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

绝世美人儿
689次浏览
2020年12月12日 09: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费加罗-燕麦片减肥法

2020年12月12日发(作者:康成元)



第一单元 微小的生物
知识点: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 方面的作用。2、知道真菌是既
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3、了解病毒是生物中的一类。
练习题: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通过学习,我知道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有流感、非典、麻疹,它们分别 是流感
病毒、SARS病毒、麻疹病毒引起的。
3、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等才能观察到。
4、细菌一般有杆状、球状、螺旋状3种基本形态。
5、生活中制酸奶、生产沼气、增加土壤肥力、生物制药等都用到细菌。
6、我知道,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有腹泻、痢疾、食物中毒。
7、蘑菇由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5部分组成。
8、生活中的木耳、香菇、蘑菇、金针菇、灵芝5部分组成。
9、蘑菇是依靠地下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10、认识毒蘑菇的方法:一看形状,二看颜色,三看分泌物,四闻气味。
11、蘑菇生活在湿润、氧气充足的环境中。
12、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腐生细菌 )
13、夏天,鲜肉腐烂变质是由(腐生细菌)引起的
14、(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的腐烂,最终分解掉。
15、细菌和病毒一样,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16、病毒感染会引 发传染病,所以病毒对人体都是有害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举例说明。(不对。病毒不都是有害的, 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用来制疫苗。)
17、“细菌都是有害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不 对,细菌也有很多有
利的方面,比如发酵酸奶、促进土壤肥力、生物制药等。)
18、有人说 “真菌对人类有益无害”你认为对吗,为什么?(不对,真菌里面的
食用菌大多可以食用,但也有少部分 有毒。)


第二单元 认识自己
知识点:1、了解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身体各个部分和器官各负其责,
相互密切配合。
2、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3、了解人体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的过程。
4、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 性,意识到个人对身体健康负有
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5、知道脑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人体的司令
部。
练习题。
1、人体骨骼可以分为 三 部分,分别为头骨、躯干骨、四肢骨。其中,躯干
骨又分为胸 骨、肋骨、脊柱,四肢骨又分为上肢骨、下肢骨。人体骨骼是由206
块骨组成的。
2、骨骼就像建筑物支架一样,具有支撑作用。骨骼还具有保护作用,头骨可以



保护大脑,胸骨、肋骨、脊柱构成的胸廓可以保护心脏、肺等内部器官。此外,
骨骼还具有运动 作用。
3、人体能够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因为骨与骨相连接的地方有关节。
4、肌肉具有弹性,能收缩和舒张。当肌肉伸缩时,能牵动所连着的骨运动。
5、肱二头肌收 缩时,能牵动骨做屈肘运动;肱三头肌收缩时,能牵动骨做伸肘
运动。当提起脚跟时,腓肠肌收缩;当放 平脚跟时,腓肠肌舒张。
6、人的呼吸器官包括口腔、鼻、咽、气管、支气管、肺。
7、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多,氧气少。
8、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包括心脏和血管。
9、心脏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
10、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3种。
11、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 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舒张时,让血液
从静脉流回心脏。
1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13、事物的消化,一靠牙 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破碎;二靠唾液、胃液、
胆汁、肠液、胰液等消化液,将事物中不溶于水的 营养成分变成溶于水的物质。
14、食物中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水、蛋白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的 主要材料。
脂肪、淀粉是人体的能源,维生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增强身体抵抗力等作用。
15、淀粉遇碘酒,可以变成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性质。
16、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3部分。
17、脊髓在躯干部中央,藏在脊柱里,上端与延髓相连。
18、骨骼在身体中所起作用(保护内脏,支撑身体,使人体运动)
19、胸骨、勒骨脊柱构成的胸廓,像一个笼子,保护着里面的( 心脏和肺 )
20、胸部左右各有一排弯曲成弓行的骨,叫做( 肋骨 )
21、下列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是( 肩关节 )
22、由于不慎摔倒或其他原因造成关节脱开,叫做( 脱臼 )
23、人体吸进和呼出空气的途径是(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 )
24、属于呼吸器官的是( 肺 )
25、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主要器官是( 小肠 )
26、人体消化食物的基本途径是(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肛门 )
27、人体活动的能源物质是( 淀粉 )
28、血液在循环过程中,不仅能把(养料) 和(氧气)送到全身各处,也能把全
身各处的(二氧化碳)和废物排出体外。
29、大脑 分为不同的区域,由不同的中枢组成有(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
枢、运动中枢)。

第三单元 声音的秘密
知识点: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能区分声音的大 小与高低;3、
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播到达人的耳朵;4、知道耳朵的构造,了解耳朵的卫生
保健知识;5、能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练习题
1、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是有 振动 产生的。



2、各种物体,只要 振动 ,就会发出声音;若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设法让
物体停止 。
3、上课铃一响,在校园里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能在 空气
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 四面八方 。
4、在大海里捕鱼时,模仿鱼儿喜欢的声音,可以诱鱼入网。这说明声音能在
水中传播。
5、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交谈。这说明声音不能在 真空 中
传播。
6、声音在 固体 、液体 、气体 中能传播。
7、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系。当物体振动得快时,物体发出的声音就
大 ;当物体振动的慢时,物体发出的声音就 小 。
8、任何声音都是以 声波 的方式传播的,传播的方向是向着 四面八
方 。
判断
1、人说话和唱歌,都是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的结果。( √ )
2、有的物体不使它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 × )
3、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 × )
4、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传播的。 ( √ )
5、声波和水波一样,只能在水平方向上传播。 ( × )
6、如果把闹钟放在真空玻璃罩内,就听不到报时的铃声了。 ( √ )
选择
1、对着空瓶子吹气,就回听到一种声音。这声音主要是 2 振动产生的。
1、瓶子 2、空气
2、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因为 3 。
1、耳朵的错觉 2、振动停止后,声音还会持续
3、锣的振动持续一段时间
3、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 3 。
1、水面十分平静 2、水向一个方向流 3、水面振动起来
4、听到的打雷声,是 2 把声音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1、水 2、空气 3、大地
5、潜入水中,仍能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 1 传播到耳朵里的。
1、水 2、空气 3、游泳池墙壁或大地
6、把耳朵贴在墙上,能听到隔壁房间敲击墙壁的声音。这声音通过 3 传播到
耳朵里的。
1、空气 2、水蒸气 3、墙壁
7、使劲敲鼓面,鼓发出的声音 1 ;轻轻敲鼓面,鼓发出的声音 2 。
1、大 2、小

简答题
躁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消除和控制躁声的方法有哪些?

第四单元知识点

1、(1)常见的金属防锈方法有涂油漆、涂油、搪瓷、镀铬。



(2)像食盐、高猛酸钾那样,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这种
现象 叫做溶解。
(3)把一粒高锰酸钾放在水里,一会儿科观察到水变成紫红色,这是水溶解了高锰酸钾的
缘故。
(4)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 头燃
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物质。
(5)金属生锈与水、空气、酸、碱、盐有关。
(6)通过铁钉生锈对比实验,我们发现:浸 泡在油中(没有空气、水)的铁钉没生锈,暴
露在空气中的铁钉生锈了,一半暴露在空气中、一半浸泡在 水中的铁钉生锈了,浸泡在水中
的铁钉生锈了,一半暴露在空气中、一半浸泡在盐水中的铁钉生锈了,浸 泡在盐水中的铁钉
生锈了,一半暴露在空气中、一半浸泡在醋中的铁钉 生锈了,浸泡在醋中的铁钉生锈了。
(7)取两份颗粒大小一样的糖,同时放入盛有等量水(水温相同 )的两只烧杯中。其中一
杯静止不动,另一杯用玻璃棒或筷子不停地搅拌,发现搅拌的那一杯糖溶解的快 的多。
(8)取两份颗粒大小一样的糖,同时分别放入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都不搅拌,发现热水的杯子糖颗粒溶解的快。这说明溶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系。
2、举例说明物质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答:1、大豆加工成豆浆给人类提供营养 2、旧的铁制品通过熔炉又可以生成崭新的铁制品
3、木头的燃烧为人类提供热量 4、面塑形状的改变增添了生活的色彩
3、举例说明怎样防止金属生锈
答:1、铁制品的文具盒表面刷上一层油漆 2、轴承表面可以涂上一层油 3、自行车钢圈
表面镀鉻 4、铁制品的菜盆表面搪瓷
4、 自然界有哪些物质发生变化,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可逆还是不可逆,生成还是没
有生成新物质)
答:1、旧的铁制品回收熔炉生成新的铁制品是可逆变化,没有说生成新的物质 2、木头
的燃烧是不可逆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 3、生的鸡蛋煮熟了是不可逆变化,生成了新的物
质 4、食盐溶解在水里是可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5、捏面塑是可逆变化,没有生成
新的物质
5、溶解现象在生活中常见。举例说明溶解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答:1、洗衣液溶解常见的污渍 2、用奶粉泡牛奶用到了溶解 3、平时炒菜加食盐也用到了
溶解 4、冲泡感冒颗粒使其溶解成了药液
实验题
溶解实验
把这些物质放到水里,能溶解在水里的有哪些?
粉笔末、小苏打、面粉、砂糖、粘土、食用油、洗衣粉、奶粉、感冒颗粒
可以溶解在水里的有小苏打、砂糖、洗衣粉、奶粉、感冒颗粒
砂糖可以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当一直加砂糖,加到一定量的时候我们发现砂糖不溶解了。
1 、取两份颗粒大小一样的糖,同时放入盛有等量水(水温相同)的两只烧杯中。其中一杯
静止不动,另一 杯用玻璃棒或筷子不停地搅拌,观察到搅拌过的糖溶解在水里的速度快的
多。
2、取两份颗粒 大小一样的糖,同时分别放入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都不搅拌,观
察到在热水中的糖溶解的快。
3、取两份等量食盐,一份颗粒大,一份颗粒小,同时放入盛有等量水(水温相同)的两只
烧杯 中,同时搅拌,观察到颗粒小的溶解的快。
蜡烛在点燃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周围的蜡熔化了同时有黑烟生成,说明不仅形态发生了变



化同时也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蜡烛在加热的情况下可以看到蜡烛由固态变成了液态的蜡烛水,说明形态发生了变化。
蜡烛在切割的情况下可以看到蜡烛变成了粉末状,说明形态发生了变化。
往水中加入食盐,食盐溶解在水中。我们用加热、风干等办法,又可以得到食盐。
往水泥中加入水,我们看到过一会儿水泥凝固了,它不能恢复原状了。
实验证明,二者的不同点是:食盐的溶解可以恢复原状而水泥遇水之后不能恢复到原状
了。
第五单元知识点
22、(1).坐在行驶的车上,相对于(地面)来说,你是运动的;相对于( 小车 )来说,你
是静止的。
(2).乘坐在航行的轮船上,相对于( 两岸 )来说,船是运动的;相对于( 两岸 )来
说,乘客是运动的;相对于( 船 )来说,乘客是静止的。
(3).两只轮船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 度,甲船上的人
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 甲船 )。
(4).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 距离 )、( 时间 )和( 速度 )。
(5).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距离,距离越远,说明物体运动得越( 快 )。
(6).在相同距离下比较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用的时间越少,说明物体运动得越( 快 )。
1.你能解释下列现象吗?
(1)上升电梯里的人感觉自己是静止的。
(2)静止的汽车内,有人却感到它在运动。
(3)下降电梯上的人看到墙向上运动。
(4)同向行驶的汽车里,乘客看对面的汽车时,感觉自己向后退。
答案:(1)上升中电梯 里的人感觉自己是静止的,是因为人是以电梯为参照物,人对
于电梯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人感觉自己 是静止的。
(2)静止的汽车有人却感到它在运动,是因为运动中的人以静止的汽车为参照物,对于汽车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人感觉它在运动。
(3)下降的电梯里的人看到墙向上运动,是因为 人以墙为参照物,在下降电梯里的人
对于墙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人看到墙是在向上运动。
(4)同向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对面的汽车,感觉自己向后退。是因为汽车里的人以同
向行驶速度较快的 人为参照物,与该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人看对面的汽车,感
觉自己向后退。
2.如下图所示,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说说自己的看法。



答:判断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要看选择的参照物,坐在汽车里的乘客以 汽车为
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因为乘客对于汽车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坐在汽车里的乘客以马路
边的建筑物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因为乘客对于以马路上的建筑物位置发生了变化,
所以乘客是运动 的。
3.两列火车相向停在车站,其中一列火车内的乘客不能看到其他物体,仅看到对面的
列 车。过了一会,见到对面列车运动,他判断自己的车是静止的,这种判断正确吗?
答:不正确。其中一 列火车内的乘客见到对面列车运动,是说明相对于对面的列车位
置上发生了变化,假如对面的列车是运动 的,那么你所在的列车就是静止的;假如对面的
列车是静止的,那么你所在的列车就是运动的。
4.同是百米运动员,我们怎样比较他们跑的快慢?
答:百米运动员们跑同样的路程所用不同的时间,用时较短的跑得快,用时较长的跑
得慢。 < br>5.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秒,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分钟,怎样比较
他们运动 的快慢?
答: 用该运动员所跑的路程除以时间,得出该运动员的平均速度。速度值大的跑得
较快,速度值小的跑得较慢。
6、我来填一填:
(1)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 斜面 。
(2)斜面具有 省力 的作用。
(3).盘山公路在山腰绕来绕去,这是利用了(斜面省力)原理;高度一定,斜面越( 长 ),
坡度越( 小 ),越( 省力 )。

7.当好小法官:
(1)使用斜面把物体搬运到高的地方比直接抬省力。 ( √ )
(2)使用斜面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 ( × )
(3)斜面作为一种机械能省力但费距离。 ( √ )
3.下面这些是斜面吗?

答:螺丝钉是斜面,钉子尖部虽然是斜面,但主 要是为了减小表面积增大压强的作用,



瓶起子也是斜面。
8.骑自行车上陡坡时,会感到走S形(或“之”字形)路线省力,为什么?
答:上坡走S形 (或“之”字形)路线实际上是减小了斜面的坡度,使斜面变得平缓
了,因此上坡走S形(或“之”字形 )路线比较省力。
9.举例说明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1、钉子顶部的锋利利用到了斜面。2、红酒瓶的起子利用到了斜面省力。
3、衣服上的拉链利用到了斜面更加省力。
10、(1)一根棍子,当像下图这样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 杠杆 。

(2)像下图中钳子这样的杠杆,使用它可以 省力 。

(3)杠杆工作时,是围绕着( 支点 )转动的。
(4)一根棍子,当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机械 )。
(5)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 小
于 )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 等于 )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6)杠杆上有三个点:其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人对杠杆用力的点叫做( 力点 ),
承受重物的点叫做( 重点 )。
11.当好小法官。
(1)使用杠杆时,一定能省力。 ( × )
(2)使用杠杆时,可能省力,也可能不省力。 ( √ )
(3)机械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 ( √ )
12.(1)杠杆的应用十分广泛,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记录自己发现 的一
些杠杆工具和它们的用途。
答:果园里面农民伯伯修建果树用的果枝剪、我们把钉在墙里 面得钉子拨出用的钉锤、
抽出地下水用的压水井等。



(2)杠杆的应用十分广泛。请说出一些你说见到或用到的杠杆,它们是省力还是费力。
答:钳子、锤子小推车是省力杠杆;镊子是费力杠杆;天平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3).人的许多活动也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查阅资料,找一找人身体中的杠杆。
答:
13.我来填一填:
(1)把一根绳子绕在一个轮子周缘的槽里,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机械── 滑
轮 。
(2)滑轮的种类很多,最基本的有两种;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 定滑轮 ;
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 动滑轮。
(3)用定滑轮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 ,用动滑轮可以 省力 。
14.用下面的材料怎样做才能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呢?


答:可以组成滑轮组。
15.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的知识?
答:1 、升旗杆顶端的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升旗。2、阳台的晾衣架用到的滑轮3、教室多
媒体屏幕上升下降也用 到了滑轮。
16.观察生活中的轮子与滑轮有什么不同?
答:轮子的作用是支撑车体,并借助摩擦力驱动车辆前进。
滑轮是传递力的工具,通常是借助绳索完成力的传递。
17、你来描述一下齿轮是什么样子的吧!
答:中间有轴、边缘的齿的大小一样,齿与齿之间的空隙均匀。
18、.完全相同的两个齿轮咬合在一起不能( B ),却能( A )和( C )。
A.传递力 B.改变转动速度 C.改变转动方向
19.齿轮有哪些作用?
答:齿轮可以传递力量,改变转动方向,改变转动速度等。
20.下图是自行车的齿轮,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答:齿轮大的转得慢,小的快。准确得说,是齿轮的牙数多的慢,少的快。
做同样的功,前齿 轮小后齿轮大更省力,蹬的更快但是车的速度慢一些;反之更费力,
但是速度更快。
21.调查齿轮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答:自行车,汽车,钟表,电梯。

英语国家-小图


电影截图-幸运星图片


观舞记教案-龙井茶的作用


电脑屏幕出现雪花点-特级教师


在职学习-1q币等于多少q点


分手吧吉他谱-父情节


全国助残日-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


压抑憋屈的心情说说-西服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