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名师教案
优雅女人-不能没有你歌曲
第4节 露在外面的面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
空间观念。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探索并总结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
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
重点难点
重点: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
难点:培养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组8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记录卡、纸板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运用方法
1.师:请看大屏幕,这是一组立体图形,看谁能最先看出:它是由几个小正
方体组成
的?(有8个小正方体)
师: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吗?
2.师:看来仅有观察还是不够的,还要在观察基础上加入合理的推想,把你看不到的
在脑海中想到,才会得出正确结论。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用观察和推想这两种方法来探索露
在外面的面(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观察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内知识的重要方法,但仅有观察是
不够
的,还需要不断掌握新的思维方法,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此环节正是从这一角度出
发进行设计的:学生要想正确数出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不仅需要观察,还要在观察的基础
上加入推想——在脑海中想象出这样的立体图形,并推理出小正方体的个数,渗透了观察、
推理与想象
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好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操作体验,探索新知
1.师(请看大屏幕):一个小正方体放在墙角,有几个面露在外面?哪几个?
(学生观察后回答。)
2.师:继续看大屏幕,这有几个小正方体?
(学生可能回答:有4个小正方体。)
师:它们有几个面露在外面?你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回答:露在外面的有9个面。上面的小
正方体有3个面露在外面,前边的小
正方体也露出3个面,右边的小正方体也一样,3+
3+3=9,所以一共有9个面。)
师追问:不是有四个小正方体吗?你怎么只数了三个?
(学生可能回答:有一个小正方体的面全被挡住了,一个也没露出来,就不用数了。)
师生一起按照上面、左面和右面的顺序数露在外面的面。
师:他是这么数的,谁和他的想法不一样?
(学生可能回答:我先看正面,一共有三个小正方
形;再看上面,也有三个小正方形;
再看右面,也有三个小正方形。3+3+3=9,所以一共有9个面
露在外面)
师:谁听清了,他是怎么数的?
(生重复方法)
师生共同按这一方法数。
师:可是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看左面,也不看下面、后面?
(学生可能回答:因为那三个面都被挡住了)
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一种方法是按小正方体的个数一
个一个数的;第二种方法是从不同方向看的,先看
上面,再看前面、右面)
师(边演
示边总结):第一种是逐一观察每一个小正方体,把它们露出来的面的数量分
别数出来,然后再相加;第
二种是分别从露出来的三个方向看,正面、上面、侧面,从不同
方向数出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然后相加
。不论用哪种方法,只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就
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了。
师:现在,请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这组立体图形,看到的是哪个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此环节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有序进行观察,掌
握两种观察方法,
并为学生发现露在外面的面数的规律打下基础,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达成学习目标中的部分目标。
师:我们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图形有重复的吗?
生:没有。
师:如果没有重复的面,我们就很容易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了。大家计算一下吧。
学生自行计算(设正方体的棱长为5厘米)。
3.探究不同摆放方式露出的面。(在墙角、四个箱子)
师:这四个小正方体一起放在墙角,
除了我们看到的这种摆法外,还可以怎么摆?小组
同学先摆一摆,再数一数露在外的面有多少个,看你能
有什么发现。
交流:你们小组是怎么摆的?露在外面的面有多少个?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摆出如下几种情况:
(此环节随机处理:学生边
汇报,教师边把相应的立体图形贴在黑板上,同时板书露在
外面的面的个数。)
师:看着这些立体图形和它们露在外面的面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虽然我们
都是用的四个小正方体摆的,但是摆的方法不一样,露在外
面的面也不一样多。有时候露在外面的面都是
9个,但摆的方法也不同。)
师(结合板书)小结:都是用4个小正方体来摆,但由于摆的方
式不同,露在外面的面
数也不同;即使露在外面的面数相同,摆法还是不同。
设计意
图:此环节的设计,是给了学生一个自主操作的空间,同时也给了学生思维开放
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不
仅停留在操作的层面上,还要在操作中有所发现。学生按照自己的
想法操作,并通过观察、交流,发现摆
法不同,露在外面的面数是不同的;即使露在外面的
面数相同,但摆法也不同。
三、合作探索,发现规律
师:刚才我们用4个小正方体随意摆在一起,露在外面的面数有所不
同。现在我们用8
个小正方体,按一定的方式有规律地摆,露在外面的面数会怎样变化呢?
1.出示合作提示。
(1)小组同学商量、选择一种方式,之后按照这种方式有规律地摆(如横着摆、竖着摆…)。
(2)先由一个小正方体摆起,记下露在外面的面数;再逐个增加小正方体,并依次记录
露在外面的小正
方形的面数。
(3)边记录数据边观察,并把你们的发现写下来。
师:你们看懂提示了吗?有几个要求?什么是有规律地摆?
2.小组合作探索,并填写记录单。
小正方体的个数
漏在外面的面数
我发现的规律
3.全班交流。
师:哪
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边说边演示,介绍一下你们小组是怎么做的,并说说你们的
发现。(预设学生可能出
现的几种情况,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相机处理。)
预设1:
1
2
3
4
5
6
7
8
(展示学生记录单)
小正方体的个数
漏在外面的面数
我发现的规律
1
2
3
4
5
6
7
8
每增加一个正方体,就增加2个面
师相机追问小组:你们小组发现每增加一个小正方体,就增加2个面。那每次增加的是
哪两个面?
(学生可能回答:前面增加一个,右面增加一个)
师:每次增加的都是这样2个面吗?你指指看。
师指着上面的面问:这个面不也在变吗?为什么它不算成是增加的面?
(学生可能回答:它虽
然有变化,但是这个面没增加,原来的上面被盖住了,又露出一
个上面,所以上面没变。)
师:原来上面的这个面始终起到了替代的作用,它的个数始终没变,那么我们在数增加
的面数时就不用考
虑这个替代面了。
师(面向全班):现在,让我们一起看这个表格,如果按这种方式继续摆下去,摆8
个
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一共有多少个?10个小正方体呢?20个呢?你发现了什么?(也
可以提示学生
观察小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出的面数的关系。)
师:那其他同学是怎么摆的?发现了什么规律?
4.深入研究,再汇报。
师:这次汇报时,只需要说出你们是怎么摆的、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2:学生还可能出现以下各种情况:
图(l)每增加一个小正方体就增加3个面。
图(2)每增加一个小正方体就增加4个面。
图(3)每增加一个小正方体就增加3个面。
设计意图:有意识地给学生
创设更大的操作空间,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在动手操作中
发现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
律,并通过教师有意识的追问提升学生的分析
意识,感受到变化的面的出现规律,提炼出通项公式。在这
一环节中,有教师扶持阶段,也
有放手学生自己研究的时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
在交流中渗透替代
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总结提升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