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等量代换”公开课教学设计

萌到你眼炸
676次浏览
2020年12月13日 19: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房产税税率是多少-亭子平面图

2020年12月13日发(作者:耿瓛)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等量代换”是原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 的内容,是指一个量用
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等量代换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 br>法的基础。本课利用天平的原理,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
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如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
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并 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本课教
学的关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故事引入: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谁来简要讲述一下曹冲是怎样
称象的?
2.引发质疑:明明要称的是大象,最后却称的石头,大象和石头之间有什么关系
呢?
3.小结揭题:因为大象的重量和石头相等,所以把称大象的重量转换成称与它重
量相等的石头。这是 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等量代换。代换就是代替、替换
的意思。(板书课题:等量代换)
4 .生活引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等量代换也常用到。如把100元钱换成零钱可
以怎么换?(2张50 元、5张20元、10张10元、100张1元的等等)
5.质疑过渡:那能不能换成9张10元的呢 ?为什么?(只有相等了才能代换。)
这节课我们就用等量代换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在回顾故事的过程
中理解“石头和 大象”两个物体之间的等量代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唤



起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感悟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接着以生活中的“换钱”
为例,使学生体会到“等 ”是“换”的前提, 只有在相等的条件下才可以替换。
二、探究策略,交流方法
1.例题教学
(1)课件出示:

①学生从中获取信息:一个西瓜重3千克。
②教师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天平的工作原理 :当天平左右两边物体一样重
时,天平保持平衡。
③根据图上信息获取西瓜和砝码的相等关系。(板书:西瓜——砝码)
(2)课件出示:

①学生观察获得四个苹果重1千克,明确砝码和苹果的相等关系。(板书:砝码
——苹果)
②西瓜和苹果有直接关系吗?要想帮西瓜和苹果建立起关系,该怎么办呢?(找
砝码来帮忙)
(3)课件出示:
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苹果的重量呢?




①学生交流想法,并上台借助教具演示等量代换的过程。
②小结:在刚才这个例子中,西瓜和苹果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们都和砝码有
直接关系。这里的砝码 就是一个中间量(板书:中间量),通过砝码这个中间量
我们建立起了西瓜和苹果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达 到了等量代换的目的。
2. 古代——以物换物
(1)除了像这样等重量的物体可以代换以 外,等价值的东西也可以进行交换。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货币还没有出现,人们想要得到自己需要的 东西,只能
采用换的方法,这种换的方式叫做以物易物。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村子里,
有这 样的三户人家,三家分别养了牛、猪和羊。根据它们的价值,村里定下这样
的交易规则:一头牛可以换4 头猪,两头猪可以换3只羊。请问:一头牛可以
换多少只羊呢?

(2)学生思考, 交流不同代换方法,课件演示代换过程,明确无论怎么换,都
是把猪作为中间量。

奥拉夫天赋-商朝四大天王


十岁小父王-传染病的分类


孕妇护肤品推荐-万家灯火时


针织围巾-小学生数学论文


有关鲁迅的名言-邪怒海滩的宝藏


游戏英文名-月饼的画法


面试英语口语-泉州清净寺


在快乐中成长-渔人甚异之