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

温柔似野鬼°
543次浏览
2020年12月11日 14: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关于爱情的经典句子-女生妩媚网名

2020年12月11日发(作者:毕道远)



第一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2页—第18页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
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
小数。是在学生 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
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
数和整 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













数乘法的 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
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
处理问题就行了。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意加
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
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第 页
第一单元备课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
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 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
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 估
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
留积的近似值。
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1.小数乘整数例 1、例2..................................1课时
2.小数 乘小数例3、例4..................................1课时
3.小数应用题例5......................................... ....1课时
4.积的近似数例6............................. ................1课时
5.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例7.....................1课时

第 页



第二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19页—第23页



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一、二
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 置的
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
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 了基础。而本
单元的学习则是第一、二学段学习内容的发展,它对













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
大的作用。
教材从 学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着手,通过说一说
张亮的座位,引出第几组与第几个的话题。接着,再
从第几组第几个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这一从学
生的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符合学 生
的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认知规律。有
助于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 用。

第 页
第二单元备课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数对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并能根
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
单元教学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

重点
位置。

难点
单元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
2.
位置........................ ......................1课时
复习.................. ............................1课时
第 页



第三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第43页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
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
决问题。
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
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另一种是除













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 法要通过商
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
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 计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学
生弄清算理,切实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
的重点内容,教 材在编排时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
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商的近似值 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
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
环小数 等有关概念。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习借助计算
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单元备课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 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
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
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
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
应用价值。
单元重点:①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②探索并掌握
教学
除法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规律;③循环小数④运用小数乘

重点
法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
单元难点:小数点的处理问题。











1.小数除以整数.........................1课时
2.一个数除以小数.......................1课时
3.商的近似值...........................1课时
4.循环小数.............................1课时
5.解决问题.............................1课时




第四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44页—第51页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 排
。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
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 的。第二次就在本单元,本单
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
认 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
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 ”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
率。 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联的,因为一
个公平的游戏规则本质上就是参与游戏的各方获 胜的机会均等
,用数学语言描述即是他们获胜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教科书
在编排上就围绕等可 能性这个知识的主轴,以学生熟悉的游戏
活动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直观感受到游戏规< br>则的公平性,并逐步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
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 此外,通过探究游戏的公
平性,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
生正直人 格的形成。

第 页
第四单元备课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实例使学生感受简单的
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 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2.通过实际活动(如摸球),使学生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
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使学生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
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 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
定性描述,并能和同伴进行交流。
教学

重点

难点
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判断物体数量的多少。
重点: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够列
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 结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可能性„„„„„„„„„„„„2课时
2.掷一掷„„„„„„„„„„„„1课时

第 页



第五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52页—第85页


















本 单元主要学习的是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
量关系,学习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 解简易方程,以
及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简易方程的运用。在学生已有的算术
和代数知识的基础 上学习简易方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
括能力,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并且能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
算术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
有一定的难度。 特别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更
让学生感到困难。让学生从具体的、确定的数过度到用字母 表
示抽象的、可变的数,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 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使学生
从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逐渐过渡。学生在学习这部
分内 容时,往往不会将含有字母的式子看作是一个量,如:苹
果2元一斤,香蕉比苹果贵x 元,2+x < br>既表示苹果价格与香蕉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也表示香蕉的价
格,很多学生认为这只是一个式子, 不是结果。而这正是学生
学习简易方程的基础,所以要先学习用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
,再学习 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也就是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
计算公式,让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学习用含字 母的式子
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这样由易到难,便于学生在数学认知上
有更高的飞跃。


第 页
第五单元备课










发展性目标:培 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
力。能列简易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 到数学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基础性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
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 ,能用等式
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教学

重点

难点
单元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等式的基本性质,
解方程,培养学 生书写规范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单元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
题。











1.用字母表示数„„„„„„„„„„„4课时
2.解简易方程 „„„„„„„„„„„10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 页



第六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86页—第105页

















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 角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和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本
单元教材突出以下特点 :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图形内在联
系为线索,以未知向以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体现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注
意练习的探索性,形式多样化,以促进 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
和灵活运用。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 些
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
们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 形表面积的基础。
组合图形的面积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之
后学习,学生在进 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要把一个组
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进行计算,可以巩固学生对
各种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和面积公式的运用,有利于发展学生
的空间观念。
不规则图 形面积的估计是此次最新教材新增的内容,教材
从现实生活中(一片树叶)抽象出数学问题(不规则图形 的面
积)之后,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用面积单位估计面积,或看
成某个简单图形用公式计算面 积)予以解决,这是应用意识的
含义之一;同时渗透估算思想,培养估算意识;在教学中,还
要 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
回顾与反思),形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第 页
第六单元备课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各种图形的年级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式来探索规律,认识新旧知识的联
系。
3.会拼、摆、拆分各种组合图形,并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
积 。
4.让学生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操作 、拼摆、割补等方法,使学生经历计算公
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应用面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
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br>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 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三角形面积
教学
公式的推倒过程。
3.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4.能正确的把组合图

重点
形分解成几个已学过的图形。
教学 难点:1.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三角形面积

难点
公式的推倒过程。 3.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4.
能正确的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几个已学过的图形。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2课时
2.三角形的面积 ……………………………….2课时
3.梯形的面积………………………………….2课时
4.组合图形的面积…………………………… 2课时
5.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第 页
第七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106页—第111页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植树问题以及用植树问题的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
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 后再用发现的规律
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两
端都栽、两端 都不栽、以及环形情况,方阵问题等几个层次,
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
构的过程,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 尝试探索”的教学法,
让学生 “在生活中找间隔----在动手操作中找方法----- 在方法中找
规律---在规律中学应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
探究方法,使每 个学生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
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 方
法。













第 页
第七单元备课










知识与技能: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
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
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
现规 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2.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单元重点:
教学
理解“植树问题(三种情况)”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重点
单元难点:

理解间距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
难点











本单元共计用4课时

第 页



第八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112页—第118页

















第 页
第八单元备课











教学

重点

难点











第 页

风中的承诺简谱-此刻最美最美的时光


ez加点-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


女生头像带字-公主与王后


产科护理常规-无线电视盒


骆雅婷-史铁生名言


士运论-金风送喜来


流连忘返的意思-光阴的故事罗大佑


乔四爷的故事-天天网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