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说课稿......
随从获取-政治类书籍
《角》说 课 稿
大家好,今天我上的课的题目是《角》,下面对这节课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
节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第一课时《角》。本节
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点、射线的
定义及对角的概念已有粗浅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
步认识角。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角的比较与运算建
立基础,同时又对今后
的几何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认识角的意义,了
解角的表示方法及掌握角的不同
单位及简单转换。在教学安排上通过生活中角的图形例子引入,进而由直
观到抽
象出角的数学图形,然后引导学生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归纳出角的定义。对比角
的几种表
示方法,学会表示各种不同的角。在角的单位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熟知
的时钟的时、分、秒的转换帮助学
生认识度、分、秒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
进行教学,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
注重提供直观素材,各环节循序渐进展现。通过对比启发使
学生获取知识经验。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1、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的有关概念,掌握角的表示方法。理解平角、
周角意义。
使学生正确掌握“角、分、秒”的互化,会进行角度的
和、差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度、
分、秒的换算过程中,类比体会时间的互换方法培养学
生准确运算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经
历在现实情境中认识角的数学活动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
多彩,增强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角的定义、表示法及角的度量单位。
难点:角的表示方法的选择与角的单位转换。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观察实物图片,使学生发现这些实物给我们共同的形象是什么?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欣赏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
1
(创设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堂。)
(二)1.角的定义
(静态)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这个公共端点叫角的顶
点,
两条射线叫角的两条边。
(这一活动从生活中引入角,让学生易于理解,开拓学生思维,
充分体现了数学
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幻灯片动画演示引出动态角的定义及平角和周角的意义。
(动态)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2.认识平角和周角
通过多媒体角的动态演示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几个概念。
(这一活动的设计,
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两种概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
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设计了两个练习题巩固角的概念
(三)角的表示方法
1、从直观图形引出角的表示方法 A
B
角的表示方法:
(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顶点字母在中间;如∠
ABC
、∠
CBA
(2)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当顶点只有一个角时)如∠
B
(3)用数字表示:如∠1、∠2
(4)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如∠α、∠β.
2、合作探究
设计了5道练习题来巩固角的表示方法。
(四)角的度量
1、既然角的大小不同,我们怎样才能精确的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单位又是什么
呢?
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
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
度的定义: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
C
2
1°的60分之一为1分,记作“1′”,即1°=60′
1′的60分之一为1秒,记作“1″”,即1′=60″
1°=60 ′=3600 ″
练习
(1)把18.18°化成度、分、秒为________
.
(2)把59°31′30 ″化成度的形式为__________ .
练习: 用度、分、秒表示:
⑴0.75°= ′= ″
⑵(-)°= ′= ″
⑶16.24°= ° ′ ″
⑷34.37°= ° ′ ″
(五)小结:谈一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然后教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概括:
1、角的两种定义;
2、角的四种表示方法;
3、平角、周角;
4、角的度量单位及单位间的简单转换。
(六)布置作业
课本134页练习1.2题
五、教后反思
我觉得自己在内容安排上有些问题,前面角的表示方法用的时间过
长,
导致后面的度分秒之间的转化时间不够。难点没给学生讲清楚。
最后的练习题也没做完。度分秒的引入也
没说好,可以直接让学生对
比时间的小时分秒来学习度分秒,会更好一点。度分秒的第一个练
习
题有点难,学生不会做.应该有个过度的过程。自己说的比较多,学
生参与的少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