了交流和评改的
要求,比如,“语文园地二”的写心里话
,要求“写完以后可以读给对方人听,再根据别人的意
见改一改”。本册侧重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
句以及其他有明显错误的地方。
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课程标准中年级提出:“让学生乐于书面表
达”,本册仍然从培养写作兴趣、降低写的难
度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
受和想象写出来。教师要引导学
生结合专题学习,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
运用到习作中去。
还可以灵活处理“口语交际”和“习作”部分,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
后习作。
写的时候,不要有写法上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不受形式的束缚,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及时的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就是倾吐,是件快意的事情。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写真实、写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
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
写敬佩的一个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习作
时,要让学生写真话、写实
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
3.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
本册内安排了3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
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围人的议论”。“小
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的
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求,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
待。此外,还可以鼓励学
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当作日常要求,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
,记在日记
本中。
4.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教学中的交流
评价主要体现在:写前交流中,互相启发思路;习作后的自我修改和相互
修改中,交流写法,加深对自己
习作的认识;讲评作文中,互相激励,提高习作水平。习作
的交流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己充
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