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知识答题
川菜菜谱大全做法-卫兰图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知识答题
一、简答题
1、“科学素养”指什么?请根据新课标加以阐述。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
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
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
定的运用它们
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2、小学科学课程性质是什么?
(1)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2)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3)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3、小学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1)面向全体学生。
(2)倡导探究式学习。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重视探究活动的各个要素。
(2)精心设计探究问题。
(3)处理好探究式学习中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关系。
(4)不要把探究式学习作为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
5.
如何使科学课教学富有儿童情趣?
答:这需要科学课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一般来讲,
以下几
种方法可以尝试:1.选择儿童乐意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例如我们食用的水
果蔬菜
哪些是果实?果实有什么特征?2.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例如
(续)写童诗,猜谜语,组织答
题竞赛,饲养小动物,种植一些花草甚至油菜之
类典型的农作物等等。3.使用儿童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
。尽可能用形象直观的比
喻来说明复杂深奥的道理。比方说,给3~4年级的小学生讲解“我们如何听到
声
音”的原理,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听神经等传播声音的功能,借助喇叭
(或用手遮耳
后形成的屏障)、鼓、铜铃、收音机等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比喻,很
容易被儿童理解。4.营造儿童喜欢的
课堂氛围。师生互动的亲切感、未知现象的
神秘感、发现奥秘的喜悦感、得到肯定(验证
)的成功感、同伴合作的支持感等
等,都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科学学习。5.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
化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可以有效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且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
6.科学探究活动与亲历活动是什么关系?
答:科学探究活动是以质疑、研究、发现事物或现
象的本质或规律为目的的活
动。亲历活动是指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活动。科学活动范围极广,包括科学探究
活
动,但不局限于科学探究活动,例如还有科学考察活动、科学测量活动和科学创
新活动等等。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要由学生亲身参与、亲自尝试。学生的科学学习
中要提倡亲历活动,更要提倡科学探究
活动,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包含和被包含
的关系,没有矛盾冲突。
7、原教学大纲存在哪些弊端?
答:从目标上,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内容偏难、偏深、偏窄,
对绝大多
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它环节;“刚性”太强,
弹性
不足。
8、为什么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答: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
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这不仅是一个
简单的词语置换,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
关注课程实际过程。 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科学课程改革是社
会、教
育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说明科学课程改革是必要的。
9、在小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答:第一、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的科学兴趣。
第二、
引领儿童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 第三、帮助儿童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
方法。
第四、使儿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第五、培养儿童乐于与人
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
10、科学课程的地位是怎样的?
答: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课程,是科学启蒙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
道、主阵地。
11、开设小学科学课程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第一、科学启蒙教育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科学启蒙教育能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世界
第三、科学启蒙教育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的需要。
第四、科学启蒙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第五、科学启蒙教育
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12、“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答:这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
性原则,保证每个学生有平等的接受科学教
育的权利,而且也反映了现代科学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
13、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答: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
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
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
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 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4、科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答: 核心观点包括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
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
程,这是对小学科学课程性质的定位。既说明了这门课程以培养小
学生的科学素
养为目标,又是处于启蒙阶段的教学。
15、“课程标准”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课程标准”的正文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部分,
还有一个附录。
16、《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表述上有哪些特点?
答:
(1)、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表述了该学科当前改革的主要思想与理念, (2)、
内容标准的每一部分
除了对这一部分的核心概念有一个简单的叙述性界定外,还
给出了这部分内容标准的框图。 (3)、具
体内容标准采用表格分块的表述方法,
既可以给人以每一部分的整体感觉,又有较好的条理与分割性,容
易让人看清楚,
并理解。 (4)、行为动词的界定。 (5)、案例的示范作用。
17、科学探究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目标的双重性。
(2)、活动的过程性。 (3)、方法的针对
性。 (4)、工具的有效性。
(5)、证据的重要性。 (6)、结果的可重
复验证性。
18、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答: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的观念。 然后,要
让学生懂得:“我
们现在所学的科学就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去,使我们的生活
变得更好”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
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
心科技的新发展。
19、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包括对待科学学习,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
20、为什么评价主体强调多元化?
答: 评价主体强调多元化,即评价不再完全是教师的事
,同学、家长、学生自
己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使评价能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这一点在过<
br>程性评价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问答题
1、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
答:(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
(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
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
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2、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
与求知欲,以及由
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
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
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
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
指对自然事物、
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
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
质疑、独立思考又乐
于互助合作。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
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
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
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学探究
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
在各个
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4、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
br>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
经历提问、发现、验证
、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
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
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
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
励验证
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
这个问
题。)
三、案例分析
1、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
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
“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
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
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
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
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
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
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好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
核实,好吗?
”
(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
表自己的感想
。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答题思路:
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
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
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
知道知识的更新。
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
角色的转换。
C、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
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
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在《沉与浮》
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
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
;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
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程序?
<
br>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
不大,因为不管水与
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
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
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
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
过程中,时
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
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科学需要客观
精神,为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问题的有效性,观察与实
验必须要规范。在观察与实验所遵循的规则
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变量,
如果应控制的变量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实验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
响。在《沉与
浮》一课这一实验中,土豆的密度应该保持不变,是需要控制的变量,因此要避
免
任何影响改变土豆密度的因素。
四、论述题。(6分)
作为科学教师的你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对“探究式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结合自身略。以下仅供参考。
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以证据为基
础,
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公开研究结果,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
深入,是科
学探究的主要特点。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
方式。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
脑、积极体验,经历科
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
学方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小学科学
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突出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
自主选择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探究式学习机
会;强调做中学和学中思,通过合作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提
出科学问题的能力#
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br>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重视科学与人
文的结合、求善求
美教育与求真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伦理精神和热
爱科学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