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口诀表快速记忆技巧
护士简历模板-蜗居经典语录
乘法口诀表快速记忆技巧
乘法口诀表快速记忆技巧
一、按顺序背诵必不可少。
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是难点。中国人学
乘法
可谓是独具优势,由于发音简单,因而琅琅上口,对于文化
程度欠缺的老年人尚能运用自如
,更何况我们这一代见多识
广的小学生呢。
二、理解口诀的意义。
在学习
了乘法的意义之后,相信学生们对口诀的意义应
该能有较好的理解,对于判断结果的大致范围会有一定的
帮
助。例如6×8,表示6个8或8个6连加,那么当学
生背不出口诀时,可通过
加法算出结果,或者通过它的意义
估计出积的结果大约在50左右,继而排除一些不可能的结
果
,朝这个范围思考口诀。
三、推算出口诀的结果。
当学生能按顺序熟背口诀后,必然会有若干自己比较熟
悉的口诀,例如: 二五一十、九九八十一等,将
这些口诀作
为参照物,可运用推算的方法很快找到与之相邻的乘法口
诀,比如:8×
;9的结果想不出,则可思考“9个9减
去一个9”,也就是“81-9=72”,当然得出结论后不能
写上
72就算了,还应把“8×9”的口诀在心里默念一遍,
那么多经历几次这样
的思考后,“八九七十二”这句也将成
第 1 页
为铭记于心的口诀了。这样
以点带面,从若干口诀辐射到所
以口诀,效果应该会比较明显。
四、找寻积的特点。
我们还可通过积与因数的一些特点来帮助学生记忆或判断结果的正误。例如:1的口诀完全不需要过多的记忆,
积与另一个因数相同;2的口诀结果都是
双数,也就是学生常
说的“2、4、6、8、10”;5的口诀末尾不是“5”就是“0”,
看
另一个因数,是双数则积的末尾是0,是单数积的末尾就
是5。再有就是根据两个因数来判断积的奇偶性
,“双数
×双数”积是双数,“双数×单数”积是双数,
“单数&t
imes;单数”积是单数。当然这一判断方法对于二
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有些难度,适合思维拓展题,
若仅仅是
为了判断积的正确与否,也许孩子们并不愿意用。
五、在游戏中熟练。
我想这应该是该年龄段的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记忆方
式,因为纯粹的背显得很枯燥,多背一
些孩子就会由于兴趣
的降低而思维混乱、错误百出,老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补
口诀比赛”或通
过一些网络小游戏来帮助学生提高兴趣。在
家里学生也可下载一些类似的网络游戏或与家长玩“算24<
br>点”的游戏增加口诀的运用机会,孩子们会很快发现口诀记
忆并不那么困难。
六、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第 2 页
正所谓数学源自生活,运用于生活,
乘法口诀的运用渗
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想更熟练的掌握,课堂是有局
限性的,我们当让
孩子感受到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这点需要家长配合,利用一切与之有关的机会让孩子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结果,相信孩子们会乐意把他们所学知识在家长
面前展露,体验自己学习的价值是极其快
乐的,这会激励他
们学得更多。
乘法口诀的快速记忆方法
一
、理解记忆法
理解性记忆需要有一定的参照物,即自己比较熟悉的口
诀,比如: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等,根据
这些可以很轻松的找到推算的办法。
例如:8×9的结果想不出,则可思考“9个9减
去一个9”,也就是“81
-9=72”,当然得出结论后不能写上
72就算了,还应把“8×9”的口诀在心里默念
一遍,
多经历几次这样的思考后,“八九七十二”这句也将成为铭
记于心的口诀了。
二 、对比记忆法
对比即是多对数字进行观察和比较。
三 、故事记忆法
故事对于故事族的精灵来说是喜闻乐见的,有些口诀比
较特殊,他们可以利用故
事的形式来帮助学记忆.
第 3 页
如:唐僧师徒在取经的过
程中历尽了九九八十一难,孙
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而猪八戒只有一半法力,四九三十六
变,遇
到妖怪,孙悟空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金箍棒就打。
四 、手指记忆法
“伸出十个手指头,手心朝向自己,从左数,顺序依次
为1---10。如果想要知道几个9的乘积,只
要弯住第几个手
指,看它的左边有几个指头就是几个十,右边有几个指头就
是几个一,合起来就
是所要求得的积。”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