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
异地高考-摩托罗拉v303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能把物体的图像
放大,显现人的肉眼
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具
有这两个特点的水滴、加满水的烧杯与烧
瓶等器具也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
3. 通过放大镜
能观察到许多肉眼看不清的身体构造,如:苍蝇的眼睛是复眼,蝴蝶翅膀上
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
4. 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或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
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
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镜片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 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如: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晶体。
6.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7. 13世纪的培根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
物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8. 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
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光学显微镜上
有目镜、物镜、调节旋钮、载物台、反光镜等。
9.
如果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X,物镜上标有16X,那么观察到的物体图像将被放大160
倍。 10.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也是生
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1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
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鼓澡等。微
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
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13.我们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14.观察工具发展: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15.人
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有:(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疾病;(2)克隆
生物;(3)利用
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
和污水。
16.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
肉眼 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 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
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 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整
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
成的。
2.物质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不
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的
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3.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
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
物等。
4.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发生化学
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
化变色。
5.细细咀嚼米饭或馒头后感到甜
味,是因为米饭和馒头中含有淀粉。要检验食物中是否含
有淀粉,可以在食物上滴几滴碘酒,如果变成了
蓝色(蓝紫色),就证明这食物中含有淀
粉。
6.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7.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氧化铁就是铁锈。
8.在平常生活中,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9.
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
的铁钉表面附着了
新物质,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0.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体内后要经过许多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1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把它倒向蜡烛火焰,火焰马上熄灭。
12.综合填表:
物质的变化
水结冰、水蒸发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子和豆子
基本不变
火柴、蜡烛的燃烧 发光、发热
加热白糖
只供学习与交流
状态变化→颜色改变
产生新物质
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状态变化
形状变化
形状变化
不产生新物质
物理变化
变化特点 什么变化
不产生→产生新物质 物理→化学变化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米饭、淀粉和碘酒 颜色改变
小苏打和白醋 产生气体
产生新物质
铁生锈 颜色改变
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颜色改变、产生沉淀 产生新物质
第三单元:宇宙
1.月
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运行。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四分之
一,它的引力是地球
的六分之一,体积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
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
米,昼夜温差300℃(白天最高120℃、晚上最低零下
180℃)。
2.对月球的探索历程: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3.最早登月的是
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在月球上留下第一个足迹的宇航员是阿姆斯
特朗。
4.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5.月球在圆缺
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
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变化的周期为一个月。
6.农历上半月,月相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农历下半月月相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7.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8.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
,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这种说法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
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
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使撞击更猛烈
和频繁
9.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如
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了太阳射
向地球上的光,就会发生日食。
10.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如果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就会发生月食。
11. 日食发生在农历的初一前后,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
12.
月食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月食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
13.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
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
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叫做太阳系。
14.八大行星是指: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15.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天空中的星星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就是星座。
16.大熊座的明
显标志是北斗七星,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
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
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
17
.“夏季大三角”是指: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
座。
18.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19.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20.人们发现银
河系外还有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河外星系,已经发现超过
100亿个。
21.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目前,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载人飞船“神舟”
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
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
员还将登月考察。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主要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2.
焚烧垃圾的优点:占地小,使垃圾减量,避免污染地下水;缺点会消耗大量电能、留下
残余物,造成二次
污染。
3.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4.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5.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6.减少垃圾的主要办法有:(1)减少丢弃;(2)重新使用;(3)回收利用。
7.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
8.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有用的有机肥料。
9.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10.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水的污染源主要有:农业污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
11.污水的处理是复杂的,主要方法有:沉淀、过滤、细菌分解、加入化学药剂(氯)等。
12.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即:塑料制品)、物
种灭绝速度
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13.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使许多生物资源濒临
枯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
样性的有效方法。
14.
为了限制各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997年12月联合国在日本京都召开会议通过了《京
都议定书》。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15.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
口号。
只供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