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表

温柔似野鬼°
675次浏览
2020年12月12日 09: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黑山谷-中国汉字的演变

2020年12月12日发(作者:古典)


乘法口诀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页乘法口诀表,第84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整理并填写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更加系统地掌握1-9的乘法
口读,进一步提高应用乘法口读计算表内乘、除法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索并发现表中乘法口读排列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思维
的条理性,感受探索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间: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经学习过哪些乘法口决?指出:今天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整理学过的乘法口。出示教科书第83页的乘法口诀表,揭示课题
二、整理
1.整理乘法口诀表。
谈话:请大家观察乘法口诀表,你能看出已经填好的乘 法口诀是怎样排列的吗?
提问:其余的空格应该是哪些乘法口诀呢?你能按规律把这张乘法口诀表填完整 吗?
学生在书上的乘法口诀表中填写口诀。
谈话:刚才,同学们已经发现了乘法口诀表 中口诀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并已根
据规律把乘法口诀表填写完整。请按顺序先横着读一读口诀,再竖着读 一读,检
查自己填写的口快是不是正确。
学生读口决。
谈话:通过填 写乘法口诀表和读表中的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先把你的发现在小
组里说一说,再从小组里推选一位代表 ,在全班汇报你们小组的发现学生交流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发现的规律表述清楚 。
2.应用乘法口诀表进行练习。
指口诀表中的某一句口诀,让学生根据这句 口诀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
式。并让学生两人一组照样子进行练习。
3.要求学 生看着乘法口诀表,从“一一"到“一九”,从“一二”“二ニ”到
“二九”,从“一三”“二三”“三 三”再到“三九”……这样拐着弯把乘法口
诀完整地读读。
指出:能这样“拐弯”背出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口诀。
【设计说明:整理乘法 口读表,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探索的机会。先让学生把楽
法口诀表填写完整,初步感知表中口读的排列规律 ;再引导学生观察乘法口读表,
逐步明确表中口诀的不同排列规律,然后通过根据口读说算式的练习,进 一步强
化记忆。最后要求学生能拐弯读背乘法口读有利于学生提高用口读计算的热练程
度。】
三、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表格中已经填写的数,说一说应该怎样填写这张表。
提出要求:比一比,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组织学生观察表格中从左上角到右下角这一斜行的数 ,启发:你发现了什么?
从这张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各自独立计算,全部完成后,可举手表示。教师计时,并及时了解在2
分半钟内完成的人数。


指名报得数,学生同桌间互相批改。
了解各人做题的正确率和速度,表扬全部算对的学生。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后,提问:填出的是什么算式?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填法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中的条件和第(1)题,让学生读题,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
的问题是什么。
提问:求“一共种了多少棵青椒”,应选择题中的哪些条件?为什么这样选择?
学生独 立完成解答后,组织反馈。
出示第(2)题,提问:你能根据题中现有的已知条件求出“一共种了多少棵茄
子”吗?为什么?
问:怎样补充缺少的条件?根据你补充的条件,应怎样列式解答?
小结:解决 问题时,有时会遇到多余条件或缺少条件的情况。遇到多余条件
时,要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列式解答 ;遇到缺少条件时,要根据问题先把题
目补充完整,再列式解答。
【设计说明:练习 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应用口诀进行计算,而是引导学生
充分展开数学思考。第1题,在乘法表中填写每 组对应的数的积,既有利于学生
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又有利于学生在观察积的排列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 发展数
学思考,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第2题是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泉、除法的综合练
习,意在 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第3题,
通过开放性练习,帮助学生从不同 角度感受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促进对泉法口
读的熟练记忆。第4题设计了多余条件和缺少条件的练习, 需要学生根据题中的


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合理地选择或补充条件。通过练习,可以 提高学生对
实际问题结构和数量关系的把握能力,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
深刻 性和缜密性。】
四、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天的课堂上你表现得怎么
样?

服务业发展规划-网上订火车票时间


家长学校活动记录-淘气的近义词


蛇年成语-兰州水车园


机动车保险种类-陶渊明诗


传染病报告制度-总要习惯一个人


下奶食谱-岁月辉煌


谐音古诗-七夕节又叫什么节


晚餐菜谱-圣诞节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