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余年寄山水
780次浏览
2020年12月12日 09: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浪子回头的意思

2020年12月12日发(作者:毕爱芹)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试
题及答案

篇一:2014年中小学科学教师招聘专业知识及试题精选
知识归纳1.原理制造的。
2.
3.
4.各种物体都能反光,反光的情况不同。红颜色物体反射红色光,黄色物体反射黄色光,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光的颜色
不同。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 强。表面越光滑反
光能力越强。
5. 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左右相反。
6.
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
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8. 光圈,能控制光芒的强弱;晶状体像凸透镜能使物体成
像;视网膜像实验中的纸屏,能映出图像。
的物体的光。当它们发射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
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 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

1



视神经立刻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这些物
体。
篇二: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_、科
学概念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_、聚光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
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_、叶柄_、叶脉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_。要精确 测量物体的温度,需
要使用温度计_。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 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
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_、脂肪_、维生 素_、
矿物质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_。
8、沉淀_、过滤_和消毒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2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
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
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
上灯帽

3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
上灯帽
(三)简答。(40分,每题8分)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 是先放盐,
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
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 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
(四)、案例分析(10分)
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 3
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
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 :不,是16颗。老师亲切
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
普读物上 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
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
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
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 有多少颗,课
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
答案

4



(一)填空
1、科学精神、科学概念、
2、成像、聚光
3、杨利伟
4、叶片、叶柄、叶脉
5、温度、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
6、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7、袁隆平
8、沉淀过滤消毒
9、风
(二)、选择
1、A 2、D 3、C 4、A 5、B 6、A 7、C 8、D 9、C 10、C
(三)、简答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
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科学课程的评价
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答: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太阳
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 月球的影子
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

5



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太阳的一部分,于是形成了日食。
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答:雷电是发生在天空中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天空中的
云,有的 带正电,有的带负电;当两块带不同种电的云相互
接近时,就会发生大规模的放电现象。放电时出现的电 火花
就是闪电,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答:植物的叶子中的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
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 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
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
放出氧气。叶 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意义: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
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5 、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
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 放土豆,再加
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
答:《沉与浮》一课 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
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
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
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 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
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
过程中,时间 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

6



高渗透 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
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四)、案例分析
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 ,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
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
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
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 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
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
一期杂志上 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
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 老师
也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
实,好吗?
(说明 :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
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题思 路仅供
参考。)
答题思路:
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
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
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
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7



C、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
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
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
趣。
小学科学部分
一、简答题
1、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 (求知本能),
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
验科学、热爱科学的 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
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
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
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 术知识的理解;
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
判断,形成负责的学 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
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
什么?
答:茎的特征是①有节和节间;②节上有叶或变态叶;③
有芽。因此,

8



在上述植物中,马铃薯和荸荠是茎,其中马铃薯是块茎,
荸荠是球茎;
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荸荠差不多,但由于它们
没有节和节间之分,
也没有芽。所以蕃薯和萝卜是根,且都属于变态根。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 :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
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 中也要引
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
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 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在各个主
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4、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
各种 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
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 示实验引
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
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 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
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 (答
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5、如何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答: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要说清楚以下几个因
素: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方向和快

9



慢;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等。
6、简述冬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冬季星 空主要的星座有仙后、英仙、金牛、御夫、双
子、猎户、大犬、小犬等星座。冬季星空最为壮丽,冬季,
是一年四季中亮星最多的季节。
7、可以根据哪些特征对物体或材料进行分类和排序?
答:对物体,可以根据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
沉浮、结构、所用材料等特征进行分 类或排序;对材料,可
以根据软硬程度、透明性、可溶性、吸水性、导热性、导电
性、磁性、韧 性、隔音能力等进行分类或排序。
8、简述秋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 秋季星 空出现的主要星座有:天琴、天鹅、仙女、飞
马、仙后、天鹰、天蝎、人马、南鱼等星座。秋季的星空银
河横跨天空,但亮星较少,像仙女座河外星系这样的深空天
体却比比皆是。
二、辩别题:
9、病毒不具细胞形态,颗粒很小,远非光学显微镜所能显
示,所以它的发现 比细菌的发现要晚得多。天花和狂犬病以
及爱滋病等的病源都是病毒。
答:以上所述是对的。
病毒不具细胞形态,它由蛋白质(为外壳)和核酸(为核
心)构成。 它不能独立生活,却能寄生在活细胞里进行生命

10



的繁衍。
天花和狂犬病以及爱滋病等的病源都是病毒。
10、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潮涨潮落)与月球的东升西落运
动有关吗?若有关,是什么关系?
答: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潮涨潮落)与月球的周日运动有
关。
潮汐的涨落交替存在于地球的任 何地方,是月球的引力以及
较少程度的太阳引力引起的(月球对地球的潮汐作用约为太
阳对地球 潮汐作用的2.2倍)。地球上海域、湖泊的水平面每
天涨落两次,离月球较近的地面上的水域受月球拉 力最大,
水会朝向正对着月球的那一点聚集,而在地球的另一面,月
球对地的拉力要比水的拉力 大,因此水域在离月球最远的一
点也形成凸点,这样地球上就有两个新的最高水域点。因此,
当 地球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自转,几乎地球上的每一点都有过
两次潮汐。
(以下是“大潮”、“ 小潮”的成因,可以不作答,供参考:
任何一点最高的涨潮和最低的落潮都会发生在新月和满月,
在那时,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同时作用向同一方向位,这就是
“大潮”。当月球位于14位相时,太阳的 引力刚好作用于月
球的引力,就形成了最低的涨潮,称为“小潮”。)
11、请描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答: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 br>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1)提出问题——针对观察到的现象提问, 如“是什么”或“为
什么会这样”的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2)猜想与假设——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
作假设性的解释。
3)制定计划——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
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4)观察、实验、制作——观察和实验,是观察者利用感觉
器官或借助“工具”对观察对象进 行感知及取证的探究活动。
制作——动手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或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
品。
5)搜集整理信息——能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
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6)思考与结论——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
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或结论。能 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
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7)表达与
交流——能选择自 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
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
见。

12



三、案例分析
13、某观测者注意到,这天太阳升起的方位 在东北方,且
与前几天相比,方位更偏北。请判断这天的大致公历日期,
并描述这天太阳在天空 中运动的模式。
1)判断:这一天的日期大约在临近夏至日——夏至日之间
的日期。
因为太阳升起的方位在东北方,说明太阳的直射光照正移
向北回归线。又因为这一天太阳升起 比前几天更偏北,说明
这天只能是夏至日或临近夏至日的日期,不可能是夏至以后
的日期。所以 判断这一天日期为临近夏至日——夏至日之间
的日期。
2)描述:这天的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然后慢慢向西偏南移
动,逐渐移向北回归线上空或北回归线稍偏南的上空,中午
阳光直射北回 归线(或北回归线稍偏南纬线),下午太阳逐
渐向西偏北移动,傍晚从西北方落下。
14、 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
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 土豆,
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
骤?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 程序?
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
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 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
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

13



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 br>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
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 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
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
至于改变土豆 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科学需要客观精神,为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问题的
有效性,观察与实验必须要规范。在观察与实验所遵循的规
则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变 量,如果应控制的变量
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实验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在《沉
与浮》一课这 一实验中,土豆的密度应该保持不变,是需要
控制的变量,因此要避免任何影响改变土豆密度的因素。
15、某一天傍晚,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渐渐变暗,一观测
者看到月亮高挂在东南天空请描述 此时的月相(月亮的形
状),并判断这天的大致农历日期。
答:这一天大致在农历11—12日。月相为上凸月,即月亮
西边大半部分亮,东边边缘暗。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
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14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
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 空间上可分
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
上包括(人)、(物) 、(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
过程, 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
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 )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
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 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
(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 质的一些(基本
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
渡。
9 .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
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 (系统性)与(探
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 集信
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
究)、(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

15



(科学游戏)等。(留五个空,任意填。)
二、简答题。
1、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
答:(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3)学
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 性问题做出回答。(4)
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
解的解释, 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
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2、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
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
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 究核心),即
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
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 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
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
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
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 又能够实事求
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
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 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

16



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 把科学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
学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在各个
主题 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4、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答:教学中的引导 ,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
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
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
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 导;通过一起写
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
提问引导;鼓励验证 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答题
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三、案例分析
人教论坛 ? 小学科学教育论坛 ? 新科教版三年级上复
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
1、树是一种植物,是有生命 的物体,有许多可观察的特征:
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和树叶的样子。
2、在一棵真正的大树旁,我们看见过:树瘤、果实、小动
物、鸟巢、小草、蔓藤等,这说明植物的生长 与周围的动物、
植物和环境有关。
3、放大镜是用来进行科学观察的一种工具。
4、一棵大树可以分成三部分树冠、树干和树根,树冠的形

17



状可以分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扇形等几种。
5、拓印树皮的方法是:把白纸紧压在 树干上,先用手指在
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颜
色。
6、在写观察记录时,要注意格式,写清:A.要写出观察的
时间、地点、小组成员。B.要按观察的顺 序来记录。C.最好
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或图片等)。
篇三: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君山路小学 武 璇
一、填空:(16分)
1.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发
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
会 。
2.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为
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
叫。
3.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
4.、 、 、 统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转周期约为小时。
6.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的不同,可分为 、、 三类。
7.腐生细菌会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 、水和 。
二、选择题:(6分)

18



1.铁钉在 条件下容易生锈。
①水和空气并存 ②酸碱盐溶液③前两项均有
2.以下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 。
①细菌 ②病毒 ③真菌
3.以下是夜行性动物的是 。
①喜鹊②猫头鹰 ③燕子
4.“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名称是 。
①嫦娥工程 ②阿波罗计划 ③奔月计划
5.采用警戒色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动物是 。
①毒箭蛙 ②壁虎③枯叶蝶
6.滑翔机是人们受到了下列的启示而发明。
①海鸥 ②蜻蜓 ③蝙蝠 发生了变化,还
三、判断题:(8分)
1.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筒形的物品,这
就是仿生。 ( )
2
3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干燥的环境中。 ( )
5.“日心说”是由波兰天文学学家伽利略提出的。 ( )
6
7
8.昼夜更替对地球上的动植物形成规律性的影响。 ( )

19



四、观察思考:(6分)
右图为汽车前部打开的安全气囊,你知道汽车设置安全气
囊目的是什么吗?这是为
了 ,安全气囊为什么要设置在汽车的前部呢?

五、连线:(8分)
1.把天文现象与它们的成因连线。 2.下列物体是否容
易生锈?请连线。
昼夜更替 地球公转 潮湿地方的小刀
四季形成 月球公转 涂油漆的篮球架容易生锈
月相形成 日、月、地成一直线与盐水接触的铁钉不容易
生锈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 .物体运动时才
有惯性。( ) .月球是一个没有刮风和下雨的世界。
( ) .月食可以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
日食形成 地球自转 包塑料外套的铁钉
六、列举:(6分)
在草原上,各种动植物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
物界。请画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参考答案
一、填空:(16分每空1分)
1.形态 形态产生新物质

20



2.参照物
3.惯性
4.向光性向水性 向地性 向地性
5.自西向东 24
6.植物病毒 动物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7.二氧化碳 无机盐
二、选择题:(6分每题1分)
1.③前两项均有 2.②病毒 3.②猫头鹰 4.①嫦娥
工程 5.①毒箭蛙 6.①海鸥
三、判断题:(8分)
1.√ 2.√3.√4.×5.×6.× 7.√ 8.√
四、观察思考:(6分)
设置安全气囊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的安
全(2分)
安全气 囊设置在前面是: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的
原因,乘客会往前倾斜,当安全气囊受到猛烈撞击后会 自动
打开,起到保护乘客安全的作用。(4分)
五、连线:(每个1分,共8分)
1.把天文现象与它们的成因连线。 2.下列物体是否容
易生锈?请连线。
六、列举:(6分)


21





22

常常的近义词-伤心酒杯


腊八祝福语-家用烤箱


多想把你抱住-百分百贴图列表


生活妆的画法-别说对不起英文版


蝴蝶仙子动画片-adopts


游戏女号名字-全国美术类院校排名


吃什么可以补血-luxury是什么意思


qq克隆空间器-特别的近义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