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
起飞英文-倦的组词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光
第一课《光的传播》
1、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小孔成像现
象:烛焰上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白纸的下部;烛
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在白纸的上部
,所以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倒
立的像。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因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第二课《镜子》
1、镜子可以反射光。
2、镜子的应用:汽车的后视镜、医用额镜、投影仪的反射镜
、潜艇的潜望
镜、日常生活中的梳妆镜……
3、镜子大致上可分为(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 镜三种,平面镜是一
般的镜子,具
有“换向”的作用,凸面镜有如龟壳一般,镜面是凸出的圆弧形,
除了可反射外,还具有散光的作用。凹
面镜有聚合的作用。
4、常用的镜子作用:
(1)最原始的功能,由光的发射原理来映出镜子前人或物的样子。
(2)聚光取火。
(3)在墙上挂面大镜子,依靠镜子的反射原理,可从视觉上增加
房间的通
透性,拓宽人的视觉范围,从而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在镜子能够反射到
的地方摆放绿
色植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缓解视觉疲劳。
(4)防跟踪,把小镜子握在手心可以看后方。
第三课《彩虹》
1、自然界中,彩虹的出现与(阳光)和空气中(微小的水滴)有关。
2
、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是太阳光穿透雨的颗粒时形成的。彩虹
原本光是笔直行进的,但它也具
有一旦进入水中就会折射的性质。因此太
阳光在通过雨的颗粒时就会折射。此时,由于光折射的角度因颜
色而各异,
所以七种颜色会以各自不同的角度折射。所以七种颜色会很漂亮地排列起
来。这就是
形成彩虹的原理。
3、因为彩虹呈现于与太阳方向相反的天空,所以想在雨后看彩虹时要(背
对)着太阳。
4、彩虹的七彩颜色的说法,中国最普遍的说法是(从外至内):红、
橙、
黄、绿、青、蓝、紫。西方的说法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源
于科学家牛顿分解
七原色后取的名字。确切的为红、橙、黄、绿、蓝、靛、
紫七种色光。
5、一般在雨后能见到彩虹。
第四课《光与生活》
1、 没有光,世界将是一片黑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2、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光源。它的光是自然光。
3、 白炽电灯是美国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发明
的。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
光的利用上前进了一大步。
4、煤油灯、电灯、节能灯所发出的光都是人造光。
第二单元
生理与健康
第五课《健康饮食》
1、下列食物中含有的各种营养成分:食油、油脂类----
脂肪。能增加食物的
香味,能为人体提供能量;面粉、大米、玉米----
糖类,也含有蛋白质、维
生素和一些无机盐。为人体提供能量;肉类、蛋类和豆类---
蛋白质,也能
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原料;蔬菜和水果---
维生素、
纤维、矿物质、无机盐和水。能帮助消化,维持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奶
制品---
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
2、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我们健康
成长不可缺少的
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是从各种食物中获取的。
3、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器官顺序是:口腔→胃→小肠→大肠→直肠。(见
书 26
面图)4、饮食习惯(见课本 27 面图):不良习惯:饭刚吃好就去活
动或游泳、运动回到家就立即
到冰箱里找冷藏的食物吃、饭前吃零食、经
常买烧烤的食物吃、猛吃(即多吃)、边吃饭边看书好的习惯
:饭前洗手、
每天定时定量就餐
第六课《呼吸与健康》
1、新鲜空气进入人体的路线: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见书 29
面
图)
2、我们在呼吸时,胸前的变化最大(即胸围突出)。
3、一般来说,胸围差越大,就表示呼吸功能越好。
4、肺活量(儿童约 1.2
升,成年人约 2.6 升,经常锻炼的人可以增大大 5
升)
的大小是废功能强弱的一项指标。肺活量大,肺功能强。
5、儿童平静时,每分钟平均呼吸次数是 20 次。
6、坚持运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胸部肌肉,使肺功能更健康,身体更强壮。)
7、增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坚持体育锻、坚持冷水浴、注意添衣防寒、按
时休息等)是预防急
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方法。
第七课《保护心脏》
1、心脏和血管是人
体的“高速公路”。心脏像水泵一样推动血液在血管里流
动,血管就像繁忙的运输线一样,让血液流到人
体的各个器官。
2、人体心脏跳动 1 次流到全身各处的血液量大约在 70 毫升。心脏
1 分钟
内输送的血液量大约在 5000 毫升。
3、正常成年人心跳应在
60—100 次/分之间。(出生婴儿一般 120—130 次
分,三岁以内一般大于 100
次分)超过 100 次/分称心动过速,慢于 60 次
/分称心动过缓。——能够坐着时不要躺着。
——能够站着时不要坐
着。 —— 能够活动时不要站着。这就是当今最流行的健心之歌!
<
br>4、产生心动过速最常见原因是发热、运动、情绪激动、贫血等心外原因引
起。心动过缓多见于老
年人。如果心跳次数突然减慢,必定与心脏有关,
可能是一个危险信号。
5、安静时,少年儿童的心跳每分钟大约 60 次;成年人的心跳每分钟大
约 75
次。女性心率快于男性。
6、经常锻炼(游泳、跑步、打球、跳绳等)、均衡饮食(多吃低脂
肪、低
胆固醇和少盐的食物)、不吸烟(和不喝烈性酒)等良好习惯。都可以使
我们的心脏和血
管保持健康。
第八课《人体的司令部》
1、大脑控制着人们的肌肉运动、感觉和语言,甚至食欲,它是人们思考问
题和记忆事情的 器官,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或“司令部”。
2、劳逸结合合理用脑。用脑所需要的血液比肌肉工作时需要的血液
多 15—20 倍,所以长时间用脑会使人头昏脑涨,反映迟钝。因此,保证充
足的睡眠(9—10 小时)能消除大脑 的疲劳;课间活动一下身体,脑子会清
醒起来;合理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可避免大脑过度疲劳。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第九课《认识物体的运动》
物体运动时,它的(位置)会发生改变。
常见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平动、转动、振动)等
第十课《物体的运动的测量》
1、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计算速度的公式:速度=路程÷ 时间
第四单元 常见的力
第十一课《力的现象》
1、推、拉、抛、举、压、跳、拍、吸引、排斥等都是力的现象。
2、力可以使物体 发生形状变化,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方向和速度)
发生改变。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第十二课《重力》
1、地球上的一切物
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叫做物
体的重力。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Ν
”表示)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的。
2、地球重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的。由于地球引力的
作用,人类才能安安稳
稳地生活在大地上。
3、画上一个地球并标上一个人,在相关方向标出上方或下方。
第十三课《大气压力》
1、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空气,人们把它
叫做“大气层”。在大气中的
物体都受到大气的压力。(如吸盘能牢牢地吸在玻璃板上(这里要通过学<
br>生亲手操作演示感受)……….
2、大气压力的方向来自四面八方。人站立
着可以不倒就是例证。
3、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见教材第 75 页。
第十四课《弹力》
1、在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形状会发生变化。当外力撤销后,一些物体又
恢复了原
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在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形状会发生变化。物体因
为形状发生变化而产
生的力,叫做弹力。
3、教材中图中海绵、塑料尺、弹簧、橡皮筋、橡皮、蜡烛、橡皮泥等
第十五课《浮力》
在水中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第十六课《摩擦力》
1、活动 1
三组对比实验
要创造条件做一做,只有让学生亲身感受摩擦力的大小。才
能完成现象的简单解释。
2、玩拖人游戏的时候,好象有一种力量阻止人前进,光滑的地面阻力小,
粗糙的地面阻力大,这个力就
是摩擦力。
3、活动 2
通过几组物体让学生了解什么情况下需要增大和减小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