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人工神经网络数学模型的建立
网络地址分类-撑腰
龙源期刊网 http:
讨论人工神经网络数学模型的建立
作者:常青
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年第05期
摘要:人脑的信息处理具有非线性的特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非线
性网络模型。本
文首先简述人工神经网络;然后描述BP网络模型及实现弹性BP算法的BP网
络设计;最后介绍网络训
练和测试。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BP网络;模型
中图分类号:TD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5-0247-01
1 BP网络模型
(1)BP网络概述。BP神经网络也
称为反向传播网络,相关神经元在这一网络结构中分
层排列,通过信息输入层以及信息隐含层和信息输出
层,以此实现对相关网络结构进行全面连
接。在此连接过程中,神经网络前层结构中的相关信息,输出单
元无法反馈到信息输出层的更
前层。因此,在此网络模型中,各层既相互连接又独立连接。
(2)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实施流程及BP算法。在模型中只要对输出节点以及输入节
点的数目进行
调整即可。但是,在具体应用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流程进行分析。
最后,对采样数据运算结
果进行修正。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除了具有信息输出与输入节点之外,还具有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
信息隐含节点。因此,当采用上述模型对实际项目进行分析时,首先应使信息通过输入
层进入
到隐含层节点位置,然后经过模型分析,最终再将运算之后的数据由隐含节点输出到信息的输出节点,并输出科学的运算结果。而在此过程中,三个不同节点之间的相关采样信息数据的运
算,一
般采用以下数据模型进行计算分析:
在上述S型激励函数模型中,调整此激励函数形
式的Sigmoid参数采用Q表示。因此,下
一层神经元的状态只会受到上一层神经元状态的影响。但
是,在上述模型分析运算过程中,如
果输出层中的信息与期望输出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则相关采样
信息会进行反向传播,并
将数据结果的运行误差,按照原始运行程序返回至原连接通道,从而再次进行循
环运行,以此
对网络模型各层神经元的权值进行修正,以此获得最终修正结果[2]。
在BP网络结构设计中,有关研究表示连续函数可使用隐含层的BP网络来接近,这样就
会使得3层BP
网络完成任一个N-M维的映射。输入层节点数与样本输入时的特征有较大的联
系,直接由之决定,输出
节点数可按照样本期望输出项目而定。隐层节点中,数目多,其收敛
速度会相应的变慢,且速度处于不稳
定状态,进而增加初始权值敏感度,网络泛化能力相应降
低,计算隐层节点数,可使用以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