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概括
浪漫七夕图片-党章知识问答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
启示”为专题,编写了四篇课文。一方面让
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
自然,
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和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
察,想象等思维品质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的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自然之道》写我
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
洋加拉巴哥岛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入海的。我们拯救了一只
被嘲鸫捉
到的幼龟“侦察兵”,结果使更多的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我
们对此感到十分震
惊。我们虽然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悔
恨。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
事,否则会适
得其反。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分析了黄河变化的原<
br>因,并介绍了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告诉人们要爱护大自然,
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
自然的惩罚。
《蝙蝠和雷达》主要讲科学家经过反复实验,揭开了蝙蝠夜里飞行的
秘密,并从
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保障其安全夜航的事。告
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发明创造有所启
示,教育我们要热爱
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
《大自然的启示》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
《“打扫”森林》讲
述了德国一个林务官下令把森林“打扫”干净,结果好心办了坏事,
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给森林带来了灾。《人类的老师》介绍了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的
身上受到启发,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
两篇短文让我们认识到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
性,
可以让我们从中受到启发,从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
类服务。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生子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阐述的道理。培养学生默读和自
学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诵读,质疑探究等多种手段了解课文
内容,增强对自然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究科学的精神。
分述:
9《自然之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是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受到人类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如
果不
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事与愿违的结果的启发。教
学难点是要理解向导说的
话,即: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
的。向导的这句话,也点明了主题: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规律
。这篇
课文的教学过程,我主要想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1)让学生自由朗读,自主预习,让学
生按照预习要求来自读自学,
利用字典认识生字,理解生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大意。
2)老师检查学生朗读的情况,并让学生汇报已经读懂的内容,提出
疑问,师生共同释疑。 <
br>3)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重点是要结合全文,交流从这件事中受
到的启示,在这一过程中,要
对学生的不同见解加以引导。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了解<
br>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受到人们要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
到大自然的惩罚的启发,从而
增强环保意识。
这节课以略读为主,但在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入思考。教学这节
课我的思
路是:第一,揭示课题。老师和学生共同设置的问题:黄河
曾经是怎样的?现在又是怎样的,发生了哪些
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
么?怎样治理黄河?并让学生利用字典解决不懂得字词。第二,让学
生带
着这些问题去默读课文,自读自悟,圈点勾画。第三,围绕重点
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朗读重点段落,
理解难点,并结合课后的资
料袋让学生谈谈阅读后的感受,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与保护母亲河的
社会责任感。
11《蝙蝠鱼雷达》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逻辑性较强,全文可以分成
<
br>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全文要说明的问题,在漆黑的夜里,飞机
怎么能安全飞行呢?第二部分
主要讲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
三部分主要讲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
飞机的安全飞行。教学
时我采用以下教学思路。第一,学生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在自读时,不懂的字词借助字典初步理解,能
正确流利朗
读,大致说出课文大意。第二,深入体会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精读,
明确科学家从
三次试验得出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第三,
让学生来当解说员,介绍这三次试验,帮助学生
进一步理解蝙蝠夜里
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四,拓展,引出蝙蝠嘴里发
出的声
音叫做超声波,并思考,从其他的动物身上还能得到什么启示
呢?鼓励学生探究发掘,找原理,设计小发
明,我将在第二课时时让
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分享自自己的发现,和小发明。
12《大自然的
启示》是一篇略读课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这篇
课文的重难点在于使学生把握课文重点内容的同时
,进一步明确大自
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要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教学时
我准备采
用五个步骤。第一,多种形式读,让学生达到读准字音,正
确,流利朗读课文的目的。第二,让学生默读
课文后说说课文的大意,
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引用课文中的句子。第三,让学生在课
文
中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可以在句子旁边做批注,说出自己的
感受。第四,在全班交流自己感受最深
的句子,引导交流从课文里受
到的启发,可以联系上下文和食物链来理解“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互相
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以及“生物真是人类的
好老师。”第五,
让学生抄写自己感兴趣的语句,也可以写一段自己
读完课文后的感想,或者是自己从动物,植物的特性受
到的启示或者
是创意,这一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