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整理范例
爱情图片-简爱读后感200字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
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验都是独特的。青年毛泽东意气风发,
指点江山;居里夫人独立智慧的高低,坚守理性的美
丽。即使普通人的生命也各有其精微和美妙,不可重
复。体悟生命之美,创造生命之美,是每个生命个体的意
义所在。
篇目
重要
★
《沁园春·长沙》
文体,词;作者,毛
泽东;沁园春,词牌名;代表作,《七律·长征》、《沁园春·雪》。名句摘录:“踏遍
青山人未老,风
景这边独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
文学常识
泥丸。”“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手法特色
借景抒情;远近结合;动静结合;雄奇瑰丽。
主题
通过描绘美丽壮观的湘江美景和对革命往事的追忆,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典型题目 本词情景交融,请结合上阕内容加以分析。(情景关系题:关系+景+景之特点+情+作用(
委婉含蓄地
表达情感))
本词上阕情景交融。远山红透,树林碧绿,满江碧透,游鱼戏水,船
只往来,雄鹰搏击,作者描绘了
一幅辽阔绚丽,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借此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
的积极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
由衷关切的博大胸襟。
写作话题 感悟自然(从伟大的自然中得到
生命的感悟);胸怀开阔(一代伟人开阔的胸襟和忧国忧民的历史责任
感);理想抱负(以天下为己任的
远大志向、忧国之情)。
佳句摘抄
1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写景角度远近结合,动静相宜。)
2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问出作者的远大志向和忧国之情。)
篇目
重要
★
《跨越百年的美丽》
文体,散文;作者,梁衡;代表作,《把栏杆拍遍》。
文学常识
手法特色
多种人物描写(正面,侧面),叙议结合,引用手法。
主题 通过对居里夫人事迹的叙述,展示了居里
夫人的美丽,揭示了美丽的真正内涵是超越了外形之美的精
神之美(坚毅睿智,勤奋刻苦,不为名利所累
等)。
典型题目 文章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有什么好处?(题目的含义和好处:1手法,如“
南州六月荔枝丹”,引
用。2和文章思路的关系,如“药”,是行文展开的线索)3题目本身含义,“南
州六月荔枝丹”标明荔枝
成熟的地域时间和颜色。4题目隐含的引申义,“药”指人血馒
头,也指鲁迅要以文章为药,引起疗救者
的注意。5考虑文体,如说明文,可能与说明对象有关,如散文
,可能与主题有关,如议论文,可能
与中心论点有关。
“美丽”不仅指居里夫人外貌的漂亮,
更指居里夫人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和坚毅睿智,勤奋刻苦,不为名
利所累优秀品质,而她的这些品质是永恒
的。作者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深切表达了他对居里夫
人的热情礼赞。
写作话题
执着追求,坚持理想,淡泊名利,美丽与永恒。
佳句摘抄 1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
,不佩一刀;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
中国,却从不受军衔,以背一枪。大音希声,大
象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枝。
他们淡淡地生活,淡淡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
到智慧的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
的美丽。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
篇目
重要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文体,散文;作者,周国平;代表作,《守望的距离》。
文学常识
手法特色
淡而有味,反复手法,夹叙夹议。
主题 本文通过对一个读者来信的感悟,阐明了自己对生命本质的看
法,表达了对“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
道的生命,拖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发展了自己的生命”的感
激之情。
典型题目 作者认为,“散文怎么算好,想来想去,还是归于„平淡‟二字”,又认为,“散
文最讲究味”,即要“淡而
有味”。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淡,指文章语言平淡,有味,指文
章内容和主题有韵味。这
是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文章语言平淡,作者引一封读
者来信,如实描述读者读自己的散文的经历,由此引发人生感悟,娓娓
道来,毫不造作。而作者对于生命
的感悟却是深刻独特的,一个生命和生命的相遇是一个奇迹,我们
要珍惜和感激;人应该保持住一份生命
的本色。语言平淡却意味深长,可谓“淡而有味”。
写作话题
生命的倾听,平凡生命亦可以精彩,保持生命的本色,感激生命。
佳句摘抄 世上什么都能重复,恋爱
可以再谈,配偶可以另择,身份可以炮制,钱财可以重挣,甚至历史也可以
重演,惟独生命不能。愈是精
微的事物愈不可重复,所以,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
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
实在粗浅得很。
所以,我要感激这个不知名的女孩,感谢她用她的安静的倾听和领悟点拨了我的生命的
性灵。她使我
愈加坚信,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惟愿
保住一份
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快乐远非浮华
功名
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