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每日一题小训练
挽救的近义词是什么-煮元宵
1、【韩信将兵】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
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
几何?”
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
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
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
之所
以为陛下禽也。”
2、【伯乐相马】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
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
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
献一朝
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
旦而马价十倍。
<
br>3、【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
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
下
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
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扫取数斗归,一一
以叶自障,问其妻曰:
“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
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嘿然大喜,
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4、【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
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
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
人曰:“多歧
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
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
中又
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5、【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初竖执之,不可
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
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
入?”遂
依而截之。
<
br>6、【丑妇效颦】西施病心颦其里,其里
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
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
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
不知颦之所以美。
7、【买椟还珠】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
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
以珠玉,饰
以玫瑰,缉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
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8、【对牛弹琴】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
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
合其耳矣。转
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
蹀躞而听。
9、【管鲍之交】管仲曰:“吾尝为鲍叔
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
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
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
者父母,
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
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
能知人也。(北京卷)
10、
11、【求仁得仁】董叔将娶于范氏,叔问曰:“范氏富,
盍
已乎?”曰:“欲为系援①焉。”他曰,董祁②愬于范
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③于庭之槐,
叔向过
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矣,既系矣;
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
请焉?”(福建卷)
[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
姻关系往上爬。
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
改称董祁。 ③纺:系。
12
、【身无长物】王恭从会稽还,王大
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
故应有此物,可
以一领及我。”恭无言。
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
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
:“吾本
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
恭作人无长物。”
13、【三人成虎】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
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
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
有虎,王信之乎?”王
曰:“寡人信之矣。”宠葱曰:“夫
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
远于
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
“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
质,
果不得见。
14、【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
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
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而杀之。妻
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
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
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
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
也。”遂烹彘也。
15、【及之而后知】及之而后知,履之
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
图,以为知
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
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16、【商鞅布令】商鞅之令既具,未布。
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
之木于国都市
南门,募民又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能徙。复曰:“能徙者,予五<
br>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
不欺。卒下令。
17、【楚庄忧亡】楚庄王谋事而当,群
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
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
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
友者霸,
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
不谷之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
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
色也。” [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8、【月攘一鸡】今有人
日攘其邻之鸡
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
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
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19、【假药之得】余病痞(肚子里生的硬块)且悸,谒医
视之。曰:“惟伏神(中药名,外形像竽)为宜。”明日买
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
医求观其滓,
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懵也,
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
”余戚然惭,忾然忧。推是类
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又谁辨焉!
20、【克己复礼】时大雪,积地丈余。
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
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
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
以不出?
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
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
br>21、【呕心之作】李贺,字长吉,七岁
能辞章……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
奴,背古
锦囊,遇所得,即书投囊中。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
者。及暮归,足成之。……
母使婢探囊
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
乃已耳!”
22、【披肝沥胆】初,范文正公贬饶州,
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吊,王
侍
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
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
下
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
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23、【失镜之察】五官
莫明于目,面有
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
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
自
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
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
美
莫已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24、【月攘一鸡】臧与谷二人,相与牧
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
?则持策读书。
问谷奚事?则博塞(古代的赌博游戏)以
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1、【心
不在马】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
br>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
逮于臣。而
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01年上海卷)
赵襄子(晋
国国卿)跟王于期学习驾御马车,不久和王于期比赛,三次换马但是三次都落后。赵襄子说:“您没有
将
您的技术全部教给我。”回答说:“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凡是驾御所应该重视的,是马的身体与车统一
,
(驾御的)人心和马协调,这样才可以跑得快跑得远。今天您落在后面的时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时
候怕被我追上。
凡是驾着马车抢道比拼,不是先就是后。但是您领先或落后时心里想到的都是我,哪还能
和马协调呢?这就是您为什么
会落后啊。”
2、【韩信将兵】上尝从容与信言
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
曰:“于公何如?
”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
善将
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刘邦曾经从容地与韩信谈论众将领的才能如何,认为各有不同能力.
皇上(刘邦)问道:那像我这样能带领多少人
马?韩信答道;您最多能带十万.皇上说:和你比比如何?
韩信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既然多多益善,那为
什么曾被我擒住过?韩信说:您不能率领士兵
,但善于率领将领,这就是我韩信之所以曾被陛下擒获的原因.
3、【伯乐相马】人有卖骏马者,比三
日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
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有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市场,没有人知道他有骏马。 这人去求见伯乐,说:我有骏马想卖掉它
,连续三
天站在市场上,没有人来与我谈生意。希望您围着马绕一圈看看它,临走时回头看看它,我愿送
您一天的报酬。伯乐
于是绕着马看看它,临走时回头看看它,仅一天马价就贵十倍。
4、【楚
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
br>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
时恒答言“见”,
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有个楚国人,过着贫穷的日子,一次读《淮南子》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
的身体,
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
隐身的那片树叶,来摘
取它。这片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
身的那片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
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
说:“你看得见我不?”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
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
欺骗他说“看不见了”。楚人内心暗自高兴,携带着对叶进入集
市,当着面拿取人家的货物。于是差役把
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
5、【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
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
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
也。”
杨子的邻居丢了一只
羊,于是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
什么要这么
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
道:“逃跑了。”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
路上去
了。所以就回来了。”
6、【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
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
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
入?”遂依而截之。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
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
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
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
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
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7、【丑妇效颦】西施病心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
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译文: 西施有心病,双手按住胸口,皱着眉头。离西施家不远,有个长得很丑的女人,看到西施的那副
模样很美,
回家以后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棒着心口,紧皱着眉头。村里的富人看见她那副模样,紧闭大门
;穷人看见,赶紧带着妻
子儿女躲开。她只知道人家皱眉棒心很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眉捧心为什么美。
8、【买椟还珠】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羽翠。郑人
买其椟而还其
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文:有个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珠子。
他制了一只木兰木的匣子,这只匣子,他用桂和椒的香气来熏,用珠玉来点
缀,用美石来装饰,用翡翠鸟
的羽毛来衬托。郑国人把他的匣子买下,却把珠子退还给他。这可以说这个楚国人擅长于
卖匣子,但不能
说擅长于卖珠子呀。
9、【对牛弹琴】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
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
蹀躞而听。
译文:公明仪为牛弹琴清角曲调的琴曲,但
是,老牛就象没有听见一样,只顾埋头吃草。并不是牛没有听到琴声,
而是这种调子它根本听不进去啊。
后来公明仪改变了弹法,模仿蚊虻(méng)嗡嗡的叫声,还模仿离群的小牛犊寻找母
牛的哀鸣声。那
头老牛立刻甩着尾巴,竖起耳朵,迈着小步来回走着倾听起来。
10、【管鲍之交】管仲曰:“吾尝为
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
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
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
叔能知人
也。(02年北京卷)
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译为“却使事情更加糟糕”),
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
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时”译为“运气”“利”译为“顺利”
也对)。 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
人才(“天下”译为“天下人
”“知”译为“了解”也对)。
11、【求仁得仁】董叔将娶于范氏,叔问曰:“范氏富,盍已乎?”
曰:“欲为系援①焉。”他曰,董祁②愬于范献子曰:
“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③于庭之槐,叔向过之
,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矣,既系矣;求援,既援矣。
欲而得之,又何请焉?”(04年
福建卷)
[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
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③纺:系。
(1)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
(2)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
中的槐树上。
(3)(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董叔要娶范献子的妹妹祁为妻,叔向得知后劝他说:“范家富有,最好取消这门亲事。” 董叔回答
说:“我想通
过婚姻关系攀富结贵。”结婚之后的某一天,董祈到范献子那里告发说:“董叔对我不恭敬
。”献子就抓来董叔,把他
绑缚在院里的槐树上。恰好叔向经过庭院,董叔就央求叔向:“您何不替我说
个情呢?”叔向对他说:“你想求‘系’,
这不已经系上了吗?你想求‘援’,这不已经绑起来了吗?想
要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还要请求什么呢?”
12、【身无长物】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
。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
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
。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
恭作人
无长物。”
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来看他,见王恭坐在一个六尺长的竹席子上,于是对王恭说:“你
从东边来,所以应该有(很多)
这种东西,把这一领送给我吧。”王恭没有说什么。王大走后,王恭就把
自己坐的席子送给了王大。已经没有多余的席
子了,王恭就做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这件事非常惊讶
,说:“我本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我才要的。”王恭说:“您
不了解我,我这个人没有多余的东西。”
13、【三人成虎】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
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
之矣。”宠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
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
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
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p>
译文:庞葱跟太子到邯郸去当人质。庞葱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
信这话吗?”魏王说:“不
相信。”“有两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怀疑这
说法了。”“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
信这话吗?”魏王说:“我相信它了。”庞葱说:“集市上
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现在邯
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且议论我的
人,将超过三个人了,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的议论。”魏王说:“我自己能
够识别的。”于是辞别而去
。而毁谤庞葱的话早就到了。后来太子不再作人质回国,庞葱果真不能再见到魏王。
14、【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而杀之。妻
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
,是教
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曾子的
妻子到集市去,她的儿子哭着要跟她去。孩子的母亲说:“你回去,我返回来后给你杀猪。”妻子到集市后
回来了,曾子想要捉猪杀猪。妻子阻拦他说:“只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不是好跟她开玩笑的
。孩子是
没有知识的,是跟父母学的人,听取父母的教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在教孩子欺骗。母亲欺骗
儿子,儿子就不信任他
的母亲,不是用这种方式能教育成的。”于是就杀掉而且烧熟了那只猪。
15、【及之而后知】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
,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
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接触到它之后,才能了解它;
(亲自)实践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艰难。哪有不去做就知道结果的?翻阅五岳
图,认为了解了山
,还不如砍柴的人(迈出去)一步(了解得多)。细数了八珍的菜谱,认为了解全了菜的味道,还不
如厨
师尝一口知道的多呢?
16、【商鞅布令】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
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又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能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
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译文: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
,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
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
人赏十两银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银子”有
一个人搬了木头,
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17、【楚庄忧亡】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
楚王曰:
“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肖而议于朝,且
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
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注]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
前说道:
“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
择老师的,就能称王;
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
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
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
的神色。”
18、【月攘一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1)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有道德的人的行为。”(“或”,解对1分;“是非”,解对1分)
(2)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礼义,就应该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一句1分,第一句重在“其
非义”,第二句
重在“速已”,第三句重在反问句式解释出来)
译文: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中正派人的做法。” 他
回答说:“那
我就逐渐改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既然知道这样做不对,就
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
等到明年呢?
19、【假药之得】余病痞(肚子里生的硬块)且悸
,谒医视之。曰:“惟伏神(中药名,外形像竽)为宜。”明日买诸市,烹
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
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
以过乎?”余
戚然惭,忾然忧。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又谁辨焉!
译为:“把
医生叫来责问这是什么缘”。关键要弄清“尤”在文中的意思,即与“怨天尤人”的“尤”的意思相同。(卖药者以假乱真,买药者无知)
20、【克己复礼】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
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
令人除雪。入户见安
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袁安答道:
天下大雪,人们都在挨饿,不应该再求别人。洛阳令认为袁安是一个贤明的人,推荐(他)做了孝廉。[解
析]耍弄清的几个词: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 干:求;
以为:古今异义,此处的意义是以之为。;举:推荐。
21、【呕心之作】李贺,字长吉,
七岁能辞章……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即书投囊中。未
始先立题然后为诗,
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
已耳!
”
(他)不是先定好一个题目然后写诗•也不像别人那样受那些条、框的限制。 他母亲让婢女掏
出锦囊中的纸条,看见许
多所写的诗句,就生气地说:这孩子要呕出心来才肯停下来啊!解析]要弄清的
几个词语:未始,不是;程课,这里
指写的某些固定的格式、标准等;探,掏出。
22、【披
肝沥胆】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吊,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
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
为之缩颈。
①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俺)饯行。②范公是天下有才有德的人,只是我怎
么敢奢望与他结为朋党。
23、【失镜之察】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
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
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
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已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
夫!
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
他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或:他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像自
己漂亮的了)。
五官中没有哪一个比眼睛更明察的,脸面上有黑点,眼睛却看不到,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
看世间
赞许的美人,很少合自己意的,却不知道自己脸上的黑点,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像自己漂亮。
24、【月攘一鸡】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持策读书。问谷奚事
?则博塞(古代的赌博游戏)以
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臧和谷两人一同去放羊,两个人全都把羊丢了.
问臧在干什麼,原来他手执竹简读书;问谷在干什麼,原来他掷骰子玩去
了.
这两个人所做的事不同,却同样地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