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日记3篇
贝尔加湖-记得彩虹
一年级数学教学日记3篇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
也是提高
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
上课专心倾听包括
看、听、想、做等四个.
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
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
听课时,思想
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
学回答问题,
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
板书,并按要求
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
心听讲,我认为教师讲课
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
活多
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
的同时,教师要留给
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高的
同学能很
快举手回答,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
些时间让大家思考,待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
,再根据情况,让
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有时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回答,让他们说
说自己是怎
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在
提问时,避免仅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而置大
多数同学于不顾。
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
庭广众之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
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其实提出问题有
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
始的,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
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
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
br>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
问难。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
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
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
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
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
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
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
记下身边的数学。如在学习
了数字之后,我布置了“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生通过寻找发现
了
许多有趣的数字,在学习了拼图之后我又布置了“美丽的图案”
通过剪拼学生们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
有金鱼,有小船等等,我
将优秀的作品在班级展示,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数学的积
极性
。
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这一学年我还尝试让学生记下身边发生的
事,写数学日记,经过
一学年的训练,学生的日记由原来的单一变的丰富多样,我再鼓励
学生利
用假期将数学日记作为内容制成数学小报,进一步锻炼学生
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一年级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
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
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
第一次走进一年级教室,一双双天真无邪
的眼睛看着你,每个人
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但是课堂上的一个个让老师苦笑不得的场
景也是
让我们始料未及的。任你的嗓门有多大,任你的眼神有多犀
利,过不了三分钟他们就照旧,气歪了也不理
你。和孩子们在一起
生活了一个月,蓦然回首,发现我也收获了许多......
一、儿歌促学,培养课堂常规好习惯。
后来,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把握好一年级的课
堂纪律,通过向其
他老师讨教经验以及多次试验,我发现儿歌特别适用我们这种大容
量的班级。
例如:课前迅速使学生安静坐好组织教学的一问一答式
口令:
师:一二三。生:请坐好。师:请你跟我坐坐好。生:我就跟你
坐坐好
师:请你跟我来写字。生:我就跟你来写字师:小眼睛。生:看
黑板。
师:
小耳朵。生:仔细听。我的课前准备操:点点头,伸伸腰,
我们来做课前准备操,动动手,动动脚,开动
脑筋勤思考。你一言,
我一语,这样发言可不好。耳要聪,目要明,文明守纪我最行,棒!
棒!
棒!我真棒!争做班级的好学生!
二、创设情景,创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最喜欢玩游戏。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
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
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能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
生
的精神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可以使学生动手、
动口、动脑,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
动脑的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
和活动创设的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中我采取“猜
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
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手里拿的是什么
,一共有几个?左手有几个,让
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
了7的组成,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做好铺垫。
记得有
位教育家说过:“老师不一定是什么都知道的,但一定要
知道怎样去引导、诱导和劝导孩子。”一年级的
孩子是天真的,是
可塑的,而我们正肩负着启蒙的重任,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责任,
为孩子们加
油,也为自己加油!
感受之一:课堂纪律的组织需要多表扬、少批评。
一
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但自制能力较差,刚开始上课时,根本
不知道课堂上所应该遵守的纪律。上课铃响
了,他们还在说话,需
要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提醒才能安静下来,上不了几分钟,又有学生
开始动
了,然后又需要整顿纪律。刚开始时,对不认真的同学,我
会说“某某同学,你在干什么?上课不许讲话
。”我想如果是高年级
的学生,听了我的话,只要是没有认真的同学都会马上改正的,可
是对于
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讲,这句话的作用可就太小了,点到
一个孩子的名字,这个孩子倒是改正了,而对
其他的孩子一点作用
也没有,又只好再告诉其他孩子上课要守纪律。整节课就是这样在
整顿纪律
和教学知识相间的过程中度过的。一节课上下来,一个字
“累”!想不到一年级这么难教呀。
于是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把握好一年级的课堂纪律,通过向其他
老师讨教经验以及多次试验,我
真正体会到了一年级的孩子特别喜
欢被表扬,同样是有同学不遵守纪律,我就说“你们看,某某同学听得多乖呀”,一下子,全班同学都会坐的端端正正,认认真真的
听课了,这就比用批评他的方法要
有效得多。此外我还准备了很多
小红花、小星星,不论是纪律方面,还是发言方面,哪个同学表现
得好就给他一朵花,等集满五朵花就换一颗星,每周进行一次评比,
在全班表扬,这样一来,他们会觉
得非常光荣,学习的积极性当然
也会有所提高。现在上课的纪律好多了,我又上得轻松,教学效果
自然也就好了很多。
感受之二: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