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下古诗词鉴赏练习
券商报告-火车票提前几天预售
七年级上古诗词鉴赏练习
一、《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练习:1、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2、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 )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
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
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
3、《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是哪几句诗?
4、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
,
抒发了 的抱负。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大海的
的特点,也体
现了诗人 的胸怀。
6、《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
7、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面貌?
二、《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练习: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义,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店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就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的“
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远望,江面
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
因此而开阔。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
觉跳脱。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
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
舟、
波平浪静等大景。
1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
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
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
想象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
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
客路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
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深的乡愁。
3、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
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4、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 欢乐积极向上的情怀。这首诗写
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5、“风正一帆悬”以:“
”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6、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7、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
么
样的情景?
8、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
想?
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如:
(请选一个角度,切忌面面俱到)
10、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
觉得“失”与“阔”,哪
个字更好,为什么?
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
11、解释颈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
12、此诗的尾联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的?
13、 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
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2
答案提示: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
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练习:1、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句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的是刚刚披上
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
美好风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
争”“啄”这两个动词,勾画和渲染了一幅早莺争树,新燕啄泥
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
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
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茵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不禁
发出“最
爱的赞叹”
2、下面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
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
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
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
子湖畔春草深深
,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
刚披上春
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4、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
。
5、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参考答案:
6、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分析。
示例:
7、诗中写了哪些画面:
诗中写了
哪些春天的景物:
8、绿杨茵里的白沙堤到底怎样可爱,诗人并没有明写,你认为这种写法如何?
2、试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略作分析。
3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天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
试赏析其妙处。
示例:
4、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
十分
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腾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
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是“断肠
人”更添忧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2、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
的景象?
3、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5、“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5、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传
诵。
小令仅28个字,写了数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期中表现
主旨的句子是:
6、赏析马致远的《无净沙·秋思》中的主旨句。
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 )
A首句写景兼点时令。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和“不如归去”的子规入诗,含飘零、离别之恨在
4
内,渲染出凄苦哀愁的意境。
B次句直抒胸臆。“闻道”表示惊
异惋惜意;“五溪”,用以指出迁谪地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在叙事中抒情,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
自见。
C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飘向老友所去的遥远的龙标。
D后两句诗所表现的艺术境界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
流照君”句相似。
2、下列对所选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3、诗人为什么偏要托明月?
4、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
5、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7、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
的
心情。
8、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六、《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练习: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B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
更见两地相
思情重。
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2、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怎样理解?
3、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愿望,诗人想象出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诗中的“秋”字除点明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5、“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表现了诗人
的
5
心情。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通过想象表达了诗人
的
愿望。
7、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对这一成语的理解。
8、诗歌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
突出
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句子是:
原因是:
9、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作
者
的思想感情。后两句通过设
想
,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10、一首诗出现两次“巴山夜雨”,你认为有重复之感吗?为什么?
七、《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练习:
1、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个笼字说出夜
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
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
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年幼无知,又抒发了自己的
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诗中的精品。
2、“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3、首句用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
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八、《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练习:
6
1、词人精心选择了 、 、
以及 ,构成
一组优美的画面,把 和
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
的情怀,这是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2、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 词。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试分析这两
句好在哪里?
4、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
好处:
5、从哪可以看出次词是怀人之作?(至少写两句)
6、“一曲新词酒一杯”到“去年天气旧亭台”,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
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所以成为名句,不仅在于自然天成地表现了眼
前之
景,而且给人一种哲理性的启迪,你能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吗?
8、“小园香径独徘徊”句中一个“独”字表达出词人内心什么样的情感?
九、古诗词理解背诵
1、《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
时的哲理,这两句诗
是:“
”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
”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
”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
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
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表现作者无限
乡思的诗句是:“
”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
“ , 。”立意
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
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
”
“ ”
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感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归期难料的感情。
2、《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
;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施图,
即:
。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3、《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
。
7
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
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
的优美诗句是“
”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
的优美诗句“
” “最爱”的内容是“ ”
表现诗人行路的句子是“
”和“ ”描写
花草的句子“
”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正
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把对
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见于诗句“
”把明月人格
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借
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
5、《夜雨寄北》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表
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
设想未来相逢
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
后来成为离情的代用语的词
是: 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
的语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
话巴山夜雨时。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诗
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
之
中的诗句是:
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
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
6、《泊秦淮》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鞭
打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告诉他们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的诗句是:
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
表
现作者忧国忧民的一句是:
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
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句是:
《泊秦淮》中写景的句子
是: ,叙事的句子是:
抒发感慨的句子
是:
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
律的诗句是:
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
构成“新”与“旧”“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
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
表
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
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
经常用晏殊的“
”这两句诗表示慨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