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1)》练习题

绝世美人儿
601次浏览
2020年12月13日 00: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迪斯尼动画人物大全-不识庐山真面目打一成语

2020年12月13日发(作者:洪文育)



《古代汉语(1)》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传统的“六书”包括: 、指事、 、形声、 、 。
2、许慎对“六书”中“会意”所下的定义是 、 。
对“指事”所下的定义是 、 。
对“假借”的定义是 、 。
3、“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指的
是 、 、 、 。
4、几个具有同一的意义和读音而形体不同的字是 字。
5、异体字形成的原因有三个:分别
是 、 、 。
6、“慚”的异体字是 。 “群”的异体字是 。
7、“寶”的简体字是 。“馀”的简体字是 。
8、以秦为分界,可以把汉字发展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阶段,其中古文字范
畴包
括 、 、 、 、

9、《左传》相传是春秋晚期鲁国史官 所作,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
它是解释孔丘的 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历史著作。
10、“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中的“焉”是 ,相当于 。
“穆公访诸蹇叔”的“诸”是 词,相当于 。
二、概念题
1、文字 2、六书 3、象形 4、四体二用说
5、异体字 6、古今字 7、繁简字 8、甲骨文
9、金文 10、词类 11、词类活用 12、使动用法



13、意动用法 14、判断句 15、宾语前置 16、省略
三、释义题(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文中义)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2、多行不义,必自毙。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4、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5、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

6、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7、师进,次于陉。

8、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9、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10、晋不可啟,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1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1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13、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4、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

15、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

16、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17、蹇叔之子与师。

18、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19、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20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21、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22、射其右,斃于车中。

23、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
..
24、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

25、称其仇,不为谄。

26、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

27、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四、判定、释义题(指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的词性,并解释有意义)
1、姜氏欲之,焉辟害?

2、姜氏何厌之有?夫人将启之。
..
3、请以遗之。

4、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5、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6、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
7、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8、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9、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

10、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1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1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13、失其所与,不知。

14、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15、蹇叔之子与师。

16、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17、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18、犹不改,宣子骤谏。

19、逢丑父为右。

20、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五、判定题(根据汉字的用字现象,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并说明其意 义)
1、佗邑唯命。
...
2、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
3、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4、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六、分析题(划分句子成分)
1、公赐之食。



2、请以遗之。
3、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4、宫之奇以其族行。
5、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6、郤克伤于矢。
7、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七、分析题(分析句子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并解释又特殊用法的词的意义)
1、庄公寤生,惊姜氏。
2、秦师遂东。
3、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4、晋侯饮赵盾酒。
5、从左右,皆肘之。
6、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7、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八、分析题(六书理论分析下列各字的结构)
犬 衣 册 令 颖
得 并 宠 亦 果

九、简答题
1、简述“四体二用”说
2、举例说明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3、简述古今字的两个来源
4、什么是甲骨文?它具有什么特点?
5、简述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几种情况。
6、简述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式有几种情况。
7、举例说明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十、标点题
1、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佈< br>年过而一国无聘者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不姝美



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此违名而得实也
2、孔子御 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曰请用仲尼先饭黍而后啗桃左右皆揜
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 仲尼对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
王为上盛果瓜有六而桃为下祭先王不得入庙丘之闻也君子以贱雪 贵不闻以贵雪
贱今以五谷之长雪果瓜之下是从上雪下也丘以为妨义故不敢以先于宗庙之盛也
3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
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 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
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于 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
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古代汉语(1)》练习题二


一、填空题
1、《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作者无可考。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 时
期 整理过的,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 国,共 篇。
2、《论语》是 集成的、记录了孔子和一些孔
子弟子的言行。汉初所传的《论语》有 、 和 之分。通
行的注本有《论语注疏》,是 时 集解, 时 疏。
3、《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流传下来的有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
其一
是 辑录的 ,其二是 辑录
的 。现在通行的《礼记》,是东汉 作的注,唐
作的疏,这就是所谓的《礼记注疏》,是最通行的注本。
二、释义题(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文中义)
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2、孟尝君就国于薛。

3、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

4、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5、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斮之。

6、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

7、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8、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9、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10、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11、于予与何诛?

12、願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13、舍瑟而作。

14、子适卫,冉有仆。

15、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
16、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17、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18、今之从政者殆而!

1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0、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

21、鲁人欲勿殇童汪踦。

22、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遊于观之上。

23、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24、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25、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26、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27、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28、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29、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3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3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3、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34、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35、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36、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37、愿受一廛而为氓。

38、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39、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40、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

41、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四、判定、释义题(指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的词性,并解释有意义)
1、长驱到齐,晨而相见。

2、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3、飞翔乎天地之间 。

4、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5、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7、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8、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9、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10、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11、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1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13、邻国之民不加少。

1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15、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6、斧斤以时入山林。

17、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



18、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

19、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20、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2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五、分析题(划分句子成分)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2、千金,重币也。
3、百乘,显使也。
4、夫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5、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6、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7、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六、判定题(根 据汉字的用字现象,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并说明其意
义)
1、以责赐诸民。

2、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

3、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辨析释义题(指出下面句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并解释有特殊用法的词的意义)
1、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2、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3、吾道一以贯之。
4、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5、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6、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8、富润屋,德润身。
7、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8、武丁朝诸侯。
9、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10、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11、月攘一鸡。
1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八、标点题
1、惠子相梁庄子往 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
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曰鹓鶵子知之乎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
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 欲以子
之梁国而嚇我邪
2、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 人犹知哀
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
其出不出 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
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今欲极天命之上 寿弊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
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3、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
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 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
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 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英语教研活动记录-一点一滴


晁盖简介-打针的故事


破绽-改图片分辨率


经典网站设计-工民建专业


相机图片-黇鹿


喀秋莎歌曲-游戏帅气名字


小吃店-qq问问


陕西服装设计学院-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