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组合数学试题集

萌到你眼炸
962次浏览
2020年12月12日 07: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赞美长城的句子-恶魔小丑天赋

2020年12月12日发(作者:茅成)


组合数学试题集
一.简单题目
可以根据需要改成选择题或者填空题 < br>1.在1到9999之间,有多少个每位上数字全不相同而且由
奇数构成的整数?(参见课本21 页)
解:该题相当于从“
1

3

5

7

9
”五个数字中分别选出
1

2

3

4
作排列的方案数;



1
)选
1
个,即构成
1
位数,共有
P
5
个;



2
)选
2
个,即构成两位数,共有
P5
个;



3
)选
3
个,即构 成
3
位数,共有
P
5
个;


4
)选
4
个,即构成
4
位数,共有
P
5
个;

1234

由加法法则可知,所求的整数共有:
P< br>5
P
5
P
5
P
5
205
个 。

1
2
3
4
2.一教室有两排,每排8个座位,今有14 名学生,问按下
列不同的方式入座,各有多少种做法?(参见课本21页)
(1)规定某5人总坐在前排,某4人总坐在后排,但每人具体座位不指定;
(2)要求前排至少坐5人,后排至少坐4人。
解:(
1
)因为就坐是有次序的,所有是排列问题。

5
人 坐前排,其坐法数为
P(8,5)

4
人坐后排,其坐法数为
P(8 ,4)



剩下的
5
个人在其余座位的就坐方式有
P(7,5)
种,


根据乘法原理,就座方式总共有:

P(8,5)gP(8,4)gP(7,5)28449792000
(种)



2
)因前排至少需坐
6
人,最多坐
8人,后排也是如此。

可分成三种情况分别讨论:



前排恰好坐
6
人,入座方式有
C(14,6)P(8,6)P(8,8)




前排恰好坐
7
人,入座方式有
C(14,7 )P(8,7)P(8,7)




前排恰好坐
8
人,入座方式有
C(14,8)P(8,8)P(8,6)


各类入座方式互相不同,由加法法则,总的入座方式总数为:

C(1 4,6)P(8,6)P(8,8)C(14,7)P(8,7)P(8,7)C(14,8)P(8,8) P(8,6)


10
3.一位学者要在一周内安排50个小时的工作时 间,而且每天至少工作5小时,
问共有多少种安排方案?(参见课本21页)
解:用
x
i
表示第
i
天的工作时间,
i1,2,L,7
,则问题 转化为求不定方程

x
1
x
2
x
3
 x
4
x
5
x
6
x
7
50
的整数解的组数,且
x
i
5
,于是又可以转化为求
不定方程
y
1
y
2
y
3
y
4
y
5
y
6
y
7
15
的整数解的组数。

该问题等价于:将
15
个没有区别的球,放入
7
个不同的盒子中,每盒球数 不限,即相
异元素允许重复的组合问题。

故安排方案共有:
RC(,15)C(1571,15)54264

(种)


另解:

因为允许
y
i0
,所以问题转化为长度为
1

15
条线段中间有
1 4
个空,再加上前后两
个空,共
16
个空,在这
16
个空中 放入
6
个“+”号,每个空放置的“+”号数不限,未放
“+”号的线段合成一条线段 ,求放法的总数。从而不定方程的整数解共有:

RC(,6)C(1661,6)

即共有
54 264
种安排方案。

212019181716
54264
(组)

654321
4.求下列函数的母函数:

{n(n1)}
;(参见课本51页)

母函数为:

2 x2x2x
2
G(x)

n(n1)x

n(n1 )x2

nx

323
(1x)(1x)(1x)
n0n0n0

n

n

n

方法二:


G(x)

n(n1)x00x
n
n0
2


2

n

n1

x
n2
2n2

x



n0

n2
x


n2

n1

xx
n
n0


< br>2

x

x
2


x
n2

x
2

1x

n0



2x
2


1x

3< /p>


5.求下列函数的母函数:
{n(n2)}
;(参见课本51页)

母函数为:

2xx3xx
2
G(x)
< br>n(n2)x

n(n1)x

nx
323
(1x)(1x)(1x)
n0n0n0

n

n

n

方法二:

G(x)

n(n2)x


n1

n2

x


n1

x

x
nnnn< br>n0

n0n0n0




x
n2




x
n1

n0n0
2




11

n2


n1




x< br>



x


1x

n0

n0

1x



x

x

1211





32
1x1x1x1x

1x1x
 


3xx
2


1x
3
6.利用递推关系求下列和:
S
n


k(k2)
(参见课本第92页)
k0
n
显然,
S
n
 S
n1
n(n2)


同理对应的齐次方程的特征根为
1
,特解为
S
n
A(1)
n
A


*
n(Bn
2
CnD)Bn
3
Cn
2< br>Dn


非齐次方程的特解为:
S
n

所以,非齐次方程的通解为:
S
n
Bn
3
Cn
2
DnA



初始条件为:
S
0< br>0,S
1
3,S
2
11,S
3
26
,代入上式,可得


S
0
A0

S
1
BCDA3

S
2
8B4C2DA 11


S
3
27B9C3DA26
,解得:< br>A0

B
17
3

C

D


36
2
所以

S
n
n
3
n
2
n

方法二:

1
3
3
2
7
6
n(n1)(2n7)

6
显然,
S
n
S
n1
n(n2)
,类似可得,
S
n1
S
n2
(n1)(n1)


两式相减得
S
n
2S
n1
S
n 2
2n1


同理可得
S
n12S
n2
S
n3
2(n1)1
,两式再相减得< br>
S
n
3S
n1
3S
n2
Sn3
2
,同理得
S
n1
3S
n2
 3S
n3
S
n4
2


两式再相减,可得关于
S
n
的齐次定解问题:


S
n
4S
n1
6S
n2
4S
n3
S
n4
0


S0,S3,S11,S26
123

0

由(
1
)知,方程的通解为:
S
n
ABnCn
2
Dn
3
,代入初始条件得:

S
0
A0

S
1
ABCD3

S
2
A 2B4C8D11


731
S
3
A3B9 C27D26
,解得:
A0,B,C,D


623
731n(n1)(2n7)


S
n
nn
2
n
3


6236

方法三(快速求系数)

n(n1)n(n1)( n2)
通解为:
S
n
A
0
A
1
n A
2

A
3
2!3!
初始条件:
S0
0,S
1
3,S
2
11,S
3
26
,代入得

A
0
0

A
0
A
1
3

A
0
2A
1
A
2
11

A
0
3A
1
3A
2A
3
26

解得:
A
0
0
A
1
3

A
2
5

A
3
2

所以,
S
n
3n5

S
n


k(k1)(k2)
(参见课本第92页)
7.利用递推关系求下列和:
k0
n
n(n1)n(n1)(n2) n(n1)(2n7)

2
2!3!6
显然,
S
n
S
n1
n(n1)(n2)


同理对应的齐次 方程的特征根为
1
,特解为
S
n
A(1)
n
A


*
n(Bn
3
Cn
2
DnE )Bn
4
Cn
3
Dn
2
En


非齐次方程的特解为:
S
n

所以,非齐次方程的通解为:
S
n
Bn
4
Cn
3
Dn
2
EnA



初始条件为:
S
0
0 ,S
1
6,S
2
30,S
3
90,S
4210
,代入上式,可得



S
0< br>A0

S
1
BCDEA6

S2
16B8C4D2EA30


S
3
 81B27C9D3EA90

S
4
256B64C16D 4EA210

解得:
A0

B
1
4< br>3
2
11
133

C

D
,< br>E

4
422
n

n1

n 2

n3

11
2
3
nn

424
所以

S
n
n
4
n
3


方法二:


显然,
S
n
S
n 1
n(n1)(n2)
,类似可得,
S
n1
S
n2
n(n1)(n1)


两式相减得
S
n2S
n1
S
n2
3n(n1)


同理可得
S
n1
2S
n2
S
n3
3 n(n1)
,两式再相减得

S
n
3S
n1
3S
n2
S
n3
6n
,同理得
S
n1
3S
n2
3S
n3
S
n4
6(n 1)


两式再相减得
S
n
4S
n1
6S
n2
4S
n3
S
n4
6

同理可得
S
n1
4S
n2
6S
n 3
4S
n4
S
n5
6


两式再相减,可得关于
S
n
的齐次定解问题:


S
n
5S
n1
10S
n2
1 0S
n3
5S
n4
S
n5
0


S0,S6,S30,S90,S210
1234

0

其特征方程为:
x
5
5x
4
10x
3
10x
2
5x10

x1
是五重特征根,< br>
所以方程的通解为:
S
n
ABnCn
2< br>Dn
3
En
4
,代入初始条件得:

S
0
A0

S
1
ABCDE6

S
2
A2B4C8D16E30


S
3
A3B9C27D81E90

S
4
A4B16C6 4D256E210


解得:
A0,B,C


S
n
n
3
2
3
2
1131
, D,E


424
11
2
3
3
14
n

n1

n2

n3

nnn

4244

方法三(快速求系数)
< br>通解为:
S
n
A
0
A
1
nA
2
n(n1)n(n1)(n2)n(n1)(n2)(n3)
A
3< br>A
4

2!3!4!
初始条件:
S
00,S
1
6,S
2
30,S
3
90,S
4
210
,代入得



A
0
0< br>,
A
0
A
1
6

A
0
2A
1
A
2
30

A
0
3A1
3A
2
A
3
90

A
0< br>4A
1
6A
2
4A
3
A
4
210

解得:
A
0
0

A
1
6

A
2
18

A
3
18

A
4
6

S
n
6n18
n(n1)n(n1)(n2)n(n1)(n2)(n3)
186
2!3! 4!

n

n1

n2

n3


4
所以,

8. 求从1到500的整数中能被3和5整除但不能被7整除的
数的个数。(参见课本123)
解 :设
A
i
为1到500的整数中能被i整除的数的集合,
i3,5,7

500

500

500

166A100
A71
, 则
A
3


,,
5
7



3

5


7


500

500

500

33AA14

AA23

A
3
A
5


,,
57
37

3557
37



500

4

A
3
A
5
A
7



357

满足条件的 整数个数为:
A
3
A
5
A
7
,根据容斥原理有:

A
3
A
5
A
7
A
3< br>A
5
A
3
A
5
A
7
334 29

9.某人参加一种会议,会上有6位朋友,他和其中每一人在会上各
相遇12次 ,每二人各相遇6次,每三人各相遇4次,每四人各相遇
3次,每五人各相遇2次,与六人都相遇1次, 一人也没遇见的有5
次。问该人共参加几次会议?(参见课本123)
解:设S为该人参加的所有会议组成的集合,

A
i
表示该人与第 i个朋友相遇的所有会议构成的子集,
i1,2,L,6
,则



R
1
A
i
12

i1,2,L,6


R
2
A
i
A
j
6

R
3
A
i
A
j
A
k
4

R
4
A
i
A
j
A
k
Al
3

R
5
A
i
A
j
A
k
A
l
A
m
2


R
6
A
1
A
2
A
3
A
4
A
5
A
6
1

A
1
A
2< br>A
3
A
4
A
5
A
6
123 456
CRCRCRCRCRCR
6

61626364656
则,
612156204153621
28
则该人共参加会议次数为:
S28533
(次)。
10.n位的四进制数中 ,数字1,2,3各自至少出现一次的
数有多少个?
(参见课本123)

解:设S表示所有n位四进制数构成的集合,
A
i
为不出现i的数的集合,
i1,2,3


A
1
A
2
A
3
3
n
,< br>A
1
A
2
A
1
A
3
A
2
A
3
2
n

A
1
A
2
A
3
1

则由逐步淘汰原理,可得


11.一次考试采用百分制,所有考生的总分为10101,证明如果考生人数不少于
202,则必有 三人得分相同。(参见课本145)
A
1
g
A
2
g
A
3
S(A
1
A
2
A
3
)( A
1
A
2
A
1
A
3
A
2A
3
)A
1
A
2
A
3
43nn1
321
n

证明:采用百分制,则所有可能的分数为0~100
,共
101
个分数,现人数不少

202
, 则平均每个分数有两个人得分相同。分情况讨论:


1
)若有某些分数没有 考生得该分数,则
202
名考生,可能的考生成绩最

100
种,根 据抽屉原理,必有三个的得分相同。


2
)若有
1
个考生 的分数与其他人都不同,则其余
201
名考试可能的分数

只有
100
种,则必有三人的得分相同。



3
)若每个分数线都有两个人,则所有考生的总分为:

2(12L100)10100
,与题目矛盾。所以这种情况不可能存在。

综上所述,必有三人得分相同。证毕。


方法二:反证法。
< br>假设没有三个考生考试成绩相同,因为分数的分布为
0

100
分,共
101
种分


数,若考生人数大于
202
人,则根据抽 屉原理必然有三人考试成绩相同,矛盾;

若考生人数恰好
202
个,要求没 有三个考生考试成绩相同,则所有考生必然
恰好两两得分相同。

而此时所有考生的总 分为:
2(012L100)10100
,矛盾。

故结论成立。


12. 一张卡片分成
42
个方格,每 格用红蓝两色涂染,可有多
少种方法?(参见课本176)
参考修改意见:把红蓝色改成其他颜色
解:如图所示将卡片的八个格进行编号,则对应集合< br>S{1,2,L,8}
,用红蓝两色
涂染,卡片只能旋转,不能翻转,则可得
S
上的置换群
Q{p
1
,p
2
}

< br>其中,
p
1
(1)(2)(3)(4)(5)(6)(7)(8)

p
2
(18)(27)(36)(45)



现在用两种颜色进行涂染,则不同的涂染方案有:

1

L(2
8
2
4
)136
(种)

2

若卡片还能翻转,但同一个格子对应的正反面要求同色,
1
3
5
7
2
4
6
8
则除了上述两个置换外,还有沿着横、竖两个对称轴翻转的置换
p
3

17

28

35

46


p
4


12

34
< br>56

78


从而可知不同的染色方案有:
L
2

1
8
22
4
3

76
(种)


4

若同一个格子对应的正反面不要求同色,且卡片既能旋转,又能翻转,
则相应的置换为: < br>q
1


1

2

L

8

A

B

L

H


q
2
(18)(27)(36)(45)(AH)(BG)(CF) (DE)

q
3


1G

2H

3E

4F

5C

6D
 
7A

8B


q
4


1B

2A

3D

4C
5F

6E

7H

8G


其中
A,B,L,H
是卡片的背面分别依序与
1,2,L,8
对应的 格子。
那么,此时的染色方案有
L
3

1
168

223

16576
(种)

4


13.一根木棍等分成n段,用m种颜色涂染,问有多少种染
法?(参见课本176)
参考修改原则:

nm2

nm3
时各有多少种方法?

解:如图给木棍的每段依次编号为
1,2,L,n


则对应集合< br>S{1,2,L,n}
,用
m
中颜色进行涂
染,当
n
为偶数时,可得
S
上的置换群
Q
1
{p
1
,p
2
}
,其中

p
1
(1)(2)L(n)

p
2
(1n)(2n1)L(
1 2
……

n1

n

nn
(木棍只能翻转
180
o


1)

22
n
1
n

m
种颜色进行涂染,则不同的染色 方案有:
L
1
(mm
2
)


2
n
为奇数时,可得
S
上的置换群
Q
2
{p
1
,p
3
}
,其中

p
3
(1 n)(2n1)L(
n1n1n1
2)()


222< br>n1
1
n
则不同的染色方案有:
L
2
(mm< br>2
)


2

n


1
综上所述,不同的染色方案有:
L(m
n
m

2

)


2
1
2
1

nm 3
时,不同的染色方案有:
L
2
(3
3
3
2< br>)18

2

nm2
时,不同的染色方案有:
L
1
(2
2
2
1
)3

14. 一个圆分成6个相同的扇形,分别涂以三色之一,可有
多少种涂法?(参见课本176)
解: 如图所示,用三个颜色对圆的六个扇形进行涂染,圆可以绕其圆心逆时针旋

0
o,60
o
,120
o
,180
o
,240
o< br>,300
o
,于是可以得到置换群
Q
所包含的置换如下:
< br>p
1
(1)(2)(3)(4)(5)(6)

p
2
(123456)


p
3
(135)(246)

p
4
(14)(25)(36)


p
5
(153)(264)

p
6
(654321)


6
5
4
3
1
2
根据
Polya
定 理,则不同的染色方案有:


1
L(3
6
23
1
23
2
3
3
)130
(种)

6


三 应用题
1.比5400小并具有每位的数字全不同的正整数有多少个?
(参见课本21页)
解:(
1
)比
5400
小且每位数字全不同的正整数;


按正整数的位数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位数,可从
1

9
中任取一个,共有
9
个;



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可从
1

9
中选取,个位数上的数可从其余
9
个数字中选取,
根据乘法法则,共有
9981
个;




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可从
1

9
中选取,剩下的两位数可从其余
9
个数中选
2
个进
行排列,根据乘法法则,共有
9P
9
2
648< br>个;




四位数。又可分三种情况:


千位上的数从
1

4
中选取,剩下的三位数从剩下的< br>9
个数字中选
3
个进行
排列,根据乘法法则,共有
4P9
3
2016
个;


千位上的数取
5< br>,百位上的数从
1

3
中选取,剩下的两位数从剩下的
8
数字中选
2
个进行排列,共有
3P
8
2
 168
个;


千位上的数取
5
,百位上的数取
0
,剩下的两位数从剩下的
8
个数字中选
2
个进行排列,共有
P
8
2
56
个;


根据加法法则,满足条 件的正整数共有:
9816482016168562978
个;
2.比5400小并具有每位数字不同且不出现数字2与7的正
整数有多少个?(参见课本21页)
按正整数的位数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设
A{0,1,3,4,5,6,8,9}




一位数,可从
A{0}
中任取一个,共有
7
个;




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可从
A{0}
中选取,个 位数上的数可从
A
中其余
7
个数字中
选取,根据乘法法则,共有7749
个;




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可 从
A{0}
中选取,剩下的两位数可从
A
其余
7
个数中选
2


个进行排列,根据乘法法则,共有
7P
7
2294
个;




四位数。又可分三种情况:


千位上的数从
1

3

4
中选取,剩下的三位数从
A
中剩下的
7
个 数字中选
3
个进行排列,根据乘法法则,共有
3P
7
3
 630
个;


千位上的数取
5
,百位上的数从
0

1

3
中选取,剩下的两位数从
A
中剩下
6
个数字中选
2
个进行排列,共有
3P
6
2
90
个;


根据加法法则,满足条件的正整数共有:
749294630901070
个;


3. 投掷两个骰子 ,点数之和为r
(2r12)
,其组合数是多少?
(参见课本51页)
解:用
x
i
表示骰子的点数为
i



1
)若两个骰子不同,则问题等价于
r
的特殊有序
2-
分拆


rr
1
r
2


1r6,i1,2
i

故相应的母函数为

G(x)(xx
2
x
3
x
4
x
5x
6
)
2
x2x3x4x5x6x5x4x3x 2xx
则点数之和为
r
的方案总数就是
x
r
的系数
(2r12)



2
)若两个骰子相同,则问题等价于r
的特殊无序
2-
分拆

23456789101112


rr
1
r
2



6r
1
r
2
1
而此问题又可转化为求
r
的最大分项 等于
2
,且项数不超过
6
的分拆数,

即求方程


1x
1
2x
2
r
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


x
1
0,x
2
1,x
1
x
2
6
2
相应的母函数为

G(x)
1xx
2

L
x
5

x
2

1xx
2
x
3
x
4

x
2

34


1xx
2
 x
3

x
2



1xx
2

x
2



1x

< br>x
2



x
2


56
x
2
x
3
2x
4
2x
5
3x
6
3x
7
3x
8
2
9
3x
10
x
11
x
12
其中点数之和为
r
的方案数就是
x
r
的系数。


4.证明Fibona cci数列的性质,当
n1
时,(参见课本第92
页)
(1)
F
n
2
1
F
n
F
n2
(1)n

用数学归纳法:


n1
时,
F
2
2
F
1
F
3
1
2
1 21
,命题成立;


n2
时,
F
3
2
F
2
F
4
2
2
131,命题成立;


假设当
nk
时,命题成立,即F
k
2
1
F
k
F
k2


1





nk1
时,

k
F
k
2
 2
F
k1
F
k3
F
k2
(F
k
F
k1
)F
k1
(F
k1
F
k2
)
F
k
F
k2
F


由归纳原理知,命题成立。

2
k1
(1)(1)
kk1


所以,
nk1
时,命题也成立;


方法二:

F
n
2
1
F
n
F
n2
n1n1


11515







5


2

2



2
nnn2n2


1151511515


< br>g







 
5


2

2


5


2

2



1


15





5< br>

2


2n2

15

2


2



n1
< br>15

g


2



n1

15




2



2n2




2n2nn2nn 22n2


1151515151515







2


g


2





2


g


2





2



5


2



22


1n1
n
15
n
15



2

1

(1)

(1)


5


2

2


 
22


11515

n

(1)
n
(1)

2




2


52







5.证明Fibonacci数列的性质,当
n1
时,
n F
1
(n1)F
2
L2F
n1
F
n< br>F
n4
(n3)
(参见课本第92页)
证明:采用数学归纳法。


n1
时,
F
1
15

13

F
5

< br>13

,命题成立;


n2
时,2F
1
F
2
38

23

F
6


23

,命题成立;


假设
nk
时,命题成立,即
kF
1
(k1)F
2
L2F
k1
F
k
F
k4
(k 3)




nk1
时,

(k1)F
1
kF
2
(k1)F
3

L< br>2F
k
F
k1


kF
1
 (k1)F
2

L
2F
k1
F
k



F
1
F
2

L
Fk
F
k1



F
k4
(k 3)



F
k3
1

F
k5
(k4)


nk1
时,命题也成立,


根据归纳法,命题成立。


6.求从1到500的整数中能被3和5整除但 不能被7整除
的数的个数。(参见课本第123)
解:设
A
i
为1 到500的整数中能被i整除的数的集合,
i3,5,7


500
500

500

166A100
A 71
, 则
A
3


,,
5
7< br>


3

5


7

500

500

500

33AA14

AA23

A
3
A
5


,,
57
37


3557
37



500

4

A
3
A
5
A
7



357

满足条件的整数个数为:
A
3
A
5
A
7
,根据容斥原理有:

A3
A
5
A
7
A
3
A
5
A
3
A
5
A
7
33429


7.某学生准备恰好用11个星期时间做完数学复习题,每天
至少做一题,一个星期最 多做12题,试证必有连续几天内
该学生共做了21道题。(参见课本第145)
证明:11
个星期总共有
77
天,每天做的题数设为
a
i
(i 1,2,L,77)




a
i
 1

a
k1
a
k2
La
k7
12,k0,1,L,70



构造序列
s
i


a
j
,则
1s
1
s
2
Ls
77
132


j1
i

若存在某个
s
k
21
,则问题得证。


否则,所有的
s
i
21
,令集合
A{s
1,s
2
,L,s
77
,s
1
21,s
221,L,s
77
21}



则有< br>22s
1
21s
2
21Ls
77
21 153



集合
A
中共有
154< br>个数,每个数的取值在
1

153
之间,

s
i
s
j
,由抽屉原理知,必有两个数相等。又
ij
时,从而< br>s
i
21s
j
21


所以,相等的 两个数必为
s
k
s
i
21
,显然
ki




21s
k
s
i

ji1

a
k
j
。证毕。

8.证明任意给定 的52个整数中,总存在两个数它们的和或
差能被100整除。(参见课本第145)
证明: 设52个整数为
a
1
,a
2
,L,a
52


r
i
a
i
mod100(i1,2,L ,52)
,则
r
i
的可能取值为0,1,2,……,99。
现将
r
i
分为51类:{0},{1,99},{2,98},……,{49,51} ,{50}(看为51个抽屉),
则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2个
r
i
属于同一类,
假设
r
i
,r
j
属于同一类,则或者
r
i
r
j
或 者
r
i
r
j
100


r
i
r
j
,则
a
i
a
j
能被100整除 ,

r
i
r
j
100
,则
a
i
a
j
能被100整除。
证毕。



9.正五角星的五个顶点各镶嵌一个宝石,若有m种颜色的
宝石可供选择,问可以有多少种方案?(参见 课本第176)
解:该问题即:用
m
种颜色给正五边形的五个
d
顶 点染色,有多少种方案。

1
4'
3'
如图所示的正五边形,可绕其 中心
O
旋转
0
o
,72
o
,144
o,216
o
,288
o
,以及过
11'

2 2'
,…,
55'

5
条轴翻转,从而得到置换群
Q< br>所含的
2
O
5'
3
1'
2'
5
置换 如下:

p
1
(1)(2)(3)(4)(5)

p2
(54321)


p
3
(14253)

p
4
(13524)


p
5
( 12345)

p
6
(1)(25)(34)


p
7
(2)(13)(45)

p
8
(3)(15) (24)


p
9
(4)(35)(12)

p
10
(5)(14)(23)


4
根据
Polya
定理,不同的染色方案有:

L
1
5
(m4m5m
3
)

10

怨天尤人是什么意思-qq贴图


投资理财的选择-勺子把


婚礼仪式流程-香菜产地


怎么进入bios设置-焊工考试题


会计论文-风尘苦旅


美容养颜抗衰老-元元图书馆


五金店起名-ddr内存条


乔洋好听的歌-心理测试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