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自我评价
成长的足迹作文-每逢佳节倍思亲
期中考试自我评价
【篇一:期中自我评价】
2014年春季三年级语文清明节作业
命题人:万国菲
班级:
姓名:
一、 看拼音,写词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组词
折()蜒()资()操()辽()捧() 析()蜓()姿()澡()
疗()棒()
摘()泽()猎()连()俘()蹈() 滴()译()
借()联()浮()滔()
三、 根据要求写成语或四字词语
1、来自寓言故事的。狐假虎威、
2、带有数字的。 三心二意、
3、由人物想到的。刘翔、王勃
李白。
4、由景物想到的:长城、运河
庐山的云雾。 、 、
、、 、李广。 。 、、 、南沙群岛
四、 多音字组词
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南沙是祖国巨大的 。她拥有的珍贵的,蕴藏着的
,贮存了的 。
仅 ,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 ”的美誉。
2、庐山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 、 的感觉,令人。
3、信鸽是不怕任何的,能够飞越,忠实地为人们 ,所以人们称它
们是“ ”。
4、蜻蜓飞过来,告诉我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 。
5、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 。懒惰的人,只能捞起 。
6、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 :远处,, , 。一只野鸭正披
着 , 在天边
轻轻地飘荡??这美景正是他在《 》中用,所描绘的。
7、唐代诗人卢纶在《塞下曲》中写道:“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
弓。,
。”其中的将军指西汉时期的一位将领 。
六、三(1)中队将举行一次
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题队会,准备约请老
红军刘爷爷讲一讲当年的战斗故事。如果由你去约请,见到刘爷爷
你会说:“ 。”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大作家的小老师(节选)
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
不能自夸
□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这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
育。她是我的老师
。
1、 在文中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
“她是我的老师”中的“她”是指 ,“我”是指 。
3、
小姑娘成为大作家老师的原因是什么?用“—————”画出有
关的句子。
4、
写近义词:感触( )成就( )自夸( )谦虚( )
(二)蚂蚁和蜜蜂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蜜蜂采蜜图,
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
连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小蜜蜂,
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
蚂蚁很忌
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
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
们干的活也不比蜜
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
心了吗?蚂
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
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蜜蜂,我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
“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啦!”( )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沉思以后说:“是啊,人们为
什么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
我想,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上为了他
人??”
蚂蚁听了,口服心服,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用部首查字法查“觅食”的“觅”字,应先查部首( ),再查( )
画,它是( )
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完成提示语的填空。
3、联系上下文解释“忌妒”的意思,并用“忌妒”造句。
忌妒——
4、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4)
忌妒——()
称赞——() 勤劳——() 沉思——()
5、
蚂蚁很忌妒蜜蜂,从他心里和嘴里
6、
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是不是太偏心了?
7、
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三)
海边是沙滩。沙是金黄金
黄的,踩上去又松又软,就像踩在地毯上,
真舒服!阳光照在沙滩上,像是铺上一层耀眼的碎金。我想这
“金沙
滩”的名字,大概就是这样得来的吧!
沙滩上随处可见五彩缤纷、奇形怪状
的贝壳。我不停地捡呀,捡呀,
不一会儿,就捡了满满的一袋。我欣喜若狂,对着大海喊:“谢谢你,<
br>送给了我这么好的礼物!”
1、 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出现( )立刻( )刺眼( )
2、 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色彩鲜艳繁多( )。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3、
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4、用“~~~~~~”画出“金沙滩”名称的由来。
5、填空
(
)的大海 ( )的阳光 ( )的海鸥
( )的飞机 ( )的画卷 (
)的沙滩
( )的碎金 ( )的贝壳 ( )的礼物
一、习作
观察两幅图,选择其中一幅,展开想象,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
号等标
点符号,用对话形式,记述一件有意义或有趣味的故事。
【篇二:期中自我评价】
期中自我评价
班级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成绩
() ( ) ( ) ( ) ( )
(
) () ( )()() ( ) ()
二、组词
折()蜒()资()操()辽()捧()
析()蜓()姿()澡()
疗()棒() 摘()泽()猎()连()俘()蹈()
滴()译()
借()联()浮()滔()
三、根据要求写成语或四字词语
1、来自寓言故事的。狐假虎威、、、。
2、带有数字的。
三心二意、、、。
3、由人物想到的。桑兰、王勃、李广、
李白。
4、由景物想到的。长城、运河、南沙群岛 、 庐山的云雾 。
四、多音字组词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南沙是祖国巨大的 。她拥有的珍贵的,蕴藏着的 ,贮存了的 。
仅
,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 ”的美誉。
2、庐山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
、 的感觉,令人。看到
它我就想起了诗仙李白的诗句
。它又给人神秘莫测的感受,难怪大
诗人苏轼有 的感慨。
3、信鸽是不怕任何的,能够飞越,忠实地为人们 ,所以人们称它
们是“ ”。
4、蜻蜓飞过来,告诉我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 。
5、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 。懒惰的人,只能捞起 。
6、这时
,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 :远处,, , 。一只野鸭正披着 ,
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这美景正是他在《 》中用所描绘的。
7、唐代诗人卢纶在《塞下曲》中写道:“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
弓。,
。”其中的将军指西汉时期的一位将领 。唐王昌龄在《出塞》
一诗中也称赞过他“ ,
。”
六、三(1)中队将举行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题队会,准备约请老
红军刘爷爷
讲一讲当年的战斗故事。如果由你去约请,见到刘爷爷
你会说:“ 。”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大作家的小老师(节选)
事后,萧伯
纳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
□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这是
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
育。她是我的老师。
1、
在文中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
“她是我的老师”中的“她”是指 ,“我”是指 。
3、
小姑娘成为大作家老师的原因是什么?用“—————”画出有
关的句子。
4、
写近义词:感触( )成就( )自夸( )谦虚( )
(二)蚂蚁和蜜蜂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蜜蜂采蜜图,
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
连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小蜜蜂,
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
蚂蚁很忌
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
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
们干的活也不比蜜
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
心了吗?蚂
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
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蜜蜂,我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
“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啦!”( )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沉思以后说:“是啊,人们为
什么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
我想,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上为了他
人??”
蚂蚁听了,口服心服,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用部首查字法查“觅食”的“觅”字,应先查部首( ),再查( )
画,它是( )
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完成提示语的填空。
3、联系上下文解释“忌妒”的意思,并用“忌妒”造句。
忌妒——
4、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4)
忌妒——() 称赞——() 勤劳——()
沉思——()
5、 蚂蚁很忌妒蜜蜂,从他心里可以看出。
6、
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是不是太偏心了?
7、
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八、习作:春姑娘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用温柔的手轻拂我
们的脸庞,
柳树姑娘在河边梳理着她那动人的秀发,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春天的景色真美呀,快快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写写
你的发现。
我的发现
【篇三:阳城中学2015--
2016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自
我评价】
2015--
2016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地理自评报告
这次期中考试试卷共70分,从试题格式上看和以往试题题型基本相
同,具体分析如下:
1、选择题30分
内容比较全面,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直接影
响整
个试卷的成败,满分30分,大多数学生分数在24-26分左右,说明
学生对知识掌握的
还不是特别好。又由于本次复习时间太少,主要
为了赶进度,迎接年终年终考试。
2、主观题40分
16题9分,本题学生基本都能得8--9分
17题“中国地形图”12分,大部分学生能的9---10分,主要原因是
学生对各个地形的地表形态
还不能完全掌握,知识不准确,一知半
解。
18题“干湿地区分类”6分,学生基本都能得到6分
19题“长江、黄河流域图”13分,大部分学生分数在11--
12分,错
误较多的是第六小题,学生对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存在的忧患不
了解。
总体来说,本试卷总体难度不大,但从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学生对
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还有待
提高,读图能力还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