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绝世美人儿
959次浏览
2020年12月12日 23:0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药监局培训中心-苏州科技学院是几本

2020年12月12日发(作者:刘国胜)


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国 已知之最早的玉器发现于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属于兴隆洼文化,距今约八千年,器
行有斧、匕、玦和小管 等。经鉴定,这批玉器的质地都是真玉,即透闪石软玉。有意思的
是,除我国外,世界上崇玉的古文化如 美洲的玛雅文化、新西兰的毛利文化等,开发利用
的主要也是真玉,其他美石则居从属地位;可见人类在 审美情趣方面存在着某些不约而同
的一致之处。但查海所出玉器的功能为何?一般多认为斧、匕等是工具 ,玦类是装饰品;
实不尽然。璞玉本身虽有韧性,但也可能带裂纹,比如带胎绺的就不少见。用这样的玉 料
制出成品,再拿来干粗活,则兀兀穷年、苦心磨出的宝物势必毁于一旦。在古代,玉器十
分珍 贵。秦昭王曾表示愿意用十五城交换和氏璧,虽然他并不打算真的兑现(《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 但郑伯用一块璧换取许国的一片土地却是事实(《左传·桓公元年》)。
故《越绝书》所称“黄帝之时, 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之说,良不足信。今人
或据此进而主张中国曾经历过一个“玉器时代 ”,更于理不合。因为这么做有点像《淮南
子·说山》中说的“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 ,未免得不偿失,也太不考虑投
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了。所以探讨查海玉器的性质时,不能只看到工具和 饰物的表象;它
们应是在不寻常的场合中使用的不寻常的器物。也就是说,它们还应包含着更深层的用< br>意;只不过当时尚未能设计出超凡脱俗、“神”气十足的器行而已。

(节选自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1)查海出土的玉器 “功能为何”?

(2)具体分析本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

【答案】 (1)查海玉器不是工具,也不是饰品,应是不寻常场合使用的不寻常的“神”
器。

(2)作比较,拿我国和外国的崇玉情况比较,说明在审美情趣上的一致性——都喜欢真
玉;举例子,通 过和氏璧和郑伯的例子证明了玉器的珍贵;引资料,通过《越绝书》来说明
玉为实用的工具是不足信的。



【解析】【分析】(1)认真阅读文章,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出符 合题意的语句概括作答即
可。本题可结合“所以探讨查海玉器的性质时,不能只看到工具和饰物的表象; 它们应是在
不寻常的场合中使用的不寻常的器物。也就是说,它们还应包含着更深层的用意;只不过当时尚未能设计出超凡脱俗、‘神’气十足的器行而已”这些内容概括作答。

(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
列图表、 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本
文把“我国和外国的崇玉 情况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在审美情趣上的一
致性——都喜欢真玉。列举“和氏璧和 郑伯的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玉器的珍贵。引用
《越绝书》中的话来说明玉为实用的工具是不足信的 。运用的是“引用说明”。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1)查海玉器不是工具,也不是饰品,应 是不寻常场合使用的不寻常的“神”
器。

(2)作比较,拿我国和外国的崇玉情况比 较,说明在审美情趣上的一致性——都喜欢真
玉;举例子,通过和氏璧和郑伯的例子证明了玉器的珍贵; 引资料,通过《越绝书》来说明
玉为实用的工具是不足信的。

【点评】(1)本题考 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答题时扣住题目要求,尽量使用原文回
答。

(2)本题 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时注意连接语的使用,可以让回答更加流畅,完
美。


2.阅读出来,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 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
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 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
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 、洋快
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①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
物,多食可在人体 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
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②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
糖 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
性较大的运动,如 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二:


图1

图2

材料三:膳食平衡避免隐性饥饿(节选)


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
阶段补充各种营养。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


奶及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
并保持适量体 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
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 肥胖
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
物, 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因
此,肥胖儿童更需要 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
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重视学生一日三餐

据《北京市2015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 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
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 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
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
励学校开设 食堂,为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

(1)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

(2)以上材料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 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
题”一句中“尽”字能 否去掉?为什么?

(4)你同意材料三中专家说的“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吗?为什么?



【答案】 (1)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
势。

(2)举例子:①“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
恒。”作用:具 体说明了有哪些运动方式。②“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
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 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
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 长。”作用:具体说明不同年龄段,儿童应补充
和保证哪些营养。

列数字:①“因此 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作用:用数字说明每顿饭的适宜饭量。②“6
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 0分钟的充足运动。”作用:用“60分钟”具体说明儿童每天运
动应达到的最低时间(或运动量)。< br>
分类别: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Ⅰ要控制饮食。Ⅱ要增强运动。”作用:分别从
“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说明如何控制肥胖现象。


(3)不能删去。这里体 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尽”是指不完全如此,去掉“尽”,意思
就变了。

(4)“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营养不良的发生。”

【解析】【分 析】(1)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信息筛选。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
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 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


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 图表1说明“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图表
2说明“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材料 一中的“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
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这句话概括了表1 和表2的内容。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 分类别、下定义、摹状
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 更准
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等说明方法,选
择 一种说明方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答方 法:①表态(一般不能删)。②定性。如:
“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 ”“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
量。③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 ,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④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本题抓住“尽”字的表达作用分析即 可。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类试题实际是要考查学生对选 文
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这样的标志性语言,言简意赅地
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叙写理由,做到
观点鲜明, 条理清楚,论说有力。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故答案为:(1)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 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
势。

(2)举例子:①“如长跑、 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
恒。”作用:具体说明了有哪些运动方式。② “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
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 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
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作用:具体说明不同年 龄段,儿童应补充
和保证哪些营养。

列数字:①“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 作用:用数字说明每顿饭的适宜饭量。②“6
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作用: 用“60分钟”具体说明儿童每天运
动应达到的最低时间(或运动量)。

分类别:① “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Ⅰ要控制饮食。Ⅱ要增强运动。”作用:分别从
“饮食”和“运动”两个方 面说明如何控制肥胖现象。

(3)不能删去。这里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尽”是指不 完全如此,去掉“尽”,意思
就变了。

(4)“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营养不良的发生。”

【点评】(1)材料 2图表是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发生比例分析,材料3说明:肥胖儿童更需
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 、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
减肥的目的。材料1说明“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 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
呈下降趋势。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 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可以
概括主要内容。

(2)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解答 时要知道说明方法的种类:分类别,下定义、举例
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要知道每种说明方法的 标志,做题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
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看说明 了事物什么特征,
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举例子,作用:具体说明了有哪些运动方式;不同年 龄


段,儿童应补充和保证哪些营养。列数字,作用:用“60分钟”具体说明儿童每天运 动应达
到的最低时间(或运动量)。分类别,作用:分别从“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说明如何控制肥胖现象。

(3)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 时间,空间,数
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答题方法:正面
阐释—反面说明—综合阐述,即先从正面说明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再说删去后的影响,最
后加上 “这体现了说明的准确性”这句话作为总结。“不尽”是指不完全如此,还有其他的情
况,去掉“尽”, 意思表示完全是这样,既不符合实际,又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这道题考查正 确把握说明文的见解,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
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 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
定区别。儿童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 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
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 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
良的发生。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植物也有语言

夏爱兰

①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也是相互之间交流情感的桥梁。动物也有 属于它们自己的
“语言”,比如通过叫声或者肢体去表达意图。那么,植物有“语言”吗?很多人觉得植 物既
不会动也不会说话,无论周边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都无动于衷,怎么可能有自己的
语 言呢?

②20世纪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了植物对气候环境的反应,发 现在严重干
旱时期,植物会发出一些奇特的声音。通过进一步的测量和收集数据,他发现声音的源头在植物体内的输水管上,植物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发生微小的震动。另一位加拿大科学家发
现,植物缺 水时发出的响声大小和缺水程度是有相关性的,缺水越严重,发出的响声越
大。但是,当时还无法对这种 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倘若是因为植物缺水而有意发出这种
声音的话,这种具有意识性的表现实在令人惊 叹。

③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发现植物的语言非常奇特且魅力十足,它们所 发出的
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揭开植物发声的奥秘,英国科学家罗德和日
本科学家岩尾宪三发明了一种“植物活性翻译机”,通过连接放大器和合成器,就能够清晰
地听到植物的 声音。利用这台翻译机,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有些植物若长时
间处于黑暗之中,一旦受到强 光的照射,会发出较高音调的声音,如同人受到惊吓一般;
有些植物在遭遇强风或者缺水时,发出的声音 是低音调的,如同人承受到很大的痛苦一
般;有些植物在经历生长环境变化后声音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比 如突然有舒适的阳光照射
在身上或者在缺水的状态下突然被浇灌,声音会从刺耳变得很悦耳,这便是它们 表达愉悦
的一种方式。


④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的植物声音进行 研究后发现,物种间的声音也会有所差别。为了探
索植物之间的声音差异,美国科学家通过仪器对植物的 声音进行测量。在植物叶片的不同
位置放置两个微型电板,电极的作用是接收植物发出的信号,再通过一 种特殊的仪器将这
种信号转换成声音,并通过增幅机进行放大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通过对比 测
试,不同种类的植物会有其独特的声音。比如,豆科植物中有的声音类似口哨,有的声音
犹如 哭泣;而茄科植物西红柿却能发出响亮动听的声音。

⑤植物的“语言”本质上来说是 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就像人类感情中的喜怒哀
乐。通过植物的这一特性,人们使可知晓植物在生 长过程中的交化和需求,从而进行针对
性照顾,有效地提升它们的生命力。

(选自《科普中国》,有测改)

(1)文章中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文章中第③段中划线词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

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植物语言”的特点。

(4)“植物活性翻译 机”的发明,让我们发现了生活中许多有趣的现象。也还有许多的发明
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 化,请你联系现实举侧说明,注意说明语言的科学、严
密和准确。

【答案】 (1)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可靠的事实,说明了植物是有语
言的,事例精确,令人信 服。

(2)“往往”是常常,一般的意思 。用在这里准确说明了植物发声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充
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3)植物语言是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植物也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同植物
能 发出不同的“语言”。

(4)手机移动支付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它在很多场景都得 到应用和推广。比如
出行想要骑行共享单车时,你通过手机打开相应的APP,再点开它的“扫一扫”功 能,然后
对准单车上的二维码一扫,“嘀”的一声,单车锁就打开了。

【解析 】【分析】(1)结合第②段内容分析,这段话举了澳大利亚科学家和加拿大科学
家研究植物对气候环境 的反应的例子,具体说明了植物也有语言。这样的例子真实可靠,
非常的令人信服。

(2)首先要解释“往往”的意思,然后再结合句子说明的内容分析其作用,即能知道其能
否去掉。“往 往”是常常的意思,意思是植物所发出的声音常常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
化,但并不是都是这样,也 会有例外的情况。如果去掉,就说明植物所发出的声音都会随
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与事实不符,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因此不
能去掉。

(3)从第③④⑤段提取出如下内容: 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
变化; 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的植物声音进行研究后发现,物种间的声音也会有所差别; 植
物的“语言”本质上来 说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就像人类感情中的喜怒哀乐。然后
对这几句话概括即可。

(4)本题要求联系现实举例说明许多的发明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生活


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只要能举一个例子即可。

故答案为:⑴ 主要运用了举例子 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可靠的事实,说明了植物是有语言
的,事例精确,令人信服。

⑵ “往往”是常常,一般的意思 。用在这里准确说明了植物发声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充分体
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⑶ 植物语言是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植物也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同植物能
发出不同的“语言”。

⑷ 手机移动支付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它在很多场景都得 到应用和推广。比如出
行想要骑行共享单车时,你通过手机打开相应的APP,再点开它的“扫一扫”功 能,然后对
准单车上的二维码一扫,“嘀”的一声,单车锁就打开了。

【点评】⑴本 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的分析能力。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 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引用。做这样的
题,要在平时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特的基 础上再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判断所使用的说明
方法,最后再结合语段内容分析其作用。

⑵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科学性、严密
性。做这类题时先 要表明态度,该词不能去掉,然后说出该词在这里表明什么意思,再说
去掉以后意思变成怎样的,和文中 或者现实不相符合,最后要说出该词的应用体现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所以不能去掉。

⑶本题考查提取并概括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答题技巧:①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内容的范围;②有些内容,直接在提取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内容不
是直接传递 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③将提取的内容进
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 、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⑷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并联系生活举例说明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 先要认真阅读说明文,
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然后再根据说明特征举出恰当的例子。


4.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啄木鸟真的是益鸟

周大庆

①啄木鸟一直被人们誉为“森林医生”,是益鸟。但近日,一篇宣称 啄木鸟的“啄木”行为
破坏树木、加速树木死亡的自媒体文章广泛传播,称啄木鸟绝非“益鸟”。事实真 的是这样
吗?

②其实,鸟本无好坏之分。无论是啄木鸟,还是其他鸟,都是 人类的朋友。人类往往按
照是否有利于农林业生产经营、是否造成经济损失等,将鸟划分为“益鸟”或“ 害鸟”。然
而,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看,所有鸟类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正是多样的生物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稳定,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③啄木鸟确 实偏好在“生病”的树上觅食,科学工作者野外观察发现,啄木鸟的啄洞虽然
会为某些病菌、害虫的滋生 提供入口,但是,一般来说,不会导致树木死亡。即使啄洞会
导致少量树木死亡,对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 而言也基本没有影响,因为森林本身就是一个
动态系统,树木有生有死,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才会健康运转 。


④从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啄木鸟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啄木鸟属于初级洞巢
鸟,自己开凿树洞并在洞内繁殖。同时,还为次级洞巢鸟(指没有啄洞本领,需要利 用啄
木鸟的旧洞进行繁殖的鸟类)提供“住所”。例如猫头鹰和大山雀,它们很多时候就需要利
用啄木鸟的旧洞进行繁殖。如果某区域没有初级洞巢鸟,那么次级洞巢鸟也很可能消失。
不仅如此,啄木 鸟的啄洞还能为花鼠、貂等哺乳动物提供繁殖栖息场所。可以说,啄木鸟
在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组织 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基石”物种。

⑤此外,啄木鸟“森林医 生”的称号可名不虚传。山东省泰安林科所(今山东省泰山林科
院)在1000多亩杨树林中连续了年开 展实验,研究发现啄木鸟对天牛、柳瘿虫、黄刺蛾等
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其中,仅光肩星天牛就由 原来100株树80个幼虫降低至0.8
个幼虫。

⑥可见,啄木鸟对森林生 态系统的影响总体上利远远大于弊,真的是“益鸟”,值得大家
携手保护。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李传鹏输入)

(1)下面说法不能说明“啄木鸟真的是益鸟”的一项是( )

A.啄木鸟的啄洞会为某些病菌、害虫的滋生提供入口,导致少量树木死亡。

B.啄木鸟的啄洞不仅能被次级洞巢鸟所用,还能为一些哺乳动物提供繁殖栖息场所。

C.啄木鸟对天牛、柳癭虫、黄刺蛾等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D.啄木鸟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总体上利远远大于弊。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杨树林的面积特别大。

B.使用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进行实验和得出结论所用的时间很长。

C.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啄木鸟“森林医生”的称号名不虚传。

D.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森林中害虫特别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看,所有鸟类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鸟并无“益”与“害”之
分。

B.第③段中划线词“一般”表示通常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④段中划线词“基石”,说明啄木鸟在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组织方面发挥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 。

D.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啄木鸟是益鸟的原因,也对文章开头的疑问进行
了解答。

【答案】 (1)A

(2)C

(3)D

【解析】【分析】⑴ A项有误,啄木鸟的啄洞会为某些病菌、害虫 的滋生提供入口,导致
少量树木死亡,属于对森林和树木的危害的现象。不能说明“啄木鸟真的是益鸟” 。

⑵ C项正确,啄木鸟对天牛、柳瘿虫、黄刺蛾等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并且有较好的
效果: 仅光肩星 天牛就由原来100株树80个幼虫降低至0.8个幼虫。因此可以很好地说
明啄木鸟“森林医生”的称 号名不虚传 ,A、B、D三项片面或错误,故选C。


⑶D项“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 ”的说法有误,文章从啄木鸟的特点、习性、作用等方面说明,
应该是逻辑顺序。

故答案为:⑴A;⑵C;⑶D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 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
到关键语句,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 析正误。

⑵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特征。答题时应注意,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 明方
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辨
析 正误选择。

⑶本题考查对说明文内容的综合理解。对各个选项的说法,结合文章内容,仔细 辨析正误
作答。其中对说明顺序的判断有误。


5.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中国”一词的前世今生

①何尊

于1963 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的贾村。内胆底部有一篇铭文,其中“宅
兹中国”是“中国”二字最早的文 字记载。

②《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 。中国则否”的
说法。《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 ,
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
国 ”,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③“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 十六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
国也。”“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至今仍为中国的别 称。

④“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 概念:一
是指京师(首都)。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是指中原地区。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
纪》:“天下 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六是指华夏或
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 《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
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⑤“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中国”一
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
从来没 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⑥“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 ”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
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 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
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一直沿用
至今。

⑦“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则始于辛亥革命以后。

(有删改)

【注】①何尊: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

(1)阅读全文,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

(2)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列选项,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B.《 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的“中国”一词指国内、内
地。

C.从夏、商、周开始直到清末,“中国”一名从未作为一个王朝或政权的正式国名,它仅仅
是 一种地域观念。

D.“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六种不同概念。

【答案】 (1)本文说明了“中国”一词的演变历史。

(2)时间顺序。

(3)引用(引资料)。本文引用大量文献资料,充分具体地说明“中国”一词的演变历史,
这 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D

【解析】【分析】(1)根 据文章的标题、首尾和文章内容(“宅兹中国”“华夏”“中华”“九
州”“四海”“神州”),可知这 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中国”一词的演变历史。

(2)本文是按照“春秋---战国 ---汉代----三国---清代--- 辛亥革命以后”的时间顺序来说明“中
国”一词演变历史的。

(3)本文引用大量 文献资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史记·武帝
本纪》)《汉书》《三国志》 等),充分具体地说明“中国”一词的演变历史,这些引用增
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ABC符合文意。D错在有“有六种不同概念”的表述,应该是“有六种不同含义”。

故答案为:⑴ 本文说明了“中国”一词的演变历史。

⑵ 时间顺序。

⑶ 引用(引资料)。本文引用大量文献资料,充分具体地说明“中国”一词的演变历史,这
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⑷ D

【点评】⑴本题考查把握说明文说 明对象的能力。把握说明对象可先从标题入手,一般说
明文的标题就是本文的说明对象,有些说明文并无 标题,那还得认真阅读课文,逐段梳
理,追本求源,找出说明对象。

⑵本题考查学 生把握说明文说明顺序的能力。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
序、逻辑顺序,把握说明文的说 明顺序,需要理解各部分的说明内容,然后再根据说明内
容判断所使用的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明确之后, 能不能换就一目了然了。

⑶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的分析能力。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 有:举例子、列数字、
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引用。做这样的题 ,要在
平时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特的基础上再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判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最
后再结合语段内容分析其作用。

⑷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是说明文常有的题型 ,这样的题非常简单,答题时
首先要整体了解文章内容,然后再从中筛选出与题目中有关的句子,分析其 有无差别即可
正确答题。



6.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人的体质有酸碱之分吗

①“人的体质有酸碱之分,酸性体质会导致各种疾病,甚至诱发癌症。纠正偏酸的体
质 ,就能治愈疾病,维持健康,食物也有酸碱之分。我们要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
物,”

②这套说法你一定经常听说,它被不少人奉为养生经典。然而,就在2018年11月2
日,这套理论终于被“官宣”为伪科学,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罗伯特.欧阳赔偿一名癌症患
者1.05 亿美元,这位罗伯特就是大名鼎鼎的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他将红肉、糖、蛋、
奶制品、酒精、咖啡等归 类为酸性食物将蔬菜、水果,谷物、鱼类等归类为碱性食物。他
不仅写了四本书来推广这套理论,还大胆 地以这套理论为依据治疗癌症患者,癌症患者按
照他的要求,放弃化疗,采用他独创的碱性疗法治疗,吃 碱性食物,注射高达500美元一
针的小苏打针剂,最终导致癌症患者病情恶化到四期。

③酸性体质,碱性体质,从哪里测定?罗伯特的理论语焉不详,因为根本就无法测定。
流遍我们身体每个角落的血液,PH值在7.35—7.45之间,是偏碱性的,胃液PH值在
0.5— 1.8之间,可以说是非常“酸”了,而再向下到了肠道,又变成碱性的了。排泄物尿
液,酸碱跨度非常 大,PH值从四点几到八点几都有可能。体液的酸碱是根据特定器官所需
要的环境决定的。比如胃液需要 用酸来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达到消化目的,同时保持
胃蛋白酶的活性,肠液偏碱性,是因为胰蛋白酶 需要碱性的环境:尿液酸碱度跨度大,是
因为肾脏有调节作用。人体是酸是碱,测哪里,还是取均值?显 然都不合适。

④在中医理论里,也没有酸碱体质一说。国医大师将人体分为九种体质 。包括平和质、
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认为体质秉承于父母,
和遗传有关,同时又和生活地域、生活习惯、所患疾病等有关。人的体质虽然先天已有偏
向,但 后天调理也可以“去峰填谷”,做一些改善。

③人体不好说酸碱,那食物呢?在食品 化学分析中,食品燃烧后所剩灰烬中,如果含有
磷、硫,氯元素较多,溶于水后可生成酸性溶液:如果灰 烬中含有较多钾、钠、钙、镁元
素,溶于水后可生成碱性溶液,这就是食物酸碱性说法的由来。人体拥有 很强大的调节系
统和功能,对于普通健康人群来说,人体能够有效地控制调节体液酸碱度,使之处于一种
动态平衡,无论你吃的食物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进入到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呈现酸
性:随后 进入小肠,在碱性肠液作用下会呈现碱性。

⑥其实,我们害怕的“酸性体质”,是被 偷换了概念,酸性体质致病是一种误解。以肿瘤
为例,人在患了肿瘤之后,可能会导致病灶周围的酸性成 分偏多,这是病在前,酸在后,
而不是因为体质偏酸导致了肿瘤产生。

⑦那 我们该怎样选择饮食呢?其实,就两点:全面、均衡。选择多样化的食物,营养齐
全,比例适当,以满足 人体需要,这样的饮食结构才能称为健康的饮食结构。

(1)文章第①②段有什么作用?

(2)第③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遍身体每个角落的血液,是偏碱性的,


B.中医理论认为,人 的体质虽然先天决定已有偏向,但后天调理也可以做些改善。

C.人在患了肿瘤之后,一定会导致病灶周围的酸性成分偏多。

D.第⑤段划线句子承上启下,由对人的酸碱体质的说明转入对食物酸碱性的说明。

(4)小明的妈妈是一位忠实的“酸碱体质”理论信奉者,不吃酸性食物,只吃碱性食物。请
结合全文观 点予以反驳,使其健康饮食。

【答案】 (1)引用罗伯特错误观点吸引读者,引出本文说明对象——人的体质没有酸碱之
分。

(2)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胃液、肠液、尿液的酸碱度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体液
的酸碱是根 据特定器官所需要的环境决定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C

(4) ①人体是酸是碱无法测定,没有酸碱体质一说。②人体拥有很强大的调节系统和功
能,能够有效地控制调 节体内各体液酸碱度,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或“食物的酸碱性对
人体健康没有影响”)。③酸性体质 致病是一种误解,疾病可能改变人体酸碱,绝非偏酸
体质导致疾病。

【解析】 【分析】⑴说明文首段的作用一般有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阅读第一二段可知,用列举生活中
的现象和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罗伯特的例 子引出下文对人体酸碱度的说明,引起读者的阅
读兴趣。

⑵第③段划线句子举了胃 液需要用酸来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的例子,用了举例子的说
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体液的酸碱是根据特定 器官所需要的环境决定的。

⑶C项有误,原文是“人在患了肿瘤之后,可能会导致病灶周围 的酸性成分偏多”,“一定会
导致病灶周围的酸性成分偏多”说法太绝对化。故选C。

⑷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出合适的内容即可。根据第三段“酸性
体质 ,碱性体质,从哪里测定?罗伯特的理论语焉不详,因为根本就无法测定”,第六段
“其实,我们害怕的 ′酸性体质′,是被偷换了概念,酸性体质致病是一种误解”,第七段“选
择多样化的食物,营养齐全, 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这样的饮食结构才能称为健康
的饮食结构”等有关内容可以判断“酸碱体质 ”理论是错误的,只有全面、均衡的饮食才能称
为健康的饮食。

故答案为:⑴ 引用罗伯特错误观点吸引读者,引出本文说明对象——人的体质没有酸碱之
分。

⑵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胃液、肠液、尿液的酸碱度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体液的
酸碱是根据特定器 官所需要的环境决定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⑶C;

⑷ ①人体是 酸是碱无法测定,没有酸碱体质一说。②人体拥有很强大的调节系统和功
能,能够有效地控制调节体内各 体液酸碱度,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或“食物的酸碱性对
人体健康没有影响”)。③酸性体质致病是一 种误解,疾病可能改变人体酸碱,绝非偏酸
体质导致疾病。

【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 开头段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说明文开头段一般在结构上概括
全文,起总起的作用,在内容上做好铺垫 ,引出下文。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文章


第一段,通常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 理的作用。

⑵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 析说明方
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⑶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
句,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⑷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及迁移运 用能力。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所给材料有
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再迁移到文段中来。


7.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能让生命延续的色素

①地球上,生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与进化,才形成了现 代社会中形形色色、复杂多样的
生命个体。然而,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种拥有11亿年 历史的古色素,你
是否会瞪目结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②澳大利亚国立 大学领导美国、日本及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了一项
研究,研究人员在西非国家毛里塔 尼亚撒哈拉沙漠托德利盆地的海相页岩层中,发现了一
块距今已有11亿年历史的岩块。敲碎岩块后,研 究人员从中提取并分析了古代生物分子,
发现了一种古老的色素。这种色素没经过稀释之前,它的颜色范 围在血红到深紫之间,稀
释后则会呈现亮粉色。据统计,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色素。

③那么,这种古老的亮粉色色素是怎么形成的呢?

④这个亮粉 色色素来自于含有叶绿素的分子化石,是由住在古老海洋中的古老光合生物
制造,而这片古海洋早已消失 。但是,研究人员在分析这个亮粉色色素分子的结构时,竟
然发现了产生这个亮粉色分子的有机体是微小 的蓝绿藻。蓝绿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
核,但是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呈颗粒状或网状,染色体和色 素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
有些蓝绿藻含有较多的藻红素,藻体就多呈红色。

⑤但是,产生这种亮粉色色素的蓝绿藻对推进生命起源又有什么作用呢?

⑥研究表明 ,蓝绿藻处在古海洋食物链最底层,占主导地位,它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原
核生物,也是最基本的生物体 。蓝绿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
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到了巨大作用。有不少蓝 绿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
肥力,使作物增产。

⑦古海洋中 的蓝绿藻是简单生物的食物来源,构成了生物界简单的食物链。但是,随着
地球上大型活跃生物的出现, 它无法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提供更多的能量,这也是大型的复
杂生物直到地球历史后期才出现的原因。
⑧约在6.5亿年前,经过地球和海洋生物的进一步演变与进化,古海洋中蓝绿藻的主< br>导地位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海洋中处于食物链最底层的微型藻类。微型藻类虽然
很小,却 比蓝绿藻大1000倍。这些较大微粒的藻类可以作为较大生物的食物来源,为复杂
生态系统的进化提供 所需的能量,让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型动物繁衍生息。

(选自《知识窗》2019年04月刊)

(1)下列对“蓝绿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蓝绿藻是没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细胞中央有呈颗粒状或网状的核物质。


B.蓝绿藻都呈红色,主要是因为含有较多的藻红素,且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

C.蓝绿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它对地球大气环境的变迁起到了巨大作用。

D.蓝绿藻是古海洋中的简单生物的食物来源,它们构成生物界简单的食物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代社会能形成形形色色、复杂多样的生命体要归功于含古色素的蓝绿藻。

B.澳大利亚、美国等研究人员在托德利盆地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色素。

C.岩块中的色素稀释前颜色范围在血红到深紫之间,稀释后则会呈现亮粉色。

D.大型复杂生物的出现,导致了食物链中的比蓝绿藻大1000倍的微型藻诞生。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 篇科普文章,作者主要介绍了地球早期生物蓝绿藻,让我们了解它在生命的演变
与进化过程中发挥的巨大 作用。

B.文章从科学家发现的古生物分子入手,先后介绍了古老的色素如何形成、蓝绿藻如 何推
进生命的演化及微型藻的作用。

C.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打比 方等;全文逻辑清晰,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
展开,条理分明,结构严谨。

D.本文的 语言通俗易懂,一方面使用严谨的科学术语,准确无误;另一方面,行文活泼,
毫无艰涩之感,颇引人入 胜。

【答案】 (1)B

(2)D

(3)C

【解析】【分析】⑴B项有误,原文是“有些蓝绿藻含有较多的藻红素,藻体就多呈红
色”,“蓝绿藻都呈红色”的说法太绝对,故选B。

⑵D项有误,原文是“约在6.5亿 年前,经过地球和海洋生物的进一步演变与进化,古海洋
中蓝绿藻的主导地位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 代海洋中处于食物链最底层的微型藻类”,
“大型复杂生物的出现,导致了食物链中的比蓝绿藻大100 0倍的微型藻诞生”的说法与原文
不符。

⑶C项 有误,文中没有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⑴B;⑵D;⑶C

【点 评】⑴本题考查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答题时应注意,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中
心句。作者为了要在 文中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仔细辨析各个说法的正误。

⑵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 信息。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到相关联
关键语句,然后提取信息仔细故选,比照辨 析正误。

⑶本题考查说明文综合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结合说明文 对象、
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方面的知识,回到文中仔细辨析正误。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柳畔鸳鸯作伴,花边蝴 蝶为家。”蝴蝶离不开花儿,花儿也离不开蝴蝶,蝴蝶与开花植
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典范。那么, 地球上是先有蝶还是先有花呢?以前科学界认
为:虹吸式口器的出现是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然而 ,荷兰进化生物学家蒂莫·范尔


代克等人最近的研究显示,虽然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 蝴蝶扮演着关键的授粉角色,但
早在开花植物出现之前蝴蝶就已存在。只不过在进化的早期——大约2亿 年前蝴蝶刚出现
时,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至今,仍然有少数蝴蝶保留了
这种原始特性,例如,枯叶蛱蝶和琉璃蛱蝶主要以腐烂的水果或树液为食。另一些蝴蝶则
将这种 原始特性发扬光大,例如,炎热的夏天,燕凤蝶常在溪滩上一边吸水,一边从尾都
有节奏地射水,利用水 分带走热量,降低体温。随着进化历程的推进,裸子植物出现了,
蝴蝶很快就尝到了裸子植物营养丰富的 传粉滴的甜头。不过,原始蝴蝶对裸子植物仅仅是
单方面利用,直到大约1.5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后, 蝴蝶在吸食花蜜时也起到了传粉作
用,双方形成了互利关系,于是蝴蝶和开花植物就开始协同进化。
关于蝶恋花,苏轼有一句诗特别有名:“明日黄花蝶也愁。”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
一的依傍,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大减、即将凋零,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不禁愁眉紧锁。花和
蝴蝶相 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正如美国气象学家爱
德华·罗伦兹所言:亚 马孙丛林里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会引发得克萨斯
州的一场龙卷风。在生物界中确实存 在着类似的“蝴蝶效应”: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
如因为喜欢花朵的芬芳而随手采摘,或者因为欣赏 蝴蝶的美丽而随意捕捉,都可能对我们
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正如社会生物学的奠基 人爱德华·威尔逊所言:
“地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年才达到现在 这种状态。
而这个由生物构成、极端复杂的生物圈,其中的活动都是以极精确但又脆弱的地球能量流动及有机物质循环,紧密地环环相扣。”

“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 是唐朝诗人戎昱写槿花的精彩诗句,从中我们也可
以看到蝴蝶对于鲜花的热爱。“时逢舞蝶寻香至”,春 暖花开之时,蝴蝶与花共舞。蝶是花
卉的爱情使者,花卉是蝴蝶的食品供应商,二者合作共赢。然而,蝴 蝶既有天使般可爱的
模样,也有魔鬼般恶毒的心肠。它们在与花卉合作时也经常夹带一点私货:悄悄把虫 卵产
在这些植物的枝叶上,以便其幼虫孵化出来时不愁吃喝。例如,菜粉蝶就是这样对待十字
花 科植物的。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虫,但是,蝴蝶的成虫却是益
虫,它们帮植物传粉 授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节选自秦自民《鲜红末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 —蝴蝶漫谈之口器与传粉》,《百
科知识》2019年04A期)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最近,科学界一致认为:蝴蝶的虹吸式口器并不是为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

B.蝴蝶与开花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是经历了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才逐渐形成的。

C.花和蝴蝶相互依存,失去任何方,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后果。

D.蝴蝶幼虫以啃食植物为主,是害虫;它的口器为咀嚼式口器,与成虫不同。

(2)下列对原文说明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举枯叶蛱蝶和燕凤蝶的例子说明,早在开花植物之前蝴蝶就已存在。

B.第二段为了说明花与蝴蝶的依存关系,引用专家观点,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C.“爱情使者”“食品供应商”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形象、生动。

D.文章在说明过程中,多处引用古典诗词,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人早就发现了蝴蝶与花之间的紧密关系,这在古典诗词中多有反映。

B.蝴蝶是情绪敏感的生物,“明日黄花蝶也愁”,菊花凋零也会引发它的愁绪。

C.地球生物圈极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保护地球,人类需要控制好自己的行为。

D.通过传授花粉,蝴蝶对维持当今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答案】 (1)B

(2)A

(3)B

【解析】【分析】(1)A项有误,原文是“然而,荷兰进化生物学家蒂莫•范尔代克等人最
近的研究 显示,虽然 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蝴蝶扮演着关键的授粉角色,但早在开花植
物出现之前蝴蝶就 已存在”,所以“最近,科学界一致认为:蝴蝶的虹吸式口器并不是为适
应吮吸花蜜而发 生的进化”说法错误。

(2)B项正确。 C.有误,原文是“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
列难以预料的问 题”,“花和蝴蝶相互依存,失去任何一方,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破
坏性后果”说 法太绝对化。 D.有误,原文是“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
虫,但是,蝴蝶的成虫却 是益虫”,“蝴蝶幼虫以啃食植物为生,是害虫;它的口器为咀嚼
式口器,与成虫不同” 与原文不符。

(3)B项有误,第二段引用苏轼的诗句,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社会生物学的奠
基人 爱德华•威尔逊的原话,是为了说明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
一系 列难以预料的问题。

此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B;(2)A;(3)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文章内容的把握。答题时应注意,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
意,结合选项,聚 焦所涉及段落,然后揣摩选项正误。

(2)本题考查说明文综合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 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结合说明文对
象、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方面的知识,回到文中仔 细辨析正误。

(3)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语 段,找到相
关联关键语句,然后提取信息仔细故选,比照辨析正误。


9.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形神兼备中国画

① 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
领域绽放出璀璨的光 辉。

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 求做到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有“书画同源”之说。中国画的颜料
由天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画作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因常用来红色和青色,所以又称为“丹
青”。
③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④人物画是以人物为 主体的绘画。从传世的人物画作中,后人可以一窥中国古代帝王将
相的面容,还能看到仕女图表现的宫廷 生活和风俗画中展现的市井百态等。这些画作人物


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 貌。例如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画作中
人物画得不大,线条流畅遒劲,形象栩栩如生;背景则 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时
配以书法题字,更彰显了人物的精神气度。

⑤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现为主要对象的画作。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山水蕴含着天地
宇间无穷的奥妙, 由此形成了独到的山水观。中国的山水画常常运用散点透视法,利用远
近、高低的对比,营造出江山万里 、山谷深邃的立体效果,极具空间感。例如宋代山水画
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恢宏壮丽、色 彩斑斓的巨幅山水作品,画卷长
11.915米、高0.515米,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 两倍。此画以略带俯视的
角度横向展开全景式的大山大水,星现出一派方象皆容的场景。画卷采用散点透 视法,远
近距离分萌,空间层次清晰。在色彩表现上,该画以色调浓重的矿物颇料绘成,较同时期
流传下来的其他青绿山水画作都要鲜艳。全画除青绿主色外,还以赭石来渲染山脚、天
色,并以笔墨线 条皴染山石,使山峰的立体感和明暗效果格外鲜明生动。元代书法家、鉴
赏家薄光和尚在此画题跋中称其 “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也”。

⑥花鸟画主要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为题材。花鸟 画表现的是边、角、点的小景,注重
笔情墨趣。中国花鸟画并不只是纯粹的写生,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 人的关系,表达画家
的思想情感。所以,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例如 南宋
赵孟坚的《春兰图》,描绘了两株生于杂草丛间的幽兰,摇曳多姿,舒展飘逸。兰叶、花
瓣 均以淡墨一笔绘出,笔法潇洒灵动、兼中带刚,画面旷淡清幽、意蕴无穷。画中左方题
诗一首,以兰喻人 。全图诗、书、画、印完美结合,表现了画家洁身自好、清高脱俗的追
求。

⑦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凤貌,山求画表
现的是人与自然的 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
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认识。画家 们在创作时会自觉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中国人
对哲学思考的艺术表现,也体现了艺术的真谛。

⑧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这些元素丰富了画 面
的内容,提升了图画的境界。中国画有壁画、屏风、卷轴、册页、扇面等多种画幅形式,
并以 特有的装裱工艺装溃画幅,给人带来更多的审美感受。

⑨领略中国画的魅力,不仅要欣赏画面,还要从古人的妙笔中感受他们的性情与哲思。

(节选自《中国画》,有删改)

(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常用朱红色和青色,又称为“丹
青”。

B.宋代《千里江山图》是一幅巨幅山水作品,画幅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C.中国花鸟画注重笔情墨趣,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

D.选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地介绍了中国画。

(4)请根据选文信息,说说下面的《梅花》扇面中,除了画以外,还可以增添哪些中国画


的元素?请简要说明增添的理由。


【答案】 (1)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2)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明代曾鲸的《王 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
说明了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

(3)B

(4)示例一: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 高了扇面的观赏
性,且以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再盖上印章,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可
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图画的境界。

示例二:可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 诗,并盖上印章。这句诗能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
质,诗与画融为一体,突显出人的高洁品格。题诗盖 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

【解析】【分析】⑴7段总结:“ 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 的哲学思想。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
社会的生活凤貌,山求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 然的各种生命状
态。 ”4、5、6段分别说明人物画 、 山水画、花鸟画 。

⑵根据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判断文段内容看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
么问题方面来表 达其作用。 画线句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
了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 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

⑶B项有误,“ 画幅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的说法不准确,“ 宋代山水画的代表
作《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恢宏壮丽、色彩斑斓的巨幅山水作 品,画幅几乎是同时期
《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

⑷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
验。看法要结合文章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 《梅花》扇面中,除了画以外, 可以增
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 可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
章,题诗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

故答案为:⑴ 人物画 ; 山水画 ; 花鸟画 。

⑵ 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 说明方法,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
明了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 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

⑶B

⑷ 示例一: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 ,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扇面的观赏
性,且以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再盖上印章, 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可
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图画的境界。

示例二:可 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章。这句诗能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
质,诗与画融为一体,突 显出人的高洁品格。题诗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 概括文章信息。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
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 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


体语句概括作答。

⑵本题 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
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 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⑶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 选信息。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到相关联
关键语句,然后提取信息仔细故选,比照 辨析正误。

⑷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及迁移运用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 综合能
力,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 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
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 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
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 ,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
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 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 ,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
落,从近岸河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 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
都发现了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 是微塑
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
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
作用,碎片化形 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 端生物处于相同
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
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
消化道 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
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 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
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 集。

⑤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 一艘乘
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
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
生态系统产生影 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 圾有很
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
理、分类、利用等。如果主要靠公益,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就很困难。

⑦面对现 在海洋塑料污染和微塑料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与塑料污染管控
相关的法律,建立良好的废 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
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 料垃圾的产生。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
—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的使用,尽量使用耐用品 ;减少对塑料瓶装饮用水的消
费,外出携带水杯;对被过度包装的产品说“不”,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 在购置美妆、个


人护理类用品时,阅读产品成分标签,不购买含有塑料微珠的产品等。让 我们共同向海洋
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13日,有删改)

链接:

科 学家已经在许多食品中发现了微塑料。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胎贝中含有1.8
个微塑料粒,每 公斤食盐中含有1--10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微塑料对人有危
害要考虑剂量。东海每立方 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料粒,虽然微塑料可以
通过水产品等进入人类食物链,但其对人类 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未被科学证实。

(选自《南方日报》2018年5月17日,有删改)

(1)下列对“微塑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能随着洋
流流动。

B.微塑料是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形成的塑料微珠,进入环境会< br>产生污染。

C.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体现在其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 了其他物种的入
侵。

D.人类食物链中的微塑料来源于水产品,其对人类的健康是否 造成危害,还有待科学证
实。

(2)下列对短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先用新闻引出话题,接着介绍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和分类,然后说明其危害及治理< br>面临的困难。

B.选文第②段列举的数字,说明海洋塑料垃圾数量多,存留时间长,表 明治理海洋塑料污
染形势严峻。

C.微塑料对海洋的污染表现在它能像小船一样随洋 流旅行,进入超深渊带,产生有害微藻
和水产致病菌。

D.塑料垃圾的再分类、循环 利用和设备的运行管理、推广,是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
使用后的新课题。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几种原因。

英国南极科考 队在距离极点1500米的南乔治亚岛考察时,在死亡的海鸟胃中发现了微塑
料、包装袋碎片等物。
【答案】 (1)A

(2)C

(3)第一种:海鸟胃中的微型塑料使其具有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

第二种:微塑料的毒性,吸附的毒物,导致海鸟死亡。

第三种:海鸟食用了含有微塑料的海洋生物而死。

【解析】【分析】⑴根据“微塑料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
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 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
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 、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
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的来源,B项概括不全面。根据“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 物种及病原


微生物的传播”是“可能”,不是绝对,C项内容理解错误。根据链接材料, 人类食物链中的
微塑料不只是来源于水产品,如啤酒,D项错误。据此,答案为A。

⑵根据“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
洋流旅行,其 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这句
话,题目中的“进入超深渊带 ”无根据;“产生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原句是“包含”。据此,
C项的理解分析是不正确的。故答案 为C。

⑶本题材料中的“海鸟胃中发现了微塑料、包装袋碎片等物”可大致推断海鸟死亡可能 是“微
塑料”造成的。结合文章第4段内容所写的“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来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原因。注意答题的完整性。

故答案为:⑴A

⑵C

⑶第一种:海鸟胃中的微型塑料使其具有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

第二种:微塑料的毒性,吸附的毒物,导致海鸟死亡。

第三种:海鸟食用了含有微塑料的海洋生物而死。

【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说明对象 的特征。答题时应注意,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
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 选项。

⑵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 提
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
句提 取出来做答。

⑶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见解和探究启示。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作者的见解和说 明内容,
迁移到所给材料,和原文比照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原因。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中国墨

①古代文人曰 :“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 ”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
“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br>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 ,
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
等各 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
成烟料团;然后将烟 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
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 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 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
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 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
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 接要素。浓墨书写
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
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
法既保 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胧的墨趣。

④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 ”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


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 “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
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 “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
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 ,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
为“墨宝”。

⑤成语“胸 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
严谨,从不轻易落笔,“ 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
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br>
(有删改)

(1)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墨的?

【答案】 (1)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
果的直接要素。

(2)文章是从墨的制作过程(或墨价值昂贵的原因或墨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的选
择和 应用、墨的意义的演变(或墨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墨的。

【解析】【分析 】(1)划线句子分别说明了“浓墨”“淡墨”“涨墨”的情况,属于分类别的说
明方法。(2)第2段 首句“ 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
究。 ”第3段首句“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 ”。第4、5段首句“ ,成
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 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 ”揭示了文章
的逻辑结构,只要稍加归纳即可。

故答案为:⑴ 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
的直接要素。

⑵ 文章是从墨的制作过程(或墨价值昂贵的原因或墨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的选择
和 应用、墨的意义的演变(或墨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墨的。

【点评】⑴这种题型的 特点是在文中抽出一个或几个句子,要求辨别这些句子所运用的说
明方法,并分析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 用。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是:一是熟记并正确理解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 作诠释等常见说明方法的定义,这
是必要的基础功课;二是分析说明方法时一定要联系句子所在的段落内 容进行分析,因为
任何说明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说明某一内容服务的。

⑵本题需要 从全篇出发把握文章逻辑结构。文本并不难理解,结构层次也很清晰,主要抓
住每段第一句进行综合归纳 即可把握。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物钟

①在生物进化中,脊椎动物大脑两半球中间生成了特殊的生理调节器——松果体。它与
动物的昼夜活动节律密切相关。而人们通常把生物体内激发生物节律并使之稳定维持的内
部定时机制称为 生物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到夜晚,身体各器官的活动相对减缓,
产生的热量变少,体温也跟着下 降,人就变得迷糊起来。到了清晨,器官系统的活动加
快,体温开始升高,精神随之振奋。这就是生物钟 调节的结果,如果人的活动经常不按生
物钟的节律运行,就会感到身体不适。


②那么,能否像拨动时钟一样调节生物钟,重新安排人的活动节律呢?这正是生 物学家
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③例如,15年前,有人把小鼠的松果体暴露在 12小时黑暗与12小时光亮交替的条件
下,褪黑激素(松果体的分泌物质)的数量便随着黑暗与光亮交 替上升或下降,这说明生
物钟对生物节律的调节与褪黑激素密切相关。1987年,美国科学家阿尔利维 用大约相当于
日出后1小时的阳光强度的光治疗“季节性失调症”,不但缓解了病人的抑郁症状,还改变
了褪黑激素的分泌。

④经过广大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现在已初步搞清,生 物钟改变的量和方向取决于每天
光脉冲照射的时间,人体温达到最低点前后(约早晨5点)是关键,紧随 最低点之后照射
可使生物钟提前,在最低点之前照射则使生物钟推后,在体温接近峰值时(16—17点 之
间)照射,对生物钟不产生影响。光线与生物钟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呢?一般认为光线
通过 视网膜与松果体之间的神经直接调节生物钟的活动,光照可以通过调节褪黑激素的分
泌,使生物钟周期朝 光线影响的相反方向变化。

⑤但是,目前很多科学家认为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因为人 的生活环境十分复杂,一年有
季节变化,一天有阴晴雨雪,各种人造光的刺激随处可见,生产、科研、社 交活动丰富多
彩,都可能对生物钟的运转产生影响,因而对生物钟的理论还必须深入探讨。

(1)根据第①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生物钟?

(2)生物钟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横线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例 如,15年前,有人把小鼠的松果体暴露在12小时黑暗与12小时光亮交替的条件下,褪
黑激素(松果 体的分泌物质)的数量便随着黑暗与光亮交替上升或下降。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4)根据文章第⑤段内容概括对人的生物钟的理论“还必须深入探讨”的原因。

【答案】 (1)松果体控制生物体的昼夜生物节律的定时机制。

(2)调节身体活 动的节律运行,使身体感到舒适(使人夜晚休息,白天有精力。否则,身
体会不适)。

(3)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4)生活环境复杂和人造光刺激随处可见,加上社会活动丰富,都会影响生物钟运转。

【解析】【分析】(1)提取第1段第3句“人们通常把生物体内激发生物节律并使之稳定
维持 的内部定时机制称为生物钟”分析压缩,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生物钟”应是指生物体内
的一种内部定时 机制。

(2)可分析压缩第1段“每到夜晚,身体各器官的活动相对减缓,产生的热量变少 ,体温
也跟着下降,人就变得迷糊起来。到了清晨,器官系统的活动加快,体温开始升高,精神
随之振奋。这就是生物钟调节的结果,如果人的活动经常不按生物钟的节律运行,就会感
到身体不适”等 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3)考 “例如,15年前,有人把小鼠的松果体暴露在…… ”明显属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例如”是举例子说明方法标志性语言。两个“12小时”属于典型的列 数字的说明方法。“把小
鼠的松果体暴露在12小时黑暗与12小时光亮交替的条件下……随着黑暗与光 亮交替上升或
下降”为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通读文章第5段 ,把握大意。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
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如 可分析第5段“因为人的生活环境十分复杂,一年有
季节变化,一天有阴晴雨雪,各种人造光的刺激随处 可见,生产、科研、社交活动丰富多
彩,都可能对生物钟的运转产生影响,因而对生物钟的理论还必须深 入探讨”等句,即可整
理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⑴松果体控制生物体的昼夜生物节律的定时机制;

⑵调节身体活动的节律运行, 使身体感到舒适(使人夜晚休息,白天有精力。否则,身体
会不适);

⑶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⑷生活环境复杂和人造光刺激随处可见,加上社会活动丰富,都会影响生物钟运转。

【点评 】。⑴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
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 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
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 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⑵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阅读文章, 找到相关语句进行一一对应即可作
答;

⑶本题主要考查的说明方法的作用,需要结 合语段具体分析,然后用相应的说明方法的作
用答题模式进行解答;

⑷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题干和文章关键句即可解答。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心灵“杀手”—微笑抑郁

【文本1】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其中63%有精神障碍,40%患
有抑=郁症。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不乏名人,包括梵高、海明威、三毛、张国荣、徐行、李
晓、等 。作为公众人物,他们往往以外向开朗、积极阳光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因此突
然因抑郁症而轻生,让 人更感错愕。

(节选自2018-10-15《快资讯》)

【文 本2】微笑抑郁症,顾名思义,是抑郁症的一种,在患者不能正确地处理生活中的
问题,而他的压力无法 得到及时的发泄,并且还需要表露出微笑来面对各种人和事时,这
样一来,微笑就如同一张面纱,翠在忧 郁的内心面前,长期以来,就有可能会患上抑郁
症。法兰克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扎普夫发现,掩盖真实情绪 、假装友好容易导致抑郁,增大
压力,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引发疾病。“微笑抑郁症”比一般 普通的抑郁症危害
更大。患“微笑抑郁症”的人为了维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可以掩饰自己的 情
绪。而当承受的压力大到再也无法承受的时候,他们可能会从一个极度自信的人变成一个
极度 自卑的人 , 甚至会怀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时候,人的神经系统可能会受到一定
的伤害。

(节选自2019-08-12《微医网》)

【文本3】“微笑抑郁症”多 发生在那些身份高、学识高、事业有成的人士中,服务行业和
行政管理人员尤其多。对很多白领来说,“ 笑脸迎人”是一种职业素质,也是拉近与顾客距
离的最佳途径。为了维护自己的“能人”、“强人”或“ 微笑使者”的职业形象,他们不愿向人倾


诉自己的负性情绪,内心深处不断积蓄痛苦、压 抑、忧愁和悲哀。许多人的微笑也往往并
非发自内心,而是为了工作、礼节等需要强装出来的。在社会角 色和个人感受之间失去平
衡,这是不少人患有微笑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治疗 “微笑型抑郁症”应采取以生物治疗为基础,辅以心理治疗的方法。要减少“微笑抑郁
症”的发生,最重 要的是记住学会给自己解压。工作节奏放缓,跟朋友聊天、运动、听音
乐,都是好办法,即便只是:想哭 就哭!偶尔想大哭一场,释放一下自己又何妨呢?哭泣能
够释放积压的焦虑,排除毒素,这种偶然的爆发 将让我们今后的微笑变得更加真实!

(节选自2017-01-08《科普中国》)

(1)请简述标题的作用。

(2)文本2画横线的句子中“可能”能否删去?请结合句子阐述其理由。

(3)文本3三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述其表达效果。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微笑就如同一张面纱,罩在忧郁的内心面前,就会患上抑郁症。

B.“微笑抑郁 症”多发生在那些身份高、学识高、事业有成的人士中。人们为了工作、礼节等
需要的微笑,并非发自内 心,而是强装的。

C.要减少“微笑抑郁症”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记住学会给自己解压。哭泣 能够释放积压的焦
虑,排除毒素,让我们今后的微笑变得更加真实!

D.多吃水果和 蔬菜可以有效治愈抑郁症,因为很多水果中含有的维生素B能够缓解紧张情
绪。

【答案】 (1)标题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微笑抑郁症,同时比
喻巧 妙,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不能删。“可能”表推测,这里是指当承受的压力大到再 也无法承受的时候,一个人有
可能从极度自信变成极度自卑,若删去,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严谨、
科学性。

(3)举例子、作诠释。具体详细地列举患有微笑抑郁症的重 要原因及几种治疗方法,并具
体阐述了其治疗的原理,使说明条例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4)C

【解析】【分析】(1)从标题的语言方面分析,这个标题把“微笑 抑郁”比作是心灵杀手,
非常的生动形象,吸引人的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文章的内容方面分析 ,本文说
明的对象就是微笑抑郁,因此这个标题也形象地揭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2)首先要理解“可能”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可能”表示推测,不确
定, “他 们可能会从一个极度自信的人变成一个极度自卑的人”只是推测他们会变成一个极
度自卑的人,但并不确 定,如去掉“可能”则表示这些人一定会从 一个极度自信的人变成一
个极度自卑的人。这样与事实不符 ,“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删去。

(3) 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第一 段诠释了“微笑抑郁症”多发生在那些身份高、学识高、事
业有成的人士中,服务行业和行政管理人员尤 其多的原因,第二段举了几个治疗微笑抑郁
的方法:工作节奏放缓,跟朋友聊天、运动、听音乐。使说明 具体详细,条例清晰。

(4)A 微笑就如同一张面纱,罩在忧郁的内心面前,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并不是一定就是
患上抑郁症。B 文中 说许多人的微笑也往往并非发自内心,而是为了工作、礼节等需要强


装出来的。并不是每 个人的微小都是强装出来的。C正确。D文中没有相关的内容能说明
这一点。

故答案为:⑴ 标题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微笑抑郁症,同时比喻
巧妙 ,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⑵ 不能删。“可能”表推测,这里是指当承受的压力大到再也 无法承受的时候,一个人有可
能从极度自信变成极度自卑,若删去,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严谨、科
学性 。

⑶ 举例子、作诠释。具体详细地列举患有微笑抑郁症的重 要原因及几种治疗方法,并具体
阐述了其治疗的原理,使说明条例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⑷ C

【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标题作用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有说明文标 题作用的知识
储备,说明文标题作用有:①表明说明对象或是说明内容;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标题如若是设问句,还有启迪读者思考,引发读者探究兴趣的作用。答题时要结合标题和
全文内容分 析其作用。

⑵本题考查品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答 题时要结
合有关语句进行分析,可先从正面说明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再说删去之后变成了什么意
思,最后加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等语句。

⑶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的分析能力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
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 状貌、引用。做这样的题,要在
平时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特的基础上再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判断所使用 的说明方法,最
后再结合语段内容分析其作用。

⑷本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 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
意,理清基本思路,概括主旨;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 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
子,仔细辨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 条件、轻重范围失
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形神兼备中国画

郭晓光

①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 荟萃,在世界美术
领域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 ,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做到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 具,有“书画同源”之说。中国画的颜料
由天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画作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因常用朱红 色和青色,所以又称为“丹
青”。

③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④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从传世的人 物画作中,后人可以一窥中国古代帝王将
相的面容,还能看到仕女图表现的宫廷生活和风俗画中展现的市 井百态等。这些画作人物
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例如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 ,画作中


人物画得不大,线条流畅遒劲,形象栩栩如生;背景则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 象;同时
配以书法题字,更彰显了人物的精神气度。

⑤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 景观为主要对象的画作。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山水蕴含着天地
宇宙间无穷的奥妙,由此形成了独到的山 水观。中国的山水画常常运用散点透视法,利用
远近、高低的对比,营造出江山万里、山谷深邃的立体效 果,极具空间感。例如宋代山水
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恢宏壮丽、色彩斑斓的巨幅山水作 品,画卷长
11.915米、高0.515米,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此画以略带俯 视的角
度横向展开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呈现出一派万象皆容的场景。画卷采用散点透视法,远近
距离分明,空间层次清晰。在色彩表现上,该画以色调浓重的矿物颜料绘成,较同时期流
传下来的其他青 绿山水画作都要鲜艳。全画除青绿主色外,还以赭石来渲染山脚、天色,
并以笔墨线条皴染山石,使山峰 的立体感和明暗效果格外鲜明生动。元代书法家、鉴赏家
溥光和尚在此画题跋中称其“独步千载,殆众星 之孤月也”。

⑥花鸟画主要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为题材。花鸟画表现的是边、角、 点的小景,注重
笔情墨趣。中国花鸟画并不只是纯粹的写生,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的关系,表达画家
的思想情感。所以,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例如南宋
赵孟坚 的《春兰图》,描绘了两株生于杂草丛间的幽兰,摇曳多姿,舒展飘逸。兰叶、花
瓣均以淡墨一笔绘出, 笔法潇洒灵动、柔中带刚,画面旷淡清幽、意蕴无穷。画中左方题
诗一首,以兰喻人。全图诗、书、画、 印完美结合,表现了画家洁身自好、清高脱俗的追
求。

⑦中国画体现出中华 民族的哲学思想。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风貌,山水画表
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 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
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认识。画家们在创作时会自觉体 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中国人
对哲学思考的艺术表现,也体现了艺术的真谛。

⑧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这些元素丰富了画面
的内容,提升了图 画的境界。中国画有壁画、屏风、卷轴、册页、扇面等多种画幅形式,
并以特有的装裱工艺装潢画幅,给 人带来更多的审美感受。

⑨领略中国画的魅力,不仅要欣赏画面,还要从古人的妙笔中感受他们的性情与哲思。

(节选自《中国画》,有删改)

(1)分别说说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各自有怎样的特色。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领略中 国画的魅力,不仅要欣赏画面,还要从古人的妙笔中感受他们的性情与哲
思”,说说中国画蕴含了怎样的 “哲思”。

(4)请根据选文信息,说说下面的《梅花》扇面中,除了画以外,还可 以增添哪些中国画
的元素?请简要说明增添的理由。


【答案】 (1 )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山水画:常常运
用散点透视法,利用远近、高 低的对比,营造出江山万里、山谷深邃的立体效果,极具空


间感。花鸟画:注重笔情墨趣 ;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

(2)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 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
说明了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 的特征。

(3)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构成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认识。
(4)示例一: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扇面的观赏
性,且以 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再盖上印章,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可
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 图画的境界。示例二:可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
章。这句诗能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 质,诗与画融为一体,突显出人的高洁品格。题诗
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问题,一定要认真读题,仔细
分析 文本内容。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文本中的关键性提示语句即可作答;

细读文本第四自然段 抓住关键句“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
貌。”即可概括能出人物画的特色;< br>
细读第五自然段。抓住关键句“中国的山水画常常运用散点透视法,利用远近、高低的对比,营造出江山万里、山谷深邃的立体效果,极具空间感”即可概括出山水画的特色;

细读第六自然段。抓住关键句“注重笔情墨趣。中国花鸟画并不只是纯粹的写生,而是紧
紧抓住动植物与 人的关系,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和“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
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这两 句即可概括出花鸟画的特色。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由画线句“例如”可知, 这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
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在它附近的上下文中,它的前一句“这些画作人物形 象惟妙惟肖,
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就是举例子要说明的特征。

(3)本题考 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和理解能力。抓住关键段第七自然段。结合关键句“三者
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人对人 生和宇宙的整体认识。画家们在创作时会自觉体现“天人合一”
的观念,这是中国人对哲学思考的艺术表 现,也体现了艺术的真谛。”即可得出中国画蕴含
了“天人合一”的观念,构成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认 识的哲思;

(4)本题考查拓展应用能力。这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此题可根据第8 段“中国画
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这些元素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提升了图画的境界”给扇面添加诗、印等内容。

故答案为:⑴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 ,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山水画:常常运用
散点透视法,利用远近、高低的对比,营造出江山万里、 山谷深邃的立体效果,极具空间
感。花鸟画:注重笔情墨趣;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 趣;

⑵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 说
明了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

⑶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构成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认识;

⑷示例一:可以增添与梅花 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扇面的观赏
性,且以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再 盖上印章,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可
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图画的境界。示例二:可以增添“凌 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
章。这句诗能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诗与画融为一体,突显出人的高 洁品格。题诗
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


【点评】⑴本题 考查的是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审清题意,然后从文本中圈画
出符合题意的关键词句,再进行 刷选、整合;

⑵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 作诠释、摹
状貌、引用、假设等。要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⑶本题考查的 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
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 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
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 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⑷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以帮助对文意的理解 。这类题型有助于
让学生独立发表见解,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红灯停”背后的科学

齐月园

①“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 的交通安全规则。交
通信号灯一直都是维护交通秩序、交通安全和畅通的重要保障。

②红绿灯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英国中部的约克城,红绿分别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
着红装的女性代表 已婚,意为“我已经结婚,不能向我求爱”,而着绿装的女性则代表未
婚,意为“小伙子向我靠拢吧”! 后来由于伦敦议会大厦门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事故,英国政
府于1886年在大厦门前的马路上安装了两 盏煤气标志灯,借鉴前面提到的服装颜色的差
别,使用红色灯表示禁止通行,绿色灯则表示可以通过。同 一年,汽车也问世了,红绿灯
作为标志灯很快流行起来。

③1912年,美 国盐湖城的一名警察发明了电气信号灯。1914年,这种信号灯出现在美
国克利夫兰市的街道上。真正 意义上的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直至1922年才出现在美国
底特律市的街道上,它采用黄色信号灯作 为警示信号,提醒行人和车辆谨慎行进。

④无论是火车的信号灯还是汽车的信号灯,都是用红色表示停止前进,这是为什么呢?

⑤根据物理学原理,光线在通过空气传播时会发生散射,对于相同媒质来说,光线的波
长越短,散射的作 用就会越强,反之就会越弱。在所有的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空
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它可以 传播得更远。特别是在下雨天或大雾天,空气的透明度
会大大降低,红光的这种作用就会更加明显。
⑥此外,使用红色信号灯作为停车的信号,可以使行驶中的司机在很远的地方就看见红< br>色的信号,以便及时做好刹车准备,减速慢行。如果司机在比较近的地方才看到停车的信
号,由于 车的惯性而不能及时刹车,非常危险。同时,红色也会引起人们的视神经细胞的
扩展反应,它是一种令人 兴奋的扩张色,因而用红色信号灯就会更加醒目,便于提醒司机
及早做好刹车等各种应急措施,从而防止 事故发生。

⑦除了交通信号灯外,人们还常常在城市的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些红色 闪烁灯来保障
夜航飞机的飞行安全,防止发生撞机事故。红色还用来表示危险、紧急之意。例如,消防< br>部门就采用了红色标志,而且一些消防器材和消防设备也都被涂成了红色。

(选自《科普时报》2019年2月10日)

(1)对文章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文章②③两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文章⑤⑥两段都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红灯停”背后的科学原理。

【答案】 (1)B

(2)时间顺序。作者先从可追溯到的19世纪时红色和绿色的最初寓意,写到后来 的1886
年煤气标志灯出现,红色和绿色的信号已经确定,再从1912年电气信号灯的出现写到1922年真正意义上的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的出现,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依次解说,可以
让人很 好地了解红绿信号灯的发展,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

(3)过渡,既承接上文的信号灯用红 色表示停止前进,又用设问的方式,引起下文对其科
学原理的解说。

(4)作诠释。 第⑤段从光线传播的角度对红光传播得更远的原理进行了解释说明。第⑥
段从车的惯性和人的视神经细胞 的扩展反应的角度,解释说明了使用红色信号灯作为停车
信号的好处,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使读者 对说明内容清楚明了。

(5)①红光的波长最长,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它可以传播得 更远。②用红色作
为信号,可以让司机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避免车因惯性而不能及时刹车。③红色是 一
种令人兴奋的扩张色,会引起人们的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便于提醒司机及早做好应急
措施 。

【解析】【分析】(1)第1段概括说明“交通信号灯一直都是维护交通秩序、交通 安全和
畅通的重要保障”;第2、3段写交通信号灯的历史;4、5、6段说明用红色表示停止前进的原因(对其科学原理的解说);第7段红色指示灯的其它含义,收束全文。故选B。

(2)可分析“追溯到19世纪”“1886年”“1912年”“1914年”“1922年”等词语,即可推 断出
使用的是时间顺序。作用,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依次解说,可以让人很好地了解红绿信号
灯 的发展,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 时间顺序是文章常见的记叙、说明顺序之一。即按
照事理发展过程 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
时间顺序在文章中使用恰当就可 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

(3)语段正好是文章的中间,所以 在结构上就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2、3段
信号灯用红色表示停止前进,开启4、5、6段下 文对其科学原理的解说,即用红色表示停
止前进的原因。

(4)这两个自然段从两 个角度进行解释说明:第5段从光线传播的角度解释说明红光传
播得更远的原理,这属于作诠释的说明方 法;第6段从车的惯性和人的视神经细胞的扩展
反应的角度,解释说明了使用红色信号灯作为停车信号的 好处,这也属于作诠释的说明方
法。作诠释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 也就是从一个侧
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

(5)通读全文,整体把握, 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第5段“在


所有的可见光中,红光的波 长最长,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它可以传播得更远”,第
6段“使用红色信号灯作为停车的信号, 可以使行驶中的司机在很远的地方就看见红色的信
号,以便及时做好刹车准备,减速慢行”“红色也会引 起人们的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它
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扩张色,因而用红色信号灯就会更加醒目,便于提 醒司机及早做好刹车
等各种应急措施,从而防止事故发生”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⑴ B;

⑵时间顺序。作者先从可追溯到的19世纪时红色和绿色的 最初寓意,写到后来的1886年
煤气标志灯出现,红色和绿色的信号已经确定,再从1912年电气信 号灯的出现写到1922
年真正意义上的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的出现,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依次解说, 可以让人
很好地了解红绿信号灯的发展,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

⑶过渡,既承 接上文的信号灯用红色表示停止前进,又用设问的方式,引起下文对其科学
原理的解说;

⑷作诠释。第⑤段从光线传播的角度对红光传播得更远的原理进行了解释说明。第⑥段
从车的 惯性和人的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的角度,解释说明了使用红色信号灯作为停车信
号的好处,语言生动形 象、简洁准确,使读者对说明内容清楚明了;

⑸①红光的波长最长,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 最弱,它可以传播得更远。②用红色作为
信号,可以让司机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避免车因惯性而不能 及时刹车。③红色是一种
令人兴奋的扩张色,会引起人们的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便于提醒司机及早做 好应急措
施。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阅读文章,找到相 关语句进行一一对应
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说明顺序的分析。说明文有时间 、空间和逻辑三大顺序。事物说明文一
般多用时间和空间顺序,事理说明文大多使用逻辑顺序;

⑶段落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内容上的作用在于写出了什么,结
构上 的作用要看位置,开头段的作用往往是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⑷本题考查说 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
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 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
作用;

⑸本题考查的是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
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 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
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 偏颇或答非所问。


16.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中国墨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 ”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 8万元的天价,
“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 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
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 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


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 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
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 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
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 “烟墨”。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 松烟墨色乌光
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
时行笔实而 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
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 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
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 有朦胧的墨趣。

④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 涵,成为构成中国文
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 后来,“墨”因
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 或书
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

⑤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 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
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 “近朱者赤,近
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有删改)

(1)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墨的?

【答案】 (1)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
果的直接要素。

(2)文章是从墨的制作过程(或墨价值昂贵的原因或墨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的选
择和 应用、墨的意义的演变(或墨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墨的。

【解析】【分析 】(1)划线句子分别说明了“浓墨”“淡墨”“涨墨”的情况,属于分类别的说
明方法。(2)第2段 首句“ 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
究。 ”第3段首句“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 ”。第4、5段首句“ ,成
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 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 ”揭示了文章
的逻辑结构,只要稍加归纳即可。

故答案为:⑴ 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
的直接要素。

⑵ 文章是从墨的制作过程(或墨价值昂贵的原因或墨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的选择
和 应用、墨的意义的演变(或墨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墨的。

【点评】⑴这种题型的 特点是在文中抽出一个或几个句子,要求辨别这些句子所运用的说
明方法,并分析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 用。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是:一是熟记并正确理解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 作诠释等常见说明方法的定义,这
是必要的基础功课;二是分析说明方法时一定要联系句子所在的段落内 容进行分析,因为
任何说明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说明某一内容服务的。

⑵本题需要 从全篇出发把握文章逻辑结构。文本并不难理解,结构层次也很清晰,主要抓


住每段第一 句进行综合归纳即可把握。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心灵“杀手”—微笑抑郁

【文本1】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 死于自杀,其中63%有精神障碍,40%患
有抑=郁症。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不乏名人,包括梵高、海明 威、三毛、张国荣、徐行、李
晓、等。作为公众人物,他们往往以外向开朗、积极阳光的形象出现在公众 视野,因此突
然因抑郁症而轻生,让人更感错愕。

(节选自2018-10-15《快资讯》)

【文本2】微笑抑郁症,顾名 思义,是抑郁症的一种,在患者不能正确地处理生活中的
问题,而他的压力无法得到及时的发泄,并且还 需要表露出微笑来面对各种人和事时,这
样一来,微笑就如同一张面纱,翠在忧郁的内心面前,长期以来 ,就有可能会患上抑郁
症。法兰克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扎普夫发现,掩盖真实情绪、假装友好容易导致抑郁 ,增大
压力,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引发疾病。“微笑抑郁症”比一般普通的抑郁症危害
更大。患“微笑抑郁症”的人为了维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可以掩饰自己的情
绪。而当承受 的压力大到再也无法承受的时候,他们可能会从一个极度自信的人变成一个
极度自卑的人 , 甚至会怀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时候,人的神经系统可能会受到一定
的伤害。

(节选自2019-08-12《微医网》)

【文本3】“微笑抑郁症”多 发生在那些身份高、学识高、事业有成的人士中,服务行业和
行政管理人员尤其多。对很多白领来说,“ 笑脸迎人”是一种职业素质,也是拉近与顾客距
离的最佳途径。为了维护自己的“能人”、“强人”或“ 微笑使者”的职业形象,他们不愿向人倾
诉自己的负性情绪,内心深处不断积蓄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 。许多人的微笑也往往并
非发自内心,而是为了工作、礼节等需要强装出来的。在社会角色和个人感受之 间失去平
衡,这是不少人患有微笑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治疗“微笑型抑郁症 ”应采取以生物治疗为基础,辅以心理治疗的方法。要减少“微笑抑郁
症”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记住学会 给自己解压。工作节奏放缓,跟朋友聊天、运动、听音
乐,都是好办法,即便只是:想哭就哭!偶尔想大 哭一场,释放一下自己又何妨呢?哭泣能
够释放积压的焦虑,排除毒素,这种偶然的爆发将让我们今后的 微笑变得更加真实!

(节选自2017-01-08《科普中国》)

(1)请简述标题的作用。

(2)文本2画横线的句子中“可能”能否删去?请结合句子阐述其理由。

(3)文本3三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述其表达效果。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微笑就如同一张面纱,罩在忧郁的内心面前,就会患上抑郁症。

B.“微笑抑郁 症”多发生在那些身份高、学识高、事业有成的人士中。人们为了工作、礼节等
需要的微笑,并非发自内 心,而是强装的。

C.要减少“微笑抑郁症”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记住学会给自己解压。哭泣 能够释放积压的焦
虑,排除毒素,让我们今后的微笑变得更加真实!


D.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以有效治愈抑郁症,因为很多水果中含有的维生素B能够缓解紧张情
绪。

【答案】 (1)标题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微笑抑郁症,同时比
喻巧 妙,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不能删。“可能”表推测,这里是指当承受的压力大到再 也无法承受的时候,一个人有
可能从极度自信变成极度自卑,若删去,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严谨、
科学性。

(3)举例子、作诠释。具体详细地列举患有微笑抑郁症的重 要原因及几种治疗方法,并具
体阐述了其治疗的原理,使说明条例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4)C

【解析】【分析】(1)从标题的语言方面分析,这个标题把“微笑 抑郁”比作是心灵杀手,
非常的生动形象,吸引人的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文章的内容方面分析 ,本文说
明的对象就是微笑抑郁,因此这个标题也形象地揭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2)首先要理解“可能”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可能”表示推测,不确
定, “他 们可能会从一个极度自信的人变成一个极度自卑的人”只是推测他们会变成一个极
度自卑的人,但并不确 定,如去掉“可能”则表示这些人一定会从 一个极度自信的人变成一
个极度自卑的人。这样与事实不符 ,“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删去。

(3) 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第一 段诠释了“微笑抑郁症”多发生在那些身份高、学识高、事
业有成的人士中,服务行业和行政管理人员尤 其多的原因,第二段举了几个治疗微笑抑郁
的方法:工作节奏放缓,跟朋友聊天、运动、听音乐。使说明 具体详细,条例清晰。

(4)A 微笑就如同一张面纱,罩在忧郁的内心面前,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并不是一定就是
患上抑郁症。B 文中 说许多人的微笑也往往并非发自内心,而是为了工作、礼节等需要强
装出来的。并不是每个人的微小都是 强装出来的。C正确。D文中没有相关的内容能说明
这一点。

故答案为:⑴ 标题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微笑抑郁症,同时比喻
巧妙,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r>
⑵ 不能删。“可能”表推测,这里是指当承受的压力大到再也无法承受的时候,一个人有可
能从极度自信变成极度自卑,若删去,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科
学性 。

⑶ 举例子、作诠释。具体详细地列举患有微笑抑郁症的重要原因及几种治疗方法,并具 体
阐述了其治疗的原理,使说明条例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⑷ C
【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标题作用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有说明文标题作用的知识
储备,说明 文标题作用有:①表明说明对象或是说明内容;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
标题如若是设问句,还有启迪 读者思考,引发读者探究兴趣的作用。答题时要结合标题和
全文内容分析其作用。

⑵本题考查品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答题时要结
合有关语句进行 分析,可先从正面说明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再说删去之后变成了什么意
思,最后加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等语句。


⑶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的分析能力。说明文常用的说 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
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引用。做这 样的题,要在
平时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特的基础上再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判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最< br>后再结合语段内容分析其作用。

⑷本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 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
意,理清基本思路,概括主旨;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 中找出相关的句
子,仔细辨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
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柳畔鸳鸯作伴,花边蝴蝶为家。”蝴蝶离不开花儿,花儿也离不开蝴蝶,蝴蝶与开 花植
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典范。那么,地球上是先有蝶还是先有花呢?以前科学界认
为: 虹吸式口器的出现是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然而,荷兰进化生物学家蒂莫•范尔
代克等人最近的研 究显示,虽然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蝴蝶扮演着关键的授粉角色,但
早在开花植物出现之前蝴蝶就已存 在。只不过在进化的早期﹣﹣大约2亿年前蝴蝶刚出现
时,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 充水分。至今,仍然有少数蝴蝶保留了
这种原始特性,例如,枯叶蛱蝶和琉璃蛱蝶主要以腐烂的水果或树 液为食。另一些蝴蝶则
将这种原始特性发扬光大,例如,炎热的夏天,燕凤蝶常在溪滩上一边吸水,一边 从尾部
有节奏地射水,利用水分带走热量,降低体温。随着进化历程的推进,裸子植物出现了,
蝴蝶很快就尝到了裸子植物营养丰富的传粉滴的甜头。不过,原始蝴蝶对裸子植物仅仅是
单方面利用,直 到大约1.5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后,蝴蝶在吸食花蜜时也起到了传粉作
用,双方形成了互利关系,于是 蝴蝶和开花植物就开始协同进化。

关于蝶恋花,苏轼有一句诗特别有名:“明日黄花 蝶也愁。”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
一的依傍,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大减、即将凋零,迷恋菊花的蝴蝶, 也不禁愁眉紧锁。花和
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正如美国气象 学家爱
德华•罗伦兹所言:亚马孙丛林里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会引发得克萨斯
州的一场龙卷风。在生物界中确实存在着类似的“蝴蝶效应”: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
如因为喜欢 花朵的芬芳而随手采摘,或者因为欣赏蝴蝶的美丽而随意捕捉,都可能对我们
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不 可预测的影响。正如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所言:
“地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 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年才达到现在这种状态。
而这个由生物构成、极端复杂的生物圈,其中的活动都 是以极精确但又脆弱的地球能量流
动及有机物质循环,紧密地环环相扣。”

“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是唐朝诗人戎昱写槿花的精彩诗句,从中我们也
可以看到蝴蝶对 于鲜花的热爱。“时逢舞蝶寻香至”,春暖花开之时,蝴蝶与花共舞。蝴蝶
是花卉的爱情使者,花卉是蝴 蝶的食品供应商,二者合作共赢。然而,蝴蝶既有天使般可
爱的模样,也有魔鬼般恶毒的心肠。它们在与 花卉合作时也经常夹带一点私货:悄悄把虫
卵产在这些植物的枝叶上,以便其幼虫孵化出来时不愁吃喝。 例如,菜粉蝶就是这样对待
十字花科植物的。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虫,但是,蝴蝶 的成虫却是
益虫,它们帮植物传粉授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百科知识》2019年04期)

(1)对下面语句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至今,仍有少数蝴蝶保留了这种原始特性,例如,枯叶蛱蝶和琉璃蛱蝶主要以腐烂的水
果或树液为食 。(举例子)

B.关于蝶恋花,苏轼有一句诗特别有名:“明日黄花蝶也愁。”(引资料)

C.蝴蝶既有天使般可爱的模样,也有魔鬼般恶毒的心肠。(打比方)

D.直到大约 1.5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后,蝴蝶在吸食花蜜时也起到了传粉作用。(列数
字)

(2)下列语句属于生动说明的一项是( )

A.大约2亿年前蝴蝶刚出现时,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
B.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一的依傍,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大减、即将凋零,迷恋菊花的
蝴蝶,也 不禁愁眉紧锁。

C.地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年才达到 现在这种状
态。

D.蝴蝶的成虫却是益虫,它们帮植物传粉授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最近,科学界一致认为:蝴蝶的虹吸式口器并不是为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

B.蝴蝶与开花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是经历了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才逐渐形成的。

C.花和蝴蝶相互依存,失去任何一方,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后果。

D.蝴蝶幼虫以啃食植物为生,是害虫;它的口器为咀嚼式口器,与成虫不同。

(4)下列对原文说明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举枯叶蛱蝶和燕凤蝶的例子说明,早在开花植物之前蝴蝶就已存在。

B.第二段为了说明花与蝴蝶的依存关系,引用专家观点,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C.“爱情使者”“食品供应商”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形象、生动。

D.文章在说明过程中,多处引用古典诗词,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答案】 (1)C

(2)B

(3)B

(4)A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ABD.正确。C.有 误,从修辞的角度来看,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而不是比喻,所以说明方法不可能是打比方。故选 :C。

(2)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ACD.用词平实准确,简洁明了。是平实说明。B .运用拟
人的手法,生动形象,是生动说明。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文章 内容的把握,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结合选项,聚焦所涉及
段落,然后揣摩选项正误。A.有误,原 文是“然而,荷兰进化生物学家蒂莫•范尔代克等人
最近的研究显示,虽然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蝴蝶 扮演着关键的授粉角色,但早在开花
植物出现之前蝴蝶就已存在”,所以“最近,科学界一致认为:蝴蝶 的虹吸式口器并不是为
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说法错误。B.正确。C.有误,原文是“花和蝴蝶 相互依存,
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花和蝴蝶相互依存,失去任何一


方,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后果”说法太绝对化。D.有误,原文是“用咀嚼式口
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虫,但是,蝴蝶的成虫却是益虫”,“蝴蝶幼虫以啃食植物
为生 ,是害虫;它的口器为咀嚼式口器,与成虫不同”与原文不符。故选:B。

(4)本题考查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A.有误,第一段举枯叶蛱蝶和燕风蝶的例子说
明,大约2亿年前蝴蝶刚出现时 ,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
BCD.正确。故选:A。

故答案为:⑴C;

⑵ B;

⑶ B;

⑷ A。

【点评】⑴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语段中的一些关键词先 来
判断说明方法,熟记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结合文段分析,在根据文章内容或者文章的内
容所 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其作用;

⑵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为了说明的 更加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
限制的词语;

⑶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 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把选项中的内容放在原文中印证,能找到
依据的正确,与原文不符或没有的为错误的 ;

⑷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本题把选项中的内容放在原文中印证,能找
到依据的正确,与原文不符或没有的为错误的。


19.阅读选文

材料一:

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03年7月1 4日开园,前身为湖南怀化工业园区。2006年
4月,经国家发改委审定、省人民政府批复为省级工业 园区。2016年7月14日,经省人
民政府批复,设立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8年2月28 日,国务院同意怀化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的政
策,规划面积为4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池黔公路,南至竹站溪,西至舞水河,北至中方镇。

材料二:

怀化地处武陵、雪峰两大山脉之间,森林覆盖率高达70.83% ,素有“广木之乡、水果之
乡、药材 之乡的美誉。水能理论蕴藏量499万千瓦,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的主体地带;有
中药材1900多个品 种,其中175种国家重点中药材。茯苓、天麻产量居全国第一。硅
砂、重晶石储量居全国前列。黄金、 铜、磷储量分居湖南第一、三、四位。

怀化高新区位于贵阳—重庆—宜昌—长沙—桂 林这一半径400公里的环形空间中心,其
东西对接长三角经济区、长株潭两型试验区与成渝经济区,连 接新丝绸之路渝新欧国际
铁路大通道;南北对接环北部湾、珠三角与长江经济带,是商贸物流的最佳辐射 半径,是
投资兴业的黄金投资圈。

怀化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湘黔、焦 柳、渝怀铁路和正在开工建设的怀邵衡铁路,
在园区成“米”字行交汇贯通;沪昆、杭瑞、包茂、娄怀高 速公路贯穿其中。沪昆高铁1小


时通达长沙、贵阳,2小时通达昆明、武汉,4小时通达 上海、广州;距园区20公里的芷
江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昆明、海口、西 安等多个城市的航
班;沅江高等级航道通江达海,筹建中的口岸海关将打通境内外的通关大道。

材料三:

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贸总收入统计表(2012-2017)

年份

成规模企业(家)

产值收入(亿元)

2012

19

2013

38

2014

69

2015

114

2016

135

2017

151

51

102

238

598

675

804

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武陵山片区科技创新中心。与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湖南农
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20家院所、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拥有怀化学院、湖 南医
药学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3所本科院校及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0个。近五年,怀化高新区
获科技进步奖12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9项、市级113项;专利申请3638件,授
权226 4件。

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产业与生态互动、经济 与绿色互
补,规划生态景观绿地总面积3平方公里。以建设生态园区为抓手,划定生态“红线”,大力推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城融合、生态环境和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
生态建设 成效明显。

(1)从材料一中我们获知“2018年2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怀化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升
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除材料二第一段提到的物产丰富等原因之外,请再从材料
二、材料三中找出国务院作此批复的理由。

(2)以上材料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3)材料二画线的句子中,“将”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4)根据你所 在地的物产、交通、地理人文环境等优势,向当地政府提出一条经济发展的
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案】 (1)资源丰富,包括木材、中草药、能源、矿产等;是商贸物流的最佳辐射半< br>径,是投资兴业的黄金投资圈;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武陵山片区科技创新中心。

(2)示例:材料二中通过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一目了然的用图表向读者说明
了怀化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工贸总收入6年来的高速增长。

(3)不能。“将”字表达的是一种将来时, 即还没有达成的预期,这是事实状况。去掉后,
就不能准确地表达这样的信息,会给人误解,不符合说明 文语言的要求。

(4)示例:我们县中药材种类多,产量大。建议政府在当地建一个中药材种 植产业示范
园。综合发展药材种植、药材观光和采购、药材深加工等

【解析】 【分析】(1)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概括。仔细阅读材料二、材料三,从怀化“水
能理论蕴藏量499万 千瓦,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的主体地带;有中药材1900多个品种,


其中175种国家 重点中药材。茯苓、天麻产量居全国第一。硅砂、重晶石储量居全国前列”
可得出理由:资源矿产丰富; 再从“是商贸物流的最佳辐射半径,是投资兴业的黄金投资
图”,“怀化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武陵山片区科技创新
中心”可提炼得出其他几个理由。

( 2)材料二中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0.83%”“水能理论蕴藏量499万千瓦,是全国十大水电
基地 的主体地带;有中药材1900多个品种,其中175种国家重点中药材”运用列数字的说
明方法,具体 准确地说明了怀化资源丰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材料三运用列图表
的说明方法,直观清晰地说明 了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贸总收入情况,更一目了然。

(3)本句中的“将”是“将来” 的意思,表明“沅江高等级航道通江达海,筹建中的口岸海关
打通境内外的通关大道”是未来的设想,如 果删去,则与事实不相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如, 怀化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交通发达,药材种类多,产量大,矿产丰富,建
议政府在当地开设一个物 流中心,将怀化的物资可以方便快捷地运送到全国各地。

故答案为:⑴ 资源丰富,包括木材 、中草药、能源、矿产等;是商贸物流的最佳辐射半
径,是投资兴业的黄金投资圈;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是武陵山片区科技创新中心。

⑵ 示例:材料二中通过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 、一目了然的用图表向读者说明了
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贸总收入6年来的高速增长。

⑶ 不能。“将”字表达的是一种将来时,即还没有达成的预期,这是事实状况。去掉后,就
不 能准确地表达这样的信息,会给人误解,不符合说明文语言的要求。

(4) 示例:我们县中 药材种类多,产量大。建议政府在当地建一个中药材种植产业示范园。
综合发展药材种植、药材观光和采 购、药材深加工等 。

【点评】⑴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 筛选的方向,有了
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 当
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⑵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 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
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 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
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 ,说明什
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⑶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 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
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
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4)开 放性试题,答家不唯一。针对某种情况提出建议,所提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
空洞的口号,要有针 对性。


2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 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
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 时缩短至半小时,形
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②这是世 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根据规划,港珠澳
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 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
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 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
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 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
底,搭建深埋深管同时在海道两端建起人工道连接桥生。

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④ 从上空俯瞰港珠奥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
起,隧道两端的小岛批 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
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 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
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圈筒直接固定在 海床上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上形成人工
岛。“每个圆简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 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
达550吨,与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 ,创造了世界妃录。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 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
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节 巨型管节在水下
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 、
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下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
攻关 ,创造性的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⑥这是世界 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 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5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
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 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⑦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航 船多达4000余艘。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
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也对建设者提出了 严峻桃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
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 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道。
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 像“搭积
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⑧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 br>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标识了海域内的白海豚数量,并摸清白海豚生活
习性 ,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保护措施。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白海豚的数量,由施工之
初的约1400头, 增加到了约1800头。

⑨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可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 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
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 上千名科技
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1)港珠奥大桥的“科技密码”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饰要概括。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⑧段中划线词语“全部”和“无论……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港珠澳大桥是一项科技创新工程请你再简要介绍一项能体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工程< br>项目。




【答案】 (1)①探索出外海快 速筑鸟技术,建成人工岛;②创造性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
构技术;③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建造。然后拼 装成桥。

(2)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桥、鸟、隧交通集群工程”加以具体的解释, 使说明对
象“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概念清晰、通俗易懂。

(3)无论……都对 “全部”进行进一步的限制,表明桥梁的大大小小部分,全部使用“搭积
木”方式完成,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

(4)C919大型客机采用先进气动布局和新一代超临界机翼等先进气动力设 计技术、结构
设计技术和较大比例的先进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采用先进的电传< br>操纵和主动控制技术,提高飞机综合性能,改善人为因素和舒适性,采用先进客舱综合设
计技术, 提高客舱舒适性;采用先进的维修理论、技术和方法,降低维修成本。

【解析】【分析 】⑴本题考查概括说明内容和说明对象的特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
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 即可。如可提取4段的“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
120个巨型钢圈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 底,再在中间填上形成人工岛”,5段的“创造性
的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7段的“这座大 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道”几句
分析整理即可。

⑵“本题考查分析说明 方法及其作用。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深管同时在海
道两端建起人工道连接桥生”运用的 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即”就是作诠释说明方法的标志
性语言。具体的解释上文的说明对象即“桥、岛 、隧交通集群工程”。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
文段中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

⑶本题考查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原句为“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
建道。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从句意考虑,
“无论…… 都……”限制了“全部”,目的是强调桥梁的所有部分,都是靠“搭积木”方式完成的。
“无论……都… …”是起强调作用的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⑷本题考查补充说明内容。这是考查考生对我国 科技创新实力的了解。此题答案比较开
放,只要能答出近几年我国重大的科技创新项目并加以介绍均可。 当然在介绍其中的“科技
密码”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

故答案为:⑴①探索出外 海快速筑鸟技术,建成人工岛;②创造性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
构技术;③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建造。然 后拼装成桥。

⑵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桥、鸟、隧交通集群工程”加以具体的解释, 使说明对象
“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概念清晰、通俗易懂。

⑶无论……都对“全 部”进行进一步的限制,表明桥梁的大大小小部分,全部使用“搭积木”方
式完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

⑷C919大型客机采用先进气动布局和新一代超临界机翼等先进气动力设计技术、 结构设计
技术和较大比例的先进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采用先进的电传操纵
和主动控制技术,提高飞机综合性能,改善人为因素和舒适性,采用先进客舱综合设计技
术,提高客舱 舒适性;采用先进的维修理论、技术和方法,降低维修成本。

【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说明对 象的特征。答题时应注意,,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
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 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⑵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时 应注意作诠释是对事物的特征具体的解释说
明,对“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的特点说明更准确通俗易 懂。

⑶本题考查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解释词的含义,并指明
其作用,最后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

⑷本题考查补充说明内 容。答题时应注意,这种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和素质,要对所给
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 的知识和经验,补充合适的体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
的工程项目。

土木工程施工-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魔兽攻略-探索星球


嘉峪关市政府-蔡依林的歌曲


香酥饼-平安夜怎么过


香妃墓-如果我告白的话


关于圣诞节的歌曲-群蚁排衙的意思


搜狗壁纸桌面-拾忆歌词


禄来相机-爱的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