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汇资料共14页文档
酸的和甜的-教育招商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汇总资料
(六上)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重要知识点
1、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其中像剪刀、扳手等构造简
单的
又叫【简单机械】,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
组)、斜面、
轮轴】。
2、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原理】。
3、像撬
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分别是【支点—
支撑并使杠杆围绕转到的位置;
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点;阻力点——杠
杆克服阻力的点。】
4、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费力杠杆—阻力点到
支点的距离大;】【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
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
到支点的距离】使用杠杆不一定省力【例:省力杠杆——开瓶器、切纸刀、<
br>园林剪等; 费力杠杠——手术剪、镊子、筷子等;
不省力不费力杠杠—
—订书机、跷跷板、天平】
5、杠杆尺的钩码怎么挂才平衡?
(1)
如果两边只挂一个点,只要两边挂的钩码数与它离支点的格数相乘的积
相等就行。
(2)
如果挂1个点以上,杠杆尺两边各个点上的钩码数和格数的乘积的和要
相等。
左边【 2
×2=4】【右
边1×4=4】
左边【2×1+1×1=3】 右边【1×3=3】
6、【“称砣虽小,能压千斤”】是杠
杆类工具运用的一个典型事例,生活中的实例
还有:羊角锤、尖嘴钳、各种剪刀、镊子、开瓶器等。【小
杆秤三点:提绳—
—支点;秤盘——阻力点;秤砣——用力点】
7、
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且可以转动的装置叫【轮轴】,生活中常见轮轴有:【门
把手、汽车的方向盘,水龙头,扳手,螺丝刀等】。
轮轴的作用:【A、在轮上用力带动轴省力B、
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费力。】【当
轮轴的轴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螺丝刀刀柄越粗越省力】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像塔吊的吊钩上可
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把定滑轮和
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名称:动滑轮 定滑轮
滑轮组
作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 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
既能省力,又能
的方向。 不能省力。
变力的方向。
9、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使用动滑轮能省多少力,关键看连接动滑轮的
绳子有几段,2段,则用力为原来的12,四段则用力为原来的14。如下图,
判断:
用力为重物的12 用力为重物的12 用力为重物的13 用力为重物的14
1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东西叫【斜面】,【斜面都能省力。而且斜面
第 1 页
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省力情况越不明显】。【盘山公路、螺丝钉、各种
刀
类的刀刃】都是运用了斜面的原理。
11、自行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其运用的主要
机械有:【杠杆
——刹车;轮轴——车把、脚蹬子;斜面——螺丝钉】。
12、自行车是靠【
链条和齿轮】的配合将人的力量传递给自行车。【变速自行车: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快,但费力;小齿轮
带动大齿轮,慢,但省力】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一、重要知识点
1、许多房屋
和桥梁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的,
【横梁】比【柱子】更容易弯曲。 <
br>2、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和横梁的【宽度、厚度、形状、材料】等有关。其中【横
梁厚度】能更大的
影响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所以横梁一般【立着放】。
3、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
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
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可以看出【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4、【改变形状】也可以大大地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改变形状其实是减少材
料(宽度)而增加
(厚度)】。如生活中常运用到的形状【“拱形”、“工”、“V”、
“L”、“T”、“U”、“口”
、“圆顶形”、“球形”等】
5、拱形也是【减少宽度】而【增加厚度】
6、增加横梁抗弯
度能力的方法有【加宽、加厚、变形】,其中【变形】最好,既
增加抗弯曲能又【节省材料】
7、拱形承重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产生一个【向
外】推得力。抵住这个
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压力。拱形结构又叫【推力
结构】
8、【圆顶形】可以看成是若干拱
形的组合,它们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
不产生向外的推力。【应用】:安全帽、鸡蛋、悉尼歌剧
院、中国国家大剧院、
头骨、肋骨、足弓、龟壳、葱管、饮料瓶等。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9、人的头骨近似【球形】,可以更好的保护大脑。
10、像铁塔这样的【骨架式】结构叫作
【框架结构】。起重机架、输电线铁塔都
是一种框架式结构。
11、【三角形】和【四边形】
是框架结构的基本形状,【三角形】比四边形稳定,
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12、四
边形框架不稳定,在四边形框架中加一根斜杆,变成三角形可以加固四边
形框架,【斜杆的作用是“拉”
或“推”,使框架不变形】。
13、高塔不易倒的原因:【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利用三角形、抗风性强】
14、桥的结构分类:【拱桥、直梁桥、框架桥、拉索桥、浮桥】等
15、桥面在拱下方的桥
作用:【1、桥面拉住拱足,抵消外推力,减少桥墩负担;
2、桥面低而平坦;3、桥下宽阔】
16、拉索桥由【桥面、桥塔、钢缆】三部分组成。【钢缆】是承重的主要部件。
拉索桥的优点是【跨
度大】。—【江阴大桥】:跨度——1385米;
【杭州湾跨海大桥】:跨度——36千米。
第三单元:能量
一、重要知识点
1、【电能生磁】——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首次发现了这个现象。
第 2 页
奥斯特将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2、奥斯特的发现【电生磁】,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3、由【线圈和指南针】
组成的叫做【电流检测器】,可以用来来检测电池有没有
电,以及小电动机有没有发出电来。
4、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
【断电】磁性【消失】。
5、电磁铁与一般磁铁的相同点:【有南、北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
吸,有磁性】。
电磁铁与一般磁铁的不同点:【1、电磁铁的南、北两极可以改变;2、电磁铁
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3、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以控制】
6、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方向、电池
正负极接法】有关。改变电磁铁南、
北两极的方法:【1、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2、改变电池的正负级
接法)】两
种方法其实都是改变电流方向。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流大小】等有关。
增加电磁铁磁力大小的方法主要有
两种:【1、增加线圈圈数,2、增加电流的
大小(电池的数量)。】
8、【铁芯粗细、铁芯长短、线圈到铁芯的距离等】对电磁铁磁力大小有一定影响。
9、制作强力电磁铁:【线圈的数量多,电流的强度强,线圈与铁芯的距离近等】
10、因为电路短路,导线较短,所以电磁铁很耗电,不要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11、电动机
的组成:【外壳;转子;后盖】。其中外壳内有一对【磁铁】;转子包
括【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
上有【电刷】。
12、电动机的转子其实就是【电磁铁】,上面有【3组】线圈。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他【发电机】了。区别:【电动机——电能转化成动能】
【发电机——动能转化成电能】
13、换向器的作用:【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14
、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它的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
磁的相互作用转动】,电动
机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工作基本原理【相
同】。
15、能量形式可分为【动能(机械
能)、热能、光能、声能、电能、化学能(内
能)、核能(原子能)等】。我们把与运动有关的能量叫【
动能】,把储存在
食物和化学能中的能量叫【化学能】。
16、所有的用电器都是【电能转化器】,能够将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
式的能】
17、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18、电能都有其他能量转化而,如::【风能、动能、化学能、原子能】等。
19、【石油
、天然气和煤】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我们除了节约能源,还要寻求新
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能、水
能、地热能、海洋潮汐能、沼气等。
20、煤是由【远古植物】经过长期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
石油、天然气是由【远古低等生物】转化来的,它们最终都来自于【太阳能】。
用电器名称
可以做的工作 输入能量形式 输出能量形式
电灯 照明 光(热)
电视机 观看节目
光、声(热)
电冰箱 保鲜、冷冻 电能 热
空调 调节温度 热
洗衣机
洗衣服 动
第 3 页
烧饭 热
炒菜 热、磁
吹干头发 热(风)
双手摩擦 动能——热能
弯折铁丝 动能——热能
所有燃烧 化学能——热、光
放鞭炮 化学能——动、光、声、热
电动机
电能——动能
电能的来源和转化
能量转化器 来源 输出地能量
普通电池
化学能
光电池 太阳能
蓄电池 化学能
电能
风力发电站
风能(机械能)
水力发电站 水能(机械能)
核电站 核能(原子能)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一、重要知识点
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
生物超过【200万种】;估计地球存在物
种应为【200万——400万】种。
2、常见的
动物有:【蚯蚓、蜈蚣、小鸟、七星瓢虫、苍蝇、蝗虫等】;常见的植
物有【凤仙花、狗尾草、杜鹃花、
松树、柏树等】;
3、龙泉市树:【红豆树(花梨木)】龙泉市花【“花中君子、香花之王”——兰花】
4、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5、中国稀有动植物分布:【扬子鳄——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藏羚羊——青藏高原】;
【珙桐——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白鳍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等】;
【大熊猫——四川、陕西、甘肃等】;
【亚洲象——云南等地】;
6、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科学家主要是
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
7、根据是否开花可分为【开花植物】
、【不开花植物】;开花植物包括【根、茎、
叶、花、果实、种子】
8、在植物王国中,已发
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在不开花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
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
用制造养料。
9、【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
家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
命活动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10、科学家根据动物【骨
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身体中有脊椎的叫【脊椎动物】;包括鱼类、鸟
类、哺乳类、爬行动物和两栖
动物
身体中无脊椎的叫【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节支动物、软体动物等
11、昆虫类———【像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
电饭煲
电磁炉
电吹风
第 4 页
鱼类————【终身生活水中、用鳃呼吸】;
鸟类————【身体上长羽毛】;
哺乳动物——【胎生(直接生小动物)、哺乳】
12、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种类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
【昆虫】又是动物王
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达【100多万】种,约占【80℅】
13、人的形状特征有【眼皮、前额发际
、耳垂、下颌、嘴唇】等,将各种形状特
征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不同相貌的人,所以,
【世界上没有相貌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的相貌是唯一的】
【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生物,甚至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14、各种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功能】都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如:
水葫芦,叶柄膨大——水生环境
松树(针形叶)——山地干燥环境
仙人掌(刺状叶)——沙漠环境
香蕉树(叶扩大)——热带雨林
苍耳果实——勾住动物皮毛
莲的莲蓬——载运果实漂浮
蒲公英果实——随风传播
鸭子的脚蹼——适于游泳
猫的眼睛和肉垫——捉老鼠
毒蛾鲜艳的色彩——警告天敌
小鸟纺锤形身体、骨骼中空等——适于飞行
15、【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特征,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16、【伯格曼
法则】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
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
的器官【越小】。
17、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对人类生存】、【对其它生物生存】、【对维护地球环
境】
具有重要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生活的环境。
18、生物多样性指的是生物
圈的所有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
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它包含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
19、生物生存是【自然赋予】的权利,不是【人类赋予】的权利。
20、【《生物多样性条
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行,全世界有【180多】个
国家是《生物多样性条约》的缔约国。
21、每年的【5月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22、大自然运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来选择和淘汰生物。
23、生物的生存权利包括【
阳光、水域、地域】等基本生存条件和不同生物通过
【食物链】【食物网】彼此构成的相互依存条件。
(六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
第一课《放大镜》:
1.放大镜是(凸透镜
),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
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的构造(镜
架、镜片)。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凡是具有这样特点的东西,就有放大作用,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露珠)等。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
)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
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
明体)放大倍数
最大。
4.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
的距离不
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方法二,
第 5
页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5.用放大镜观
察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一个个小点由(红、绿、蓝)三种颜色
组成。由(色彩点)组成。
6.(培根)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
琢磨而成。
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用放大镜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蟋蟀的耳朵在
(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蛾类的(羽状触角),蝶类的(棒状触角),蝗虫的(丝状触角),天牛的(鞭状
触角);蝇、
蜻蜓的(复眼);苍蝇在玻璃上不滑落,这跟它的(脚的构造)有关
等。
2.昆虫的“嗅觉”
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
(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
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3.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1.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2.自然
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晶体组成),如许多岩石就
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花
岗岩就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晶体组成。
3.不是所有的固体都是晶体,如:(玻璃、珍珠、
面粉、松香、琥珀、塑料、纸
张)等就不是晶体
4.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食盐、白糖的晶体是(立方体),
味精的晶体是(柱状)。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
放大镜或显
微镜下才能看见。
5.制造晶体的方法:①减少水分;②降低温度。
第四课《怎样放得更大》: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
并且用它发
现了(微生物)。
3.(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4.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
(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第五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显微镜的构造一般包括:(目镜、物镜
、调节旋钮、载物台、反光镜)等;使
用的步骤主要包括:(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
2.用显微镜观察时,移动载玻片的方向和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3.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4.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生物都是由(细胞)
组成的 5.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①在载玻片上滴上一滴水;②用镊子取下洋
葱表皮放到载玻片上
展开;③把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④从标本边缘滴一滴
碘酒给标本染色。
第六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1.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
第 6 页
(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
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2.(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细胞的(形态)是多
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
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
作用)的基本场所。
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1.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喇叭虫、眼虫)
等。
2.我们可以用(干草)培养微生物。
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
围的环境。(微生物)具有
(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
4.微生物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①取少量脱脂棉交织成网状放在载玻片上;②
在棉纤维上
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放棉纤维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微生物的
运动)。
第八课《微小世界和我们》:
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
会的进步和人类
生活的改善。如:①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②克隆生物;
③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④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
水。
2.观察
工具发展的流程图: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肉眼 ——能看清大于五分之一毫米大小的物体,如昆虫等
放大镜——能看清小于五分之一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如晶体等
光学显微镜——
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 能看清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等
《资料库》:
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
高视力只能看
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2.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是用(透明水
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
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
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
进视力)的眼镜。
3.(培根)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
视力的眼镜,即(远视眼镜,也叫老花镜),远视眼镜的
镜片是(凸透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了。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把物体的图像
(缩小)了。
4.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是
由(荷兰詹森父子)制成的,这架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
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 5.草履虫的繁殖方式是先将身体拉长,接着从中部分裂成两部分,最后每部分形成一个幼
小的草履
虫——分裂繁殖。
第 7 页
6.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
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
1.我们能直接或间
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空气、电、火、
声音)等也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
物质)构成的。物质都在不断变化,有些
变化比较缓慢,现象不明显,有些变化比较激烈,现象明显。
2.物质是(变化)的,有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
物质)。
第二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物质的变化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
新的物质)。
2.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我们
把这类变化称
为(物理变化),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湿衣服凉干、汽油挥发、
积沙成塔、滴水成冰)的变化等。
3.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如:(白糖
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百炼成钢、食物腐败、粮食酿酒)的
变化等。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
产生了新物质)。
第三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1.(米饭)在口腔里与(
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麦芽糖,所以咀
嚼米饭会有甜味。淀粉→麦芽糖
2.(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
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
有(淀粉)。
3.含有淀粉的食物有:(米饭、馒头、番薯、马铃薯、玉米)等。
第四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用手摸玻璃杯外壁,(
感觉比原来凉一点),同
时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物质,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马上熄灭,
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
物质(二氧化碳气体),
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3.(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
一种气体。它具有(比同体积的空气重、不支
持燃烧、无色无味)等性质。
第五课《铁生锈了》:
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
物质。铁和铁
锈在(颜色、硬度、光泽、导电性、手感、是否能被磁铁吸引)等方面都不同。
2.铁是(灰白色、硬度高、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好、光滑、能被磁铁吸引);
3.铁锈是(红褐色、硬度低、没有金属光泽、不导电、粗糙、不能被磁铁吸引、
容易脱落)。
第六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
(新的物质)。反应现象:
(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蓝色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杯底有沉
淀物)。
2.(化学变化)常会伴随各种现象,如:发光发热(蜡烛的燃烧);产生气体(小
苏打和白醋混合);改变颜色(淀粉上滴碘酒,铁生锈);产生沉淀物(硫酸铜溶
液中放入铁钉
)。
第 8 页
3.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
体、产生沉淀物)等现
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判断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产生新物<
br>质。
第七课《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1.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即(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2.在平常生
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是(隔绝水分和空气),如在(铁器外
面涂上油漆;把铁器放在干燥的地方;制
成不易生锈的合金)等。
第八课《物质变化和我们》:
1.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
物质变化有两类: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3.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
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
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又如空气中
(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资料库》:
1.(水分和氧气)是使铁容易生锈的原因,光有水不会使铁生锈,只有当空气
中的氧气溶解
在水里时,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这就是(铁锈)。 <
br>2.铁上面(涂上油漆),(切断了铁与空气的接触);铁制品如菜刀等用完后(擦干并放
在干燥
的地方,则切断了铁与水的接触),从而防止铁制品生锈。
3.中国古代的黑火药是(硝石、硫磺、木
炭)以及一些辅料等粉末状物质的均匀混合物,(火
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跟(古代
的炼丹术)有很大的关系。最早的火
药配方保存在唐朝清虚子撰写的《铅汞甲庚至宝集成》中,称“伏火
矾法”。
第三单元 《宇宙》知识点
第一课《地球的卫星——月球》:
1.月球
的概况:(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转动。
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一个星球
,距离地球约(38万多公里),月球(直径)大约
是地球的(14),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
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
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因此也
(没有生物),
声音在月球上也(不能传播)。
2.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自古以来,人们就不
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
球。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
月球上着陆,(阿
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
一大步——阿姆斯特朗)。我国也于(2019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了第一个绕
月探测卫星——
(“嫦娥一号”)。 (2019年10月1)成功发射了中国探月二期
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
(2019年12月2日)成功发射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
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
3.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伽利略)——探测飞行器
——登月考察
。
第二课《月相变化》: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第 9 页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
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
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 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3.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
的。
4.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 ,亮面在右侧(西);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东)。
5.月相的运动周期是(一个月),在 一个月中,月相跟着(农历)变,要经历新
月,也叫朔月(初一、二)-——峨眉月(初三、初四)—— 上弦月(初七、初
八)——上凸月(十二、十三)——满月,也叫望月(十五)——下凸月(十
七、十八)——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二十八、二十九)等一系
列变化。
第三课《我们来造环形山》:
1.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小不一、深浅不一的((环形山)。
2.关于环形山的形成,人们曾有过多种猜测,如:(撞击说)(火山说)等。
3.目前公认 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由于(流星、陨石)
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因 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
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4.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第四课《日食和月食》: < br>1.日食发生在(农历的初一)前后,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食发
生在(农历的十五 )前后,有(月全食、月偏食)。
2.日食:(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 上,因(月球)
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
到太 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图示如下:
3.月食:(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 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
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就发生了月食。图示如下:
第五课《太阳系》:
1.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矮行 星)(小
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太阳的直径是
(1 40万千米)。
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近到远)的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排在第三,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3.太阳系中体 积最小的是(水星),最大的是(木星);自转周期最短的是(木星),
最长的是(金星);公转周期最 短的是(水星),最长的是(海王星)。
第六课《在星空中(一)》:
1.人们为了便于辨 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
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 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
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2.(星座)实际 上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排列图像)。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3.(大熊星座)的标志是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小熊星座)的标志是
(北极星)。
4.(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
第 10 页
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
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
第七课《在星空中(二)》:
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
变化的。 <
br>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夏季主要星座——天鹅座(天津四)、
天琴座(织女
星)、天鹰座(牛郎星)、天蝎座(心宿二)
3.“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
星),它们分别属于(天
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第八课《探索宇宙》:
1.光
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距离,
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
离)的单位。
2.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3. 银河系还
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如:仙女
座星系、猎犬座星系等,人们把它们
统称为(河外星系)。
4.(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
庞
大系统,人们已观测到距我们(120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没看到宇宙边
缘。 5.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
—爆炸成超新星—
—变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
——小型或中等恒星变成红巨星——变成白
矮星——变成黑矮星。
6.(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目前我国的航天技术也处于世界
领
先水平,我国分别于2019年和2019年发射了“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
飞船,
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中国首位登上太空的人是(杨利伟)。2019年10
月24日(“嫦娥”一号
探月卫星)发射成功;(2019年10月1)成功发射了中
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
(2019年12月2日)成功发射了中国探
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2
019年12月14日,(“嫦
娥三号”)携带我国的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实现首次月面软着陆。
《资料库》:
1.1609年,(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
2.天文望远镜可以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种。
3.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孔
径射电望远镜是(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直径达305
米。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知识点
第一课《一天的垃圾》:
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垃圾会对
环境造成污染,主要表现在:(①污染大气;②污染水体;③污染土
壤;④破坏卫生,传播疾病。)
3.(垃圾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声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急需解决的四
大环境问题。
第二课《垃圾的处理》:
第 11 页
1.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堆肥)等。
2.填埋处理的优
点:(①投资少,费用低;②简单易行),是目前最主要的垃圾
处理方法;缺点:(①容易污染地下水、
大气;②占地面积大;③垃圾分解比较
慢)。
3.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
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
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4.焚烧处理的优点:(①占地小,②避免了污染地下水,③产生的热量可以用来
发电)。 <
br>缺点:(①消耗大量电能;②留下残余物;③如里控制不好,会产生有毒物质,
造成二次污染)。
5.在填埋垃圾模拟实验中:细石子代表(土层);清水代表(地下水);浸过墨水
的纸巾代表
(填埋的垃圾);喷水代表(下雨);清水变黑(说明填埋垃圾会污染
地下水)。
第三课《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1.(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2.(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3.(重新使用)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
方法。
4.(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5.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的例子:
①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②自带喝水杯外出,
少买瓶装饮料;③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
和塑料的丢弃等。
第四课《分类和回收利用》:
1.(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不但能(减少
垃圾的数量),而且能节省大量的(自
然资源)。2.垃圾的分类一般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如塑料制
品、玻璃制品、金
属制品、纸制品、布类、木制品等;(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灯管、医疗垃
圾等;(厨余垃圾),如剩菜剩饭、果皮等;(其它垃圾),如陶瓷、砖瓦、卫生间
废纸等。
3.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和(分装)垃圾分类
、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4.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
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如果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汞及重金
属物质就会浸入土壤,
污染地下水。
5.(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6.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第五课《一天的生活用水》:
1.(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但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
紧缺。 2.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
面临淡水资源不
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3.节约用水的办法:①淋浴时,
抓紧时间;②把洗脸水存起来,用于冲厕所、
拖地;③用流水洗手;④及时关紧水龙头;⑤利用雨水浇花
;⑥建议家长选用
节水的洁具等。
第六课《污水和污水处理》:
1.造成自然水域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等。
第 12 页
2.污水的处理一般可以用(沉淀、过虑)等方法进行。淡水在自来水厂除了沉淀
和过滤,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的使用标准。
3.污水处理的一般过程
是:初步处理(沉淀)——再处理(过滤)——追加处理
(天然净化,再次排放前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
—氯)。
4.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或河流)。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
的
(生活饮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第七课《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1.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水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对治理家乡水域的建议: 1.请有关部门管理监督 2.提高居民素质
3.适当
给予奖惩
第八课《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1. 现代人类面临的环境
问题:(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
灭绝速度加快、沙尘暴、全球气候变暖、酸雨、
赤潮)等。
2.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每年的(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
3.白色污染是(塑料)制品的污染。合成塑料是1909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发
明。 <
br>4.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①用纸袋和布袋;②提菜篮子上菜市;
③减少塑料包
装;④用可降解塑料袋等)。
5.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
种灭绝速
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
得
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6.(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
(长白
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资料库》:
1.为了限制
各国碳氧化合物的排放,2019年12月,联合国在日本京都召开了“防止地球温
暖化京都会议”,并
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产生了温室效应。
3.科学
家证实(氟利昂和哈龙)是造成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人类正在共同采取“补
天”行动。
4.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第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