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古代寓言二则
支付宝邮箱注册-为你写诗伴奏
《古代寓言二则》作业纸
主备:张辉兵 张 旻 审稿: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
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课内评估语段,回答问题。
甲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
忘持度!”返归取
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
无自信也。”
乙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
其所契者入
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度其足(
)吾忘持度( )遂不得履( )( )遽契其舟( )( )
......
1.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
① 先自度其足 ( )
.
吾忘持度 ( )
.
② 先自度其足 ( )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
③ 至之市 ( )
.
而忘操之 (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而忘操之 (2)及返
..
(3)遂不得履
(4)遽契其舟
....
(5)何不试之以足
(6)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3.翻译下列各句。
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④ 是吾剑之所从坠。
⑤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4.找出甲文中两个通假字。
(1) 通 (2) 通
5.给甲文拟个标题,并说说这个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6.乙文中那个楚国人能找到他的剑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外延读】
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
矣!予助苗长矣。”
.....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
天下
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
.
徒无益,而又
害之。
.
〖注释〗 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病――劳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悯其苗( ) 揠之( )
苗则槁矣( )
...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悯 长
揠 谓
予 趋 槁 非徒
3、对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②返归取之
..
③其子趋而往视之
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翻译下列句子。
①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②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③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5、宋人为什么要拔苗?其结果如何?
6、读完寓言后,想想看,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课外延读二】
月怀一鸡
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
....
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
注释:攘――窃取、偷盗。斯――那么就应该的意思。道――个人的举止言行。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其: 或: 是:
损: 已: 非义:
2、下列对加点字“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
①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 ②或告之曰 ③是非君子之道 ④请损之
A、①②③④都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③④都不相同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非君子之道。
②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4、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片断作文训练】
仔细阅读《拔苗助长》一文,试想假如宋人看到禾苗干枯了,他会怎么想?
现在根据
人物性格特征,补写一段文字,着重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字数在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