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萌到你眼炸
849次浏览
2020年12月12日 22: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宾馆财务管理制度-这货不是维克兹

2020年12月12日发(作者:穆扬阿)


说明文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外观像一个倒扣的 半边蛋壳,壳
体表面由2万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组成,
营造出舞台帷幕徐 徐拉开的视觉效果。每当夜幕降临,壳体
表面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应,使大剧院呈现出一种含
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
从紧 邻长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剧院,进门后,便是长达80
米的水下廊道。廊道顶部全部采用玻璃天花板,上 方的湖水
波光粼粼,层层涟漪可以投影在地板和墙壁上,与墙上疏密
有致的气泡形装饰相映成趣 ,让身在其中的人们仿佛徜徉在
一个亦真亦幻的“未来水世界”。
过了水下廊道,就走进了橄 榄厅。橄榄厅因其空间形状酷似
一颗橄榄而得名。两扇大门凝重典雅,其上各有180个椭圆
形 凸起,既是中国古老门钉的变形演化,又是现代设计的点
缀艺术。
再往内走,就到了目前堪称 全球剧场之最的开阔空间——公
共大厅。大厅拥有国内跨度最大的穹顶,可以将整个北京工
人体 育馆笼罩其中。穹顶由名贵稀有的巴西红木拼装而成,
明朗大气的深红色调暗含中国传统审美意趣。 < br>穿过大厅,终于看到了国家大剧院的主建筑——歌剧院、音


乐厅和戏剧场,三者功 能不同,主色调和建筑风格也不尽相
同。
歌剧院古朴的铜门向两侧缓缓打开,一道“竹帘”从 三层楼
的高处垂直而下,隐隐透出淡黄色。近看,“竹帘”竟是极
细的金属管编成的,时隐时现 的黄色其实是纬线的颜色。这
给歌剧院披上了一层朦胧而神秘的面纱。
音乐厅的银灰色调从厅 的外墙一直延续到室内,灯光打在沙
丘般凹凸起伏的墙面上,光影交错,墙体的柔和感与天花板
的壮丽雕塑感形成强烈对比,使音乐厅显得清新而高雅。
上演京剧和话剧的戏剧场虽然不算大,但场内 墙壁上的紫
色、暗红、橘色、黄色的竖条纹规则相见,使戏剧场显示出
沉静中见跳跃的美感。出 人意料的是,这些壁纸竟是由浙江
丝绸经过防火处理后织成的。
信步国家大剧院,你会看到处 处都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
合,处处都洋溢着科技与艺术的浓郁气息。在不知不觉间,
你的情绪 就会被带向另一个故事场景……
1、文章说明了国家大剧院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用文中原话
回答。

2、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由 向 的 顺
序来介绍国家大剧院的。
3、请从文中提取相关短语,概括“歌剧院”、“音乐厅”、“戏


剧场”各自的主要建筑风格。
“歌剧院”的主要建筑风格是: 。
“音乐厅”的主要建筑风格是: 。
“戏剧场”的主要建筑风格是: 。
4、文章首段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
达效果。


二、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 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
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
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
增长 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
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
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
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 ,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
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 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
—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 br>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
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 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


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
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
说,人 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
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 菜;绿
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
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 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
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
人 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
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 维生素以及
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
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 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
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 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
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 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
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 ,发展
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
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 .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
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
多尚 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
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 点儿也不


夸张。
1、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2、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
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 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
没有具体加以说明?


3、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 、______ 、______ 的
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

4、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
来的粮仓”的?


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去年世界
环境日的主题——“海洋存亡,匹 夫有责”的理解。(2分)


三、 揭秘雪崩
1999 年2月的一天,几个滑雪者动作娴熟地沿着山坡向下滑


着,大雪映衬着他们潇洒的身影, 就像在雪上纷飞的燕子。
突然,“咔嚓”一声异响,紧接着一团雪雾从身后冲了下来,
很快埋没 了他们的身影。他们从自我陶醉中惊醒过来:雪崩!
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雪雾卷起他们向 前狂奔,冲起沿途的雪一起加速向山下奔
去,奔流的雪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途中的森林带试图阻挡这狂奔的雪龙,但几乎所有与雪流交锋的树木都凄惨地
断裂了。森林带之后是一些居民房,居民 们没有来得及离开
房子,就连同房子一起被奔流的雪卷走。沿途4千米的狭长
地带一片狼藉,树 木、村落、农田、电线……无一幸免。
这次雪崩的时速达到了250千米,所具有的能量可以达到l0 4
一l05兆焦耳。如果人不幸被它碰上,仅胸部受到的冲击力
就可以相当于15吨的卡车在身 体上碾过一样。
雪崩的发生好像很偶然,它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方发生,
很难捉摸。好像 一片雪花的落地,或者在山上说话声音大点
都会引发雪崩,上述阿尔卑斯山的雪崩很可能就是滑雪者打< br>扰了大雪的宁静,因而引发了那突如其来的灾难。
雪崩真的是那么不可预料吗?其实雪崩也是有 条件的,雪崩选
择的山坡坡度一般在25~45°。若山坡过陡,冰雪会因为重
力作用而频繁下 滑,不容易堆积在山坡上形成较厚的雪层,
若山坡坡度过低,雪层没有下滑的动力,也无法形成雪崩。< br>雪崩一般会选择沟槽坑洼地带作为经过的路线。根据这些山


坡和路线分布的区域, 人们可以划出山上相对危险的区域和
相对安全的区域。
雪崩的发生显然与冰雪能够承负的压力 或重量有关。雪和冰
都是粘弹性的物质,就是说,雪和冰都会随着它们所承负重
量的增加而慢慢 变形,—般情况下,冰雪是不容易发生断裂
的。
由于雪崩难以预料,因此对它的预报就显得尤为重要。
寻找雪层联系的薄弱环节是预报雪崩发 生的关键。利用断层
成像技术,人们可以确定冰雪变化的微结构,并且把这些微
结构变化与冰雪 的机械强度联系起来。这些信息可以确定某
处是否会形成断层而引发雪崩。找到薄弱环节后,人们可以< br>用炸药破坏这些薄弱环节,免得它以后酿成大患。
如今,人们还利用统计学来预报某一天雪崩发 生的概率,这
种有效的方式叫做“最近的邻居”,它是建立在对过去统计
数据认真观察的基础上 的。例如某一天,我们考察冰雪的某
些主要性质以及有代表性的冰雪场地上的天气条件,然后我
们回过头来考察过去的最近几十天中,与今天的冰雪和天气
状况最相似的某一天,看那天是否发生雪崩。 若那天没有发
生雪崩,那么今天也不会发生雪崩;若那天确实发生雪崩,
我们就可以找到雪崩的 类型和规模,发生在哪一天,是什么
因素引发的,然后就可以决定是否要关闭滑雪场和公路。
雪崩虽然可怕,但人们还是能找到对付它的方法。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而第一自然段则运用了
和 的表达方式,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第一自然
段运用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是什么?


3、从本文来看,发生雪崩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基本条件一:
基本条件二: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人们利用哪些方法来预报雪崩?


5、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雪崩的特点。


四、 天桥
天桥,是 对各类天桥的统称。其实,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
可划分为“人行天桥”,“车行天桥”,人车混行的立 交桥和
构成城市高架路系统的“立体交叉高架桥”等等。
天桥的结构,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 产的迅速发展也在不断


发展变化。现已有梁式结构天桥,钢架结构天桥,悬索结构
天桥,斜拉结构天桥等等多种。它们有的结构简单,便于建
造;有的富于变化,形式多样;有的凌空飞 架,雄浑壮观……
构成了城市现代交通的一幅彩虹竞渡的立体画卷。
天桥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 ,风格各异。人行天桥一般有一字
型、T字型、十字型、S型、Y型、U型等多种,皆无定型,
根据地形地貌灵活设计。车行天桥基本类型有菱型、苜蓿型、
环型、喇叭型等。总之,只要把使用功能、 结构和外形完美
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取得良好的艺术和技术效果。
城市里的天桥,不仅是城市 繁荣兴旺的标志,更主要的是它
在城市交通、能源、效益诸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上海
延安 东路人行天桥为例,在天桥启用后,天桥附近100米内
的机动车速度较前提高了28%,而交通事故下 降了80%,其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明显的。我国自1964年广州建
造第一座立交桥以 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全国各大
中城市目前所建各类立交桥已达数千座,在城市交通、能源、< br>效益诸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天桥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的天桥将是一种立体化的综合结构,天桥将把整个地区的高层建
筑在不同层次上连接起来,人们可通过天 桥从这个商店走到
那个商店,从家里走到医院、学校、办公楼,或者走亲访友,
或者参加各种社 会活动、娱乐活动。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天桥,采用 顺序,按照
式的说明文结构,依次说明了天桥的分
类、 、 、 、 。
2、本文除第一段外,其它各段在表意上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段首用 句概括文段的内容。
3、文中划线句除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什
么说明方法? 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说说下边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车行天桥基本类型有菱型、苜蓿型、环型、喇叭型等。


五、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要了解地震 发生的原因,首先必须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我
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实心椭球体,它的半径长约6 370
公里,从赤道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738.14公里,两极到地
心的平均距离为635 6.76公里。地球内部的情况很复杂,根
据其物质状况大致可划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中< br>间一层叫地幔(或叫中间层),最里面的核心部分叫地核。假
如把地球比做一个鸡蛋的话,地壳相 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


蛋白,地核相当于蛋黄。
地壳主要由一层一层的岩层构 成,平均厚度约33公里。地
壳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两层,下层主要为玄武岩,一般厚约10
公里 ,是一个布满全球的圈层。上层主要为花岗岩,这是构
成大陆的主体。
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 间,厚度约为2900公里。它的上部
也是一些岩石,主要是超基性岩(如橄榄岩)和榴辉岩。岩层之下的地幔物质,温度很高,具有塑性,在力的长期作用下,
以一种半粘性流动的形式,缓慢的改变 形状。
地核在地幔之下,半径约为3470公里,其外部表现出液体
的性质,在内部可能存在 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固体内核。
科学分析表明,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层里,其中以离地面20~30公里的地方发生的地震最为
常见。
地壳和地幔的岩石层 里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这是由于那
里的岩石在力(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破裂,这个破裂处就
是震源,地震活动便从这里开始。
我们可用两手弯曲一根木棒,当力大到一定程度时,木棒的
弯曲处便会破裂,在其断裂的一刹那,两只手会感到振动。
木棒的破裂处就是震源,感觉到的振动便是 地震。
钢硬的岩石为什么会像受力的木棒一样破裂呢?首先,因为
它是钢硬的,所以才会破裂 ,其次是有力作用在它身上才能


使它破裂。在地下,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力的作用,而且这 些
力会在某些地方积累增强,当增大到岩石承受不了时,就会
发生破裂。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地壳运动。在地壳运动的
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
在构造比 较脆弱的地方,就会引起断裂变动,这种变动是地
震发生的主因。地球上90%以上的地震都是由于地壳 的断裂
变动造成的。此外,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水库蓄水、人工
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但其数 量少、规模小。我们要预报预
防的主要是前者。
1、依据本文的介绍,请说说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用原文
回答)。(2分)


2、作者在写了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后,为什么又写了“火
山爆发、陨石坠落、水库蓄水、人工 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
但其数量少、规模小”这样一段话?(3分)


3、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
分)



4、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在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固体内核。


六、 晕
——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
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
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 外紫内红。这
就是 “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 。远在殷墟
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
为天气被记录下来,而欧 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
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 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现象,但对它的成因
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
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
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 、绿、青、蓝、紫的七
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
色的光组成的 ,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
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


下了基础。
④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
冰晶组成的。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
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亿兆小冰晶被阳光照 射后,各色光就
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 但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
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
在1 980天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
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 br>⑥美丽的“晕”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
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 活。
1、第①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

2、第②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
具体说明

3、第③段中“这一发现”指的是什么?

4、本文依次从(①段)解释概念、(②段) 、
(③—④段) 、(⑤—⑥段)
等几个方面来说明“晕”。
七、


沙漠化号称地球健康肌肤上的“毒瘤”,它悄无声息地蔓延
着,吞噬着肥沃的土地,吞噬 着生灵生存的环境。面对沙漠
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损失,人类除了采用传统的植树造林绿
化沙漠 外,还频频使用新招防止沙漠化。
“工程植物”:绿化沙漠新技术
要在荒芜人烟的沙漠地区 植树种草,改变沙漠中缺乏绿色植
物的现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这种特殊的恶劣环境有
它 的特点:缺水、缺土、遍地沙砾;阳光充足、气候干燥、
气温高、风沙大。
科学家于是利用“ 生物工程”定向培养新植物品种——“工
程植物”,这种植物具有抗旱性和经济性,以用于沙漠改造。< br>荷兰一家公司用大肠杆菌中的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导入植物
中,使植物增加海藻含糖量,从而使“工 程植物”增强耐旱
性和耐寒性。日本科学家也研制出了一种含过氧化氢酶的
“工程烟草”,具有 很强的耐旱性,可望几年后在沙漠中进
行广泛种植。
“定风丹”:树木自备“贮水器” 目前,各种沙漠绿化的方法成本都比较高,速度也比较慢,
效果不太明显,是什么原因呢?一个字: “水”!如何使降下
的宝贵雨水不蒸发或少蒸发,从而摆脱在沙漠中缺水植物无
法生存的现状呢 ?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终于研制成功了
现代“定风丹”,这就是神奇的固体水。这种看上去像一块< /p>


果冻、装在一个可降解纸做成的小包装瓶里的固体水,被取
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 森露”,它的成分97%是水,另外的
3%是从动植物中提取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作用是将水
分子固化。这种神奇的固体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一种无公
害产品。种树的时候,将固体水靠着树苗的 根部埋入土中,
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固体水就会逐渐缓缓释放,可在3个月
的时间内为树苗源源 不断提供水分直到树根深深扎进潮土
层,树苗挺直腰杆茁壮成长。神奇的固体水完全不怕被狂风
吹走水分,是名副其实的“定风丹”。
“化学固沙”:给沙漠蒙上一层皮
风沙流动大不能固 定是沙漠化难以防止的主要现状之一,为
此,科学家们最终研制出了几种无害化的固沙剂,以进行“化< br>学固沙”。所谓“化学固沙”,就是用固沙剂将表层沙漠加以
粘合,从而给沙漠蒙上一层“皮”, 可以起到和种草坪一样
的效果。固沙剂是对造纸废液进行化学改性之后产生的,这
种产物除了具 有非常好的黏性之外,还是一种可以缓缓释放
营养的有机肥,并且具有较好的吸湿和蓄水性。“化学固沙 ”
同时能解决两大世界难题:既解决了沙漠飞扬的难题,又解
决了造纸废液污染环境的难题。
1、请仔细阅读第一段文字,并结合全文内容,给本文拟一
个题目。


2、科学家治理沙漠的三种新技术分别是针对沙漠中的什么
现状入手研究的?


3、根据文中划线部分的内容,请你从方法、性能、目的三
方面给“工程植物”下一个定义。


4、从第二个小标题“'定风丹’:树木自备'贮水器’”中,你
能看出对这部分内容的说明运 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吗?并请
结合这部分内容说说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5、假如央视要做一个“预防土地沙漠化”的公益广告,请
你为这则广告拟一条广告语。

八、 饮水与健康
① 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
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 。如果在酷
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
《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 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
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
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 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
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
是含有溶解性 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
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 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
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 ,身体的
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
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 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
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
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
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 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
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
于人体健康。 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
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
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 ,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
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
初生婴儿8 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
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 br>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


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 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
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
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
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 560毫升左右的水。
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
果等食品中也 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
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 需饮6
—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
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 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
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 为酸性,
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
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1、本文扣住饮水,着重说明了什么内容?

2、本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饮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的?


3、文章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作用
是什么?



4、在我们周围,尤其是夏季,不少人爱以喝饮料代替喝水。
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给这些人 写几句建议的话。


九、 世界水资源
①地球的水资 源分别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分布在地球
表面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其总量是很大的,大约
有13.86乘以10的14立方米。然而,这些水资源中有97.5%
是海水,而淡水总量只 占全球总水量的2.5%。况且,世界
淡水储量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集中在两极、冰川和深层地下。
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冰雪固态淡水和
深层地下水等的利用都非常有限。所以,可 方便利用的、与
人类生存和生活关系密切的淡水储量大约只有40乘以10的
14立方米,仅占 淡水总量的11%,约占总水量的0.3%。可
见,尽管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但实际上人类可直接利用 的
淡水资源量却很少。
②中国是严重缺水国,人均储水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四 分之一,而且绝大部分的水资源集中在南部地区。新中国
成立50多年来,全国用水量增长迅速。194 9年用水总量为
1031亿立方米,2004年增加到5548亿立方米。在2004年
的用水 总量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2.2%,生


态用水占1.5%,而农业 用水则占到64.6%。目前我国农业
灌溉用水利用率仅有45%,与节水先进国家70%—80%的< br>高利用率相比差距明显。如果2030年我国南北方人口仍按
现在的53.5比46.5的比例分 布,那么按人均需水量计算,
北方地区的需水总量将达到每年3720亿立方米,这已经达
到我 国北方目前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北方地区将几乎无
水可用,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将无法
继续。
③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是取之
不尽,用 之不竭的美梦,而且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全
世界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统计,当今世界上 已有
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全球已经有四分之
一人口面临着一场为得到足够 的饮用水、灌溉用水和工业用
水而展开的斗争。这场因为水资源而展开的争斗不仅发生在
国家与 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村庄与村
庄之间。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三分之二人口 因严重缺
水而面临动荡不安的局面。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世
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1、这篇说明文的对象是 ,说明对象的特点
是 。
2、阅读第①段,说出“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但“人类可
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 ”的原因。请从文中选出两个


要点作答。
要点一:
要点二:
3、这篇说明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 、
和 。
4、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分别解决第②段中的哪两
个问题?
材料一:目 前,中国广大农村正在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滴
灌”“喷灌”等农业节水技术。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提 高农
业灌溉用水利用率。
材料二:我国政府已启动“南水北调”工程,竣工后的“南
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的城市生活
和工农业生产每年供水约100亿立方米。
材料一可以解决
材料二可以解决
5、比较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十、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 ,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
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 人
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

< p>
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
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 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
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
上可耕 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
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
—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 —其他的能够满
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
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 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
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
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
说, 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
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 花菜;绿
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
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 ,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
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
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
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 种维生素以及
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
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 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


人作过计 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
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
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 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
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
我们只要捕获 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
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 多
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
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 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
夸张。
1、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2、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
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 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
没有具体加以说明?


3、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 、______ 、______ ,
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


4、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
来的粮仓”的?


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去年世界
环境日的主题——“海洋存亡,匹 夫有责”的理解。


十一、 说鼠
老鼠,北方俗 称耗子,大概是人类最熟悉也是最痛恨的动物。
按照动物学分类,鼠是啮齿目动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不
算差别较大的袋鼠和松鼠,其种类就超过180多种。老鼠对
气候及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极强, 所以,地球上老鼠的数量大
大超过人类。
老鼠无犬齿,门齿却很发达,且无齿根,终生不断生 长,需
常常啮物以不断磨短,所以尤爱啃“硬骨头”。故老鼠对建
筑物、仪器、电缆、图书、文 物、家具、乃至桥梁、堤坝的
破坏及危害极大。老鼠的食物主要还是以植物为主。据统计,
一只 老鼠每年要吞食和糟蹋十几公斤粮食。全世界每年被老
鼠消耗的粮食可够全球人类吃两个月。无怪乎俗语 要说“老
鼠过街,人人喊打”了。
对人类来说,老鼠最可怕、最危险的危害是它们能传染多种


致命的疾病。在上几个世纪中,鼠疫数次流行曾使几千万人
死亡。如今,老鼠配 合跳蚤使鼠疫和埃波拉出血热在印度和
非洲又大施淫威,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人类又一次面
临着瘟疫的威胁。
人类与老鼠的斗争历来就没有停止过,利用老鼠的天敌消灭
老鼠是最有效 的方法。老鼠有三大天敌:猫头鹰、蛇和猫。
猫头鹰昼伏夜出捕食老鼠,是著名的捕鼠能手。蛇更是老鼠
克星,如果住宅内有一条家蛇,那么,老鼠必将销声匿迹。
老鼠见了猫,其机警、灵活、狡猾瞬 间全变成“仓皇逃窜”,
最后“束手就擒”,成为猫的美餐。
鼠年说鼠,当然也要说说老鼠的 益处。老鼠能够预感某些灾
害性天气和天灾,如洪水、地震等。由于老鼠身体器官、生
理功能和 灵长类动物较接近,因此医学家和科学家常用鼠做
各种实验。对于我们无所不吃的中国人来说,鼠肉也是 一个
可待开放的食物资源。鼠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佳
品。什么动物一旦能被人类作为一 种偏爱的食物,那么它们
就有灭顶之灾的危险。希望有朝一日老鼠会成为稀有动物。
我们拭目以 待。
1、本文是一篇介绍老鼠的说明文,阅读全文后,请概括本
文介绍了老鼠的哪些内容?


2、请你说说文章主要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3、作者引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个俗语的目的是什
么?

4、请你说说第一段中“大概”一词所体现的说明本文语言
准确的特点。


十二、 严密监视海岸线的“千里眼”
目前,来自 海上的恐怖分子、海盗以及走私、非法移民
等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因此,对于濒海国家来说,完善的< br>海岸监视和防御系统成为海岸线上不可缺少的“眼睛”和“耳
朵”。高科技的发展,使得现代海岸 监视手段已不再是传统
的观测塔,而是向着高技术、多平台、多手段和多层次的方
向发展,出现 了海、陆、空等多种海岸监视系统。
海岸监视雷达是海岸监视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它采用
了短脉冲的窄波束,配备高增益天线,以提高系统的远距离
监视灵敏度和分辨率。美国制造的“衣萨特 ”雷达的天线孔
径达5.5米~7.5米,能承受速度高达约每秒78米的狂风,
可安装在高塔 上进行远距离、超远距离监测。海岸监视系统
不仅需要能够发现目标的雷达,还需要能从多个船只中识别


出真正有用目标的自动识别系统。自动识别系统每分钟可处
理2000条信息, 每2秒钟更新一次数据。另外,自动识别
系统提供的信息很容易添加到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雷达图
片上,有效弥补雷达盲区和因干扰或天气等原因造成的信息
缺失,扩展系统的实际覆盖范围。为了使犯 罪分子防不胜防,
布置在海边的监视系统必须要有很强的机动能力。为此,各
国都在积极研制方 便快捷的机动海岸监视系统。
海岸监视系统还需要借助水下传感器。它可以将水下需要探
测的 目标与海洋生物或海面反射等干扰物区分开。操作人员
综合主动成像声呐和被动声呐提供的信息,确定探 测目标的
性质。
在所有的海岸线海空监视系统中,最有名的是美国的海军空
间监视系 统。该系统是美海军航天司令部空间监视中心负责
操纵的,由3座大功率发射站和6座接收站组成。整个 系统
可监视4800公里海岸线,监视范围从海岸线向外延伸达1600
公里。
卫星 定位系统也是监测海岸线的一个重要手段。卫星导航定
位系统的导航定位与数字通信基本功能可以有机结 合,通过
装配在舰船上的用户终端为舰船导航。同时利用系统特殊的
定位体制将移动目标的位置 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传送至指
挥所。通过完成移动目标的动态可视化显示以及指挥指令的
发送, 实现海岸移动目标的指挥监控,达到有效地确定非法


目标位置的目的
1、指出现代海岸监视系统的种类和特点。

课题设计论证-人生旅途


庄华贵-跟着我一辈子


伦敦大学世界排名-伤心酒杯


燕子帮-去除眼部细纹的方法


邓稼先阅读答案-狮子王球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澳门是什么时候回归的


说到爱歌词-邓超图片


企业推广策划书-单枪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