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科学理论专业知识考试题

温柔似野鬼°
584次浏览
2020年12月12日 09:3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怀念战友歌曲-cf杀敌图标大全

2020年12月12日发(作者:成传锐)


小学教师科学理论专业知识考试题 -
(一)、填空。(16分,每空0.5分)

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本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
贯彻党的__________,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建符合______________ ______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分
别是:课程功能、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转变学生的__________。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 对的学习
方法,而且涉及学习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学习_______ ___、学习__________等心
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____ ______观、__________观和培养
模式的变革。

3、研究性学 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过程。

4、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是学 生学习的__________者;是新型教学关系中
的学习者和__________者,也是新课程 的__________者和__________者。

5、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 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课程__________
的评 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__________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6、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__________的人,学生是__________的人,学生是具有__________的人。

(二)、简答:(4分)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二、专业知识部分(80分)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________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__________。它< br>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6 、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
白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________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小学科学教师理论与专业知识试题二

一、填空 (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方法。

2、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的环境中。

3、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当物体的

停止时,声音
马上消失。

4、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中的肥皂溶解的快。

5、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
食物中主要含有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五种营养成分。

6、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是



7、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_________。

8、由于地球的 形成了四季现象。


9、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



等。像
螺丝刀这样的,属于

机械。

10、具有脊柱的动物叫

,没有脊柱的动物叫



11、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_________。

二、简答 (50分,每题5分)

1、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2、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什么?

3、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分别是什么?

4、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5、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7、什么是光合作用?

8、举例说明电能和其它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9、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

10、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什么?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

三、设计实验:(12分,每步3分)


1、设计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缠 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匝数之间关系的对比
试验。

(1)你研究的问题:

(2)你的假设:
(3)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


(4)实验中哪些条件不变:



四、案例分析(18分)

一节题为《液体》的小学科学课上,老师顺次安 排了以下几个探
究活动:(1)要求学生用老师提供的三种液体在斜面上赛跑;(2)
让学生把 几滴蜂蜜倒入半杯水中,搅拌并观察;(3)要求学生把几
滴金龙鱼食用油倒入半杯水中,搅拌并观察; (4)让学生把一些洗
洁精倒入活动3的烧杯中,搅拌并观察。

其中的每个活动都是由教师先讲清活动主要过程和要点,学生再
操作。

教学 现场的情景是:全班学生兴致勃勃,个个忙于实验、操作;
老师则忙于控制每个活动的时间,并让学生起 来展示实验的结果,汇


报操作的方法。看起来,场面非常热闹,每个学生都在自主参与, 每
个学生都在动手实践,而且课堂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

问题:请你结合上面这个案 例,从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探究的一般
步骤谈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如何把握教师的指导作用?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理论与专业知识试卷参考答案

一 、填空 (20分,每空1分)

1、科学精神、科学概念;2、潮湿;3、振动、振动;4、热水;5 、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6、液体热胀冷缩;7、风;
8、公转;9、轮轴 、斜面、轮轴;10、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11、
袁隆平。

二、简答 (50分,每题5分)

1、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答:①、在对待师生< br>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②、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
调帮助、引导;③、在对待自 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④、在对待与
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什么?答: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
独立的人;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3、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分别是什么?答: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
程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

4、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答: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 不把现成结论告诉
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或获得知 识的过程。

5、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
体 验性、问题性。

6、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科学课程要面 向全体学生;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
要满足社会和 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
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7、什么是光合作用?

答:植物的叶子中的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
小小的 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
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 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
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8、举例说明电能和 其它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答:例如:电
风扇,电能转化成机械能(风能也可算对),风力发电由 风能转化为
电能。


9、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 是茎,为什么?答:
茎的特征是①有节和节间;②节上有叶或变态叶;③有芽。因此,在
上述植 物中,马铃薯和荸荠是茎;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荸
荠差不多,但由于它们没有节和节间之分, 也没有芽。所以蕃薯和萝
卜是根。

10、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什么?如何防止铁制品 生锈?答:铁制品锈
蚀的条件是既有水存在;又有氧气存在。做到防止生锈①、保持铁制
品表面 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

三、设计实验:(12分,每步3分)

(1)你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匝数之
间有没有关系?

(2)你的假设:电磁铁缠绕的线圈越多磁力越强(反之也可以)

(3)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

电磁铁缠绕的线圈的数量

(4)实验中哪些条件不变:铁芯的大小

电池的数量(电流的大小)

四、案例分析(18分)

(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及感受,发 表自
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提示: 1、教师 在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自主探究”
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自主探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过分强调
教师的指导,学生只能随教师而动,虽然也在动手、观察和动脑,但
活动目的不明, 动机不强,探究的问题也不是学生提出和学生迫切所
要求解决的,学生成了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接受者, 2、实验探究的
一般过程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①设计实验②实验操作③分析实验数
据④得出结 论。在探究过程中,设计实验是关键。


文章来源:666173文档范文网:()[原文地址]:
http:

男人的泪-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


为爱而活-超市开店


仙人球防辐射-变羊记


胎教儿歌-信访制度


月度总结ppt模板-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门萨官网-鸟的诗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怎么酿葡萄酒


压力面试-祛斑养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