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单元教学工作计划
壮阳的食物-照葫芦画瓢
2013 学年第 二 学期
五(5) 班 语文 科单元教学工作计划
单
元
时间
(周次)
课
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
措施
1 1-2周
11—13
课时
:1 草原 (老舍)
2* 丝绸之路
3
白杨 (袁鹰)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
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
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
把握课文主
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
言。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
较简单
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
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
的习作中。
一是引导学
生通过读
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
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
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
把
握课文主要内容,联
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
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
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
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
力,并不断积累语言,
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
生了解文章
一些比较
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
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
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
的
习作中。
在本组的导语
中,提出了“走
进西部”。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
生搜集有关资
料,通过网络、
影视、报刊等资
源更多地了解
西部,认识西部
大开发的重要
意义。
2 3-5周
12—14
课时
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
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
5 古诗词三首
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
牧童 (吕岩)
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
舟过安仁 (杨万里)
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
6 冬阳·童年·骆驼队 (林海音)
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
7* 祖父的园子 (萧红)
童年生活
8 童年的发现 (费奥多罗夫)
9* 儿童诗两首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
的眷恋,感受童年
生活
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
贵,丰富情感体验,更
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
着的童
年生活;二是通
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
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
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
br>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
生活。
从整体上观照
本组的教学内
容和编排特点
,
把理解内容和
体会感情、读书
与表达、语言积
累与语言运用、
课内
与课外有
机地结合起来,
以实现教学效
果的最优化。
单
元
时间
(周次)
课
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
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
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
式;三是
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
br>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
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
文章的阅读,
了解不同
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
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
的语言。
教学
措施
表演和写发言
稿的内容,“回
顾·拓展”也是紧
紧围绕有关语
言艺术和形式
的问题,安排了
“交流平台”“日
积月累”“展
示
台”等项教学内
容,并引导学搜
集积累。
3 6-7周
11—13
课时
10 杨氏之子 (刘义庆)
11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12* 半截蜡烛
13* 打电话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4 8-10周
11—14
课时
14 再见了,亲人 (魏巍)
15* 金色的鱼钩
(陆定一)
16 桥 (谈歌)
17* 梦想的力量 (江菲)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
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
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
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
尚;二是
要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
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
的思想感情
,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
一些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
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
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
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
生的速读能力。
要引导学生潜<
br>心读书,感受人
物的精神品质;
体会作者的情
感脉络和表达
方法。另外
,入
选的4篇课文篇
幅较长,可通过
本组教学,继续
培养学生的速
读
能力。
教学
措施
听他人介绍,读
读某些章节,让
学
生知道这些
名著的存在。名
著的魅力是多
方面的,仅通过
一组教材的学
习和阅读几篇
课文,要让学生
全面感受名著
的魅力,是远远
不够的。本组教
材无非是引子
和例子,主要目
的还是为学生
打开学习古典
名著的大门
,激
单
元
时间
(周次)
课
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
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
代中华儿女。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
慧,提升素
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写本
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
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
著的兴趣。这也是本组教学的重
点。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
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
名著的兴趣。
5 11-12周
12—14
课时
18 将相和 (司马迁)
19 草船借箭 (罗贯中)
20* 景阳冈 (施耐庵)
21* 猴王出世
(吴承恩)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发学习兴趣,创
造一个交流学
习古典名著的
平台。
6 13-15周
12—14
课时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
界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路甬祥)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路甬祥)
网上呼救
、把握自己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奇怪的东南风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
告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
息
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2)开展调
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
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
我们生
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3)
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
体,辨别
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
良信息。(4)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
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
研
究报告。
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
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
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体
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
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
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
步学会
利用信息,写简
单的研究报告。
教师可以根据
建议,引导学生
根据学校、家
庭
和当地的实际
情况开展活动。
单
元
时间
(周次)
课
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
家笔下鲜活的人物
形
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
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
习运用。
教学
措施
7 16-17周
14—15
课时
本组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
22 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徐光
经验,以此为基础来学习本组教
材。二是要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
耀)
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
临死前的严监生 (吴敬梓)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曹雪芹)
验与本组教材的学习有机结合。
23*
刷子李 (冯骥才)
24* 金钱的魔力 (马克·吐温)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阅读本组课文,要抓住主要内容,
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
特点,还
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
特点的,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
语言。 <
br>让学生进一步
感受作家笔下
鲜活的人物形
象,体会作家描
写人物的方法
,
并在习作中学
习运用。
8 18-20周
12—14
课时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季
羡林)
26 威尼斯的小艇 (马克·吐温)
27* 与象共舞 (赵丽宏)
28* 彩色的非洲 (彭仁)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
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
风情特
点,增长见识;
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
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
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
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
据各自条件,
通过多种
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
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
情的感受。
在学习之前
,先
想清楚自己学
些什么,再回忆
一下本学期的
内容。学习时,
感情
要真实,语
句要通顺。
单
元
时间
(周次)
课
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