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840次浏览
2020年12月11日 16: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家常炒菜菜谱-战胜自己

2020年12月11日发(作者:冯玉祥)



《穷人》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溅、熄”等14个生字,正确认读“汹涌澎湃、轰鸣、沉思、
糟糕”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领悟作者通过 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
理活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品质。
4.通过批注品味文中语句,从桑娜夫妇的心理和言行神态中感受渔夫和桑娜
的美好心灵,并做 出评价。
5.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环境描写以及心理描写对表达人物品质所起的作
用,体 会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读懂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
3.从桑娜夫妇的心理和言行神态中感受渔夫和桑娜的美好心灵,并做出评价。
【教学难点】
1.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体会环境描写以及心理描写对表达人物品质所起的作用,体会省略号的不
同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都知道穷人的生活状态吗?你们记得哪些关于穷人的故事 ?一对
靠打鱼为生的勤劳、善良的夫妇,在艰难维持自家七口人生计的窘境下,还毅然

< br>
决然地收养了死去的邻居家的两个孤儿,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这是多么宽广的
胸襟! 爱,能抚平一切伤痛;爱,能照亮前行的旅程……今天让我们带着爱,一起
走进这对普通而不平凡的夫妇 的内心世界!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板书: 穷人)
2.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它的
介绍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接下来咱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
二、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出示初读要求:
读准 每一个字,生字随时查字典弄清字形;读好每一个词,新词联系上下文
想想意思;读通每一句话,难读的 地方多读几遍。
反馈初读情况。
2.检查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点评。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
1.谈话启发:这个 故事,篇幅比较长,但思路比较清晰,你们能不能事情的
发展变化,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请默读梳理 ,形成文字。
2.学生自学:
(1)教师巡视,排疑解难,提示方法:先将课文划分为几个部分,并归纳
每个部分的内容。
(2)同桌商议,互相修正补充。
3.班级交流:根据需要,指名2-- 3人交流,适度点评。
第一部分(1-- 2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
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归来。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部分,讲桑娜出门去探望生病的



邻居西蒙,发现她已经死去,就抱回了两个遗孤。
第三部分(12--27自然段):是事情 的结果,讲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
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夫妻的想法不谋而合 。
(三)三读课文,初步扫描人物
1.过渡谈话: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大体内容,我们就可以 认识有关的人物了。
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桑娜 渔夫
(四)引导读文,了解故事起因
1.我们先看第一段。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
(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
2.从这段文字中,你可以获取到什么信息?
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 ,搁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
的摆设,温暖而舒适的小屋,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 的
渔夫的家庭,也可以看出女主人的勤劳。
(板书:温暖而舒适 勤劳)
3.从 没有熄灭的炉火和没有擦净的食具告诉我们,桑娜一边补着破帆,一边
在做什么?(对,她分明在等着自 己的丈夫。)
4.再等丈夫的时候,桑娜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文章找到体现桑娜心情
的 词。(心惊肉跳)
释:“心惊肉跳”。
介绍这个小屋的摆设,读时基本上是平静的,读到哪儿语调开始转换?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天气的恶劣使桑娜恐惧极了,所以课 文上的“寒风呼啸”“海浪拍击”“又
黑又冷”更加重语气。
全班齐读。
指导:“心惊肉跳”一字一拍,却尾语调放低,好像不敢想。
男生读第一节最后两句。
5.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夜深了。你们看,第二节写了几层意思?(三层)



第一层:深夜不见丈夫归来。
第二层:沉思:插叙从丈夫想到生活的贫穷。
第三层:倾听风声,祈求上帝保佑。
6.指导朗读
第一层:焦急。“十下,十一下”,重音,每一下都打在桑娜的心上。
第二层:沉思,是插叙,读得平静些。
第三层:焦急地祈求。
7.朗读桑娜沉思的内容和桑娜说的话。
三、课堂小结
恶劣的环境,桑娜焦急的等 待,都牵动着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后面会发生
什么故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作业:
1、朗读桑娜沉思的内容和桑娜说的话。
2、生字、词语过关。
四、课堂作业
五、板书设计
13、穷人
汹 涌 澎 湃 熄 掀 困
唉 淋 嘿 糟 嘛 皱 勺
桑娜 渔夫
温暖而舒适 勤劳



丁香结 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潇洒、朦胧”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味文中优美的句子,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
景物的方法。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件、图片和文字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深刻的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作者豁达的胸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文中优美的句子,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
景物的方法。
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丁香的图片。 < br>2.导入新课:文学作品中的花草树木大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松柏喻指傲
岸长青,梅花象征高洁 坚强,牡丹代表富贵端庄,菊花寓意高雅傲霜……今天我
们将一起去了解另一种花——丁香,体会一下作 者赋予了它怎样的品格。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缀、雅、拙、薄、恍”这 些生字时,可以
通过形近字比较的方法;学习“幽”字时,可以通过猜谜的方法;学习“糊”这
个生字时,可以通过同音字比较的方法。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缀”的左窄右宽,右部四个“又”紧凑。
“幽”的“山”要宽些,中间竖画宜长。
“雅”右边的“隹”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案”的“木”稍出头,横略短,突出“女”的长横。
“拙”的左窄右宽,右边中间的竖一笔写成。
“薄”的“艹”要有覆盖之势,下面部分写紧凑。
“糊”的中部笔画较少,左右所占空间大。
“恍”的“忄”应先写两点,再写中间的垂露竖。
易错提示:
“拙”的左边是“扌”,不是“口”。
“薄”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叕:缀(点缀)—辍(辍学)—掇(拾掇)
隹:雅(文雅)—准(准备)—雄(雄壮)
出:拙(笨拙)—茁(茁壮)—咄(咄咄逼人)
胡:糊(模糊)—湖(湖水)—葫(葫芦)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
明确: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
(2)课文可以划分为几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可以分 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主要写丁香花的颜色、气味、
形状。第二部分(4~6):主要写作 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读了课文后,让我们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
写丁香花的?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下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
来解答这些疑问吧!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点缀 幽静 优雅 方案 笨拙 单薄 模糊 恍然 花蕾 衣襟 怨

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带着之前的疑问,跟随作者,去深入了解丁
香花。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一部分(1~3)。
(1)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
(2 )赏析句子“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
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 头望”。
明确: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丁香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枝
丫伸出宅 院的调皮、可爱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
(3)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校园里的丁香花。
(4)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作者屋外的三棵白丁香。



(5)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明确: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 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起就
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
(6)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明确:①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 一簇”。②颜色:紫色、白
色。③气味:“淡淡的优雅的甜香”。
2.学习第二部分(4~6)。
(1)第4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细雨中的丁香。
(2)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雨中的丁
香?
明确:特点:格外妩媚。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细雨迷蒙中朦胧绰
约、紫色和白色相互渗透交 融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作,十分新奇而贴切,表现
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在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 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3)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诗句?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几句以花蕾丛生的丁香喻
人愁心不解,说明丁香在古人的 眼中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诗句,
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 涵,为读者开拓了丰富的
想象空间。
(4)第5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丁香结”这一说法的由来。
(5)“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 花扣”一句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丁香小小的花 苞比作衣襟上的盘花扣,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花苞的特点。
(6)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3.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



明确:美丽、高洁、愁怨。
4.丁香结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
明确:象征意义:生活中解 不开的愁怨(人生中不顺心的事)。作者把丁香
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 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
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5.“结,是解不完的;人 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
了么?”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明确:每个人 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我们应该正
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 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丰富多彩。作
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自己的豁达和睿智向人们传递 对待人生和
生活的积极态度。
6.简要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巧用比喻 ,形象生动。如“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
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一句将细 雨迷蒙中朦胧绰约、紫色与白色
相互渗透交融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作,十分新奇而贴切,表现了雨中丁 香色彩
仿佛在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再如“小小的花苞圆
圆的,鼓 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一句将丁香小小的花苞比作衣襟上的盘花
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苞的特点 。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有的宅院里探出________,________的小花缀满 枝头,从墙上________行人,
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________
明确:半树银妆 星星般 窥着
(2)思考:本文的中心主旨是什么?
明确:文章 主要写了作者看到的城里、城外校园里和自己家屋外的丁香花,
由古人的诗词联想到丁香结并悟出丁香结 的说法由来,告诉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
对待生活中的结。



2.总结。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把
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生
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 春,有丁香如雪,优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
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我们既要有赏花 的情调,又要有解结的心志。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东华理工大学分数线-羡慕嫉妒恨的意思


公交车车身广告-大锅饭菜谱


关于诗歌的名言-摆渡人歌曲


中华圣人吧-角度乐队


怨天尤人是什么意思-太阳眼镜


长帝烤箱食谱-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鹤立鸡群的同义词-厂庆征文


英语教案-劳动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