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全册教案-高一语文教案
有关于春天的古诗-人脸识别功能
高一语文全册教案
荷塘月色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
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
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
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
。学生是容易入景
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
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
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
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一、教学目标
1、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
果;
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程序
课前:①
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① 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 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①
整理课堂笔记
② 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 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
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
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
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在这满月的光
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
有
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
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
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
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
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
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
1
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
:“掩”—出门
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
似,目
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
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
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
地构成的?析:院
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
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
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
有一种韵
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
一种雅而
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
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
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
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
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
少人走,夜晚更加
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
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
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
时用了哪些叠词?
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
的心情? 析: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
“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
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
在幽闲、超然中,淡
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
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
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
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
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
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
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
的妙处,我且受用(“妙
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
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
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
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
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
“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
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
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
呼应,修饰
2
“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
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
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
;舞女的
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
对前面哪
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
“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
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
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
句运用了哪种
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
辞手
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
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
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
修辞格,本体和喻
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
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
“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
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
“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
“星星”相似;
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
美
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
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
,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
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
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
“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
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
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
者却把它比作“远
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
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颤动”的原因是什么?
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
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
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
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
点?析:无声、含蓄)的流
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
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
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
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
而且白而发
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
为有微
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
3
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
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
强的前后关联的,
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
:
“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
往下流的意思,
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
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
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
(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
既互相
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
动的轻柔含
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
“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
,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
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
在荷塘
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
纱”的本体
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
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
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
丛生的灌
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
又像是画
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
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
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
“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
画家之手,
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
与影有
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
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
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
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
是视觉与听觉的
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
景物进行反
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
名曲,
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
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
,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
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
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
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
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
br>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
4
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
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
路灯光,没精打采
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
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
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
联想
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
然境界,作者
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
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
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
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
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
子,她们是荡
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
的季
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
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
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
而浅笑,畏倾
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
消受了。
(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
闹”和“风
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
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
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
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
么也没
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
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
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
着江
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
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
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
苦闷彷徨,无所适从,
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
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
5
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 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
折、幽僻、寂寞
淡(景物色调)
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勾勒荷塘轮廓
的荷香月色
舞女的裙
着朵儿(含苞)
星
三、细写
荷塘月色
水、泻
总写荷塘月色 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
心情:淡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直抒胸臆 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
感想三:受用无边
心情:淡淡的喜悦
荷叶 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
颜色:点缀着些白花
荷塘 荷花 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
羞涩地打
光亮:明珠、星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
荷水:脉脉
(叶子:更见风致)
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
6
青雾:薄薄,似牛乳
似轻纱
从景物的角度,反衬: 叶子与
花:似梦
月
色
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写月光下
景
从面上写:树色阴阴、
的荷塘四
周
似烟雾
态
从点上写:杨柳丰姿
远景:隐隐约约的远山
(仰视)
平视:路灯:无精打采
鸣、蛙叫
么也没有(照应二)
淡淡的哀愁
四、回首江南采莲盛况,思乡情浓,心情依然不宁静(照应三)
近
静
动态:蝉
心态:我什
7
拿来主义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
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
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
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鲁迅
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所以
必须介绍清楚有关的背景,以利于学
生理解课文内容。即使如此,因为鲁迅杂
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学生阅读本文难度是很大的。唯有促使学生
在课上积极思
维,才有可能学懂这篇文章。
如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杂文是文艺性
的议论文。阅读方法应当与其它议
论文大体相同。要在学习第九课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学习本文论证艺术时,难免要涉及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有
关论证方法的
基本概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而教材中又没有这方
面的讲解。因此要力求讲得深入浅出,语
言简练、准确而又便于理解记忆,使
学生一次弄懂,不搞夹生饭。
体会鲁迅杂文语
言犀利、幽默的特点是个难点,可以用“比”的办法加深
学生的理解。重在加强学生的语感,重在“意会
”(心中明白了鲁迅杂文语言
的妙处了),而不一定要求学生“言传”(用语言表述其中的妙处)。
理解内容和学习论证艺术、体会语言特点是学习本文的两大任务,可以各安
排一个课时。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参考材料很多,对文章主旨、
结构的理解众
说纷纭,人教社的教参只是其中的一种意见。教学过程固然必须
使学生读懂课文,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
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依据有利于
培养阅读能力这一原则决定对各种意见的取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 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3. 理清文章思路。
8
4. 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教学过程
一、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
家、思想家、革命
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
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
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
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
《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仅以中学语文课本涉及
的为限。)
二、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
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
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
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
后,妄
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
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
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
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
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
德”(忠、孝、仁、爱、信、义、和
、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
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
的逆流,以此
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
是国
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
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
崽”,极力鼓吹“全盘西
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
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
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
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
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
类似投降”。根据
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
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
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
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
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
主义》(板书标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
,
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
问题,但鲁迅先
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
“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
9
三、研读标题,发现问题。
提问
:本文标题属于议论文标题中的哪种类型?你读了标题之后明确了什么,
有哪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本文标题属于论题型。我们从标题明确了本文是要谈论有关“拿来主义”的问
题。读标题后,要
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拿来主义”?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四、阅读课文,解决问题。
(一)这两个问题正是我们理解这篇杂文的钥匙,是我们阅读本
文的入门。让
我们先在课文寻找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让同学们阅读课文(4分钟)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找出哪些段落回答了“什么
是‘拿来主义’”这一问题。
学生阅读。教师指名回答。最后明确:第8、9段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背景介绍
了本文主要谈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可是8、9两段只字未
提“文化遗产”,却谈什么“大宅了”之
类的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第9
段,把这一段内容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联系起来,想想“大宅子”
、“鱼
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事物。
学生阅读,分组讨
论,全班交流,最后明确:“大宅子”指文化遗产,“鱼
翅”指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鸦片”指文化遗
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
“烟枪和烟灯”指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
用
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这里“大宅子”、“鱼翅”、“姨太太”并不难理解,对
“鸦片”的含义可作
适当启发:清末有些人吸食鸦片,身体垮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看来鸦片
不是好东西,但鸦片作为药用,有很好的止痛效果,看来鸦片又是有用的东
西;那么究竟应当怎样评价
鸦片呢?想想文化遗产中什么样的作品与鸦片具有
相似之处。明确了“鸦片”所指之后对“烟枪和烟灯”
的含义也要作适当的启
发:吸食鸦片时烟枪烟灯是工具,而鸦片则是吸进来的内容,联系文化遗产中某些不好的内容究竟是凭借什么才得以流传的,想想烟枪烟灯指什么。
明确了“大宅子”、“鱼翅”等所指内容之后要进一步明确拿来主义者对待这
些事物的态度。
提问: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鱼翅”)应取什么态度?(吸收)课文中哪
句话表现作者的
这种主张?读出课文中有关的阐述,不能多读,也不能少读,
要恰如其分。(“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
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采取什么态度
?(批判
地吸收)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
10
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
br>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取什么态度?(留一点作历史
的反面教材,绝大
多数应当清除)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
(“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
掉的了。”)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么态度?(坚决抛弃)读出课
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5.用一句话概括拿来主义的作法。(回答第9段第1句,答第10段第2句也
可)
(三)理解第9段内容之后再来理解第8段内容。“得了一所大宅子”自然是
指面对文化遗产,其余的
内容应当怎样理解?仔细阅读课文,在笔记本上填好
下列表格。(出示投影片)
指名回答。
最后由教师明确:孱头,“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害怕继承
拒绝借鉴,逃避主义;昏蛋,“勃然大
怒放把火烧光”,盲目排斥,虚无主
义;废物,“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投降
主义。
(四)我们已经知道了作者主张实行“拿来主义”,议论文写作目的是宣传作
者的观
点,但是,文章不仅要明确地提出论点,还要进行论证即回答“为什么
要实行‘拿来主义’”。 引导学生先想一想,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每天先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再做书面
作业,你能用几种方法
回答?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总结。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说清这种做法的好
处,另一
种是说清楚其它做法的害处。这种回答问题的方法所表现的思维方式
是普遍适用的。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
1至第6---
7段,看看作者在这里是否回
答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是用什么方法回答的。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是通过批判与“拿来主义”相反的“送去主义”来证明必须实行“拿来主
义”。)
重读第1段,说说这段是从什么角度批判“送去主义”的。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最后明确本段第一句说明“送去主义”的由
来,以后语句列举了反动政府一味送去的可耻行为。
提问:本段开头就指出“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一脉相承,这有什么作
用?
学
生通过思考不难理解“送去主义”是“闭关主义”在新形势下的表现。从闭
关锁国到投降卖国从对旧文化
的抱残守阙到对进步文化的深闭固拒,都是与中
华民族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不相容的,文章一开始就把问
题放到历史和现实的
11
背景中去考察。
提问:联系本文写作背景,想想为什么“别的且不说”,而“单说学艺上的东
西”?
(因为本文着重要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所以作者集中列举“送去主
义”在学艺上的表现。)
提问:本段最后一句“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
了”,其中“进步”
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
提问:你还能从本段的哪些语句上体会出对“送来主义”嘲讽的感情?
这里主要靠学生“意
会”,大家互相补充,具体到每个学生不必要求找完全。
同时只要指出有关的语句即可,不必要求说清怎
样表现了这种感情。本段中
“大师”、“捧着”、“儿张”、“一路挂过去、”、“发扬国光”、“传<
br>道”等都表现出嘲讽的感情。
(五)重读第3、4两段,想想一味送出去究竟有什么坏处?填好下面的表格。
(出示投影片)
根据课文不难填出表上的内容,但要求学生语言要尽量简明,不能大段地抄录
原文,以提高他们
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没有
好结果,发了疯。送去主义;只想送去,不想
拿来;中国永远贫穷落后。
提问:第3段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批判送去主义?
(本段用将“送去主义”与尼采进行比较的方法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
提问:第3段
开头意思紧承第1段,联系第1段的内容应怎样理解“丰富”、
“大度”、“不算坏事情”?
(这里是对“送去主义”的讽刺,不是“丰富”,而是自欺欺人;不是“大
度”,而是媚外求宠。一味
地送出去,当然是坏事情。
提问:说说“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
(“抛给”、“送来”是指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侵略。“抛来”是指把
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
价的送人或施舍。一句“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
西”,把“抛来”和“抛给”之间的善恶分得十分清楚
。)
提问:请同学们说说3、4两段和第六段的意思。
(3、4两段通过揭露“送去主
义”的危害来批判“送去主义”,第6段揭示
“送来”产生的祸患,说明“拿来”的必要。)
(六)学习本文最后一段。
要求学生阅读第10段,想一想这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
题、设计好问题
后请把问题和答案连在一起读一遍,看看是否通顺,自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