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

绝世美人儿
920次浏览
2020年12月12日 09: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真的爱你扫弦吉他谱-1982年属什么生肖

2020年12月12日发(作者:魏征)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五上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水 、 空气 、 温度 。
绿豆种子生长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水 、 空气 、 温度 、 阳光 、 土壤 。
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可以放三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有水方向生长。(根的向水性;茎、叶具有向阳性。)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生活在绿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的。
1)鱼必须生活在水里,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是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2)当然生物也能改变环境。比如,我们人类活动就改变了很多环境。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如:草→兔→鹰
“→”表示谁被谁吃,如 上面食物链就可以说:草被兔子吃,兔子被老鹰吃;“→”
也可以理解成草被兔子吃进了肚子,那么草所 携带的能量全部都流到了兔子体内。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 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消费者。消费者一般指动物。
10.食物链一般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 猛的肉食动物终止。(“一般”不能说成“都是”,
因为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还有一些硝化细菌和光能 合成自养型的细菌:如蓝藻、
绿藻,含有叶绿素的藻类,但不是绿色植物)
特例:猪笼草。它是绿色植物,可以光合作用,通常是生产者,但是当它捕食昆虫
的时候,又是消费者。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
的食物 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 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
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生物
生态系统——生物+环境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在生态瓶中,植物在生态瓶中起提供氧气和食物作用;动物在生态瓶中起提供二氧
化碳和养料(粪便)作用。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① 草→兔→鹰 ② 草→兔→蛇→鹰
③ 草→蝗虫→鸟→鹰 ④ 草→鸟→蛇→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写出的食物链: 树(汁)→蝉→螳螂→黄雀
食物链要从生产者开始,所以如果写成:蝉→螳螂→黄雀 就错了!
17.人类的活动会引起了生态系统的失衡,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答:(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杀、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
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将会有什么影响?
答:影响有:1)动植物数量锐减。2)疾病增加。3 )自然灾害频发。4)生态失衡。最
终导致将无法生产、生活、生存。
18. (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9.自然保护区: 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1956年,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五上第二单元《光》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 光源,如太阳、点燃的蜡烛、萤火虫、星星、打
开的手电筒。(月亮不是光源,只是反射了太阳的光。)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 光源、 遮挡物和 屏幕;而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的中间。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
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5.古代的人利用 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 变化,太阳位置最 高 时影子
最 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相反。
7.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 光是直
线传播造成的。
8.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 光的反射或反光,反光也
是以 直线 形式传播的。
9.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凹面镜汇聚光线)、汽车反光镜(凸面镜发散光线,扩大视
野) 、潜望镜(平面镜反射光线)、白色的墙(浅色反射能力强,深色反射能力弱)。
10.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 放大,光强时瞳孔 缩小。
11.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冷光源不发热)
12. 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例:不能用放大镜或望远镜直接看太阳。因为放大镜或望远镜是凸透镜,凸 透镜能
汇聚光线,产生强光和高温,会灼伤人的眼睛。
13.(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 和(热源)。太阳的外部温度约摄氏(6千度),内
部温度约摄氏(2千万度)。地球得到的太阳能,仅 占它放射能量(二十亿分之一)。
14.物体的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例:所以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衣服,冬天喜欢穿深色衣服。
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 快。吸热本领 最强的是 黑色的粗糙 物体。
例:黑色蜡光纸(很光滑)要比黑色无光纸(相对粗糙些)吸热能力 弱。


1 5.物体吸热本领与摆放方式有关,物体与太阳光(垂直,即直射)比(倾斜)吸热(强)。
16.(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17.太阳能热水器是(光能转化为热能),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18.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19.太 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人
们对太阳能的利用 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路灯、月球车。













20.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连接管道)、(支架) 和(控
制系统)。


五上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我们家乡(临安)的主要地形是 丘陵和山地。锦城镇四周高,中间低,像个小盆地。
2、地球表面的地形主要有 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和山地。







3、火山 和 地震 是地球内部运动,可以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
4、许多科学家认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两个 地球板块 挤压撞击而形成的。
5、地球的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6、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压力的作用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7、绝大多数 地震 发生在 地壳 内。
8、火山和地震引起地球表面的 地形发生变化。
9、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 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
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现在的 大陆板块。
10、火山和地震会对地球表面的变化是 很猛烈的,但是地球板块的挤压、摩擦和拉伸
有时也是非常 缓慢的,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东非大裂谷的形成都是非常缓慢的。
11、火山喷发虽然会给人类带来 危害,但是火山灰也是一种很好的肥料,海底火山爆发
还会形成新的岛屿。
1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有 水 的作用、大气 的作用、气温的作用和 动植物 的活动。
13、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风化 。
14、岩 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地球表面形成的海
洋、陆地、高原、平原、 山脉等多样的地形,离不开地球 内部运动(火山和地震)
和 各种自然力量(风化、风、冰川、海浪、流水)的作用。
15、风化作用对岩石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 程,短期内岩石变化虽然不大,但是还是一
直在发生缓慢变化。
例:一块石头,你每天去观察 ,感觉没发生变化,其实它每分每秒都在被风化,都
在变化,只是肉眼没观察出来。
16、土壤是沙砾(小石子)、沙、粉沙、黏土、腐殖质、水、空气、盐分等物质混合物。


17、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大小 几十亿个生物。土壤为它们提供了食 物和空间,
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
都 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所以有人说“ 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18、土地被侵蚀的程度跟 降雨量、坡度 和 植物覆盖 等因素有关。
19、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粉沙和黏土很容易被径 流带走。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大,
对土地的侵蚀作用越明显。
20、由于河流的 沉积作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形一般形成大河的 下游 流域。流水的
侵蚀作用往往在水流湍急的上游。
21、河水流出沟谷后,随着坡度的变缓,河水的流速也逐渐 变慢 。
22、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弱 , 颗粒大 的泥沙首先沉积下来。
23、上游的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的河床堆积了很多鹅卵石,下游的河床堆满了细沙。
24、自然界每时每秒都有侵蚀和沉积现象的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
失,而 沉积 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在大江大河的 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 平原 。
25、除了流水,还有 风 、 冰川 、 海浪 等自然力量能引起地形的侵蚀和沉积。
26、人们采取了 加强灾害预警预报、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和封山育林 等措施,以预防
因地形变化而造成的灾害。
27、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 从大到小 排列为 沙砾、沙、粉沙和黏土。
28、岩石的风化、雨水的侵蚀、河流的沉积都可以让地表的形态发生变化。
29、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灾害,也给人们带来 益处。
30、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中国 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1、在地球内部、越往下,温度 越高,压力 越大。
32、地球深部的物质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运动。
33、岩石→(风化)岩石碎裂→(继续风化)小石子和沙。
34、河流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临安的苕溪、柳溪江都是由于流水的侵蚀形成的。
35、临安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和天目山。清凉峰有珍惜动物—华南梅花鹿
36、河流 对土地不但有 侵蚀作用,而且也有 沉积作用。
37、河流坡度较大的地方水流速度大,容易发生侵蚀。 坡度较缓的地方水流速度小,
容易发生 沉积。
38、自然界 每时每刻 都有侵蚀和沉积现象发生。侵蚀 使土地 突起的地方土壤 流失,
而 沉积 填平了 低洼 的地方。
39、用纸表示岩层,手的挤压表示岩层受到的力。把一叠纸平放在桌上,两手按在纸上,
用力 慢慢向中间挤压,纸的中间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纸的中间会抬升、隆起、褶皱。模拟的是地球板块的碰撞,会形成山脉。


五上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1、常见的力有: 重力 、 弹力 、 反冲力 和 摩擦力 。





2、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 滑动 、 滚动 和 反冲 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可以 测量 和
比较 的。
3、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 测量 的。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 弹簧测力计 .
4、把一个文具盒放在手上,用手掂一掂,我们会感到文具盒对手有一个 向下 的压力,
这个力就是 重力 。重力是物体由于 地球吸引 力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重力的方
向是竖直向下。
5、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 恢复 原来形状的力。等到物体恢复原来形状后,
弹力就消失了。 例:一根自然状态下的牛皮筋是没有弹力的,如果被拉长改变了
形状,那么此时弹力就产生了。
6、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越大 ,长度越 长 。
7、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放开气球的气嘴,气球里的气体就会喷出,从而
产生一个和喷出方 向相反的 推力 ,推动小车向前运动。这个推动小车运动的力
叫 反冲力 。
8、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 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
更大的力。要使运动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用用阻力 。
9、人们生活中习惯用“ 克 ”、 “ 千克 ”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
上则统一规定用“ 牛顿 ”作为 力的单位,简称“ 牛 ”,用字母“ N ” 表示。
10、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应注意:
调“0”:指针指在“0”位置。
平视:眼睛应平视刻度板。
不超过最大测量范围。

11、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 受力大、伸长长 的特征制成的。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 摩擦力 。只要两个
物体接触,就会产生摩擦力,手在空气中挥动,也会产生摩擦力,只是相对小一点。
13、手按在桌子上拖动,会有一个力阻碍手的运动。这时因为手和桌面之间有 摩擦力 。
14、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 小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 大 。


15、物体越轻,运动时的摩擦力越 小 ,物体越重,运动时的摩擦力越 大 。
16、摩擦力的大小与 接触面光滑程度 、 物体重量 、运动方式( 滑动 和 滚动 )因
素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 小 ,滑动的摩擦力 大 。
17、摩擦力有时 有利 ,有时 有害 ,我们可以按需要增大或减小它,有利时,并不
能无限增大它;有害时,也不可能将摩擦力减小到零。
例:如果没有了摩擦力,静止的汽车将无法开动;行驶中的汽车将停不下来。
18、在同一平面上,同一个物体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比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小 。
19、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摩擦力 的作用。
20、滚珠轴承是一种将 滑动 转变为 滚动 的装置。
21、用圆珠笔(笔头上有一颗非常非常小的滚珠)写字时,笔尖和纸的摩擦是 滚动 摩
擦。铅笔写字时,笔尖和纸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22、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 弹簧秤 。
23、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 测力计 来测量。
24、用垫圈拉动小车,垫圈放得越多,小车运动的速度越 快 。
25、用同一橡皮筋作动力,橡皮筋在车轴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 远 。
26、用同一气球驱动小车,气球吹得越大,小车行驶的速度越 快 。
27、路面越不光滑,小车行驶的速度越 慢 。
28、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人从滑梯上往下滑,都是受到重力的作用。
29、弹簧测力计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簧。
30、自行车的 脚踏板、轮胎、刹车装置、手把都要增大摩擦力。而齿轮与链条、前后车
轴需要减小摩擦力。
列举日常生活中增大摩擦力的实例。(刻花纹和加压的方法)
答:1)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 2)运动鞋底的凹槽。
3)自行车上的踏板。 4)足球鞋上的钉子。 5)自行车的刹车皮用橡胶皮
列举日常生活中减小摩擦力的实例。(添加润滑油或改变运动方式)
答:1)旱冰鞋上装轮子。 2)轴承上装滚珠。
3)齿轮链条间滴润滑油。 4) 轮胎是圆的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五下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如(石块)、(铁片) 在水中是沉的,(木块)、(泡沫塑料)
在水中是浮的。由 同一种材料 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重量),它
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变。
2.对于 不同种材料 制成的物体,
体积大小相同时,(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时,(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
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 体积不变下通过 改变(轻重) 来实现沉浮的。
3.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 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把橡皮泥挖空
做成(船)形或做成各种(空心)的形状。
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 排开的水量 有关。排开的水量是指排开水的(体积),物
体排 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 它
排开的水量很大,所以受到的浮力很大)。
5.用手将一块泡沫向下压时,会感到有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浮力)。
静止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沉在水底或下沉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
在水中上浮的物体,浮力大于重力
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 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时,
此时浮力=(重力+拉力);泡沫全部浸入水中时,与水接触的体积最大,排开的 水
量最大,受的浮力最大,所以上浮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
6.研究下 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先用测力计测(空气中)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
重力,浮力=空气中的重力— 水中的重力。沉入水底的重物,浮力(小于)重力。










7.不同的液体对于相同的物体 所产生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我们在判断物体在某种
液体里的沉浮时,往往利用相同的体积比较轻重 。如铜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相同体
积的铜比水银(轻),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是浮而在清水中沉,因为相 同体积的马铃薯
比浓盐水(轻)而比清水(重)。
8我们采用(增大船排开的水量)的方法 来增加小船的装载量,用(分隔船舱)的方法
来保持船的平稳。
9.比较同体积液体重量的仪器叫(比重计)。
10.阿基米德定律:物体在手中受到的浮力=物体排开水的
重力

二、实验设计
1.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器材:弹簧秤、钩码、水、水槽
方法:用弹簧秤测出钩码在空气中的重力;再把钩码浸没在 水中测出重力;重复几次,
比较数据。
发现:物体在空气中测得的重力比在水中测得的重 力要大,说明在水中物体受到了一
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因此,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2.设计实验,测马铃薯的体积大小。
器材:烧杯、马铃薯、滴管
方法:在烧 杯中取200毫升清水,把马铃薯轻轻放入水中,读出水位,上升的水量
就是马铃薯在水中排开的水量, 这个体积等于马铃薯的体积。

三、简答
1.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答:在重量相同情况下, 大轮船排开的水量比铁块大得多,它受到的浮力也大很多,
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就能浮在水面上了。

2.外观一样的两杯液体,一杯是浓盐水,一杯是清水,你能用哪些方法把它们开了?
答:A、各取50毫升比重量,重的是浓盐水,轻的是清水。
B、放一个马铃薯(或鸡蛋),马铃薯浮的是浓盐水,沉的是清水。
C、用比重计测量,比重大的是浓盐水,比重小的是清水。
D、分别往里面加盐,溶解盐少的是浓盐水,溶解盐多的是清水。
E、加热两杯液体,有白色物质出现的就是浓盐水。

3.相同体积的铁块、石块、木块放入水中,受到水的浮力大小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
答:铁块受到的浮力等于石块受到的浮力,大于木块受到的浮力。
因为铁块和石块 都沉没在水中,排开是水量最大且相等,所以浮力也最大且相
等,木块能浮在水面上,排开的水量小于铁 块和石块,所以受到的浮力也小。

4.同一艘船在下面四种“水”中的情况,分析浮力大小。
解析:此题不能用排开的水量来比较
因为不是同一种“水”了;所以
只能受力分析。同一艘船,重力
不变,所以根据浮力=重力,所
以浮力是一样大的。


五下第二单元《热》
一、填空
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吃热的食物)、(做运动)、(烤火)等方法来
增加 热量。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少热量流失),起(保温)的作用。
2.装有 热水的塑料袋 在冷水盆中会(浮);装有 冷水的塑料袋 在热水盆中,开始
会(沉),一段时间后会 (浮),因为相同重量的水,热水的体积(大)。在加满
冷水的试管上面裹一块气球皮,加热后气球皮会 (鼓起来),这现象可说明(冷水
受热后体积膨胀)。
3.用一个烧瓶装满冷水,塞上插有 空心玻璃管的橡皮塞,加热烧瓶,水变热时玻璃管
里的水位会(升高);再冷却烧瓶,水变冷时水位会( 降低),这种水体积的变化
叫做(热胀冷缩)。但水在(4℃)以下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
例:其它的 大部分液体也具有 热胀冷缩 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平时喝的饮料、啤酒都是 不装满的,如果装满,升温时,由于液体的热胀冷缩,
就容易将瓶子胀破,发生危险。温度计也是利用 (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4.用一个瓶口装有气球的烧瓶来研究空气的变化,将烧瓶放水热水 里时,气球会(鼓
起来),再把烧瓶放入冷水里时,气球会(瘪下去),空气比水的热胀冷缩的变化要(明显),说明 气体也有 (热胀冷缩)的性质。
5.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 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
缩)的性质。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变(粗)、铁轨铺设时 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
架在滚轴上,说明 大多数 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锑)、(铋)等正好
与大多数金属相反,是 热缩冷胀。
6.用酒精灯加热粘有火柴的铁丝的一端或涂有蜡的圆盘来研究,发现热在传递时由 (热
源)为起点,向(四周)传递,热总是由(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
7.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
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8.不同材料 制成的物体,(传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 金属这样的物体传热性能(强),
被我们称为(热的良导体),它吸热 (快),散热也 (快);而像 (木头)、(泡
沫塑料)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br>所以可以用它们作为(保温)材料。
9.每根钢轨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是为了 (钢轨在夏天受热时有膨胀的空间,不会相
互挤压而变形;在冬天不会因为受冷收缩而断裂)。 10.野外的电线,夏天看起来比较(松弛),冬天比较(紧绷),因为电线会(热胀冷
缩)。如果 在 夏天 架电线,应该( 稍微松弛一些,那么到了冬天即使电线热胀
冷缩也不会将电线崩断了)。
11.通过 固体物体传热叫(热传导),通过 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传热叫(热对流),没
有通 过物体直接传热叫(热辐射),这三种方式统称为(热传递)。



二、实验设计
1.证明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器材:带细管的圆底烧瓶、烧杯、冷水、热水
方法:在圆底烧瓶里装满冷水,用带有细管的 橡皮塞塞紧;分别把它放入热水和冷
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变化并记录。
现象:在热水中,细管中水柱上升,在冷水中,水柱下降。
解释: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证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器材:锥形烧瓶、气球、烧杯、热水、冷水
方法:将气球套在锥形烧瓶口上;分别把它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气变化并记录。
现象:在热水中,气球鼓起来了,在冷水中,气球瘪下去了。
解释:空气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器材:铜球、金属环、酒精灯、一杯冷水。
方法 :用酒精灯加热铜球,看它能否通过金属环;把铜球浸入冷水中冷却后,看它能
否通过金属环;观察并记 录。
现象:铜球加热后,不能通过金属环;铜球冷却后,能通过金属环。
解释:铜球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热是怎样传递的?
器材:铁丝、火柴、酒精灯、支架、蜡
方法:将铁丝拉 直固定在支架上;每隔一段距离粘上一根火柴;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
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 现象:靠近热源的一端的火柴先掉下
来。 解释:热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三、简答
1.乒乓球瘪了但没漏气,你有什么办法让它鼓起来?理由是什么?
答:把乒乓球放到热水中烫一下,因为乒乓球里面的空气会受热膨胀,让球鼓起
来。

2.寒冷的冬天,我们触摸室外的钢铁和泡沫塑料,为什么会感觉钢铁要冷得多?
答:因为钢铁是热的良导体,它迅速把手上的热量吸走并快速的散发开去,而泡沫
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吸热慢,散热慢,所以感觉钢铁要冷的多。

3.夏天停电时,为什么可以用厚厚的棉被盖在冰柜上来减缓棒冰的融化速度?
答: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它可以有效阻挡外面热量的进入,使里面保持低温。


五下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一、填空
1.我们可以用 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用(数心跳)、(数呼吸)、(有
节奏 拍打)等来估计1分钟,用(阳光下的影子)、(上下课的铃声)来估计几点
钟,但凭我们的估计不能准 备地知道时间。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大约可写(40)几个
字、看(10)行字,跑(300)米路等。时 间以 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
有快慢是我们的 感觉 在起作用。
2.我们古时 把一天分成(12个时辰),每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个小时),古埃及
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 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
晚上(12)个,每小时的时长是变化的。
3.古代的水钟有 (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
在 滴漏实验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
4.不同的摆 自由摆动时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重物的重量、拉开的幅度、摆绳
的长度 来研究,发现摆的快慢与( 摆长)有关,摆越 长,速度( 越慢),注意摆
绳的长度 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 摆锤重心)的距离。
5.计时器的组成:(齿轮控制器) 、支轴、长针短针、(摆)、齿轮、(垂体)。齿
轮控制器由 摆 来控制、齿轮由 垂体 来控制。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
根据(光 影变化规律)制成的。
7.像(日晷)、(水钟)以及(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知道 大概的 时
间,但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根据单摆的 (等时性),人们制成了 (摆钟)。
8.人类 最早的计时工具是(太阳钟),最早的计时单位是(天)。

二、实验设计:
1.摆每分钟摆动次数与什么因素有关?
A、研究问题:摆每分钟摆动次数与摆锤重量有关吗?
材料:细绳、螺帽、支架、计时器
方法:用细绳和螺帽做两个长短一样,重量不同的摆;分别把两个摆固定在支架
上,测出他们每 分钟摆动的次数;重复3次,记录数据并比较。 发现:
摆每分钟摆动次数与摆锤重量无关。
B、研究问题:摆每分钟摆动次数与摆绳长短有关吗?
材料:细绳、螺帽、支架、计时器
方法:用细绳和螺帽做两个重量相同,摆绳长短不同的摆;分别把两个摆固定
在支架上,测出他 们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重复3次,记录数据并比较。
发现:摆每分钟摆动次数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
摆动越快。
三、简答
1.你对制作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有什么建议?
答:如果摆每分钟 摆动超过30次,建议适当加长摆绳;如果摆每分钟摆动不到30
次,建议适当减短摆绳,用此方法反复 调试,直到每分钟摆动30次。
2.人类历来使用过哪些计时器?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日晷、圭表—光影变化规律 水钟—滴水的等时性
摆钟—单摆的等时性 沙漏—细沙漏下来的等时 蜡烛钟—蜡烛燃烧的等时性


五下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一、填空
1.在地球上看到昼和 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地球自转)
(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太 阳不动,地球自转)、(地球围着太阳转,
同时自转)。
2.“地心说”是 古希腊天文学家 (托勒密)提出的,他认为地球是(球体)、(地
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日心说”是波兰天文学家
(哥白尼)提出的,他著有(《天体运行论》)并认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 动)
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是宇宙中心,地球围着太阳转。“日
心说”和 “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3.摆具有 (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 自转 的
关键性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或(逆时针),所以我们看到天体(东升西落),
(昼夜交替)是因地球 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的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决定了
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比西边(先)迎来黎明。
5.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
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 br>区的时间就相差(一个小时)。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相差
(13个)小时 ,北京是白天时,纽约是黑夜。
6.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方向是 自西向东(逆时针),公转一周是(一年),公转
过程中, 地轴倾斜 方向保持不变,形成了(四季变更)和(极昼极夜)现象。(恒
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 公转 的关键性证据。
7.北极星“不动”是因为北极星在 (地轴的延长线上 ),地球围绕地轴转动时,(地
轴 始终倾斜 指向北极星),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看来北极星是“不动”的。
8.德国天文学家 (贝塞尔)首先发现 恒星周年视差。
9.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
(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10.地轴倾斜的角度是大约(23度),如果倾 斜角度加大,那么极昼极夜的范围将 (扩
大),对地球会产生巨大的灾害。
11.阳光直射——日照面积大——温度高——夏季
阳光斜射——日照面积小——温度低——冬季

二、简答
1.我们为什么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答:因为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我们看到景物会向反方向运动,所以我们会看到太
阳东升西落。
2.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自转?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公转?
答:自转证据:傅科摆、天体东升西落、卫星直接观测、南北流向河流两岸侵蚀程
度不同。
公转证据:恒星周年视差、星座四季交替、卫星直接观测。
3.地球的运动产生了哪些自然现象?
答: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南北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转。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变化、极昼和极夜。


4.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倾斜不变,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
使得气温 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形成四季。(会画图)

位置A:太阳直射在赤道,此时北半球是
春季,节气是春分。昼夜平分

位置B: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此时我们
北半球是夏季,节气是夏至。北极
圈有极昼现象;南半球是冬季,节
气是冬至,南极圈有极夜现象。
北半球昼长夜短。

位置C:太阳直射在赤道,北半球是秋季
节气是秋分。昼夜平分

位置D: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是冬季,节气是冬至,北极圈 有极夜;南半球是
夏季,节气是夏至,南极圈有极昼;北半球昼短夜长。

5.为什么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答:北京在东八区,乌鲁木齐在东六区,由于地球 是自西向东逆时针自转的,所以越是
东边的地区越先迎来黎明,所以北京先迎来黎明。

(深一层分析: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表面,晨昏线就好像把地球一
分 为二,被太阳照亮的一半是白昼,没有照亮的一半是黑夜。)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六上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 机械 是能使我们 省力或方便 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 简单机械 。
3.用 螺丝刀 可比较方便的把 螺丝钉 从木头中取出,用 羊角锤 可比较方便的
把 铁钉从木头中取出;用 小刀 更容易取出 图钉。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杠杆 。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 ;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 ;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省力 ;当阻力点到
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
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不省力也不费力 。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杠杆平衡公式:左物×左距离=右物×右距离;
运用到小杆秤:左边的重物×左距离 =右边的秤砣×右距离。对于同一把小杆
秤来说,左距离和秤砣的数据是固定的,即AO的距离不变,秤 砣的重量不变。
B点的位置要根据被称量的物体(小鱼)的重量左右移动。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螺丝刀的本身用途是拧螺丝(轮轴),但是当它用来撬东西时就是一个杠杆。
2.常用的 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
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 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
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筷子、镊子、钓 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 杠杆 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
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 费力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
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 用力点。
5.阿基米德 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
撬起来。”这里的 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 轮轴 。螺丝刀是轮
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 轮 ,刀杆是 轴 。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 省 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 费 力。
3.轮轴可以 省 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 省 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
是比刀杆要 粗 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 轮轴 ,这时整个扳手是 轮 ,螺帽部分是 轴 。扳
手拧螺丝运用了 轮轴的原理,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在扳手上套一根水管,
就相当于增大了轮,所以就更省力了。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 定滑轮 ;
定滑轮可以 改变用力方向 ,但不能 省力 。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动滑轮 ;动滑轮可以 省
力 ,但不能 改变用力方向 。
3.*力的大小用 测力计 来测量,牛顿 是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六、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
又能 改变用力方向 。
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个 最简单的滑轮组 ,滑轮组的组数
越多,就越 省力 。最后要用多大的力,就是看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组成,每段绳子
会平均承受重物的重量,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就是几分之一。起重机运用了滑轮组。
3. ①名称:定滑轮_ ②名称:动滑轮 ③名称:滑轮组 ④名称:滑轮组
所起的作用: 所起的作用: 所起的作用: 所起的作用:
改变用力方向 能省力 既能省力 既能省力
不能省力 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如果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重量的物品50千克,最省力的是( ④ ),其次是
( ② 、③ ),不省力的是( ① )。
七、斜面的作用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斜面 。
2.斜面能 省 力,斜面的坡度越 小 越省力,坡度越 大 越 省的力越小。
3.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 “S” 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
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 。
4.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 省力。
5. 研究的问题:斜面的坡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吗?
我的假设: 斜面的坡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需要改变的条件: 斜面的坡度大小(木块的高低)
不改变的条件: 同一个重物,同一块木板,提升重物的速度;
实验方法:(1)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做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
(2)用 测力计勾住重物,用同样的速度沿不同坡度的斜面提升重物;
(3)记录下在每种斜面上用力的大小,并 进行比较,记录得出结论。
八、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自行车运用了杠杆(如:刹车、车铃的按钮) 、 轮轴 (如:把手、脚蹬)、
斜面(如:螺丝钉) 等简单机械的原理。这些简单机械起到省力或方便的作用。
2.自行车上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大小的关系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
齿轮转动比大 齿轮快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 慢 。
* 综合:斜面 轮轴 杠杆 滑轮

螺丝刀 镊子 螺丝钉 水龙头 起重机


六上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一、抵抗弯曲
1.房屋、桥 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
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 力。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 增加材料的宽度 ,还可以 增加材料的
厚度 或 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 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研究的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
实验材料:两叠书、三张A4纸、若干个垫圈
实验假设: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纸越宽的抗弯曲能力越大。
实验步骤:①把两叠书 当作桥墩,放上一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②放两张纸,
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放三张纸,最多能 承受几个垫圈;④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中应控制不变的量: 纸的宽度 ;不变的量有: 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
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
料的 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 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一般情况下横梁是 立着放 的,因为横梁立着放虽然减少材料 宽度,但增加了
厚度,大大增强了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 br>3.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了?因为瓦楞纸中间的结构是是
W是形,虽然减 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三、拱形的力量
1.拱 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
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 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
承载很大的重量。
2.抵住拱足,能使拱的形状保持不变,拱就能承载更大的重量。
四、找拱形
1. 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
推力。如悉尼歌剧院、中国 国家大剧院
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受力时,能把力均匀地分散开来,这使得
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如手捏鸡蛋不易碎)
3.塑料瓶的上部、底部为近似圆顶形,中部为圆柱形 。最厚最硬的地方在瓶口,
最薄最软的地方在瓶身。


4.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 。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
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 足弓,可更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
5.生活中的拱形:山洞、拱门,拱窗,拱桥;圆顶形:龟壳、安全 帽、贝壳;球
形:蛋壳,果实,头骨。
6.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 要粗的多,而且任何方向的
抗弯曲力都相同,即重量轻、强度高。管状的手臂骨、腿骨,植物的杆、茎, 钢
管都是应用了这个原理。
五、做框架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2.长方形框架 、正方体框架加上斜杆(推和拉的作用)相当于里面有了三角形,
可以起到加固作用。
六、建高塔
1.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
本构造。
2.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 ②上轻下重 ③框架结构,风阻小
④三角能稳定性好 ⑤塔基有拱形,承重能力强
七、桥的形状和结构
1. 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
负担。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 坦,方便通行。
2.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3.钢索桥的结构: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
支承钢缆的主 要构件。桥塔修得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八、用纸造一座桥
1.用纸设计桥需考虑哪 些问题:①纸这种材料的特性;②纸的承受力有什么特点;
③选择形状和结构。④用什么方法增强纸的抗 弯曲能力。
2.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长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己建的跨海大桥中位
居第一。于 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3.评价一座桥好坏的指标:①是否坚固承重能力强(最重要的因素);
②是否节省材料; ③是否美观。


六上第三单元《能量》
一、电和磁
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 磁场 。
2.1820年,丹麦科学家 奥斯特 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
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3.如果电路 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 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
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线圈+指南针=电流检测器
二、电磁铁
1.像这样由 线圈+铁芯 组成的装置叫 电磁铁。
2.电磁铁有 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 和线圈缠绕方向 有关,当电
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它的磁极也 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
的磁极也会改变。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 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 。
(2)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
(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三、电磁铁的磁力(一)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 、线圈的圈数 、
铁芯的大小 等有关。
2.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 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
线圈圈数
件)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1.线圈20圈 2.线圈40圈 3.线圈60圈
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
电池的节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等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线圈圈数
实验结论
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四、电磁铁的磁力(二)
1.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串联电池节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串联电池节数)有关
系吗?
我们的假设 电流大(电池节数多),磁力大;电流小(电池节
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 电流大小(电池节数)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1.电池1节 2.电池2节 3.电池3节
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变 线圈圈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等
实验结论 电流大(串联电池节数多),磁力大;电流小(串
联电池节数少),磁力小。
2.在进行科学探究中,探究的顺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收集
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交流









五、神奇的小电动机
1.换向器 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
依次接触 换向器 的三个金属环,通过 转子线圈 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2.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 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
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 电刷。
3.电动机是 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
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 相互作用转动。

六、电能和能量
1.能量有 电能、热能、光能、声能 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
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 化学能
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
会有 生命了。
3.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输入的能量形式 用电器 输出的能量形式
电饭锅 热能
电风扇 动能
电 能 电视机 光能和声能
电 灯 光能
电 炉 热能
七、电能从哪里来
1.各种各样的电池: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化学能

电能;太阳能
电池——太阳能

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蓄电 池——放电时把
化学能

电能,充电时把电能

化学能。(用化学能 的形式把电能储存起来)
2.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发电机。
3.电能的来源和转化
电能的来源 转化的能量 输出的能量形式
普通电池 化学能
光电池 光能
水电站 动能 电能
热电厂 热能
核电站 核能(原子能)

八、能量和太阳
1.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成的。古代植物死后,经 过沉积作用,被泥沙覆盖,与空气
隔绝,又经过地壳的变动,被埋到很深的地下,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 作用,
慢慢变成了煤。
2.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 低等生物 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
3.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 太阳能
4.新能源: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核能、沼气、直接利用的太阳能。
5.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耗尽这些能源。


六上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一、校园生物大搜索
1.到目前为 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
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 种。
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区域观察研究
是科学 研究常用的方法。
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 br>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
小动物要带上小铲, 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
知名的动植物等。
二、校园生物分布图
1.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2.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中国鸽子树) 、人参(东北三宝之一)、水杉(植物界的活
化石) 、银杏(植物界“大熊猫”)、金花茶(茶皇后)等。
3.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4. 临安:珍稀植物——水杉、银杏 珍稀动物——华南梅花鹿;
清凉峰、天目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多种多样的植物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
2.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 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
本植物(如:桃树樟树)和草本植物(如:狗尾草、水稻 );根据生活环境将
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如:浮萍)和陆生植物(如:雪松)。根据植物有没有花
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3.开花植物可以分为裸子植物(松、衫),被子植物(桃树、梨树)
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5.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
用制造养料。
6.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如:蕨菜)、藻类(如:紫菜)和苔藓类(如:葫芦藓)
植物等。
7.属于开花的植物有:桃树、油菜花、凤仙花、月季、金鱼藻等
四、种类繁多的动物 1.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
动物,没有脊柱的 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2.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
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
直接生小动物,并 用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
甲,肚皮贴近地爬。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 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
生活,用肺呼吸。
3.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4.在动物王国中 ,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
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 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5.脊椎动物是动物身体中长有脊柱,构造比较复杂的一类,它又可以分为鱼类、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 蝙蝠、羊、兔、猪、鲸、海豹
鸟 类: 鸡、鸭、鹅、老鹰、大雁、猫头鹰、企鹅
爬行动物: 壁虎、蛇、鳄鱼、龟、蜥蜴、甲鱼
两栖动物: 蟾蜍、蝾螈、娃娃鱼、青蛙
鱼 类: 海马、鲫鱼、鳗、泥鳅、黄鳝、鲤鱼

五、相貌各异的我们
1.不同的生物有各种不相同的特征。
2.我们不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六、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1. 植物的叶具有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功能。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为
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退 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承担起光合作用和
储存水分的功能;松树生活的区域较为广泛,针形叶可 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
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地区,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
应生活环境的结果。
2.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也有明显不同的形态结构。
3.浮萍是水生植物中的浮水植物 ,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
生活在陆地上,根既要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又要负责从 土壤中吸收水分供植
物体生活,因此它们都有庞大的根系。
4.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所生活 的环境和生活习性相关联。猫的脚有肉垫,在地
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带钩的鸟 爪,容易抓住树干,
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捉小动物;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
生活在水中;苍耳种子上有刺,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莲子有较
硬的外壳,可在水中漂流 ;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易随风飘移。
动物名称 生活环境 身体特征 功能
鳃 水中呼吸
金鱼 水中 鳍 水中游泳
纺锤形 减少水对它的阻力
羽毛 保温,防水
鸽子 空中 骨骼中空 身体轻,便于飞行
长有翅膀 空中飞行

七、谁选择了它们
1.在田野中,绿色青蛙因为有好的伪装而被保留下来,其它颜色的青蛙因 为过于
显眼而被猎食者吃掉。
2.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 常有趣的现象,即
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
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3.环境发生改变,动物的形态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多样的生物是由多样的环境
造成的。
4.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物种的多样性。


5.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大的球形 烧瓶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慢,细而长的玻璃瓶
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快。在大自然中,大而圆的动物的 体形降温慢。

八、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 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2.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3.每种生物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
4.多样的生物 对我们人类有不同的价值。有的具有欣赏价值和科学价值,有的具
有经济价值,有的具有药用价值。 < br>5.就像人类生活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一样,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
的环境之中。举 例:花繁殖后代需要昆虫帮助传粉;
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
动物排出的粪便可成为植物的养料;
蝗虫生活需要以水稻等植物为食物。
6.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从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做起。
7.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 平等 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8.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提供给人类做 食物;
供人类 欣赏;
提供给人类做 药材;
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 生活 及 学习 用品;
可以 净化 空气;
提供给动物做 食物。

资料库:
1.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 阳光、空气、水源 和 地域 等。
2.《生物多样性条约》于 1993 年正式开始实行。
3.每年的 5月22日被称为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4.全世界已有180多个国家成为《生物多样性条约》缔约国。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六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人 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放大镜是(凸透镜),凸
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 )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会看到一个个小点由(红、绿、蓝)三色组成。
3、 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英国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
(放大装置)的应用, 他的学生(培根)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放大
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
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老花眼镜等),就具有同样的 (放大)功能。
人们为什么把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因为(放大镜中央凸起且又是透明的)。
(近视眼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看书上的字会发现缩小了)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 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
镜的(镜片中央凸得越厉害,放大倍数越高)。 < br>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
察到更多关 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
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 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
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组成物质内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这就
是(晶体)如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等。
8、食盐、白糖的晶体是(立方体)的,味精的晶体是(柱状)的。
9、自然界中(大部分) 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但并不是所有透明的固体都
是晶体,如(玻璃、松香、琥珀、珍珠、沥 青)等就不是晶体。
10、制造晶体的方法:1.(减少水分);2.(降低温度)。
1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2、(显微镜)的发明是 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①安放;②对光;③上 片;④调焦;⑤观察。显微镜是人类认
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后来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 微镜和(扫描隧
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3、荷兰生物学 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
镜),发现了(微生物)。 < br>14、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生物)都是由(细胞)
组成的。
15、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6、生物 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
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7、(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8、(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9、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0、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 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团藻、喇叭虫等。
利用(干草)可以培养微小生物。


21、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 ②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上展平;
③用盖玻片倾斜盖到标本上; ④从标本边缘滴一滴碘酒给标本染色。
22、微生物装片的制作步骤:
①先取少量脱脂棉纤维(控制微生物的活动)交织成网状放在载玻片上;
②在棉纤维上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
2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 适应周围的环境。(微生物)具有(生
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 繁殖等。常见的
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和团藻)等。
24、人类(观察工 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
然界的许多秘密:
——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最高视力看清0.2毫米的物体)
——放大镜(放大几倍到几十倍,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放大到1500倍,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放大到200万倍,能看到更小的细菌、病毒及看到原子、分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到3亿倍,能直接操纵原子或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 )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
改善。如:
(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
(2)克隆生物,如克隆羊“多利”
(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
(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六下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2、 物质是(变化)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
新的物质)。
3、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只是形态、体积大小、形状发生了改变)
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往往伴随着发光发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和沉淀)
4、比如豆子和沙 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
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 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
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5、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
生了新的物质)。 < br>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
烧、白糖加 热时融化变色。
7、分别说出加热白糖实验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开始固体的白糖在加热后变成液体状的糖;
化学变化——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变深直到变成黑炭状,气味由无味到焦味。
8、(米 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一种糖类所以咀嚼米
饭会有甜味。
淀粉+碘酒→蓝紫色(新物质,化学变化),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9、小苏打+白醋→二氧化碳气体(新物质,化学变化)
10、(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特点:无色、无味、无毒、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1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和铁锈在
(颜色)、(硬度)、(导电性)、(是否能被磁 铁吸引)等方面都不同
铁——灰白色、硬度高、导电性好、能被磁铁吸引;
铁锈——红褐色、硬度低、基本不导电、不被磁铁吸引。
1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 有关,即(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铁生锈
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把铁与(水、空气 )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
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擦干、涂油、包膜等。
13、硫酸铜溶液+铁钉→红色物体铜(新物质,化学反应),
现象——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浅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
14、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
(产生气体),根 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但是并不是只要有上述变化就是化学变化。如电灯 发光、水变成水蒸气、墨水染
黑了水、液态氧会呈现蓝色等都是物理变化。
15、物质的变化 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
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
16、中国古代的黑火药是(硝石)、(硫黄)、(木炭)以及一些辅料等粉末状物质的
均匀混合物。


六下第三单元《宇宙》
1、月球 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
同地球不同。
2 、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方向运行。月球直径约是地球的(14);质量约
是地球的(180 );体积约是地球的(149);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 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
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在(一个月)
的不同时期有不 同的(形状)。
5、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月相
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
(下弦月) →(蛾眉月)→(新月)
《月相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6、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 (缺)。画月相防错口诀:上
半月右亮逐渐充满;下半月左亮逐渐消减。
7、月球是一个(不 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
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 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
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 不同。
8、(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环行山的特点:(数量众多;杂乱分布;有大
有小;有深有浅)。
9、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10、 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
长期以来(流星)、( 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
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还有一种观点是(“火山爆发说”)。
11、(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12、(月球)运行 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
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
(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13、《日食图》 《月食图》








14、(太阳)和围绕它 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 /p>


1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 br>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16、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 7、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
据其形态想象成( 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
为 划分的天空中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18、(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 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
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19、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小熊星座的主要标志是(北极星)。
20、(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 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
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 这两颗星
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如上图)
2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2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23、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天鹅座-天津四)、(天琴座- 织女星)
和(天鹰座- 牛郎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
南部天空有一颗红巨星- 心宿二,它属于(天蝎)座。
24、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宇宙)是由类似太阳 系、银河系、河
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地运动变化。
25、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26、 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恒星都在不停地(高
速运动)。
27、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28、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2 9、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它是用来计量恒 星间(距离)的单位。
30、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 把它们统称
为(河外星系)。
31、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 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
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六下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 的(垃圾)。丢弃的垃圾会(危害环境)。垃圾
分类方法:按材料分可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按 原来的用途分可分为食物、
包装、用品、衣物、电器等;按危害状况分可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 < br>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和(堆肥)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
是会影响环 境。
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水源(2)滋生蚊蝇,
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
4、焚烧垃圾
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
缺点:对周围空气产生严重污染。
5、(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 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减少垃圾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
弃)和(重新使用)。
7、日常生活 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
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 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8、(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 (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
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医疗垃圾要特殊处理 ,否则会传染疾病。
10、生活垃圾一般分四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要有 效地回
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1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12、对自然环 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一节一号电池能使(1平方米 )土壤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
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
1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堆肥腐透时间需要1-3个月。
1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15、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16、由于(人口迅速增长)、( 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
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 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预计未
来20年,全球人均供水量还将减少13 。
17、在 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水污染主要是
(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1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 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废水、
油污)等,可能来自(生活污水-- 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
物的尸体)等。
1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 (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
才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20、污 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
化学方法)获得净化。 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
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 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
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氯),通过它来有效杀 灭水中的病源
微生物。


21、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 (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
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2、(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
车日”) 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京都议定书》是针对全球变暖,温室效
应而指定的。
23、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
(1)用纸袋和布袋 (2)提菜篮子上菜市
(3)减少塑料包装 (4)用可降解塑料袋。
24、由 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
自然灭绝速度的(100 0倍)。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
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25、建立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
(四川卧龙)等地都建 立了自然保护区,临安有清凉峰、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26、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27、臭氧 是一种天蓝色、有特殊臭味的气体,在大气中含量极低,却具有极强的吸收紫
外线的功能,被称为“地球 的盔甲”,3月22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签订。
3月22日还是世界水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 日。
28、《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

黄家驹的歌曲-缄口无言


七龙珠图片-帝国时代亚洲王朝


泉州清源山-hiwifi


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家乡的变化征文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陶醉哥


简历封面word下载-地下室施工方案


电气设备工程师-快乐心情短语


鹦鹉兄弟-远方的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