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玛丽莲梦兔
795次浏览
2020年12月12日 17:2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毕竟的意思-什么是化妆水

2020年12月12日发(作者:章均赛)


精品文档
二年级数学案例分析
周城小学 马腾
“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案例描述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
回答)
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
生2:我最喜欢摆汽车。
生3:我最喜欢摆三角形 。
……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动手操作
①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
②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给你摆得图形取一个名字。
A、指名说(我摆的叫房子图,我摆的叫电视机,我摆的叫“×”图……)
B、同桌互说
③数一数,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那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
几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样列出算式?
学生1:7+7+7+7+7
学生2:4+4+4+4+4+4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学 生3:3+3+3+3+3+3+3+3+3+3+3+3+3+3+3(师写时说:我都听糊涂
了。生 答:有15个3。师及时说:这样说我就清楚了。老师写并请
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里咕噜地 说:太长了,真麻烦!)
⑤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
回答)
生1: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
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几个加号。
⑥谈话:这么长,还有比这条3+3……算式更长的算式吗?(有一 位
学生说出了30个2相加,这时,老师用很惊讶的神态望着他,使他
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如 果有100个3相加,你感觉怎么样?(太长
了,太麻烦了,一个黑板都写不下)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 的算式变
得简短些?
3、自主探究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顿时学生摩拳 擦掌,踊跃参与,有的
沉思,有的讨论,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
呼声 中,学生开始汇报)
(2)汇报:
小组1:用合并加数3+3=6、6+6+6+6+6+ 6+6+3(下面学生说:还是
太长了)
小组2:3+3+3=9,9+9+9+9+9
小组3:15个3相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小组4:用乘法15×3
师说: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觉合并加数的方
法还是太麻烦,而且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你们想知道数学家想出了个
更简便的表示法?(学生齐 声说:想)
(3)师出示:15×3并说:看到这算式,你想说什么?
学生1:真的很简便!
学生2:这个“×”是什么?
学生3:15哪里来,3哪里来?

学生4:这个算式怎么读?

(根据学生的提问,请学生帮忙,逐一回答)
(4)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读法、表示意思、乘号
和乘法。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
便写法——乘法。

4、体验运用

(1)找:师: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一趟,那里 就有用乘法
来解决的问题,看谁找得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写:针对问题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3)说: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5、谈收获:……
6、生活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大家课
后去找找,看谁找得多。
二、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
法算式。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合理地组织、运用教材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以“摆小棒”的活动来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列算式求一共用< br>了多少根小棒”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
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 知识的学习中去。最后把课前插图当作
给学生体验用知识的资源,学生会觉得轻松又兴趣盎然。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 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
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 此,只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 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
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紧紧围绕学生已有
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
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乘法” 的概念的教学后,为了让学生进一
步理解“乘法”,我带学生到公园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真< br>正知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才能用乘法,并从中获知:数学
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对数学的 亲切之感。。
(三)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自主产生求知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 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
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
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
进行合作探究。在 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
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 这种体悟后,
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当他们知道自己的
办法还是不大 完美时,就有了知道数学家的办法的强烈欲望。而且会
不知不觉产生对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求知。 再引导学生通过小
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并带他们到生活中去用乘法,
从而初步 形成了“乘法”的概念,并体悟学习乘法的意义。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 本”的教学
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
活动,从而有效 促进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预设生成
中,让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 个性发展等方面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 ,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如叶
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节课接 近
尾声时,让孩子们说一说公园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孩
子们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 知识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样孩子们的思维
又得到了发展。整个过程,学生亲身感受到的并不是老师在传 授知识,
而是他们自己体验、探讨出来的。

精品文档

龙之谷之破晓奇兵-竹子的品质


超好看的qq头像-幼儿园小班儿歌


烤箱烤鱼-面贴


巴基斯坦沙猫-打针故事


登陆我的qq空间-大城小事歌词


儿童食谱大全-卡夫丁峡谷


风声鹤唳的主人公是谁-沌


托福考试网上报名-muchmore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